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PM2.5中有机成分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医学动物防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xiao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掌握广州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对广州市市区、市郊和农村地区进行PM2.5采样分析多环芳烃的浓度,同时收集采样当天的气象资料和环保监测资料,对PM25中多环芳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共收集到252份PM2.5样品,PM2.5中多环芳烃的平均浓度为(4.907±3.642)ng/m3.PM2.5中多环芳烃浓度与大气压(r=0.436,P<0.05)、NO2(r=0.145,P<0.05)、SO2(r=0.476,P<0.05)、CO(r=0.426,P<0.05)和O3(r=0.572,P<0.05)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气温(r=-0.567,P<0.05)、降水量(r=-0.159,P<0.05)、相对湿度(r=-0.358,P<0.05)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气温和O3是对PM2.5中多环芳烃浓度影响最大的因子,回归系数分别为-0.672(t=-7.144,P<0.05)和0.465(t=5.808,P<0.05).结论 广州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气象因素和其它大气污染物与PM2.5中多环芳烃有明显相关关系,影响PM2.5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其中气温是影响PM2.5中多环芳烃的首要显著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义马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义马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义马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11例,年均发病率42.31/10万.全市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千秋路街道办事处和新区街道办事处,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相对拥挤的城乡结合部和涉农社区;男女性别比为2.29:1;发病人群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学生、离退人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5.25%;发病年龄以20~29岁最多,占发病总数
灵芝孢子(Ganoderma lucidum spore)是灵芝成熟后由菌盖中释放的卵型生殖细胞,具有灵芝全部的活性物质.灵芝孢子粉中主要的活性物质包括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及脏器保护等多种药理功能.本综述总结灵芝孢子粉(Ganoderma lucidum sporepowder)在免疫调节上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查阅灵芝孢子粉在免疫调节作用上的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实验及动物实验结果分别进行阐述;总结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包括灵芝孢子粉对各类免疫细胞的作用,对程序性细胞死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5-2020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5-2020年猩红热发病数据进行三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5-2020年1月猩红热发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2月后发病水平较低.每月均有猩红热病例报告,且呈现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出现在3-6月和11月-次年1月;发病人群以3~7岁儿童为主(79.39%);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性别比为1.76:1;白云区和天河区发病数和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报告病例类型以临床诊断病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及规律,并探讨季节性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在预测深圳市HFRS发病趋势的可行性,为制定有效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利用IBM SPSS 23.0和Eviews 10.0软件探究2014-2019年深圳
目的 分析晋东南地区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儿童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2019年上报的0~15岁儿童传染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某三甲医院2005-2019年累计报告儿童传染病病例21 665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6种2 269例(占10.47%),丙类传染病6种17 887例(占82.56%),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4种1 509例(占6.97%),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男性12 552例、女性9 113例,
目的 评估输入性寨卡病毒引起广州市出现本地传播的风险,为完善寨卡病毒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18年广州市报告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和寨卡疫区归国人员病原学主动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广州市共报告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3例,输入来源分别是委内瑞拉、苏里南和马尔代夫.2例通过入境检疫发现,1例通过入境主动申报检测发现.入穗原因是入境探亲和旅游返穗.寨卡疫区入境人员病原学主动监测示340人份血液标本,经检测寨卡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结论 广州市存在较高的寨
目的 使用肠炎沙门菌大鼠感染模型,对该菌所致胃肠道感染表型和白细胞不同亚型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方法 使用肠炎沙门菌灌胃建立大鼠感染模型,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体温、精神状态、毛发状况、粪便排菌时间、粪便白/红细胞、腹泻严重程度和白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感染组大鼠出现腹泻表型,粪便中可检测到肠炎沙门菌.中性粒细胞[(1.26±0.85)×109/Lvs(8.95±3.99)×109/L,P<0.01]和单核细胞在感染后显著增加,并在感染后24 h达到峰值.淋巴细胞在感染后第1天显著增加[(6.25±1.44
目的 分析总结广州市荔湾区2015-202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全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广州市荔湾区流感监测相关数据,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荔湾区流感流行特征.结果 广州市荔湾区2015-2020年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15 090例,其中男性8 062例、女性7 02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5∶1;2019年报告病例数为历年最多(7 562例),占2015-2020年报告病例总数的50.11%;2019年12月报告发病率为近5年最高(218.144
目的 探讨在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对住院患儿应用多模式健康宣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19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1例在2019年1-12月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纳入多模式组,健康宣教方法采用多模式宣教;将318例2018年1-12月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纳入对照组,宣教方法采用常规宣教.责任护士实施健康宣教的时间从患儿住院开始直至出院,最后对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满意度和出院后回访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结果 多模式组住院满意度99.42%、出院后回访满意度98.51%,对
目的 分析2019年渭南市风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了解渭南市风疹流行特征,为风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风疹病毒核酸.结果 2019年渭南市风疹病例阳性率为55.04%(251/456),流行高峰在3-4月;风疹阳性病例男女比为1.85∶1(163/88);10~15岁组风疹阳性率最高,为70.39%(107/152);职业分布方面,学生人群风疹阳性数占阳性总数的90.61%(222/245);在症状方面,伴有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和卡他性鼻炎病例的风疹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