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军中的异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为彻底征服中国,日军不仅在华北、华东地区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此外为巩固殖民统治,在占领区内日军先后扶植多个伪政权组织。华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组建的伪军——“华北治安军”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同时期其他伪军组织的鲜明特点,本文拟通过分析这一伪军组织,使对伪“华北治安军”及同时期的抗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华北治安军;齐燮元;伪军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50-02
  七七事变的爆发意味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8月初,北平、天津相继陷落;紧接着日军大举进攻山西,国共两党组织太原会战,至11月太原失守。至此,华北再无大型战事,华北五省几全部沦陷。
  为打击国民政府,1937年12月14日,即南京陷落后的第二天,日“华北派遣军”在北平扶植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北洋政客王克敏为行政委员会委员长,行政委员会下设行政、内务、治安、赈济等部,以失意军人齐燮元为治安部总长。
  日军在战争之初,自恃军力强盛,意速战速决,在沦陷区内除建立地方性政权之外并无建立正规伪军的打算,对于原有的地方武装如警察、自卫团等,仅寄希望于维持地方秩序。因此在最初成立的伪政府内并没有专门的军事机构,伪治安部的主要宗旨是以警政局的名字整顿华北四省三市(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北京、天津、青岛)地区的警察来确保沦陷区的治安。
  伴随战线的拉长,日军兵力渐感不足,加上伪政权本身并无正规军队,因此各地的抗日武装借机在敌后迅速发展,此外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多次出现投敌武装发生哗变、反正等情况。面临华北地区严峻的治安形势,日军开始考虑调整政策,准备建立正规伪军。
  华北伪军成立之初成份比较复杂,38年初,华北伪政权接收了原国民政府的北平宪兵司令部,齐燮元委任亲信邵文凯担任宪兵司令从而控制了这支宪兵力量。3月底,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正式并入华北伪政权,原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之下的警防队归伪政府治安部统辖,原警防队司令王铁相和齐燮元屡生龃龉,最终关系破裂。齐为彻底掌控伪军力量,便想另外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武装,而日军也希望通过齐燮元的“名望”组建起一支傀儡部队充当侵华战争的炮灰,在日军特务机关次长森刚的支持之下,齐开始筹建华北治安军。
  由于华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华北治安军从开始建立到最终覆亡,与同时期其他伪军部队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与特点,下面拟通过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军校培养式的职业化教育
  齐燮元在北洋政府时期曾担任江苏督军等职,国民大革命之后,寓居于天津蛰伏待机。此次齐“东山再起”担任治安部总长一职,在得到日军同意建立正规伪军之后,为建立一支彻底忠于自己的伪军部队,齐提出“兴学、建军、剿共”六字方针,意为建设军校、建立军队和剿共同时进行,其中在建设军校方面,齐先后开办了多所军事院校,使得伪军大部分“骨干力量”都接受了正规化的职业教育。这类系统化的职业军事教育在同时期的伪军中是“独树一帜”的。
  (一)开办军事教育机构数量多,覆盖全面。
  为培植个人势力以及健全伪军各级军官、军士体系,在日军的大力“协助”之下,齐燮元先后开办了多所军校,辐盖了伪军组织中从基层军士培养到中高级军官培养、从技术性兵种培养到基本兵种培养的完整体系。具体有:
  1.伪陆军军官学校。
  1938年4月19日,齐燮元“奉临时政府会字第一七五号令”“兼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①,即日起开始筹备陆军军官学校筹建工作,经一番准备后于5月1日在河北通县正式成立。齐燮元亲任校长一职。该军校主要负责培养华北伪军的基层军官,第一期共招生383人,7月6日举行开学典礼,学制最初定为一年,因实习三个月及赴日参观一个月,第一期学员共计在校时间为一年零五个月,39年10月2日举行毕业典礼,除个别因成绩好留校任校区队长及赴日继续深造外,多数分配至各地治安军担任连排级职务。伪陆军军官学校前后招生七期,其中修业期满共毕业五期2850余人,分布在治安军中的各个单位,至抗战胜利前夕,第一期学员大多数任营团级军官,可以说,伪陆军军官学校的军官培养与治安军成立成长息息相关。
  2.伪陆军宪兵学校。
  伪陆军军官学校建立后,为维护伪军风纪,齐意建立宪兵学校,日军出于利用宪兵监视和控制伪军的意图同意齐的意见。38年9月2日,陆军宪兵学校在北京东四牌楼成立。由齐的亲信邵文凯担任校长。第一期共招生150名,分为学员、学生和学兵三种,学制依据各类程度不同分为四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39年1月31日,宪兵学校第一期的学员班和学生班120人正式毕业,被分发入各宪兵部队实习。2月续办第二期学生教育。宪兵学校主要为宪兵队培养军官,后逐渐成为治安军宪兵队的骨干。
  3.伪陆军军士教导团。
  为建立伪军基层军士制度,培养班级干部,齐燮元决定设立陆军军士教导团。38年10月,陆军军士教导团在清河镇原陆军中学旧址成立,由治安部保卫局局长刘凤池担任团长。军士教导团原打算从沦陷区各县招募青年入团学习,由于同时期八路军进入河北地区开展革命,故第一期招生遭到强烈抵制,最终经日军多次强征,至39年4月初,共有学兵990名。10月,第一期学员毕业,计800余人,除极少数因成绩优异进入军官学校继续学习外,多数在治安军中担任班长一职。为解决军士教导团学员问题,此后各期学员开始从伪军士兵中直接考选。
  4.伪陆军军官队。
  为解决华北伪军营团级中层军官来源问题,借以收编散布在京津地区的北洋失意军人(包括国军南撤后留下来的部分散兵游勇)为己所用,齐燮元决定组建陆军军官队。39年4月,陆军军官队在陆军军官学校成立,齐亲任队长。学制半年,为配合建军需要,第一期学员于同年10月初毕业。第一期学员毕业后绝大多数充任华北伪军连长以上职务。
其他文献
因果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刑法学界的研究重点,由最初的条件说一直发展出重要说、合法则的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理论等理论,而且各理论之间争论不休。我国的因果关系认定模式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说和偶然的因果关系说,这一理论的引入具有当时的历史原因,并且为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学说逐渐产生了不适应的现象,完善我国因果关系理论已经是必然的选择,因而有必要在诸多因果
近年来,舆论对刑事案件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司法对公众舆论的回应也越来越积极,因此研究公众舆论与定罪量刑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是必须面对的。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上引入定罪量刑的社会学模式和定罪量刑中的社会互动理论作为基础,实证上通过对2003年至2019年所发生的热点刑事案件的公众舆论与定罪量刑之间分析量化作为依据,来论证公众舆论与定罪量刑的关系。首先通过对案件量化、舆论动向、定罪量刑结果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来得出公众舆论对定罪量刑有影响的结论;再针对有学者提出的禁止媒体事前报道的方式
以房屋买卖合同担保借款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确认了买卖合同与借贷合同之间担保的法律关系,但对于其具体的性质和法律效力问题未予以明示。从学理上看,房屋买卖合同与借贷合同间并非附解除条件关系,也非清偿关系,二者实际为担保关系。中国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登记生效为原则,故买卖型担保的性质应依房屋买卖合同的公示状态来确定。经过预告登记或备案登记的买卖型担保属于让与担保,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未经公示登记的属于让与担保约定,仅为普通债权担保。在法律效力认定上,要区分确定买卖型担保设定的债权行为与
作为义务是决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是否成立的基本构成要素,一直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研究重点。作为义务来源在德日两国经历了由形式的法义务说到实质的法义务说的发展过程,中国刑法学界也对作为义务应从形式还是实质上加以理解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但依然还存在诸多需进一步研究之处。因中国刑法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没有明文规定,导致刑事司法实践在认定作为义务时存在不够深入、避重就轻、标准不一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欲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展开理论研究,重点论述作为义务的来源及其类型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先明晰
被害人学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但自创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发展,对各国刑法和司法实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犯罪人、被害人两者之间的关系,刑事司法中被害人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地位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均包含在被害人学当中。本文主要从其中的被害人心理状态等主观意志出发,通过论述被害人意志对违法性的影响,进而论证其与犯罪认定特别是与诈骗罪认定的关系和对诈骗罪的影响。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当中,与被害人意志阻却违法相关的理论学说主要有被害人承诺或被害人同意、被害人自陷风险和被害人自我答责三种理论学说。
  被害人意志在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逐渐增多,有关机关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往往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作为判断依据;并遵循“损害+违背商业道德”的标准。但这样容易造成一般条款的泛化适用以及对相关行为判断标准的“侵极化”倾向;且行政机关也未被赋予明确规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力,这些在客观上都阻碍了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得到遏制。因此中国在2017年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订。通过“列举+概括”的方式规定第十二条,即“互联网条款”。当中所列举三款具体行为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可适用于当前部分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
借名借款,是指借名人借用出名人的名义向贷款人借款的行为。它涉及的主体包括借名人(实际借款人)、出名人(名义借款人)以及第三人(贷款人)。它的法律结构包括借名人与出名人之间的内部借名行为,以及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外部借款行为。内部借名行为实质上是民事主体对其姓名权或名称权的处分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外部借款行为的难点在于还款责任人的确定,对此应综合运用意思自治与合同相对性原则,并区分直接借名借款与间接借名借款分别判断。在直接借名借款行为中,若贷款人对借名行为的知情,应当适用《民法总则》第146条有关虚假行为和
环境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就是对每个社会成员利益的损害。为更好地维护环境公益,保护环境资源,赋予了检察机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权,这是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职责的体现。中国现行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程序衔接不当、审查范围的限制、费用承担模糊、举证责任过重、线索来源狭窄、管辖法院不合等问题,为中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阻碍。
  本文以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权为起点,概述了检察机关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分析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现状,提
摘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大前提下,在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的大背景下,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日益推进;“一带一路”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决策。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文化这一起着“软联通”作用的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在中亚关系中的作用可想而知,新疆这一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疆文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势必引发新疆文化在
期刊
摘要:《少年张冲六章》通过父母、老师、同学、亲戚、“课文”和“他”自己六个叙事角度讲述了一个原本单纯美好的儿童如何变成一个“问题”少年的故事。少年张冲的成长问题让我们为之遗憾,故事发人深省,让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到底是谁将一个白纸般的儿童塑造成了一个父母不认的孩子,并最终进入少年劳教所的“问题”少年。本文旨在分析少年张冲“问题”困境的生成原因,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和个人方面的显在生成原因,并在此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