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不断了解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从而与时俱进的采用先进性、创新型的管理模式。文章分析其工程管理现状,探讨其工程管理的创新及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为了实现进度及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工程项目投资而进行的周全的策划。如果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对后期的工作中隐藏不可估计的威胁,增加了工作量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信誉。
  一、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要求
  (一)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关系到施工进度、安全、质量,而且还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施工管理现状却差强人意,为此,应当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首先,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应当从这三大要素进行考虑,即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劳动工具的技术含量。通过施工管理创新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相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的创新发展。其次,有利于推动建筑市场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对施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施工管理创新应当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能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施工管理的创新有助于企业文化内涵的提升,这样可以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创新要求
  (1) 管理思维的创新。要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打破传统的施工管理思维模式,针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剖析,利用先进、成熟的管理方法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情况,消除影响施工管理创新的阻碍因素。
  (2) 管理路径的创新。要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深入探究施工管理发展规律,找寻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控制的最佳平衡点,力求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施工企业要善于抓住制约施工管理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创新管理路径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管理方法的创新。施工企业要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摸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规律,合理吸收他人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成果,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施工管理所需的新管理方法,并將新管理方法用于工程实践中并进行校验,确保新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和效益性。
  (4) 管理机制的创新。施工企业要认清本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了解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弥补自身管理机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效率。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建立有利于施工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保障力度。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工程项目管理意识薄弱
  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还不长,很多建筑企业管理者的工程项目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的积极作用,使得很多工程项目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行政手段对工程进行管理。还存在一些工程项目的业主认为工程项目只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额外支付大量的工程项目管理费用。由于缺乏工程项目管理意识,很多工程项目和业主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管理组织结构,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
  (二)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由于我国工程建设发展比较迅速,而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组织结构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培训机构,使得很多工程项目都缺乏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虽然有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但学习课程与实际工程管理存在脱节的现象,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很多工程项目没有建立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管理工作程序,采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和措施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和系统应用。同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相比,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基本上还没有形成。
  (三)工程项目管理总体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很多设计单位为综合性的设计单位,其中包括机电、建筑和结构等多个行业的设计工种。设计单位工种的纷杂使综合性设计单位无法满足以设计为主的总承包制。工程管理中监理单位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工程监理任务、性质和机制认识不到位,监督不力,对工程的监理只是停留在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上。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很多重要项目的管理都是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所包揽,如:小浪底水电站、深圳地王大厦、鲁布革水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等。
  三、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建议
  (一)组织机构的调整
  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组织机构的调整,一切不合理与合理都是通过人为因素才能体现出来。贴近市场的最高要求,虽然有时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但是由于是可以跨地区的,想怎么跨就怎么跨,所以如果用这样高度集权的的管理模式,一定会严重的阻碍我们决策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最主要的是也增加了管理的许多成本。要让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的模式发展开来。能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这样就会占据非常大的优势。目前我国国内的市场形势并不容乐观,我国建筑组织机构差不多应该全是采用直线的制度去进行日常行为的控制,但是这种结构形式却适用于生产为主的企业,非常不适用于建筑为主的企业。还需要总承包人的施工条件和职能严重的用人为的方法去分离开来,将施工作业的日常管理任务平均分包给口碑良好大规模的劳务公司,相对的我们的总承包人可根据状况以及工程施工的现场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建立一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特点的项目体系。而且其组织机构职能的设定一定要贴近人心。必须符合贴近市场的利益要求,否则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的话,如果不及时的警醒,这样的后果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承受的住的,希望所有管理的领导会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和谐的可以看见未来发展你方向的新的制度。
  (二)关于企业文化的创新
  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就会在业内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有时为了占有广阔的市场频偏效应必须要保证。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们企业文化的创新也逐渐的慢慢走进了各家老板的视线中。拥有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是公司发展的的更家久远,更可以细水长流迅速占据有力的时间与市场把企业做大。那么如何让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呢?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以及实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层首先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地去激励刺激员工,把企业文化的概念深入贯彻到员工的大脑里这样就可以了。
  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一)创新模式的建筑工程管理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与时俱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人们自身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要与时俱进,因为环境造就与之相适应的人类以及其周围的所有存在物。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化大融合,不同国家的思想交织碰撞必然产生新的需求。现代化发展使得人们的追求日益更新,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人们实现自己日益增长的需求带来了可能,因此,不断引进新型的人才、配置高技术高集成化的管理设备,对于建筑企业适应现当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其唯一的出路。
  (二)创新模式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国民经济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国家化大国家,行走在国际舞台前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国重视科学技术、放眼世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上,摒弃老套没用的、存在很大弊端的管理模式,并且引进创新模式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必然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引领国际前沿的必然选择。同时,国际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的整体实力强弱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决定的,只有各方面都坚不可摧才能站稳世界舞台,因此,在我国其他行业迅速跻身世界前沿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必须采用创新模式进行工程管理,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模式的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前景
  建筑行业中各种国内、国际,大、中、小性企业鳞次栉比,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不断满足客户群体的需要。换句话说,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随着其眼界的开阔、思想的变化,其对建筑风格、环境等的选择也在不断变化着,而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的管理方案,自动化的工程管理系统层出不穷,不断引进这些技术必然为企业的工程管理提供新的契机,同时,还会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整体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随着人们认识、需求的不断增长。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创新型模式改进将是行业生存之道,就各个建筑行业的管理来说,与社会其他行业充分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走创新路线的企业明显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可见,创新型建筑行业管理模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而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只有对施工管理进行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军明.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4,10:296+299.
  [2]宋迁.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提高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57-58.
  [3]罗璐.刍议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法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4:25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设计是龙头,是工程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设计对于施工、管理、养护来说至关重要。深入现状调查,提出道路交通问题,相应解决道路问题,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本文结合北京街道景观改造设计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方法;思路  中图分类号:U448文
期刊
摘要:变电设计中应用无功补偿原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电网运行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网中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所造成的电压损耗,达到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目的,本文对变电设计中的无功补偿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设计;必要性;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电力工业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状态,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后,国家电网的建设规模与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电网发展逐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量以及对电力的依赖都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在城市中,这种情况更加的明显,所以在进行电力设计以及电力规划的时候必须保证其安全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短缺,征地的时候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电网规划和电力设计的要求更高。基于此,本文就将对110kV电网的规划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110kV;电网;规划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文
期刊
摘要:通过三种不同的数据补传方法的对比,列出三种方法的的优势和不足,推荐第三种方法简单,拓展了3.0版本数据补传功能,增强了预报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 MICAPS3.0传输 对比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因为停电等原因,Micaps3.0数据得不到有效传输,有时过了传输时效不再传输,造成预报员调用相关数据困难,影响预报准确。为增强数据补传功能,方便预报员补传资料,通过实践总结
期刊
摘要:利用人体感应红外线、碰锁和反锁挤压受压开关原理,设计出一个语音提示关门装置。用来提示人们关门等功能,减少忘记锁门的可能性。该装置有能感知人体的红外线探测功能,有能检测门是否反锁和能检测门是否打开的功能。本模型能检测出门是否已反锁的功能。当门被反锁后,喇叭能发出“反锁成功”的提示音。语音模块具有可重复擦写功能,因此用户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设置想要的提示音。该装置原理简单,安装方便,有一定的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的经济建设飞快发展,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为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从全新的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形成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设计和创造理念,以满足同样具备个性化的和艺术化的社会审美需求。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师要抵御外来文化
期刊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技术在不断完善,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建设城市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时,需要注意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技术之前,必须要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注意事项、技术要求、常见问题等等。只有这样,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才能展现出更多的实用性,我国的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我国的电网系统才能愈加的完善。  关键词:配网自
期刊
摘要A.Hadjidimos等在文献[1]中提出了预条件矩阵.在文献[3]中柳和畅用文献[2]的方法证明了若系数矩阵为矩阵,则仍为矩阵.在本文中我们引入了五种预条件矩阵.证明了若系数矩阵为矩阵时,仍是矩阵.  关键词矩阵; 预条件矩阵; 比较矩阵; 性质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O151.21    Some Properties of Matrix and Its A
期刊
摘要:深基坑监测是深基坑建设工程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在深基坑的施工中采用基坑监测技术可以提高基坑围护结构的质量,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应用;基坑稳定性;围护桩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因此,基坑的深度越挖越深,以满足或缓解用地的紧张,
期刊
摘要:本文对山西阳辿煤业15号煤层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并进行了探索。  综采开采作为回采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阳辿矿自2005年开始应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生产工艺和设备配套技术渐趋成熟,产量从初期的每月3万t提升到目前的每月10万t以上,最高可达每月15万t,产量和效率逐年攀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