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我国国际分工问题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研究发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装配的低阶段,获得较低的利益。在新形势下,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等特点。因此,我国应立足于自身,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关键词】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7-0049-1.5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已经拉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取得了较大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不利地位,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因此,积极融入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将要素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一、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现状
  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从1978年的355亿元到2007年的166740亿元,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穷国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加工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产品加工装配阶段。虽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站在世界前列,但是看一个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还得看一个国家的贸易内容。总体看来,我国中间产品进口占有绝对比重,出口则以消费品为主。
  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等特殊优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纷纷把某些产业或产品的某些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在中国的制造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多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组装以及部分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也就是说中国是以劳动力这种低素质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最低层次,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最低的利益。中国现在正处在新国际分工“微笑曲线”的最低点。而国际分工的巨额利益则被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美日等拥有大量跨国公司的发达国家获取。
  二、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策略
  利用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理论是俄裔美国经济家格申克龙分析了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国在技术、资金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劣势往往也是一种优势。落后国家可以将先进国家作为发展“蓝本”,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积极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并不断学习模仿,创新与开发新技术,实现资金积累,走“从成功到成功”的蛙式跳跃式发展的道路,迅速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最终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后发优势是与一个国家的落后状况相联系的,一个国家越是落后,其后发的势能越大,其经济发展速度会越快。战后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正是成功利用了后发优势而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些利用后发优势的例子对中国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利用后发优势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从国际经济环境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IT产业为代表的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大幕已经拉开,随之而来的便是世界国际分工的再一次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加速国内产业向知识信息密集型转移,同时逐渐将以汽车业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制造业纷纷向有较强实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产业转入国家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技术基础以及相对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在这些国家中,中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国内条件看:首先,中国已经集聚了相当雄厚的资本实力。我国的居民储蓄额早已超过10万亿元大关,外汇储备超过3000亿美元。其次,中国具有相当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涉及从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冶金化工、汽车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到高新技术产业。再者,中国已具有相对雄厚的技术实力,我国企业不断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并进行了成功的模仿和创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已大大缩小,甚至在许多领域技术已达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第四,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和改革使我国人才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我国要大力推动和扶持自主创新的高新产业,促动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传统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主要地位,应当将高新技术注入传统产业中并对其进行改造,一方面降低资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其次,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契机,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进行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效互动是我国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另外,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扩大使分工广泛地延伸到第三产业,要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应当更加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分工的参与。因此,对作为物质支持的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将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而我国以劳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外来资本、技术等要素有着强烈的依附性,比较优势缺乏动态性。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利用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获得国际分工利益。同时,抓住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将比较优势扩大到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另一方面是要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中,要素的质量也决定着利益的分配,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中会受益。因此,我们应该在劳动力生产要素上创造出动态的竞争优势,进而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提高我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国应当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各个层面的国际分工,尤其在当今以价值链为边界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占据了产品价值链条的上端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市场,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全球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但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不仅要转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还会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环节转移到海外,这也为我国介入新型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积极承接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工环节,迅速成为“国际化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为提升我们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打下基础。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国制造”下游生产商的角色,而是要将生产环节上由下游低附加值环节不断向上游高附加值环节推进,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上渗透,最终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产品的增值能力。
  因此,从现实情况来看,要提高国际分工的地位,我国应该以吸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紧跟世界潮流为目的,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更快、更稳健的步伐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
  
  【参考文献】
  [1]孙燕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新国际分工[J].企业技术开发,2009(7).
  [2]易锐,何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问题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朱乃肖.环太平洋经济圈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6(6).
  [4]张苏.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7(1).
  [5]魏澄荣.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04(5).
  【作者简介】金占杰:天津财经大学2010级MBA。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高中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学习挫折、交往挫折、恋爱挫折、社会挫折等,因而产生种种挫折心理。挫折不仅会影响当代高中生成才的信心,更会影响高中生成才的速度,因此高中应注重挫折教育。  【关键词】挫折;挫折心理;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7-0020-1.5    人的生活和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的生命历程难免风风
期刊
【摘要】本文对当前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凸显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如何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发展,调整专业布局和结构优化,规范招生,合理确定其在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加大经费投入,紧跟区域经济调整步伐,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以满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关
期刊
【摘要】网络媒介以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双向传送的互动性以及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成为了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为代表传统媒介,其媒介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网络媒介所包含。然而,在网络媒介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所面临的并不是某种媒介形式的消亡,而是不同媒介之间的互补与转化。这种互补与转化放在传播学演进的视野当中,并不是单向递级的,而是以一种循环的模式推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论文论述了当下热点问题“千人一腔”的现象原因分析,现状分析,最后探讨了民族声乐的未来——民族声乐应探讨多种唱法,做到百家争鸣。  【关键词】千人一腔;原因;主流;出路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7-0032-2    中国民族新唱法,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五六十年代以郭兰英、才旦卓玛、郭颂、王昆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民族声乐演
期刊
【摘要】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物理声学原理认为:物体因振动而发声。这一物体的振动若影响到其他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空间而引起同时振动产生共振的现象叫:“共鸣”。声乐艺术中,共鸣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美好的歌唱共鸣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想获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体共鸣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得到它,让声音达到音色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经过共鸣的声音不再是细微的,它的音色会被美化,音量会被扩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7-0040-1.5    音乐与文学本来密不可分,并且在各自的发展上,也常常受着同一个思潮的影响。如果把一部西方音乐史与一部西方文学史相对照,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显而易见。但音乐受到文学的直接影响,受到文学的启发,乃至推动进行创作,进行改革,发生了音乐内部的变化和产生新的表达方法,在音乐发展的历史上还没有像19世
期刊
【摘要】大学校园是莘莘学子求知的殿堂,象牙塔,但在这个充满欢乐的校园里,由于早期家庭教育的缺陷,大学与中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学生周边环境的迅速变化,加上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思维日趋成熟的青春期,处事冲动,精力充沛,性格反复多变,这时如果缺少人生导师,为他指明方向,帮他走出困境,让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旦让他迷失了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键词】家庭变故;案例;辅导员;学生工作;
期刊
【摘要】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创用的“交响诗”这一体裁,是欧洲音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李斯特共写有13部交响诗,这些作品为“交响诗”这一新的音乐体裁确立奠定了基础。在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中,《前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在文学上所表现出的风格特征,使浪漫主义音乐又多了一幅新的篇章。文中为此做了较详细的解读。  【关键词】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文学特征  【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吉林大学国家
期刊
【摘要】随着电影技术的日趋完善,隐匿于电影中的主题音乐一度发挥了它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自己专业所学对主题音乐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深化其内在涵义,本论文通过将音乐与具体电影想结合的方式,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具体地把握分析其电影音乐,从微观角度,揭示音乐在电影中的具体功能作用,并进一步阐释影响其电影风格的内在因素;从宏观角度,发掘其音乐历史感,将电影及其主题音乐同相关创作人相结合,站在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兴起,房地产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低位。房地产的繁荣发展给金融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影响着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抵御金融风险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促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风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