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特色小店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那天去久违的小店买豆皮。又见这对80后的小夫妻娴熟、淡定地忙碌着;桌还是质朴、温暖的原木桌,整整齐齐地靠墙摆了两排。每张桌上,简单的花瓶里照旧插着花。排队的时候,我大致算了一下。至少一年没来这里了。可是,无论那时还是现在,早上来这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排队买豆皮。永远都是一种风景。
  武汉人性子急。早上急着吃早点的,不是上班,就是上学的。插队的事情也就随处可见。然而。在这家豆皮店里,却看不到插队的现象。经营这家店的是一对夫妻。丈夫负责制作豆皮,妻子负责售卖。由于人多,时间紧,妻子没有太多的精力注意其他。可是。谁插了队、夹了塞,她却是知道的。即使是排到那个人了,她也不会收他的钱的。她总是将填好的豆皮送到被排挤出去的那个人手里。如果是个女人,或者是个孩子,她就会麻利地将桌上瓶子里的花束送给她(他)。
  她的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可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传递了一种温暖、一种公正、一种体贴。正是这些,汇成了无形的力量。而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使常来小店的顾客,再也不敢插队,就连大声抱怨都没有。
  有时遇上雨,顾客也大可以放心。小店里的主人,总是会在一只塑料桶里放上几把伞,供那些没有准备的人使用。
  有一次。我想问,你们不担心他们不还回来吗?想了想,我又把话吞了回去。他们既决定这么做,也就没有那么多担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是吗?
  要说这条街上的早点小店真的是比比皆是,豆皮店占的比例至少有十分之三。可是,这些顾客宁可迟到。也要等下去。
  更让人折服的是,其他店面不是做不下去了要转租,就是隔三岔五地修整门面。但是,这家豆皮店永远一如它的女主人,恬静、淡然、坚定地守着那个地方许多年,并将一直守护下去。
  二
  小鱼学校不远处有两家书店,地处一条街,且一墙之隔。尽管离得近,不过。生意的红火程度却是不同:左边的兴隆,右边的萧条。
  有人说,两家结怨。原因是左边这家跟学校里的某些人有回扣的联系。所以右边这家嫉妒。
  那倒是没办法的事情。到了小鱼小学六年级时,左边这家不知道什么原因把书店盘给了右边这家。然而。左边的这家书店的那种购书胜况却远不如以前,渐渐地也冷清了下去。再经过时,老板已经买了台复印机,接复印、打字的活才能养得起门面。好好的书店,就这样萧条了。
  后来,小鱼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在理。小鱼说:“先前的老板尊重我们,把我们当朋友。我们去了,不仅可以喝到好喝的柠檬水,而且还有糖吃。累了,还有精致的小板凳可以休息。后来的那家老板不顾我们的感受,把我们当偷书贼似的盯着,说什么‘不买书就不要在这里凑热闹了’。这话听着多不舒服。我们才不吃她那套呢。”
  谁都别小瞧了这些小小的人儿。别以为他们小,不懂事,只会疯疯闹闹的,其实他们心里都有一个账本。
  我回忆了一下,确实记得,先前那家门口总是放着满满一壶的柠檬水,桌上的盘子里也装满了花花绿绿的糖果。
  三
  去夜市给手机贴膜、配套子。明明知道长长的两排商铺有很多家经营这个,可是,总是径直去那个打着大伞的女人那里配置。
  这次去了,问她。她从繁忙中抬起头,一见我的手机,就真切地说:“去里面铺子上看看吧,这个型号的我没有。里面若没有,你回来登个记,我下次帮你带回来。”
  只好去里面找一家了。可是,那么多家,去哪家我都找不到踏实的感觉。
  人和人之间,除了随缘,靠的就是一种叫作真诚的东西,情感可以互相传递。要不她一个排在外面的小摊子,为什么总是比里面那些有门有篷的店铺生意好呢?
  她没有的东西,绝不用其他的凑合顾客的需求。好好的一部手机,她凑合了你,你不满意。她更不满意;她没赚到那份钱,她一点也不遗憾、不妒忌,她总是急你所急。
  记得过年时来贴平板电脑膜,那天夜里真的很冷,她戴着厚厚的帽子,系着围巾,蹲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屈起的双膝上放着暖宝。她的摊拉上只有一把伞,可是,能挡多少寒冷?然而,她身边那些顾客是里三层外三层地等着她,谁都不想去那些较为温暖的商铺里。
  有一天,母亲在沙发上蓦然长叹:“其实,人这活一辈子,到老到老,才知道修的‘舍得,舍得’不是最正确的,应该是‘先德,后得啊。’”
  我浇花的手,听了母亲的话,竟然停在了半空中。母亲的话,值得品味,值得珍藏啊!
  那些特色的小店。散落在名店林立的城市中间,毫不起眼。可是它们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或公正,或热情,或尊重,或朴实,或真诚,让人们记住了它,记住了这些小店的店主。而这些店主经营的优良的“特色”,也将充盈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踏实,更加贴心。暖人心窝。
  编辑 邱文瑾
其他文献
我是新疆和田市的一名在校大学生,读的是师范专科。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利用业余时间去书店看书、买书。偶然的一天,我结识了《做人与处世》杂志,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和其他杂志不一样,它推动着我不断向上。我把电子版文稿打印成白纸黑字的稿子。在淡淡的墨香中,我体味着写作的快乐,同时,真切地希望编辑对文稿多多指正。  祝愿贵刊越办越好!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的画作,一向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宠儿”,拍卖价格屡创新高。曾有人简单统计了一下,他的画作近年在市场上拍卖的总额高达18亿港元。  然而,这样一位作品屡屡拍出天价的画家,生前却一直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家常舊衣,尤其住的地方,简直称得上是“螺蛳壳”:他住在大杂院里的小小两居室,书房还不足5平方米。走进他的书房,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
  
上次听了程社明先生一场报告,他讲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用一句话进行了归纳,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一字一顿地说:“那是因为没饿着你!”  会场上听众先是一惊,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程社明先生的话是有感而发的。他谈到了个人的经历,从18岁起,他从一个不足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起步,到38岁时成为具有药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硕士以及管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外合资企业董事、总经理,现任南开大学
“当你把少女之吻无数次地献给书本,骄傲的蜜蜂蝴蝶顿时自惭形秽,而尘封五千年的书香,喜获终极注解,一道闸门开启,天池纯水汩汩流淌,来吧,鸿蒙中所有的文字,列队前来受洗,洗去铅尘,洗去铜臭,污浊统统洗去后,或能复活,一册干净的灵魂。”  这是一位诗人写给90后香港女孩曾芷君的诗,因为她的“吻”有着无穷的魔力。  小时候,刚刚出生几个月的曾芷君突然因神经萎缩双目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被界定为“完全失明
育者准确到位,听者必然心悦诚服;言者幽默诙谐,听者自然兴高采烈。孟非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亦庄亦谐、庄谐并举的善言者。  说自己——冷静谦逊,诙谐洒脱  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孟非早已成为了《非诚勿扰》不可或缺的亮点,而孟非自己卻谦虚地说:“我的节目就是说说,‘请看下一条短片’,‘清谁谁发青’,主持人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主持人就像个好厨子,我能保证我十年如一日菜品的水平不变,但你能保证顾客的口
1散落一地  2如此乐谱  3绝技  4恶作剧  5奇怪的造型  6傻瓜乐谱  7吹泡泡表演  8滥竽充数
我听人们说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人有个好心情,只是对如何放下心中的烦恼感到有些茫然。为了得到指点,我给加州大学的罗伯特·艾蒙斯教授打了电话,他一直在研究积极思维对人的益处。艾蒙斯教授引用了一些新研究发现告诉我,即使是勉强地对他人表示感谢,也会提升自己身体中与快乐和满足有关的化学物质——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他对我说,像遇到了幸运之事一样生活,好运不久就会真的降临到你身上。  他建议我坚持一个星期或
北宋嘉祐二年(1057),翰林学士欧阳修受命礼部贡举事,以主考官的身份主持当年的会试,结果有一张试卷吸引了欧阳修的注意。  文章写得好没有问题,问题是,文中的一个典故,让大主考欧阳修颇为困惑。这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古代尧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叫皋陶的执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是饱读诗书之人,他曾自负地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可现在他绞尽脑
在沈从文诗意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透雕花窗。那是一个精细编织的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时幻时真,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彻底的舒展之后——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着母亲的悲剧,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