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献礼建党百年,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主题党日活动,大中小学生一同前往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录制学访纪录片;今年4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西藏内高班的60余名学生来到天津工业大学,与大学生同上一堂特殊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最美奋斗者”孟祥飞为大中学生作主题为“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担当科技兴国使命”的报告,中学生们还在天津工业大学恩智浦MCU/DSP及应用实验室里体验了一次直插式焊接操作……
近年来,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以下简称“天津市教育两委”)积极部署、各大中小学校努力探索下,“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已初步建成。与此同时,大中小学校也在不断探索多维度的一体化建设,在思政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体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优势共享,这样大中小学师生在一起学习、交流、探讨的场景越来越多。本刊特约记者走进多所大中小学校,了解一体化建设情况和典型做法,探索高校如何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小学校如何嫁接高校智库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作共建纵向人才培养新格局。
思政一体化
——互看互听互学,合力构建“大思政”体系
天津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天津五中”)邀请思政一体化合作校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宣讲团,共同开展“喜迎建党百年,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主题学习党史教育活动。来自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名学生,以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用生动的语言向天津五中和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进京赶考”等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内容。三名大学生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台下学生的阵阵掌声。报告会结束后,学生感慨万千。天津五中学生李嘉怡说:“通过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史,我们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要学党史、感党恩,读国史、勤发奋,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做共产主义合格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终生。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红桥区积极搭建了思政一体化共建联盟,区教育局组织召开红桥区“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签约启动仪式暨红桥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推动会,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共建关系。
红桥区教育局以各中小学“学区片”联动建设为依托,建立“手拉手”共建机制,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与高校跨学段成立“红桥区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校际联盟”,联合推动思政一体化。签约单位根据共建协议,以提高思政教育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为导向,在思政教育队伍进修、思政教育实践和后备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明共建、共同发展。
天津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天津三中”)是一所拥有120年历史的名校,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中学子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发扬和传承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联合南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红桥区实验小学、丁字沽小学、桃花园小学、清源道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培智学校以及红桥区第十幼儿园等,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思政活动。
天津三中联合天津商业大学共同开展了以“青马育青苗,携手共成长”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商业大学的优秀学生代表为三中第28期青年党校学员带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党史宣讲活动。他们以震撼人心的党史剧开篇,生动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引领团员青年回眸历史,重温经典故事,在学习中感悟党的非凡历程。随后,青马学员们以自己求学立志的亲身经历,表达着自己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壮志豪情,立志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天津三中青年党校学员在聆听中感悟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着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天津三中学生贾嘉澍说:“这次‘青马育青苗’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来自商业大学的大学生走进三中校园,向我们分享他们为投身社会作出贡献的经历。我看见了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更看见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未来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为建设强大的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天津三中学生程嘉昕说:“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更应该学会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将青春的风采在祖国的宏伟蓝图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作为一名三中学子,我会始终铭记‘以天下为己任,青年壮志,舍我献身’的方舟精神,肩负起新青年责任。”
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着力打造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日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举行了思政课一体化共建活动之教学交流展示课活动。
活动中,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高中部思政教师张曼为高一(6)班作题为《回望百年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党史系列专题教育课。这节课以百年党史为内容,利用主题班会形式,师生共讲党史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献礼建党百年。
本节课首先以《党的百年述职报告》情境导入,用短短4分钟具有震撼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们眼睛有光芒、心中有热爱。
高一(6)班是該校动漫班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绘画作品展示了建党百年的经典事件。学生赵春智介绍说:“我画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在绘画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观摩展示课之后,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对张曼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代表动情地说:“我们怀着好奇心来学习和交流,张老师这节课从理性出发,用超强的代入感带领学生回顾我党百年历史,再从学生实际出发,回归身边,回到感性认识,张老师的课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思政一体化合作校之间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交流、共享,努力形成兼容并蓄、美美与共的育人氛围。
职业教育一体化
——深化职普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这所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设备齐全,我将来也想到这里上学!”“这里的老师教给了我们许多在书本上、课堂上、学校里学不到的技能知识和生活常识,我们特别喜欢听,特别感兴趣!”这是来自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五年(1)班学生在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参加职普融通合作活动上的兴奋感言。据悉,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自2018年与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正式建立职普融通合作关系以来,先后迎来南开学校、咸水沽第一中学的师生们多次走进学院,与学院学生共同开展职普融通教育活动。
深化职普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既是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学院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创新育人工作招法,探索新形势下职普融通的有益尝试。学院党委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打造以“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互聘、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为重点的学分银行体系,构建职普融通班,建设职普融通教研室,打通职普融通升学通道,逐步完善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今年,学院领导班子主动与咸水沽第一中学的校领导进行接洽,双方开展职普融通研讨会,就两校地理优势、师资优势、课程优势、设施优势、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互访调研,并在思政教育、五育协同、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合作思路。咸水沽第一中学校领导调研参观了学院的世赛基地、3D打印实训场、数维实训场、数控加工中心实训场、普车实训场、奥的斯实训场、安全体验中心、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处,对学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教学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场提出了多项合作建议,同时对学院发展、建设成果、课堂教学、学生素质给予了高度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机电工艺技师学院拥有国内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首个大型安全体验中心,2000平方米的建设场地,投入大量资金设备,现用于实施职普融通体验教育。通过真实的体感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在校生、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准员工提供了一个安全培训的专业场所。该中心内设火灾逃生区、灭火设备区、交通安全区、急救模拟区等教学演习模块,通过真实模拟体验、实际操作,让原本枯燥的职业技能小常识变得生动形象、入脑入心。此种寓教于乐、理实结合的体验式教学,让参加体验过的学生时刻将“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牢记于心,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机电工艺技师学院是南开学校的第一个校外实践基地,正式确定职普融通合作关系也是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自建校以来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南开学校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学生、教师到园区内的各职业院校参观、实践,尤其是与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开展职普融通合作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南开校父’严修先生就曾讲过‘要于津城办民力中学一处,以作中学之模范’。张伯苓校长也曾说过‘要知中国,服务中国’,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去,参加实践,放眼世界,追踪前沿,课外活动、课外实践就是南开学校的良计良策。周恩来总理曾说过‘南开中学教会了我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了我的办事能力。’可见,南开学校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动手能力、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建立了第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也是南开精神、南开传统的一种延续,感谢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实践基地,希望同学们借此机会,增加技能,传承南开风格,锻炼办事能力。”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执行校长张国发介绍说。
“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一贯秉承‘责任、良心、品质、服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此次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在职普融通合作活动中,特别强调通过真实体验,帮助中小学生初识职业基本概念,培养职业意识,树立职业观念。学院在‘十三五’期间,高质量打造了安全体验中心,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为做好职普融通工作作准备。学院与南开学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有效助推职普融通合作发展,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有效改進,是中小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综合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两校要携手并进,共同为青少年打造优质的社会实践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宋春林谈到。
目前,学院正在大力完善职普融合衔接、相互贯通、多元立交、合作共赢的培养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充分发挥职普融通教师的主体能动作用,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构建职普融通课程授课模式,优化现有教学内容,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和专业需要的前提下,制定职普融通学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标准、专业学习需要,创新构建职普融通综合评价模式。
劳动教育一体化
——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建设劳动实践平台
“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之后,学生们饭后餐盘里剩的粮食越来越少了。跟一遍遍地说教相比,这样亲身感受的经历更加直观。当他们感受了锄地的辛苦、播种的劳累,更能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同时,在劳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们不同的一面,有很多老师平时注意不到的学生却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很会照顾别人,让我们看到学生们身上不同的闪光点,这就是劳动教育无可取代的地方。”学生从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回来后,天津市实验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张雨薇看到了学生身上的变化。 2020年10月21日,天津市召开学校劳动教育视频会,部署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同年11月,天津农学院与天津市实验中学合力构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共同体,该共同体也是会后首个建立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共同体。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津党办发〔2020〕18号)精神,在教委体美劳处的直接指导下,天津农学院积极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承接了直属校中小学劳动周活动,今年4月12日,基地迎来了天津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们,目前基地共接待了10所中小学、2000余名学生的劳动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
近年来,天津农学院积极发挥农业高校特色和优势,借助农业与劳动教育的天然联系,大力开展学农劳动教育,开发学农劳动教育课程,邀请中小学生走進农学院,参与田间操作,体验无土栽培,现场制作植物标本,学习观摩农具操作、采摘果蔬、工艺插花等活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更进一步推动了构建大中小学校内外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步伐,并收获了显著的效果。
自2019年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以来,天津农学院教学团队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钻研有关劳动教育理论,积极走访相关劳动基地,主动与中小学联系尝试合作开展学农劳动教育,组织专家开发学农劳动教育。在今年上半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基地已开发了六大类40余门课程,其中农业生产方面的课程,有大田种植、蔬菜栽培、果树管理、中草药种植、桑蚕养殖、植物保护等;农业加工艺术创意方面的课程,有昆虫标本制作、植物标本制作、农产品厨艺加工、中草药香包制作等;生活类的内务整理课程,形成了“天农耕读”特色课程体系。
“天农耕读”特色课程体系体现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也是农事劳动的重要特征。基地会根据每一所中小学来到基地的时间,进行独特的课程安排,10所学校就有10套课程安排。基地会选取最适合当时进行的农事劳动,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同时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产生沉浸式劳动教育效果。在种植农作物的品种上,也选择当季最为适合的农作物,不仅仅是体会种植的过程、摆摆样子,而是让劳动带来真实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感受“真劳动”。
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基地从一开始就努力做好精准的自我定位,就是做好学校和家庭劳动教育的有力补充,补足在学校和家庭中不能完成的劳动教育短板。天津农学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劳动基地管理制度和学生劳动教育考核办法,制作了学生劳动教育手册,学生来到基地人手一册,使学生劳动周内行为有规范、课程有指导、收获有记录、成绩有考核。
劳动周期间,基地教师耐心辅导,认真示范,以他们知农爱农、能劳善劳的精神感染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再到高中二年级学段不同,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农劳动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争先恐后地参与劳动,无论是整地、起垄、挖坑、施肥、栽苗、播种、除草、挑水、浇灌、搭架、嫁接、修剪、采摘、积肥等农业劳动,还是摘菜包饺子、磨豆浆、整理内务、清扫环境卫生等生活劳动都积极参与,学生离开基地时都会把宿舍打扫干净,物品摆放整齐。
项目开始之前,天津农学院都会与中小学校对接,将课程方案和课余活动与中小学达成统一意见。各中小学也充分利用此次学农实践契机,设计开展了很多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教育活动,与基地积极配合,共同为学生打造难忘的一周。有的学校安排了“红歌会”,学生经过白天的劳动之后,晚上用歌声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有的学校安排了诗歌朗诵会,学生要利用劳动之外的时间准备演讲稿,并融入独特的表演;有的学校安排了宿舍文化大赛、红色话剧排演、板报评比等活动,做到了学校工作与基地工作的高度融合。
同时,为了让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理解支持劳动周活动,天津农学院校领导和院领导亲自入校宣讲,积极促成项目校师生和家长学农观念的转变,争取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为了不断改善工作,每次劳动周结束后,基地都会征询师生的意见反馈,目前就已经参与劳动周的学生意见反馈统计,满意率达到95%以上,学生表示劳动教育收获非常大,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对农业劳动有了新的认识,劳动技能上有了新体验,表示有机会再来。
天津农学院副校长王繁珍在与中小学校交流时说道:“不光是挥汗、不光是挥锄,我们专门组建教学团队,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农业劳动,并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体育一体化
——发挥人才专业优势,传递“体育强国”精神
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的部分学生走进静海区杨成庄乡,分别去往杨成庄中学、东寨中心小学、双窑中心小学、董庄窠中心小学、砖垛分校、梅厂分校等8所中小学,和这些学校师生一起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工作。每次活动前,大学生们都会自觉监测体温、进行登记,中小学的校长都会站在校门口迎接这些可爱的“小老师”们。
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进一步推动乡村中小学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切实提高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全面促进乡村体育振兴发展,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自2018年,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立足实际,开启了“‘暖阳’乡村振兴体教一体化实践行”活动(以下简称为“实践行”),将科学的体育知识、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系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到中小学,特别是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培养体育习惯,在杨成庄乡中小学中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
自2018年5月,“实践行”小组的阳光助教们走进杨成庄乡中学,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深入了解乡村学校体育教学情况。首先,学院通过组织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中学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在中学师生的积极配合下,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师生进行如实填写,确保了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便于小组进行情况分析。同时,大学和中学的师生组织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实践行”小组成员现场参观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情况,并在课间休息时分与中学师生进行了交流。 为了更加科学地掌握中小学生的体质情况,学院还协助杨成庄乡中学开展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实践行”小组成员的28名学生作为裁判员,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1分钟跳绳、掷实心球、体重指数和肺活量等。测试中,大学生们秉持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测试相关工作。
通过调研和交流,“实践行”小组成员了解到,当时的杨成庄乡中学存在体育教学面临着条件设施简陋、体育器材缺少、师资不足等实际困难,小组成员针对该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前期的交流与沟通赢得了中学师生的支持和信任,促进了后续“实践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足球、篮球、排球、田径、花样跳绳……每次“实践行”小组的阳光助教们到来,杨成庄乡的中小学生们都特别开心,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内容让他们欢欣不已。阳光助教们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体育场地特点和学生特点开展体育活动。比如,杨成庄乡中小学体育设施较差,上课时还偶尔伴有大风扬沙,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实践行”小组成员们的热情,大家会根据场地及设施情况设计活动内容,依旧认真积极地组织每一次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虽然灰头土脸,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在篮球课上,篮球专业的大学生教授投篮动作、运球技巧,看着标准、优美的动作,中学生们总不免发出阵阵惊叹。在运动会上,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担任裁判工作,不仅帮助了学校运动会的顺利开展,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执裁能力和裁判水平。为了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课间休息时,大学生会设计很多的体育游戏,让乡村中小学生通过感受运动的乐趣提升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感受体育的魅力。
“自2018年以来,杨成庄乡中学共接待体院实习生200多人,‘实践行’阳光助教百余人,不仅使得体院的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而且为学校的體育工作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快速发展。”杨成庄乡中学副校长信岗说道。
“实践行”小组连续两年与中小学开展“手牵手”体育体验夏令营活动,携手杨成庄乡中小学师生,将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开展篮球、足球、跆拳道、排球等课程及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培养中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祖国的情怀,鼓励他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拓展视野。
“作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乡村体育的现状。此次活动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将理论化为实践的机会,在提升我校学生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能与国家‘体育强国’和‘乡村振兴’方针保持一致,推进乡镇中小学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次共赢的合作。”作为“实践行”的指导教师,天津体育学院杨奕娇说到。
为给杨成庄乡中学学生们提供一个体验体育、了解大学的平台,“实践行”团队还带领中学生们参观天津体育学院校园,讲解校园历史文化及办学特色,组织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筑梦新时代 青春正飞扬”主题演讲比赛、“新时代——以青春之我,命青春之名”团课宣讲等爱国教育活动。
在党史教育中,天津体育学院开展了“共忆党史铭初心,青春共筑中国梦”党史宣讲活动,并为杨成庄乡380名中学生进行了党史宣讲,力求用青年的视角、青年的语言讲好百年党史,将深邃的理论转化成有血有肉的故事,通过有特色、接地气的党史故事与学生同频共振,合拍共鸣,从而引导大家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激励中学生践行青年担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暖阳”乡村体育振兴实践行以体育的力量浸润青少年,在体育帮扶中推进乡村中小学体育育人建设,帮助杨成庄乡中小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让“体育强国”精神在乡村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 徐德明)
近年来,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以下简称“天津市教育两委”)积极部署、各大中小学校努力探索下,“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已初步建成。与此同时,大中小学校也在不断探索多维度的一体化建设,在思政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体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优势共享,这样大中小学师生在一起学习、交流、探讨的场景越来越多。本刊特约记者走进多所大中小学校,了解一体化建设情况和典型做法,探索高校如何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小学校如何嫁接高校智库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作共建纵向人才培养新格局。
思政一体化
——互看互听互学,合力构建“大思政”体系
天津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天津五中”)邀请思政一体化合作校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宣讲团,共同开展“喜迎建党百年,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主题学习党史教育活动。来自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名学生,以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用生动的语言向天津五中和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进京赶考”等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内容。三名大学生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台下学生的阵阵掌声。报告会结束后,学生感慨万千。天津五中学生李嘉怡说:“通过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史,我们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要学党史、感党恩,读国史、勤发奋,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做共产主义合格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终生。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红桥区积极搭建了思政一体化共建联盟,区教育局组织召开红桥区“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签约启动仪式暨红桥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推动会,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共建关系。
红桥区教育局以各中小学“学区片”联动建设为依托,建立“手拉手”共建机制,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与高校跨学段成立“红桥区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校际联盟”,联合推动思政一体化。签约单位根据共建协议,以提高思政教育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为导向,在思政教育队伍进修、思政教育实践和后备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明共建、共同发展。
天津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天津三中”)是一所拥有120年历史的名校,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中学子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发扬和传承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联合南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红桥区实验小学、丁字沽小学、桃花园小学、清源道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培智学校以及红桥区第十幼儿园等,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思政活动。
天津三中联合天津商业大学共同开展了以“青马育青苗,携手共成长”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商业大学的优秀学生代表为三中第28期青年党校学员带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党史宣讲活动。他们以震撼人心的党史剧开篇,生动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引领团员青年回眸历史,重温经典故事,在学习中感悟党的非凡历程。随后,青马学员们以自己求学立志的亲身经历,表达着自己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壮志豪情,立志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天津三中青年党校学员在聆听中感悟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着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天津三中学生贾嘉澍说:“这次‘青马育青苗’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来自商业大学的大学生走进三中校园,向我们分享他们为投身社会作出贡献的经历。我看见了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更看见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未来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为建设强大的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天津三中学生程嘉昕说:“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更应该学会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将青春的风采在祖国的宏伟蓝图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作为一名三中学子,我会始终铭记‘以天下为己任,青年壮志,舍我献身’的方舟精神,肩负起新青年责任。”
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着力打造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日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举行了思政课一体化共建活动之教学交流展示课活动。
活动中,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高中部思政教师张曼为高一(6)班作题为《回望百年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党史系列专题教育课。这节课以百年党史为内容,利用主题班会形式,师生共讲党史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献礼建党百年。
本节课首先以《党的百年述职报告》情境导入,用短短4分钟具有震撼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们眼睛有光芒、心中有热爱。
高一(6)班是該校动漫班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绘画作品展示了建党百年的经典事件。学生赵春智介绍说:“我画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在绘画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观摩展示课之后,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对张曼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代表动情地说:“我们怀着好奇心来学习和交流,张老师这节课从理性出发,用超强的代入感带领学生回顾我党百年历史,再从学生实际出发,回归身边,回到感性认识,张老师的课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思政一体化合作校之间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交流、共享,努力形成兼容并蓄、美美与共的育人氛围。
职业教育一体化
——深化职普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这所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设备齐全,我将来也想到这里上学!”“这里的老师教给了我们许多在书本上、课堂上、学校里学不到的技能知识和生活常识,我们特别喜欢听,特别感兴趣!”这是来自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五年(1)班学生在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参加职普融通合作活动上的兴奋感言。据悉,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自2018年与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正式建立职普融通合作关系以来,先后迎来南开学校、咸水沽第一中学的师生们多次走进学院,与学院学生共同开展职普融通教育活动。
深化职普融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既是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学院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创新育人工作招法,探索新形势下职普融通的有益尝试。学院党委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打造以“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互聘、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为重点的学分银行体系,构建职普融通班,建设职普融通教研室,打通职普融通升学通道,逐步完善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今年,学院领导班子主动与咸水沽第一中学的校领导进行接洽,双方开展职普融通研讨会,就两校地理优势、师资优势、课程优势、设施优势、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互访调研,并在思政教育、五育协同、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合作思路。咸水沽第一中学校领导调研参观了学院的世赛基地、3D打印实训场、数维实训场、数控加工中心实训场、普车实训场、奥的斯实训场、安全体验中心、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处,对学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教学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场提出了多项合作建议,同时对学院发展、建设成果、课堂教学、学生素质给予了高度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机电工艺技师学院拥有国内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首个大型安全体验中心,2000平方米的建设场地,投入大量资金设备,现用于实施职普融通体验教育。通过真实的体感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在校生、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准员工提供了一个安全培训的专业场所。该中心内设火灾逃生区、灭火设备区、交通安全区、急救模拟区等教学演习模块,通过真实模拟体验、实际操作,让原本枯燥的职业技能小常识变得生动形象、入脑入心。此种寓教于乐、理实结合的体验式教学,让参加体验过的学生时刻将“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牢记于心,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机电工艺技师学院是南开学校的第一个校外实践基地,正式确定职普融通合作关系也是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自建校以来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南开学校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学生、教师到园区内的各职业院校参观、实践,尤其是与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开展职普融通合作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南开校父’严修先生就曾讲过‘要于津城办民力中学一处,以作中学之模范’。张伯苓校长也曾说过‘要知中国,服务中国’,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去,参加实践,放眼世界,追踪前沿,课外活动、课外实践就是南开学校的良计良策。周恩来总理曾说过‘南开中学教会了我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了我的办事能力。’可见,南开学校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动手能力、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建立了第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也是南开精神、南开传统的一种延续,感谢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实践基地,希望同学们借此机会,增加技能,传承南开风格,锻炼办事能力。”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执行校长张国发介绍说。
“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一贯秉承‘责任、良心、品质、服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此次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在职普融通合作活动中,特别强调通过真实体验,帮助中小学生初识职业基本概念,培养职业意识,树立职业观念。学院在‘十三五’期间,高质量打造了安全体验中心,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为做好职普融通工作作准备。学院与南开学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有效助推职普融通合作发展,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有效改進,是中小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综合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两校要携手并进,共同为青少年打造优质的社会实践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机电工艺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宋春林谈到。
目前,学院正在大力完善职普融合衔接、相互贯通、多元立交、合作共赢的培养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充分发挥职普融通教师的主体能动作用,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构建职普融通课程授课模式,优化现有教学内容,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和专业需要的前提下,制定职普融通学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标准、专业学习需要,创新构建职普融通综合评价模式。
劳动教育一体化
——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建设劳动实践平台
“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之后,学生们饭后餐盘里剩的粮食越来越少了。跟一遍遍地说教相比,这样亲身感受的经历更加直观。当他们感受了锄地的辛苦、播种的劳累,更能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同时,在劳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们不同的一面,有很多老师平时注意不到的学生却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很会照顾别人,让我们看到学生们身上不同的闪光点,这就是劳动教育无可取代的地方。”学生从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回来后,天津市实验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张雨薇看到了学生身上的变化。 2020年10月21日,天津市召开学校劳动教育视频会,部署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同年11月,天津农学院与天津市实验中学合力构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共同体,该共同体也是会后首个建立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共同体。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津党办发〔2020〕18号)精神,在教委体美劳处的直接指导下,天津农学院积极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承接了直属校中小学劳动周活动,今年4月12日,基地迎来了天津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们,目前基地共接待了10所中小学、2000余名学生的劳动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
近年来,天津农学院积极发挥农业高校特色和优势,借助农业与劳动教育的天然联系,大力开展学农劳动教育,开发学农劳动教育课程,邀请中小学生走進农学院,参与田间操作,体验无土栽培,现场制作植物标本,学习观摩农具操作、采摘果蔬、工艺插花等活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更进一步推动了构建大中小学校内外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步伐,并收获了显著的效果。
自2019年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以来,天津农学院教学团队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钻研有关劳动教育理论,积极走访相关劳动基地,主动与中小学联系尝试合作开展学农劳动教育,组织专家开发学农劳动教育。在今年上半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基地已开发了六大类40余门课程,其中农业生产方面的课程,有大田种植、蔬菜栽培、果树管理、中草药种植、桑蚕养殖、植物保护等;农业加工艺术创意方面的课程,有昆虫标本制作、植物标本制作、农产品厨艺加工、中草药香包制作等;生活类的内务整理课程,形成了“天农耕读”特色课程体系。
“天农耕读”特色课程体系体现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也是农事劳动的重要特征。基地会根据每一所中小学来到基地的时间,进行独特的课程安排,10所学校就有10套课程安排。基地会选取最适合当时进行的农事劳动,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同时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产生沉浸式劳动教育效果。在种植农作物的品种上,也选择当季最为适合的农作物,不仅仅是体会种植的过程、摆摆样子,而是让劳动带来真实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感受“真劳动”。
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基地从一开始就努力做好精准的自我定位,就是做好学校和家庭劳动教育的有力补充,补足在学校和家庭中不能完成的劳动教育短板。天津农学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劳动基地管理制度和学生劳动教育考核办法,制作了学生劳动教育手册,学生来到基地人手一册,使学生劳动周内行为有规范、课程有指导、收获有记录、成绩有考核。
劳动周期间,基地教师耐心辅导,认真示范,以他们知农爱农、能劳善劳的精神感染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再到高中二年级学段不同,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农劳动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争先恐后地参与劳动,无论是整地、起垄、挖坑、施肥、栽苗、播种、除草、挑水、浇灌、搭架、嫁接、修剪、采摘、积肥等农业劳动,还是摘菜包饺子、磨豆浆、整理内务、清扫环境卫生等生活劳动都积极参与,学生离开基地时都会把宿舍打扫干净,物品摆放整齐。
项目开始之前,天津农学院都会与中小学校对接,将课程方案和课余活动与中小学达成统一意见。各中小学也充分利用此次学农实践契机,设计开展了很多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教育活动,与基地积极配合,共同为学生打造难忘的一周。有的学校安排了“红歌会”,学生经过白天的劳动之后,晚上用歌声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有的学校安排了诗歌朗诵会,学生要利用劳动之外的时间准备演讲稿,并融入独特的表演;有的学校安排了宿舍文化大赛、红色话剧排演、板报评比等活动,做到了学校工作与基地工作的高度融合。
同时,为了让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理解支持劳动周活动,天津农学院校领导和院领导亲自入校宣讲,积极促成项目校师生和家长学农观念的转变,争取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为了不断改善工作,每次劳动周结束后,基地都会征询师生的意见反馈,目前就已经参与劳动周的学生意见反馈统计,满意率达到95%以上,学生表示劳动教育收获非常大,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对农业劳动有了新的认识,劳动技能上有了新体验,表示有机会再来。
天津农学院副校长王繁珍在与中小学校交流时说道:“不光是挥汗、不光是挥锄,我们专门组建教学团队,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农业劳动,并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体育一体化
——发挥人才专业优势,传递“体育强国”精神
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的部分学生走进静海区杨成庄乡,分别去往杨成庄中学、东寨中心小学、双窑中心小学、董庄窠中心小学、砖垛分校、梅厂分校等8所中小学,和这些学校师生一起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工作。每次活动前,大学生们都会自觉监测体温、进行登记,中小学的校长都会站在校门口迎接这些可爱的“小老师”们。
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进一步推动乡村中小学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切实提高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全面促进乡村体育振兴发展,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自2018年,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立足实际,开启了“‘暖阳’乡村振兴体教一体化实践行”活动(以下简称为“实践行”),将科学的体育知识、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系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带到中小学,特别是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培养体育习惯,在杨成庄乡中小学中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
自2018年5月,“实践行”小组的阳光助教们走进杨成庄乡中学,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深入了解乡村学校体育教学情况。首先,学院通过组织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中学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在中学师生的积极配合下,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师生进行如实填写,确保了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便于小组进行情况分析。同时,大学和中学的师生组织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实践行”小组成员现场参观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情况,并在课间休息时分与中学师生进行了交流。 为了更加科学地掌握中小学生的体质情况,学院还协助杨成庄乡中学开展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实践行”小组成员的28名学生作为裁判员,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1分钟跳绳、掷实心球、体重指数和肺活量等。测试中,大学生们秉持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测试相关工作。
通过调研和交流,“实践行”小组成员了解到,当时的杨成庄乡中学存在体育教学面临着条件设施简陋、体育器材缺少、师资不足等实际困难,小组成员针对该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前期的交流与沟通赢得了中学师生的支持和信任,促进了后续“实践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足球、篮球、排球、田径、花样跳绳……每次“实践行”小组的阳光助教们到来,杨成庄乡的中小学生们都特别开心,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内容让他们欢欣不已。阳光助教们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体育场地特点和学生特点开展体育活动。比如,杨成庄乡中小学体育设施较差,上课时还偶尔伴有大风扬沙,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实践行”小组成员们的热情,大家会根据场地及设施情况设计活动内容,依旧认真积极地组织每一次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虽然灰头土脸,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在篮球课上,篮球专业的大学生教授投篮动作、运球技巧,看着标准、优美的动作,中学生们总不免发出阵阵惊叹。在运动会上,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担任裁判工作,不仅帮助了学校运动会的顺利开展,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执裁能力和裁判水平。为了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课间休息时,大学生会设计很多的体育游戏,让乡村中小学生通过感受运动的乐趣提升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感受体育的魅力。
“自2018年以来,杨成庄乡中学共接待体院实习生200多人,‘实践行’阳光助教百余人,不仅使得体院的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而且为学校的體育工作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快速发展。”杨成庄乡中学副校长信岗说道。
“实践行”小组连续两年与中小学开展“手牵手”体育体验夏令营活动,携手杨成庄乡中小学师生,将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开展篮球、足球、跆拳道、排球等课程及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培养中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祖国的情怀,鼓励他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拓展视野。
“作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乡村体育的现状。此次活动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将理论化为实践的机会,在提升我校学生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能与国家‘体育强国’和‘乡村振兴’方针保持一致,推进乡镇中小学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次共赢的合作。”作为“实践行”的指导教师,天津体育学院杨奕娇说到。
为给杨成庄乡中学学生们提供一个体验体育、了解大学的平台,“实践行”团队还带领中学生们参观天津体育学院校园,讲解校园历史文化及办学特色,组织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筑梦新时代 青春正飞扬”主题演讲比赛、“新时代——以青春之我,命青春之名”团课宣讲等爱国教育活动。
在党史教育中,天津体育学院开展了“共忆党史铭初心,青春共筑中国梦”党史宣讲活动,并为杨成庄乡380名中学生进行了党史宣讲,力求用青年的视角、青年的语言讲好百年党史,将深邃的理论转化成有血有肉的故事,通过有特色、接地气的党史故事与学生同频共振,合拍共鸣,从而引导大家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激励中学生践行青年担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暖阳”乡村体育振兴实践行以体育的力量浸润青少年,在体育帮扶中推进乡村中小学体育育人建设,帮助杨成庄乡中小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让“体育强国”精神在乡村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