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文质兼美的古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 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多年来,笔者运用“查、问、顺、联”,开展古诗教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以“查”作引
“查”,一般用于预习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解释生字词和诗词的创作时代、背景等。
首先是比较生疏的字词。读懂古诗,第一关便是文字关。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利用工具书读通诗句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歌声震林樾”的“樾”“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屐”“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鳜”“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襄”“剑外忽传收蓟北”的“蓟”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在“知形、晓音”的基础上再“知其意”,如“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鉴”,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明白“鉴”指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色”的“遥”字,通过查字典,知道“遥”即“远”,“遥望”就是“远看,远远地看去”的意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突出了释义的重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其次,学习古诗词时,课前查找、搜集有关资料也颇为重要。新课标对高年级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 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如《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家长,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查”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以“问”为点
“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学生预习的时候,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圈圈点点。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参考资料等加以解决掉;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加以整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这样的学习过程,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更好地提高了听课效率。
如在教学《望洞庭》一诗时,有学生提出“湖光”和“秋月”怎么“两相和”呢?“潭面无风镜未磨”中“镜未磨”是什么意思?“白银盘里一青螺”的“青螺”指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有很难理解,在肯定了孩子们积极发问的精神之后,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月下洞庭的优美画面,最后把画面定格在“月下洞庭君山图”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很快就被一些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带动解决了。
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只停留在对诗文的浅层理解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古诗时反复吟诵,抓住文眼,精读、细读,并从中拎出一个“主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如《观书有感》一诗中诗人的感悟是什么,从哪里得出的呢?由此,引发出学生的思考:源头活水应该从哪里来呢?怎样才能得到源头活水?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更深层次理解诗的内涵。
三、以“顺”为线
“顺”,即在学生理解词语或上句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顺”出诗句的意思。
孩子们通过“查”“问”,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顺一顺”。反正是“顺”,“顺”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顺”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如理解了“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就能“顺”出下句“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影”是指“月影”。再如通过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就可能“顺”出“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把皓月下的洞庭山水比喻成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知道了“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也就“顺”
明白了诗人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了。学生在“顺”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
“顺”,说白了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是一个放手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字入文”, 引导学生在古诗具体的诗句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在了解字词的含义的基上础,引导学生用一根线把上下句或整首诗串起来“顺”解诗句的意思。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王冕的《墨梅》的最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清气”是指梅花的清香之气。而实际上是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
四、以“联”为面
“联”是指联想、想象。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真谛。
古诗常借助精练的语言,运用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诗文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在学生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悟诗、品诗。如教学完《望洞庭》后,可让学生闭上眼,根据诗文去想象那种宁静、和谐的气氛和优美的景象。教师可从旁引导: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月夜,你来到了洞庭湖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远远望去,洞庭山水像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说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诗中的词语作为依托拓展思路,做说话练习。或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通过色彩、声音、动态画面把月夜遥望的景象直观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写出一篇《月下洞庭》,想来不会费太大周折,学生就会把文质兼美的大作交到教师手上。
通过联想、想象,学生对诗中的画面、意境有了充分的感受,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诗人感情体会得更深入,而由此吟诵起古诗来,相信不管是节奏的把握还是感情的投入都无需老师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学生真正达到对古诗“面”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教师发展中心(221000)
一、以“查”作引
“查”,一般用于预习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解释生字词和诗词的创作时代、背景等。
首先是比较生疏的字词。读懂古诗,第一关便是文字关。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利用工具书读通诗句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歌声震林樾”的“樾”“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屐”“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鳜”“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襄”“剑外忽传收蓟北”的“蓟”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在“知形、晓音”的基础上再“知其意”,如“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鉴”,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明白“鉴”指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色”的“遥”字,通过查字典,知道“遥”即“远”,“遥望”就是“远看,远远地看去”的意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突出了释义的重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其次,学习古诗词时,课前查找、搜集有关资料也颇为重要。新课标对高年级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 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如《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家长,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查”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以“问”为点
“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学生预习的时候,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圈圈点点。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参考资料等加以解决掉;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加以整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这样的学习过程,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更好地提高了听课效率。
如在教学《望洞庭》一诗时,有学生提出“湖光”和“秋月”怎么“两相和”呢?“潭面无风镜未磨”中“镜未磨”是什么意思?“白银盘里一青螺”的“青螺”指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有很难理解,在肯定了孩子们积极发问的精神之后,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月下洞庭的优美画面,最后把画面定格在“月下洞庭君山图”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很快就被一些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带动解决了。
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只停留在对诗文的浅层理解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古诗时反复吟诵,抓住文眼,精读、细读,并从中拎出一个“主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如《观书有感》一诗中诗人的感悟是什么,从哪里得出的呢?由此,引发出学生的思考:源头活水应该从哪里来呢?怎样才能得到源头活水?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更深层次理解诗的内涵。
三、以“顺”为线
“顺”,即在学生理解词语或上句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顺”出诗句的意思。
孩子们通过“查”“问”,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顺一顺”。反正是“顺”,“顺”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顺”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如理解了“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就能“顺”出下句“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影”是指“月影”。再如通过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就可能“顺”出“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把皓月下的洞庭山水比喻成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知道了“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也就“顺”
明白了诗人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了。学生在“顺”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
“顺”,说白了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是一个放手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字入文”, 引导学生在古诗具体的诗句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在了解字词的含义的基上础,引导学生用一根线把上下句或整首诗串起来“顺”解诗句的意思。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王冕的《墨梅》的最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清气”是指梅花的清香之气。而实际上是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
四、以“联”为面
“联”是指联想、想象。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真谛。
古诗常借助精练的语言,运用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诗文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在学生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悟诗、品诗。如教学完《望洞庭》后,可让学生闭上眼,根据诗文去想象那种宁静、和谐的气氛和优美的景象。教师可从旁引导: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月夜,你来到了洞庭湖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远远望去,洞庭山水像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说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诗中的词语作为依托拓展思路,做说话练习。或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通过色彩、声音、动态画面把月夜遥望的景象直观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写出一篇《月下洞庭》,想来不会费太大周折,学生就会把文质兼美的大作交到教师手上。
通过联想、想象,学生对诗中的画面、意境有了充分的感受,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诗人感情体会得更深入,而由此吟诵起古诗来,相信不管是节奏的把握还是感情的投入都无需老师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学生真正达到对古诗“面”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教师发展中心(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