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立地条件特征、治理技术思路、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以及模式成效四方面叙述了穆棱市山地丘陵区落叶松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为条件相似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实体。
[关键词]穆棱市;丘陵漫岗区;落叶松;紫穗槐;混交林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9-0362-01
为了更好地提高穆棱市林业建设水平,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筛选出了穆棱市山地丘陵区落叶松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为便于推广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立地条件特征
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东北部,地处长白山支脉,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总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川交错,丘陵起伏,由南端向北缘,由两翼向中央形成了低山丘陵、丘陵漫岗、谷盆地三种地貌类型。全市退耕还林地块在坡度大于10度的区域可依据“坡度-土壤”划分为四种立地类型,即“斜坡薄层棕壤型”、“斜坡中层暗棕壤型”、“斜陡坡薄层暗棕壤型”、“斜陡坡中层暗棕壤型”。这几种立地类型由于经过多年的耕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耕层厚度在15cm以下,石砾含量15%~30%,pH值6.0~6.5,土壤肥力差,含水量和蓄水能力低,不利于水土保持和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2 治理技术思路
由于过量采伐及林区生产、生活的消耗,导致森林资源的锐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致使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屡屡发生。其中,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达到15.3万hm2,全市10万hm2耕地中有4万hm2遭受到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1998年以来,穆棱市依据《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对超坡农田地采取地埂生物带的措施,在造林前一年秋季沿等高线方向修筑埂带,埂间采取大型鱼鳞坑整地的方式,以保证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增强陡坡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通过互相观模学习,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进而大面积推广,并以这种典型模式带动整体退耕还林步伐的加快。
3 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3.1 整地
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机械修筑梯田,人工挖鱼鳞抗。梯田坡面工程按十年一遇或二十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坡式梯田要求等高绕山转,埂高80cm,下底宽120cm,长度不限,大弯就势,小弯求直,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讲求实效。鱼鳞坑的大小根据坡度、地形和水土流失状况而定,一般小鱼鳞坑规格为长径60cm,短径40cm,深30cm,大鱼鳞坑长径100cm,短径60cm,深40cm,土埂高15~20cm。
3.2 苗木处理
造林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和处理,要剪掉起苗时受伤的根系,以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用浸水和蘸泥浆的方法补充苗木水分和防止苗木根系失水。蘸泥浆不宜过稠,以不影响根系吸水和呼吸为适度;须根多的树种不宜沾泥浆。用一定浓度的食盐、0.05%尿素、磷肥等浸根,对成活有一定效果。有条件可以用ABT3号生根粉浸根,配制时将1g生根粉用少量酒精和水先调溶直至溶解,再以50kg水稀释后使用,一般小苗浸泡0.5h,稍大苗可浸泡1~2h,1g生根粉可处理造林苗木600~1000株。用生根粉浸根后的苗木造林后可提高成活率20%~35%,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8~1:11.7。
3.3 造林
按照《主要造林樹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及黑龙江省林业地方标准《造林技术规程》中要求执行。一律采用2年生Ⅰ、Ⅱ级落叶松裸根苗或容器苗造林,以保证造林后林相整齐。造林时间4月中、下旬,顶浆造林,采用人工植苗方式营造,混交类型为乔灌混交,混交比18:1。落叶松株行距1.5m×2m,梯田埂上栽植2行紫穗槐,株间距20cm。按土壤萌动早迟分别造林,先造低山,后造高山,先造阳坡,后造阴坡,造林天气宜选择阴天或午后进行。栽植时要细致、栽正、踏实,栽后不窝根、不露根,深浅适宜。同时要做到“四不离水”,即“苗圃假植不离水、苗木运输不离水、造林地假植不离水,苗木罐中不离水”。栽植落叶松裸根苗时,每隔5行栽植一行双株苗,以备补植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造林时和造林后应及时浇水,特别是春旱年份更应浇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3.4 抚育管护
造林之后,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护工作,以期创造良好的幼树生长环境。必须贯彻“造管并举”,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从管理入手,通过适时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作用及性质,使之迅速郁闭成林,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抚育按3年5次,即按2、2、1的方式进行,第一、二年每年两次,第三年抚育一次。第一年第一次扩穴、松土、扶正、踏实;第二次除草、割灌;第二、三年主要是进行除草、割灌和病虫害防治。造林后第二年春季挖出双株苗的一株进行补植。幼林保护一是人工看护,在林地内设立碑牌,杜绝放牧、樵采;二是防治病虫害,贯彻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发现疫情及时进行防治;三是防止火灾,提高警惕,发现火情及时扑救。
4 模式成效
本着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原则。做到造一块、保一块、成一块,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保存率达到90%以上。做到造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结合、育造管结合,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发展,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呈良性增长趋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将使有林地面积与森林覆被率大大提高,森林覆被率将增加10个百分点。对于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业丰产增收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绿色面积的增加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穆棱市退耕还林工程中该模式推广面积将达到6466.6hm2,其中落叶松造林面积6133.3hm2,紫穗槐造林面积333.3hm2。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商品林单位面积蓄积将由现在的49.5m3/hm2增加到85.5m3/hm2,以商品林占25%,抚育间伐亩产木材2m3计算,可生产商品材4.6m3,以每立方米210元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966万元。埂带紫穗槐在为农民提供薪炭林的同时,可有效保护坡耕地3333.3hm2,增加粮食产量1000万kg,新增农業收入1000万元,届时林副产品可增加收入预计达到200万元。
5 适宜推广区域
该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山地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东北西北地区更适宜推广。
作者简介
穆琳琳(1983-),女,汉族,辽宁宽甸人,大学,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穆棱市;丘陵漫岗区;落叶松;紫穗槐;混交林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9-0362-01
为了更好地提高穆棱市林业建设水平,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筛选出了穆棱市山地丘陵区落叶松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为便于推广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立地条件特征
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东北部,地处长白山支脉,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总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川交错,丘陵起伏,由南端向北缘,由两翼向中央形成了低山丘陵、丘陵漫岗、谷盆地三种地貌类型。全市退耕还林地块在坡度大于10度的区域可依据“坡度-土壤”划分为四种立地类型,即“斜坡薄层棕壤型”、“斜坡中层暗棕壤型”、“斜陡坡薄层暗棕壤型”、“斜陡坡中层暗棕壤型”。这几种立地类型由于经过多年的耕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耕层厚度在15cm以下,石砾含量15%~30%,pH值6.0~6.5,土壤肥力差,含水量和蓄水能力低,不利于水土保持和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2 治理技术思路
由于过量采伐及林区生产、生活的消耗,导致森林资源的锐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致使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屡屡发生。其中,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达到15.3万hm2,全市10万hm2耕地中有4万hm2遭受到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1998年以来,穆棱市依据《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对超坡农田地采取地埂生物带的措施,在造林前一年秋季沿等高线方向修筑埂带,埂间采取大型鱼鳞坑整地的方式,以保证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增强陡坡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通过互相观模学习,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进而大面积推广,并以这种典型模式带动整体退耕还林步伐的加快。
3 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3.1 整地
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机械修筑梯田,人工挖鱼鳞抗。梯田坡面工程按十年一遇或二十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坡式梯田要求等高绕山转,埂高80cm,下底宽120cm,长度不限,大弯就势,小弯求直,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讲求实效。鱼鳞坑的大小根据坡度、地形和水土流失状况而定,一般小鱼鳞坑规格为长径60cm,短径40cm,深30cm,大鱼鳞坑长径100cm,短径60cm,深40cm,土埂高15~20cm。
3.2 苗木处理
造林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和处理,要剪掉起苗时受伤的根系,以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用浸水和蘸泥浆的方法补充苗木水分和防止苗木根系失水。蘸泥浆不宜过稠,以不影响根系吸水和呼吸为适度;须根多的树种不宜沾泥浆。用一定浓度的食盐、0.05%尿素、磷肥等浸根,对成活有一定效果。有条件可以用ABT3号生根粉浸根,配制时将1g生根粉用少量酒精和水先调溶直至溶解,再以50kg水稀释后使用,一般小苗浸泡0.5h,稍大苗可浸泡1~2h,1g生根粉可处理造林苗木600~1000株。用生根粉浸根后的苗木造林后可提高成活率20%~35%,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8~1:11.7。
3.3 造林
按照《主要造林樹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及黑龙江省林业地方标准《造林技术规程》中要求执行。一律采用2年生Ⅰ、Ⅱ级落叶松裸根苗或容器苗造林,以保证造林后林相整齐。造林时间4月中、下旬,顶浆造林,采用人工植苗方式营造,混交类型为乔灌混交,混交比18:1。落叶松株行距1.5m×2m,梯田埂上栽植2行紫穗槐,株间距20cm。按土壤萌动早迟分别造林,先造低山,后造高山,先造阳坡,后造阴坡,造林天气宜选择阴天或午后进行。栽植时要细致、栽正、踏实,栽后不窝根、不露根,深浅适宜。同时要做到“四不离水”,即“苗圃假植不离水、苗木运输不离水、造林地假植不离水,苗木罐中不离水”。栽植落叶松裸根苗时,每隔5行栽植一行双株苗,以备补植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造林时和造林后应及时浇水,特别是春旱年份更应浇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3.4 抚育管护
造林之后,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护工作,以期创造良好的幼树生长环境。必须贯彻“造管并举”,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从管理入手,通过适时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作用及性质,使之迅速郁闭成林,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抚育按3年5次,即按2、2、1的方式进行,第一、二年每年两次,第三年抚育一次。第一年第一次扩穴、松土、扶正、踏实;第二次除草、割灌;第二、三年主要是进行除草、割灌和病虫害防治。造林后第二年春季挖出双株苗的一株进行补植。幼林保护一是人工看护,在林地内设立碑牌,杜绝放牧、樵采;二是防治病虫害,贯彻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发现疫情及时进行防治;三是防止火灾,提高警惕,发现火情及时扑救。
4 模式成效
本着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原则。做到造一块、保一块、成一块,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保存率达到90%以上。做到造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结合、育造管结合,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发展,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呈良性增长趋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将使有林地面积与森林覆被率大大提高,森林覆被率将增加10个百分点。对于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业丰产增收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绿色面积的增加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穆棱市退耕还林工程中该模式推广面积将达到6466.6hm2,其中落叶松造林面积6133.3hm2,紫穗槐造林面积333.3hm2。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商品林单位面积蓄积将由现在的49.5m3/hm2增加到85.5m3/hm2,以商品林占25%,抚育间伐亩产木材2m3计算,可生产商品材4.6m3,以每立方米210元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966万元。埂带紫穗槐在为农民提供薪炭林的同时,可有效保护坡耕地3333.3hm2,增加粮食产量1000万kg,新增农業收入1000万元,届时林副产品可增加收入预计达到200万元。
5 适宜推广区域
该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山地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东北西北地区更适宜推广。
作者简介
穆琳琳(1983-),女,汉族,辽宁宽甸人,大学,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