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愈来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潜能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领他们主动建构知识。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75-02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未来深层次学习的基础,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谈点体会。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观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2.从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认识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够顺利开展,作为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就应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数学学习有联系的数学情境。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问题奥妙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过三点的圆”时,就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有A、B、C三个工厂,现要在它们之间修一个水厂,使得这三个工厂到这个水厂的距离都相等,此水厂修在何处?这问题一提出,立刻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学习圆,因此学生就联想到:此水厂应修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这时教师提出,该圆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这样追问揭示问题的本质,既导出课题,又使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促使他们画图、思考、讨论并仔细阅读教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多媒体情境
目前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广泛渗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它以极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数学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直观化。
例如:在讲授“圆”的相关概念和定理时,可利用PPT做出动态的图形变化,然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果。在讲解“三角形的应用”时。可播放一些实际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例子,如城市高楼的顶层、晾晒衣服的衣架、高压电线杆的支架等等,之后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生活中的门边为什么要设计成三个固定的位置?建筑工地上的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形状?再指导学生观看一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圓形等之间的区别,使学生们在直观的图形演示中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特性的掌握程度,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勇于实践。
3.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概念、公式以及理论、推理等都是人们通过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总结和提炼而来,而且人们总结这些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数学同时用集抽象性、逻辑性和理论性于一身,不仅使得学生感觉到学起来困难、枯燥乏味,而且还让学生产生“数学知识脱离实践”的错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重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观象多加观察。
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一位毕业生想利用教鞭与卷尺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该如何进行测量?”这时,部分同学表现出了惊讶的神情,而部分同学陷入了思考。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晴朗的日子里,在旗杆下会有什么?”学生立即回答:“影子。”教师继续问到:“除了旗杆的影子外还有其他影子吗?教鞭立在地上是不是也有影子?”这时,部分同学想出了办法。最后,教师再将教鞭、旗杆以及投影形成的直接三角形示意图绘出,进而引出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还能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解决多种数学教学问题,如创设土木施工生活情境解决直角三角形性质的问题、创设寻找宝物的情境解决一次或二次函数的问题等。
4.创设讨论情境
初中生活力十足,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极强的探索欲望,而且好胜心强,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夸奖。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易错点和竞争性问题,为学生创设讨论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重难点和易错点来创设讨论情境,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限时抢答,并给予答对的小组以奖励,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全身心投入学习,而且会认清易错点,学会发现新问题,促使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杨军英.浅析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5(18):156-156.
[2]李伟平.浅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9):23-23.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75-02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未来深层次学习的基础,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谈点体会。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观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2.从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认识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够顺利开展,作为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就应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数学学习有联系的数学情境。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问题奥妙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过三点的圆”时,就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有A、B、C三个工厂,现要在它们之间修一个水厂,使得这三个工厂到这个水厂的距离都相等,此水厂修在何处?这问题一提出,立刻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学习圆,因此学生就联想到:此水厂应修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这时教师提出,该圆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这样追问揭示问题的本质,既导出课题,又使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促使他们画图、思考、讨论并仔细阅读教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多媒体情境
目前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广泛渗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它以极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数学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直观化。
例如:在讲授“圆”的相关概念和定理时,可利用PPT做出动态的图形变化,然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果。在讲解“三角形的应用”时。可播放一些实际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例子,如城市高楼的顶层、晾晒衣服的衣架、高压电线杆的支架等等,之后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生活中的门边为什么要设计成三个固定的位置?建筑工地上的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形状?再指导学生观看一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圓形等之间的区别,使学生们在直观的图形演示中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特性的掌握程度,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勇于实践。
3.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概念、公式以及理论、推理等都是人们通过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总结和提炼而来,而且人们总结这些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数学同时用集抽象性、逻辑性和理论性于一身,不仅使得学生感觉到学起来困难、枯燥乏味,而且还让学生产生“数学知识脱离实践”的错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重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观象多加观察。
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一位毕业生想利用教鞭与卷尺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该如何进行测量?”这时,部分同学表现出了惊讶的神情,而部分同学陷入了思考。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晴朗的日子里,在旗杆下会有什么?”学生立即回答:“影子。”教师继续问到:“除了旗杆的影子外还有其他影子吗?教鞭立在地上是不是也有影子?”这时,部分同学想出了办法。最后,教师再将教鞭、旗杆以及投影形成的直接三角形示意图绘出,进而引出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还能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解决多种数学教学问题,如创设土木施工生活情境解决直角三角形性质的问题、创设寻找宝物的情境解决一次或二次函数的问题等。
4.创设讨论情境
初中生活力十足,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极强的探索欲望,而且好胜心强,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夸奖。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易错点和竞争性问题,为学生创设讨论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重难点和易错点来创设讨论情境,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限时抢答,并给予答对的小组以奖励,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全身心投入学习,而且会认清易错点,学会发现新问题,促使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杨军英.浅析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5(18):156-156.
[2]李伟平.浅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9):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