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要从“小”处着眼,往“深”处开掘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p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再现场景,刻画人物,反映社会面貎,揭示生活本质,传达作者思想观点,寄寓作者情感倾向。文学作品一般都蕴含着独特的深层意蕴、特定的民族心理与鲜明的人文精神。那么,阅读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火眼金睛拨迷雾,蛛丝马迹识奥秘,准确概括作品的主旨,深入发掘作品的意蕴呢?从“小”处钻探,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
  一、着眼小道具钻探深意
  文学作品中常常会闪现一些器物的身影,它们或是人物头上点缀的饰品、肩上所披的丝巾或斜挎的小包、嘴中所叼的烟斗、领口所绣的蝴蝶结、腰中所挂的长剑、手中所持的雨伞,或是墙上所贴的对联或字画、所挂的相框或帽子,或是床头边的领带、镜子、香粉盒,桌上的茶壶、瓷碗、放大镜,墙边的箱子、茶几、保险柜等。阅读文学作品时,切不可视这些器物为寻常物,更不可视而不见,轻易让它们滑过去。因为高明的作者通常会精心安排这些器物,将它们作为联结情节、刻画人物、揭示矛盾、寻找真相、洞察奥秘、传达感情的小道具。小道具虽小,作用却不能小视,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抓文中的小道具,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敲,尽量钻探出一番深意来。
  契诃夫《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身后火红头发的巡警手中的筛子,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小道具。对火红头发巡警“端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应该作一番仔细钻探。“没收来的”是些醋栗,透露出沙俄专制下老百姓生活艰难的现实,他们因为太贫穷,没有别的更好的东西可供警察先生“没收”,警察们也确实太穷了,穷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但凡能吃的东西,不管什么都要捞点回去。这就折射出沙俄经济极度萧条、物质极其匮乏的艰难现实。醋栗是“没收来的”,很奇怪啊,老百姓在自家房前屋后晒点醋栗也犯法了?抑或影响市容了?对不起,没有理由,警察见着了,就得“没收”,谁敢不从?这就隐射出沙俄专制下老百姓生活、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严酷现状。经过此番钻探,“筛子”这一小道具的深层意蕴就鲜明具体了,它真实地呈现出沙俄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百姓贫穷的现实,深刻揭示出沙俄专制制度下警察肆意掠夺百姓财产、百姓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乱象。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箱帘也是不可忽视的小道具。且看刘兰芝自己是怎样交待的:“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从陪嫁的箱帘数量之多,箱中物件品种之丰、档次之高来看,刘兰芝的娘家是极为殷实的。这里为刘兰芝何以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成长经历作了间接的注解。箱帘是兰芝娘家财产地位的象征。从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留下六七十个嫁帘的举止看,这种一掷千金的果决与豪气,源于她凡事能够自作主张,不受任何约束。这从她被遣回到娘家,母亲虽则“拊掌”“悲摧”,却没有对她责难、怒骂的表现能够得到印证。正因为刘兰芝在殷实富有的家庭里长大,倍受恩宠,养成了凡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的习性,所以她能随意处置娘家财产,弃巨额财产如草芥,无须告知娘家人,不会担心娘家人的责难。箱帘能透露出兰芝的个性。从刘兰芝留下箱帘的动机看,这是她割舍不下对仲卿的感情的表现,她幻想着能够重回焦家,因担心仲卿日后变心另娶,所以要留下嫁妆,让仲卿时时睹物思人,不能轻易忘却自己。这可以从大道口分别之时,刘兰芝的坦陈心迹“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与“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中找到答案。箱帘是兰芝深爱仲卿的证明。既然留下所有陪嫁的箱帘,而严妆辞别焦母时,刘兰芝为何要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呢?其实,兰芝严妆辞焦母是一种负气与倨傲,是好强、自尊的表现。而在焦母看来,咱焦家再穷也不希罕你兰芝娘家的嫁奁,你兰芝严妆相见是对婆家的挑衅,故焦母被气得“怒不止”,对兰芝不理不睬。箱帘是婆媳矛盾的见证。刘兰芝的陪嫁箱帘虽是一个小道具,却关联着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母,牵涉着刘兰芝娘家的财产地位,刘兰芝不受拘束、张扬任性、倔强自尊的个性,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真挚爱情,刘兰芝与焦母之间互不相让、难以调和的矛盾。箱帘背后的深意,不可不察。
  二、着眼小人物钻探深意
  文学作品中除了中心人物、重要人物这些主要人物以外,通常还会写到与主要人物相关联的陪衬人物、相交往的关系人物、事件发展中的偶遇人物、未出场的熟悉人物,这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相比,他们或因地位低微、作用微小,或因关系不密切、关联程度不高,或因出场机会少、言行表现少,我们可以统称为小人物。其实,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能够从一个侧面表现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表现出特定的社会习俗与价值追求,折射特定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本质,对读者有极大的认识价值、教育意义与警示作用,能丰富读者对于民俗风情、社会现状的知识储备,深化读者对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社会本质的深刻认识。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抓文中的小人物,从小人物自身言行表现和与他人的关系中,钻探出一番有价值的深意来。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是专程来鲁家捞便宜的市侩妇女。这个小人物对读者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值得探究。“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未见其人,先闻杨二嫂“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此句与“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配合起来,杨二嫂旁若无人、张扬任性、有意套近乎的泼辣性格鲜明突出。“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我”吃了一吓,“愕然”之中见到的杨二嫂其人,一个饱经生活艰辛、营养不良、面容消瘦而有些粗俗的底层市民形象赫然而出。对于“我”之“愕然”,虽然“我”的母亲从旁加以解释了,可是“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这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动辄讥讽他人的尖刻性格的自然流露。“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刚才还在讥讽别人,一下子改口“迅哥儿”,自称“小户人家”,一旦有求于人时嘴巴极甜、亲热有加、曲意阿谀谄媚、甘于自贬自贱的势利形象呼之欲出。“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在自私利己要求遭拒之时,自作聪明,自显神通广大,信口雌黄,捏造事实,胡乱给人戴高帽,污人清白,毁人名誉的无赖形象入木三分。在“我”无话可说、闭口默默站着的当口,“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的絮絮自语与“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的麻利动作,令杨二嫂得理不饶人、刻薄讥讽別人、无情指责别人、挖空心思揩油占便宜的庸俗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貌似平静的客观叙述与描写中,已然流露出对杨二嫂之类泼辣尖刻、势利无赖、自私庸俗的市侩式底层小市民的鄙夷与厌恶之情。小人物杨二嫂让读者形象而深刻地认识封建时代小市民丑陋的劣根性。
其他文献
大力加强和发展图书馆事业,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
目的分析研究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缺血性心脏病病患入院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均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
人们常说听说读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任务,如果从信息加工类型的来看,这四者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有声语言为加工对象的听与说,另一类是以文字语言为对象的读与写。其中后者更多地指向学生的语言学习常态,毕竟当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与评价方式,都是以文字语言为主的。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关注此阶段语文学习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特点,以认识读写意义的构建。考虑到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需要,本文试从三个
陈毅是享誉中外的新中国开国元帅,他还有两位哥哥却少为人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各有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然而兄弟情谊甚笃。    同赴法国勤工俭学    陈毅有堂兄弟三人:陈修和、陈世泽、陈世亨。亲兄弟三人,陈毅是老二,兄陈世禄,字孟熙;弟陈世勋,字季让。还有四个亲妹妹。  由于年纪相近,陈毅与陈修和、陈孟熙接触较多,感情也深;其次就是陈季让了。  1918年3月,陈毅和陈孟熙双双考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