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门跑到科华路去看了《二十二》。望高上座率推动排片让更多人走进这部影片。作为大银幕上放映的纪录片,这部影片打破了一些常规,在平淡的叙述和平凡的取景下涌动着一股暗流,“电影可以设计、可以构思,但生活永远是无法想象的。”
镜头拍摄和剪辑真的很精湛,有细雨里由远及近渐渐模糊的瓦房屋檐,有干净的天空,展翅的飞鸟和摇曳的大树以及光的交错融合,有贪婪享用美食的傻猫猫和望着猫猫就觉得人生美满的老奶奶傻傻的笑,有远方天地一线下的笑声交谈声而不见其人……自然與人事交织分离,当年的树尤在,当年的人已逝,一天一起一年草又绿满山原。内容本身非常值得探讨,影片到底要表达什么?究竟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向往和平肯定是大主题, 希望各民族之间少些歧视与斗争,多些平等和理解,人与人之间也是,凭什么中日混血就要受排挤。希望唤起人们对“慰安妇”的尊重和关心,让人们明白这些经历不是耻辱,我们的历史也不是耻辱,走不出历史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可能发生了的事情要正视,不能忘也要看得开吧。
相比那段历史的“暗”“苦”,她们穷尽余生在寻找“明”、“甜”。相比宏大的“历史”,有一种更宏大的主题:活着。我在想花那么多年那么多人力物力想要打赢这场与日本政府的官司不从政治角度出发究竟有没有意义?引起全社会对“慰安妇”和“慰安妇问题”的关注一定是好事吗? 即使最后日本政府道歉又能怎样呢,大概也不会是发自内心的歉意吧,我们自己心里没有愧疚没有压抑也许就足够了。对老奶奶的采访不管怎样回避都难免会让她们把多年才愈合的伤口又亲手揭开,这是怎样的痛,怎样大的惧怕,怎样难以言尽的苦。 然后被媒体曝光,继而承受人们的流言蜚语,社会的聚焦关注,像胸口大石也像曾经的那段回忆,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导演郭柯很气愤,他认为那些人要么把老人当成了“历史证据”,要么就是站在高处的同情怜悯,自始至终,“我们没有真正敞开怀抱去接纳这些老人”。这背后便是一个大问题:究竟怎样的帮助才是受害者需要的?究竟志愿服务应该服务些什么?同时,孤独的老人又那么渴望有人听她讲讲故事,你知道人们总是不愿意听一个话都表述不清的人“絮絮叨叨”,孩子们也不会主动和一个“无趣迟钝又腿脚不便”的老人家玩耍。老人们多么希望不孤身一人啊,所有的老人不都这样吗,关心和尊重不是应该对所有老人家和所有渺小的人儿吗?帮助慰安妇的行动实打实的给了老奶奶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注,这部影片展现出来了,我想它也一定希望我们能多多关心所有的老人,抛开那些区别开人与人的所谓国籍,等级,种族等等隔阂,站在广袤大地上,能去爱所有需要爱的人。
镜头拍摄和剪辑真的很精湛,有细雨里由远及近渐渐模糊的瓦房屋檐,有干净的天空,展翅的飞鸟和摇曳的大树以及光的交错融合,有贪婪享用美食的傻猫猫和望着猫猫就觉得人生美满的老奶奶傻傻的笑,有远方天地一线下的笑声交谈声而不见其人……自然與人事交织分离,当年的树尤在,当年的人已逝,一天一起一年草又绿满山原。内容本身非常值得探讨,影片到底要表达什么?究竟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向往和平肯定是大主题, 希望各民族之间少些歧视与斗争,多些平等和理解,人与人之间也是,凭什么中日混血就要受排挤。希望唤起人们对“慰安妇”的尊重和关心,让人们明白这些经历不是耻辱,我们的历史也不是耻辱,走不出历史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可能发生了的事情要正视,不能忘也要看得开吧。
相比那段历史的“暗”“苦”,她们穷尽余生在寻找“明”、“甜”。相比宏大的“历史”,有一种更宏大的主题:活着。我在想花那么多年那么多人力物力想要打赢这场与日本政府的官司不从政治角度出发究竟有没有意义?引起全社会对“慰安妇”和“慰安妇问题”的关注一定是好事吗? 即使最后日本政府道歉又能怎样呢,大概也不会是发自内心的歉意吧,我们自己心里没有愧疚没有压抑也许就足够了。对老奶奶的采访不管怎样回避都难免会让她们把多年才愈合的伤口又亲手揭开,这是怎样的痛,怎样大的惧怕,怎样难以言尽的苦。 然后被媒体曝光,继而承受人们的流言蜚语,社会的聚焦关注,像胸口大石也像曾经的那段回忆,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导演郭柯很气愤,他认为那些人要么把老人当成了“历史证据”,要么就是站在高处的同情怜悯,自始至终,“我们没有真正敞开怀抱去接纳这些老人”。这背后便是一个大问题:究竟怎样的帮助才是受害者需要的?究竟志愿服务应该服务些什么?同时,孤独的老人又那么渴望有人听她讲讲故事,你知道人们总是不愿意听一个话都表述不清的人“絮絮叨叨”,孩子们也不会主动和一个“无趣迟钝又腿脚不便”的老人家玩耍。老人们多么希望不孤身一人啊,所有的老人不都这样吗,关心和尊重不是应该对所有老人家和所有渺小的人儿吗?帮助慰安妇的行动实打实的给了老奶奶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注,这部影片展现出来了,我想它也一定希望我们能多多关心所有的老人,抛开那些区别开人与人的所谓国籍,等级,种族等等隔阂,站在广袤大地上,能去爱所有需要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