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以内,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因素导致的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如果治疗不当,常可导致肠外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3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1~74岁。所有患者近期均有腹部手术史.包括阑尾切除术后11例,胃穿孔术后9例,腹部创伤术后13例。
1.2 诊断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腹部手术后2周出现肠梗阻症状;(2)症状为腹胀、腹痛相对较轻或无腹痛;(3)主要体征为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X线可见多个液平面;(5)腹部CT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肠间间隙消失,肠腔扩张、肠腔内积液积气;(6)排除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麻痹等因素造成的肠梗阻。
1.3 治疗方法 确诊后本组病例均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1)禁食水;(2)持续胃肠减压;(3)持续静脉微泵泵人生长抑素;(4)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 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6) 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7)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
经以上非手术治疗后,本组病例均痊愈,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病史、症状、治疗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多在术后2周以内发生,患者肠蠕动曾一度恢复,少量进食后出现肠梗阻症状;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有或无腹痛;⑨全腹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但很少发生绞窄;④腹部X线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腹部CT显示肠壁增厚、肠袢成团;⑤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多数有效[2]。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注意排除机械性梗阻、肠绞窄性梗阻、腹腔脓肿形成等情况。
诊断明确的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因为腹部手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内粘连情况,而其有发生、发展、吸收及部分或完全消退的过程。即使梗阻未能解除,粘连也会明显改善;再有手术极有可能增加创伤,造成肠瘘、再粘连等严重后果。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炎、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用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亦可采用中药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包括:术中操作轻柔仔细,尽量避免刺激肠管,减轻组织损伤,并避免肠管暴露时间太长;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也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术中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清除其中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坏死组织等;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要有足够的耐心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肠梗阻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方面。该病重在预防,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避免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拥军,林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37(6):22-23.
[2]施宝民,王敬文,杨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8):48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21~74岁。所有患者近期均有腹部手术史.包括阑尾切除术后11例,胃穿孔术后9例,腹部创伤术后13例。
1.2 诊断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腹部手术后2周出现肠梗阻症状;(2)症状为腹胀、腹痛相对较轻或无腹痛;(3)主要体征为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X线可见多个液平面;(5)腹部CT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肠间间隙消失,肠腔扩张、肠腔内积液积气;(6)排除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麻痹等因素造成的肠梗阻。
1.3 治疗方法 确诊后本组病例均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1)禁食水;(2)持续胃肠减压;(3)持续静脉微泵泵人生长抑素;(4)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 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6) 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7)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
经以上非手术治疗后,本组病例均痊愈,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病史、症状、治疗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多在术后2周以内发生,患者肠蠕动曾一度恢复,少量进食后出现肠梗阻症状;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有或无腹痛;⑨全腹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但很少发生绞窄;④腹部X线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腹部CT显示肠壁增厚、肠袢成团;⑤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多数有效[2]。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注意排除机械性梗阻、肠绞窄性梗阻、腹腔脓肿形成等情况。
诊断明确的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因为腹部手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内粘连情况,而其有发生、发展、吸收及部分或完全消退的过程。即使梗阻未能解除,粘连也会明显改善;再有手术极有可能增加创伤,造成肠瘘、再粘连等严重后果。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炎、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用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亦可采用中药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包括:术中操作轻柔仔细,尽量避免刺激肠管,减轻组织损伤,并避免肠管暴露时间太长;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也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术中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清除其中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坏死组织等;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要有足够的耐心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肠梗阻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方面。该病重在预防,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避免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拥军,林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37(6):22-23.
[2]施宝民,王敬文,杨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