吴真明:赏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是2016年高考北京卷的满分作文。本文能获满分,在立意、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堪称完美。突出表现在:
  1.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笔尖应思维与情感的生发而舞动,由猴年春晚上令人震撼的“老腔”表演,引发对“老腔”艺术的直观感受,开门见山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接着又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是的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2.内容充实,底蕴深厚。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挖掘出了“老腔”背后牵系着的民俗文化,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接着作者又举了“陈道明发飙”“方励下跪”的社会热点案例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在现实中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及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材料丰富,选例典型,详略正反搭配,事理事例结合
  3.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本文整体呈现出严谨的层层递进式行文思路,紧扣“接地气”这一中心论点展开。开篇点题,第三段之后就开始讲述“接地气”的现实表现、背后的文化意蕴、现实中的逼仄与困顿……总之,文章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标题、中心论点、论据三者更是严丝合缝,牢不可破。全文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从作文发展等级来看:此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就“老腔”的魅力说开去,内容深刻、材料丰富;层层深入,论证详实;文句有表现力,观点有启发性。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考生关注社会现实,论证有理有力,值得广大考生学习。
  (吴真明)
其他文献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所作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就其命题指向而言,既考查“抽取、提炼、概括”的一般阅读能力,又考核“联想、转化、拓展”的较高阅读水平,还引导考生注重“深入思考、探幽发微”,在答题过程中“延展发挥,创造补充”地培养创造性阅读习惯,以实现创造性阅读结果。  《瓷器的雅俗》,这篇文章的论述对象是瓷器,论述内容应该是与瓷器的雅俗相关的内容,而
期刊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人有两套传统,一套精神,一套肉体。我的祖先在绍兴,我能讲一口绍兴话。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在意大利,在达·芬奇。所以我说我是绍兴希腊人”。这就是木心,一个不失幽默、不失文学的绍兴希腊人。  作者李宗陶,主张“慢慢写,我不慌张”的一个资深记者,曾被描述为“清俊而皎然,像个白骨精”,文字生动、灵活,因不是新闻系毕业而没有科班出身的刻板和规矩,
期刊
本文于贞元十七年(801)至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当时作者身居朝廷,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心系天下,锐意改革,关注的是国情民俗,思考的是护国治民之策,为官为臣之道。通过一个梓人“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与建设国家进行类比,生动形象而又自然合理地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指挥者要善于全面规划,指挥自若,不要事事包办。韩醇评点说:“公盖托物以寓言,端为佐天子相天下进退人才者设也。”  文章
期刊
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吕相绝秦》因“左氏爱其文采而录之”,载于《左传·成公十三年》,被人们称之为“檄文之祖”。  本文写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涉及到很多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读者要充分利用注释来把握文章大意,疏通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赏析其妙处所在。  这篇檄文采用编年史方式,叙述了两
期刊
陈维崧被誉为清初词坛第一人,“维崧”一名出自《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是国运长存,子孙贤惠之意。其词壮彩英思,因身处明清易代之际,多家国之忧,具有蹈扬湖海的气势。《醉落魄·咏鹰》 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大概写于他流寓河南之时。全词慷慨悲壮,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  词的上阕咏物而抒怀,即先以粗犷的笔墨刻画了苍鹰的雄劲、勇猛的形象;接着由鹰及人,写到自己对往事的追忆。词人善
期刊
2016年全国卷I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两组图组成,构图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反差,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
期刊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这不是调侃,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种说法,这样的不死其实是惩罚,原因是前世必没有太好的记录。  我有时想,可否据此也去做一回演讲,把今生的惩罚与前生的恶迹一样样对照着摆给——比如说,正在腐败着的官吏们去做警告?但想想也就
期刊
这首诗,可让意境还原为画面,也可让画面生成为意境,从整体上看,它更倾向于我们从新的感受力上来解读、阐释与唤醒某些沉睡的诗意。  现实中的鹧鸪,叫声特殊,总像是在呼唤,而诗人笔下的鹧鸪,它的叫声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地在叫唤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诡秘之境?这种氛围的营造,不是为了单纯让我们觉得陌生,诗人更大的目的可能还是以此引起后面的想象。“河对岸”是一种指向,这样的距离引领我们走进更神秘的所在,
期刊
自打出生以来,我便静静高坐在这间教室的东墙之上首,俯视芸芸“班”生……悄悄告诉你,我是这间教室的“法度”,俗名“班规”是也。  虽说我是一纸文书,但每日一览“班”生,竟也似俯视千姿百态的小小世界。不信?那容在下一一道来:望向教室西北方,“战事”连连,似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急,瞧那化作纸飞机的“家书”,从西北腾空而起,奈何方向力度稍有偏差,于是不偏不倚地击中前排的日光灯管,这一场景被那三尺
期刊
心理描写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性格刻画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直接描写,能使读者迅速而准确地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人物的行为,深刻认识人物的思想,有着其他描写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优点。一部作品对人物的内心刻画越丰富、具体与充分,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在感情与变幻无穷的心态就会彰显得越生动、真切,甚至能够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同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