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大。因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注重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新重点。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提出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管理;教学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53-02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随着国家对高校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高校来说,教学是重中之重,而教师是关键。面对日趋年轻化的高校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高校教育质量。因此,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建立并完善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是关乎高校整体教学水平乃至长远的发展。这些青年教师作为开展高校教学工作的有生力量,帮助其成长为一名大师,或者培养出尽可能多的教学名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高校发展对青年教师的需求,具体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
一、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阶段
目前,高等学校补充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虽然他们均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拥有师范教育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青年教师的自我潜在身份认知仍是学生,他们的教学经验更是近乎为零。面对新生教师力量,如何尽快地对他们进行基本的职业素养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起新的身份认知,是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大部分青年教师未经过师范学校培训的实际情况,教学管理工作应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培训课程架构,力争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帮助其掌握作为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教育教学知识与理论,帮助其做好职务心理准备与建设。
Mary E.Diez等学者将青年教师步入正式教授知识的途径概括为三种模型——“扶手椅旅行者”模式、“幸存者”模式和“探险学习”模式。“扶手椅旅行者”模式是指青年教师根据观察有经验的教师的授课来获取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这种模式不关乎青年教师本身的教课模式,而是强调一种模仿。这类似于在扶手椅上观看旅行纪录片一样,为想要了解各地民俗和自然的观众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体验。“幸存者”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个人性格特点,如忍耐和坚持等。该模式的名字源自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幸存者”节目——将迥异的特性融入不同的镜头来捕捉大自然,参与者并不一定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家。“探险学习”模式强调的是个人创造性和能力的构建,同时在实践中和培训中扩充知识和教学能力,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在大自然中探索不仅需要充分的准备,还要不断的实践探索,三种模式的对比如下表:
可以看到,“扶手椅旅行者”模式并没有重视教学实践,而是观察和阅读大量的理论,“幸存者”模式挖掘的是青年教师还未成熟的教学风格,旨在短期内表现良好。但是,“探险学习”模式同时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层面发展了教师的能力,这种模式是比前两种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更为有效的,原因如下:首先,这种模式强调的是青年教师对能力的培养,而不强调培训前青年教师能力的具备。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研究生毕业,他们在传统教育中优秀成长的事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为工作的高标准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其次,“探险学习”模式是通过完整复杂的实践指导和持续的自我评估和反馈来帮助普通的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成为合格的优秀教师,这不仅保证了青年教师能力的提升,还让青年教师清醒地意识到应该具备哪些能力,逐渐建立对教学责任的认知。此外,“探险学习”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有与资历较深的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的交流,所以此模式是着重对青年教师的人际交往的培养。例如,培训课程会设置一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可能面对的棘手问题。当然,“探险学习”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科,不同高校的不同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征,建立不同的青年教师培训模式,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寄予相应的配合和力量支持。
二、辅助——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阶段
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尽管高等学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经过了岗前培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但是如何将这些理论方法熟练地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仍有待磨炼。因此,针对青年教师在该职业发展阶段所遇到的实际困难,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予以更多的辅助。在此阶段,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和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结成教学团队,请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能力。此外,青年教师在助课的过程中,也可以为传统的教学活动注入新鲜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学管理者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学讲座、公开课、示范课等,让青年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从而更好地帮助其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在该阶段要格外杜绝教学不端的行为,即妨碍正常有效教学的行为,教学不端行为主要有三种:教学不胜任、教学怠惰以及冒犯学生。首先,教学不胜任体现的是教师既不重视课程也不关心学生,例如教师上课枯燥乏味,考试有失公允或者根本就没有掌握课程内容;其次,教学怠惰意味着教师的懒惰和对学生的轻视,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心不在焉,例如教师没有去上课、忘记了作业或者是考试的日期,或者没有及时批改作业等行为;最后,冒犯学生的行为传达的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例如在课堂上取笑学生以及表现自我优越感。
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下文将基于Mottet的“关系力量与教学影响”模型来详述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该模型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正因为如此,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彼此施加影响,那么师生关系的改善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得当的交流。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就是一种没有恰当地进行人际交往的体现,这种行为破坏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主要的表现就是学生的抗拒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降低。学生的抗拒行为可能是学生直接指出教师的错误,也可能是学生将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和自己的要求诉诸校方,甚至还可能模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态度。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降低表现为上课的提问和课下对课程的讨论减少,这对教学的负面影响是重大的,因为学生的参与反映的是学生主动而非被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服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自我发展阶段
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是一个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取经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消化、总结和升华的过程。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教学思想,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自己的教学风格,释放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思想上的真正交流。因此,在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教学能力后,如何充分调动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则转变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此阶段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多组织一些青年教师间的交流活动,尽量为青年教师做好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要保障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应急学校之所急,急教师之所急,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特点与优势,以为青年教师向教学名师、大师方向发展的路上提供更多的空间,为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义,胡莹.国内外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比较[J].高教论坛,2014,(5).
[2]张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3]高芸.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4]吴琴,曹莉雅.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1,(3).
[5]Edutopia,Ten leading schools silence the critics:Innovative teacher prep[EB/OL].
http://www.edutopia.org/schools-of-education,2007.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管理;教学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53-02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随着国家对高校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高校来说,教学是重中之重,而教师是关键。面对日趋年轻化的高校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高校教育质量。因此,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建立并完善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是关乎高校整体教学水平乃至长远的发展。这些青年教师作为开展高校教学工作的有生力量,帮助其成长为一名大师,或者培养出尽可能多的教学名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高校发展对青年教师的需求,具体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
一、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阶段
目前,高等学校补充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虽然他们均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拥有师范教育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青年教师的自我潜在身份认知仍是学生,他们的教学经验更是近乎为零。面对新生教师力量,如何尽快地对他们进行基本的职业素养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起新的身份认知,是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大部分青年教师未经过师范学校培训的实际情况,教学管理工作应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培训课程架构,力争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帮助其掌握作为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教育教学知识与理论,帮助其做好职务心理准备与建设。
Mary E.Diez等学者将青年教师步入正式教授知识的途径概括为三种模型——“扶手椅旅行者”模式、“幸存者”模式和“探险学习”模式。“扶手椅旅行者”模式是指青年教师根据观察有经验的教师的授课来获取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这种模式不关乎青年教师本身的教课模式,而是强调一种模仿。这类似于在扶手椅上观看旅行纪录片一样,为想要了解各地民俗和自然的观众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体验。“幸存者”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个人性格特点,如忍耐和坚持等。该模式的名字源自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幸存者”节目——将迥异的特性融入不同的镜头来捕捉大自然,参与者并不一定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家。“探险学习”模式强调的是个人创造性和能力的构建,同时在实践中和培训中扩充知识和教学能力,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在大自然中探索不仅需要充分的准备,还要不断的实践探索,三种模式的对比如下表:
可以看到,“扶手椅旅行者”模式并没有重视教学实践,而是观察和阅读大量的理论,“幸存者”模式挖掘的是青年教师还未成熟的教学风格,旨在短期内表现良好。但是,“探险学习”模式同时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层面发展了教师的能力,这种模式是比前两种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更为有效的,原因如下:首先,这种模式强调的是青年教师对能力的培养,而不强调培训前青年教师能力的具备。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研究生毕业,他们在传统教育中优秀成长的事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为工作的高标准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其次,“探险学习”模式是通过完整复杂的实践指导和持续的自我评估和反馈来帮助普通的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成为合格的优秀教师,这不仅保证了青年教师能力的提升,还让青年教师清醒地意识到应该具备哪些能力,逐渐建立对教学责任的认知。此外,“探险学习”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有与资历较深的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的交流,所以此模式是着重对青年教师的人际交往的培养。例如,培训课程会设置一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可能面对的棘手问题。当然,“探险学习”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科,不同高校的不同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征,建立不同的青年教师培训模式,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寄予相应的配合和力量支持。
二、辅助——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阶段
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尽管高等学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经过了岗前培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但是如何将这些理论方法熟练地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仍有待磨炼。因此,针对青年教师在该职业发展阶段所遇到的实际困难,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予以更多的辅助。在此阶段,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和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结成教学团队,请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能力。此外,青年教师在助课的过程中,也可以为传统的教学活动注入新鲜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学管理者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学讲座、公开课、示范课等,让青年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从而更好地帮助其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在该阶段要格外杜绝教学不端的行为,即妨碍正常有效教学的行为,教学不端行为主要有三种:教学不胜任、教学怠惰以及冒犯学生。首先,教学不胜任体现的是教师既不重视课程也不关心学生,例如教师上课枯燥乏味,考试有失公允或者根本就没有掌握课程内容;其次,教学怠惰意味着教师的懒惰和对学生的轻视,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心不在焉,例如教师没有去上课、忘记了作业或者是考试的日期,或者没有及时批改作业等行为;最后,冒犯学生的行为传达的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例如在课堂上取笑学生以及表现自我优越感。
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下文将基于Mottet的“关系力量与教学影响”模型来详述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该模型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正因为如此,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彼此施加影响,那么师生关系的改善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得当的交流。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就是一种没有恰当地进行人际交往的体现,这种行为破坏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主要的表现就是学生的抗拒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降低。学生的抗拒行为可能是学生直接指出教师的错误,也可能是学生将教师的教学不端行为和自己的要求诉诸校方,甚至还可能模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态度。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降低表现为上课的提问和课下对课程的讨论减少,这对教学的负面影响是重大的,因为学生的参与反映的是学生主动而非被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服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自我发展阶段
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是一个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取经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消化、总结和升华的过程。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教学思想,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自己的教学风格,释放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思想上的真正交流。因此,在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教学能力后,如何充分调动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则转变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此阶段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多组织一些青年教师间的交流活动,尽量为青年教师做好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要保障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应急学校之所急,急教师之所急,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特点与优势,以为青年教师向教学名师、大师方向发展的路上提供更多的空间,为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袁义,胡莹.国内外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比较[J].高教论坛,2014,(5).
[2]张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3]高芸.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4]吴琴,曹莉雅.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1,(3).
[5]Edutopia,Ten leading schools silence the critics:Innovative teacher prep[EB/OL].
http://www.edutopia.org/schools-of-educatio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