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才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中专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具体的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应当不断优化教学课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其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在校园中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此外,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教学
时代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把中专院校不断提升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对理论知识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真正学到实用性技能,从而为社会提供大批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所以,学校与教师应当深入钻研课本知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根据对于学生实际文化素质与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从而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优化教学课程
在中专计算机基础及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对教学课程的优化。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如打字游戏等固然重要,但不应当因为学生的偏好就将其设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长期低难度的学习中,学生真正收获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少之又少。同时,优化教学课程还应当平衡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忽视理论基础的夯实,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成纸上谈兵。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课程当中的平衡性,使学生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
二、坚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新型教学思想,是教学活动与时俱进的体现。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的教学,首先应当对学生具备深入的了解。首先,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以及智力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人手,对学生整体状况心中有数,以此来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难度。另外,对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也不能忽视,教师应当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帮助其找到症结之源头所在,对于一些基础较好,掌握较快的学生,教师应当布置一些拔高性的任务,助力其达到更高的水平。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丰富教学形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时,需要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一课时,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难以提升兴趣。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其课堂表现形式,例如通过在网络上搜索有关计算机发展的纪录片,为学生播放,其光影、声音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效果远胜于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另外,游戏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对“汉字输入技术”进行教学时,指法知识和打字练习较为枯燥,学生常常提不起兴趣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打字游戏,将学生抗拒的指法练习转变成紧张刺激的游戏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在游戏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能够积极主动地反复练习,并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四、注重实用性技能
在中专计算机基础及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技能,通过让学生大胆开展实践,动手尝试中掌握各种技能,对计算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論层面,那么学生即便对理论知识的背诵再熟练,也无法完成工作中面临的识记任务,无异于纸上谈兵。例如教师在教授“查看计算机的软件”中“操作系统”~节时,教师应当给学生自行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教师只顾自行对操作系统进行演示,学生观看再多遍的演示,其效果也许也不及一次亲自尝试。所以,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对学生的能力树立信心,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上让学生自主进行尝试与练习,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五、信息化氛围与教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在校园内、班级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教师在班级内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形式的利用,帮助学生组建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前沿知识讲座,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参加一些实践类的比赛,为自己积累一些操作经验,在竞赛中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有数,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技术在高速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掌握新知识,这样才能把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先进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专院校应当从实际出发,综合考量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技能基础,结合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产生浓厚地兴趣,总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让学生一方面能够学习到最新、最实用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将学到的技能运用于实践,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分层教学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7):119-120.
[2]王琪,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3):21-22.
[3]薛楠,我请学生做老师——浅谈中专生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角色互换尝试教学[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 (11):110-111.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教学
时代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把中专院校不断提升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对理论知识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真正学到实用性技能,从而为社会提供大批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所以,学校与教师应当深入钻研课本知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根据对于学生实际文化素质与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从而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优化教学课程
在中专计算机基础及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对教学课程的优化。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如打字游戏等固然重要,但不应当因为学生的偏好就将其设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长期低难度的学习中,学生真正收获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少之又少。同时,优化教学课程还应当平衡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忽视理论基础的夯实,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成纸上谈兵。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课程当中的平衡性,使学生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
二、坚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新型教学思想,是教学活动与时俱进的体现。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与信息技术的教学,首先应当对学生具备深入的了解。首先,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以及智力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人手,对学生整体状况心中有数,以此来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难度。另外,对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也不能忽视,教师应当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帮助其找到症结之源头所在,对于一些基础较好,掌握较快的学生,教师应当布置一些拔高性的任务,助力其达到更高的水平。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丰富教学形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时,需要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一课时,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难以提升兴趣。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其课堂表现形式,例如通过在网络上搜索有关计算机发展的纪录片,为学生播放,其光影、声音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效果远胜于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另外,游戏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对“汉字输入技术”进行教学时,指法知识和打字练习较为枯燥,学生常常提不起兴趣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打字游戏,将学生抗拒的指法练习转变成紧张刺激的游戏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在游戏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能够积极主动地反复练习,并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四、注重实用性技能
在中专计算机基础及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技能,通过让学生大胆开展实践,动手尝试中掌握各种技能,对计算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論层面,那么学生即便对理论知识的背诵再熟练,也无法完成工作中面临的识记任务,无异于纸上谈兵。例如教师在教授“查看计算机的软件”中“操作系统”~节时,教师应当给学生自行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教师只顾自行对操作系统进行演示,学生观看再多遍的演示,其效果也许也不及一次亲自尝试。所以,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对学生的能力树立信心,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上让学生自主进行尝试与练习,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五、信息化氛围与教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在校园内、班级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教师在班级内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形式的利用,帮助学生组建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前沿知识讲座,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参加一些实践类的比赛,为自己积累一些操作经验,在竞赛中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有数,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技术在高速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掌握新知识,这样才能把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先进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专院校应当从实际出发,综合考量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技能基础,结合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产生浓厚地兴趣,总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让学生一方面能够学习到最新、最实用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将学到的技能运用于实践,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分层教学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7):119-120.
[2]王琪,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3):21-22.
[3]薛楠,我请学生做老师——浅谈中专生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角色互换尝试教学[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 (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