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在长期的政治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了一套“六化”教学法,成效较显著,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品德素养。“六化”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难学、教师难讲”的局面。
关键词:政治课;探索;六化;提高;成效
由于教学内容抽象程度高,再加之学生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初中政治课呈现出“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局面。尽管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也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检讨自身的授课方式方法是否得当。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不断实践和总结,总结出了一套初中政治课“六化”教学法,现介绍于后,希望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
一、知识引入生动化
每一节新课,教师都要利用生动的事例引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离生活最近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课堂上,知识的引入一般可分为生活情景式、名言警句式、时政热点式、承前设问式和问题探讨式等方式。当然,每节课具体的引入方式会因授课内容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一般而言,教师讲解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领域的知识宜采用生活情景式、时政热点式事例;讲解精神生活类知识宜采用问题探讨式、名言警句式事例;而讲解文化生活类知识宜多用生活情景式和时政热点式事例。实际执行中,教师不必只采用一种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但生动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人们常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一观点能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思,因而这句话就很巧妙地引出了“人是应该有精神的”这一知识点。
二、知识结构逻辑化
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要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通过一定的逻辑线索把前后相关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教师最好能对每节课、每一章、每个知识板块甚至每本书的内容,按照一定逻辑组织起来展示给学生,并有条理地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感知、理解、消化和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为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和重难点提供了便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通过目录、主标题、副标题等来辅助其对知识脉络进行整体把握,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知识分解具体化
政治考试题(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不外乎三类提问,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是什么”型问题一般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材料的知识指向。而概念解释是一种普遍的“是什么”类问题。对于概念的讲解,教师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辐射法,在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时,通过延伸、扩展等手段,努力构成这一概念的立体化框架结构。“为什么”型问题要求深层分析,一般从地位、作用、意义、必要性等角度入手。“怎么样”型问题包括原则性要求和具体举措,如果教材有相关表述,那么最好按课本分条书写;如果没有,一般方法是考虑从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知识解释口语化
教师在具体讲授、分析和解释知识点的过程中,语言一定要口语化,以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实现教学内容书面化向口语化的转变过程。
五、知识讲解适度化
每个知识点讲什么,讲多久,讲到什么深度,都需要教师在综合考虑知识点的重要性、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事先做出权衡,以把握分寸与火候,做到讲解难度、深度适中。教师讲解时要避免出现重复累赘、主旨不清、难点不明等情况。
六、知识总结简要化
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最好作一小结,以便学生抓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考查要点,从而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巩固。总结一定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不要拖泥带水、主次不分,否则会适得其反。
此外,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政治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思路已远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问题的气氛。要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应对学生敢想、多说、多做的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充分调动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关键词:政治课;探索;六化;提高;成效
由于教学内容抽象程度高,再加之学生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初中政治课呈现出“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局面。尽管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也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检讨自身的授课方式方法是否得当。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不断实践和总结,总结出了一套初中政治课“六化”教学法,现介绍于后,希望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
一、知识引入生动化
每一节新课,教师都要利用生动的事例引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离生活最近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课堂上,知识的引入一般可分为生活情景式、名言警句式、时政热点式、承前设问式和问题探讨式等方式。当然,每节课具体的引入方式会因授课内容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一般而言,教师讲解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领域的知识宜采用生活情景式、时政热点式事例;讲解精神生活类知识宜采用问题探讨式、名言警句式事例;而讲解文化生活类知识宜多用生活情景式和时政热点式事例。实际执行中,教师不必只采用一种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但生动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人们常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一观点能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思,因而这句话就很巧妙地引出了“人是应该有精神的”这一知识点。
二、知识结构逻辑化
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要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通过一定的逻辑线索把前后相关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教师最好能对每节课、每一章、每个知识板块甚至每本书的内容,按照一定逻辑组织起来展示给学生,并有条理地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感知、理解、消化和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为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和重难点提供了便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通过目录、主标题、副标题等来辅助其对知识脉络进行整体把握,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知识分解具体化
政治考试题(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不外乎三类提问,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是什么”型问题一般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材料的知识指向。而概念解释是一种普遍的“是什么”类问题。对于概念的讲解,教师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辐射法,在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时,通过延伸、扩展等手段,努力构成这一概念的立体化框架结构。“为什么”型问题要求深层分析,一般从地位、作用、意义、必要性等角度入手。“怎么样”型问题包括原则性要求和具体举措,如果教材有相关表述,那么最好按课本分条书写;如果没有,一般方法是考虑从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知识解释口语化
教师在具体讲授、分析和解释知识点的过程中,语言一定要口语化,以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实现教学内容书面化向口语化的转变过程。
五、知识讲解适度化
每个知识点讲什么,讲多久,讲到什么深度,都需要教师在综合考虑知识点的重要性、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事先做出权衡,以把握分寸与火候,做到讲解难度、深度适中。教师讲解时要避免出现重复累赘、主旨不清、难点不明等情况。
六、知识总结简要化
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最好作一小结,以便学生抓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考查要点,从而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巩固。总结一定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不要拖泥带水、主次不分,否则会适得其反。
此外,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政治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思路已远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问题的气氛。要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应对学生敢想、多说、多做的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充分调动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