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四)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k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時的记忆(四)
其他文献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一种标准和规范。常言“度量衡里品人生”。人生在世,也须臾脱不了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和法则,尤其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更需要科学把握“度量衡”。  度,即尺度。孟子言“度然后知长短”,孔子称赞水的智慧说“盈不求概,似度”。领导干部讲“度”,关键是把握好事物变化的火候、界限,明规矩、知进退,应“进”之处敢于突破、跨越提升,该“退”之时处事有度、讲究分
期刊
2013年1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武汉、鞍山和南京的3个志愿者团体写了3封回信。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连给志愿者复信,这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史上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  第一封回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本禹志愿服务队”是位于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以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徐本禹名字命名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2013年11月,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
期刊
本期向大家推荐路坦的版画作品《孟泰像》,作品为石版套色,尺寸30.5厘米×24厘米,创作于1954年,中国美术馆藏。  孟泰,原名孟瑞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曾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2009年9月,孟泰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石版画属平版版畫,制
期刊
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不少年轻人迫不及待地彰显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标新立异的打扮,特立独行的言行,他们不崇拜权威、不屑于“主流”,而是寻找异军突起、一夜成名,为了自己的“麦克风”孜孜以求,没人甘做“路人甲”……仿佛不如此,便是虚度青春,枉此一生。集体主义?一些年轻人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这湮没个性、埋没特点的老套观点,早就过时了!  我们真的不需要集体主义了吗,这样一个寓言或许能给人启发:一个人很
期刊
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引领着世代湖南人胸怀天下、勇于担当、从善如流。湖南是雷锋的故乡,“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已持续多年,润泽三湘。湖南的志愿队伍建设情况怎样?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如何?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庆祝活动有哪些部署和安排?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湖南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进能。  记者:湖南是雷锋的家乡
期刊
在近代科學的开创者行列里,伽利略最为突出,他创造并示范了新的科学实验传统、以追求事物之量的数学关系为目标的研究纲领,以及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正是伽利略?将近代物理学乃至近代科学引上了历史的舞台。  伽利略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力学方面看,他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比如摆的等时性定律、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
期刊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药”曾带给我一生都难以抹去的伤痛:父亲壮年之际患病辞世,不是没药可治,而是药价太高买不起。“让中低收入群体吃得起药、看得起病”,成为我的梦想。我创立的老百姓大药房,就是要让“老百姓”走入老百姓,帮助老百姓。  让老百姓买得起药  长期以来,药品流通领域环节众多,层层加价,导致药价虚高,老
期刊
9月3日,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逝世,享年101岁。  张震,湖南平江长寿镇人。两次参加授衔:1955年9月,解放军首次授衔被授予中将;1988年9月,解放军恢复军衔制被授予上将。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共授开国中将177名,张震将军是其中最后一位逝者。  张震将军的一生堪称传奇。  战争年代横戈马上行  1929年10月,时年15岁的张震被邻居“忽悠”参加了国民革命军钱大钧教导第3师某连,接受了
期刊
货币面值是依据数学的组合原理来设计的。在1到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1、2、5、10就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如1+2=3,2+2=4,1+5=6,2+5=7,10-2=8,10-1=9。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四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那就出现有的数要两次以上加、减才能得到,这样就比较繁琐。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至
期刊
二十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镌刻着这样一个名字——竺可桢。这位早年留美的气象学博士,以其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为我国的气象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丝不苟、事事躬亲。抗战期间,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他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科研。七十一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四千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一生笔耕不辍,直到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手在日记本上记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