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2jx0oo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韧带细胞的病理、生理及组织工程学等研究提供方法及体外模型.方法采用胶原酶分离新西兰白兔的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内侧副韧带(medialcollateralligament,MCL)及人膝关节ACL和后十字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细胞,选择合适的条件进行体外培养,分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生长良好、增殖快,但RPMI1640及F12培养液不适宜这些细胞的生长.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兔ACL和MCL细胞形态相似,但MCL较ACL生长快,两种细胞合成胶原的总量相同.相对MCL细胞,ACL合成的Ⅰ型胶原较多而Ⅲ型胶原较少.人ACL和PCL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免疫细胞学方法检测表明两种细胞均有Ⅰ、Ⅲ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的人ACL和PCL细胞生物学特性相似.兔ACL和MCL细胞形态相似,但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本实验为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相关研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2013年第4次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活动于2013年11月28日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肺部罕见病与少见病集萃”,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宁医生主持.rn沈宁(北京
期刊
没有两个人拥有一样的童年。有的童年寂寞冷清,和祖母、黄猫、老屋外的小河相依度日;有的童年拥挤逼仄,需要在一群吵闹的兄弟姐妹间争夺父母更久一点的注视;有的童年无忧无虑
目的观察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全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15~72岁,平均47岁.病变部位颈椎7例,胸椎29例,腰椎34例,腰骶椎8例.病变涉及2个节段29例,3个节段41例,4个节段以上8例.术前后凸畸形成角为13°~92°,平均34°.手术采用病灶彻底切除一期椎体间植骨融合,使用自体肋骨22例,髂骨44例,髂骨加肋骨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年,优良率为98.
期刊
期刊
主持人:rn某女工怀孕期间发生工伤,在治疗工伤的同时,发生流产先兆,需要保胎.该保胎费用应由工伤保险基金还是生育保险基金支付?rn四川读者 郑女士rn郑女士:rn《社会保险法》
期刊
期刊
5G无线通信系统是新一代通信系统,也是未来移动通讯行业发展的主流.其可以满足未来移动通信行业在高速率、个性化服务、多数据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为促使5G无线通信系统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