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奋斗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特点,学校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行为。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职业意识 培养对策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职业是体现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载体,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一致的人是幸福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都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发明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他宣称: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其乐无穷的。所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职业态度是十分必要的。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这使我们明确了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而且阐明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仅就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中职学生在校接受完三年教育之后,受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将进入社会自谋生路。因此,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坚定的职业意识来督促自己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并做好职业规划,那将来进入社会就难以适应。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具备了一技之长的中职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适应社会,顺利就业。从我校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推荐就业之后却做不长久,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据调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职业意识。这些学生在择业心态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依赖盲从,缺乏竞争意识;消极自卑,缺乏进取精神;择业定勢,缺乏流动意识;简单攀比,缺乏冷静与理智;等待观望,缺乏创业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只满足于机械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要求不高,工作中缺少积极主动性,怕苦怕累,挑肥拣瘦,好的工作干不来,累一点的工作又不愿干。如以下问卷调查所显示。
  一、问卷调查
  在2009年1月份对温州地区的若干个学校在校职高生展开了一次关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与规划的现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没有系统的职业规划。
  在问卷调查中,“你在这之前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吗?”选择“了解”的占47.10%,选择“听说过”的占44.79%,选择非常了解的占8.11%,这说明该校学生对职业规划虽然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没有系统的知识。并且,在对调查问题:“你认为做职业生涯规划有必要吗?”有44.79%的学生选择“非常必要”,只有48.65%的学生认为“必要”,6.5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十分认同应该做职业规划。对“职业规划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合适?”有50.58%的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小学时代”,有27.80%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学时代”,还有21.62%的学生认为在“孩提时代”,这反映出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及早实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及早规划未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适时指导,没有及时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及早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
  (二)职业意识萌发晚
  “读书期间你是否为自己制定为职业规划或考虑将来职业的发展?”只有18.92%的学生选择“认真考虑过,有规划”,另有67.95%的学生选择“考虑过,但没有规划”,1.16%和11.97%的学生选择“几乎没有考虑过”和“别人谈过,想了一下”,反映出大部分的学生职业意识萌发比较晚。对“你是否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32.43%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47.49%的学生选择“了解”,剩余还有20.08%的学生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这折射出部分学生仍然是糊里糊涂地选择专业,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而且易萌发不良的人生观,对学校和社会都是一种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学生,不能让他们在走出校园时才考虑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选择等问题,而应该从他们进入学校那天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准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真学习自己目前的专业,而且从更长远来看,当把求职这一特定阶段的特定任务放到整个人生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职业态度,实现他们的人生幸福。
  三、培养对策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特点,学校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行为。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宣传教育
  在新生入学初,我校以专业组为单位,联系、组织一批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者现身说法,为新生演讲,带领新生参观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介绍本专业对他们今日事业成功的帮助和启迪。同时将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经常在校刊、板报中加以报道、宣传。同时了解本专业将来从事的工作。而且每年都如期举行幼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汇报演出和毕业推荐会,邀请各大幼儿教育专家和幼儿园园长参与,为每个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与他们一起探讨从事本专业将来会面临的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特点和社会评价有进一步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印象,为今后专业学习树立榜样,增加学习动力。
  (二)加强专业教学,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学生进入职校是来学习专业专门知识的,其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是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的教育。因此让学生在校能“留得住、学得好”,在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有足够的认识的同时,我们还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教育,不时地补充、讲解专业发展史,适当介绍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巩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专业发展的能力,加强专业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加强职业意识、专业思想教育,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就业意识形成。
  增设职业道德课程、创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基本规范,更多地了解自己选择的专业。克服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成才观和社会职业平等观等意识,从而培养平凡职业的荣誉观。如职业道德课程中《人生,因设计而美丽》的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收集的歌曲《我的志向》的前面部分,约一分钟二十秒。
  出示课题:人生,因设计而美丽(幻灯片显示)。
  故事明理:
  教师活动: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这整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涯。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呢?引导学生看书P179页。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看书,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知道了什么是职业生涯,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有关马和驴子的职业生涯的故事。
  (幻灯片出示“马和驴子”的故事,请一个学生读故事。)
  教师活动:看了这个故事,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显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视频《职业生涯规划,你需要吗?》
  教师提问: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所看到的来为职业生涯设计下一个定义?
  教学过渡:知道了什么是职业生涯设计,具体应如何规划,我们将在后面两个单元探究。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家的生涯设计的意识如何。
  师生活动:各小组代表读“职业生涯设计意识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教师记录。
  教师归纳:
  教师活动:出示案例(幻灯片显示)。
  他山之石:
  名人职业生涯设计:
  教师活动:看了这个案例,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出示问题、参与讨论。)
  讨论:(幻灯片显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
  (学生能说出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职业生涯是可以设计这层意思即可。)
  教师活动:请回答最佳的小组选一代表归纳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
  心有所动:
  游戏过程:
  教师引导:这个小游戏给你什么感悟?我们在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感悟: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我们在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想往哪方面发展?
  巩固新课:用一句话或一句名言说说这节课的学习心得。
  教师总结:播放张雨生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布置作业:(略)
  还可以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对专业认识,介绍选择专业的体会和经验,还可以请劳动部门和职业介绍机构给学生们现场指导,讲解正确的职业意识、专业思想意识的形成,介绍本专业当前社会就业状况、社会招工信息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为择业、就业做好思想准备。
  四、创造机会,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增进对职业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了解职业与技术、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经常开展校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入职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如:每一学期都安排1—2个星期让学生参与职场的实地演习,寒暑假鼓励学生去各单位实习。同时也实行校企合作的形式。2009年,我校幼师专业就成立了国际象棋俱乐部,坚持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对接市场开门办学,同企业合作开展工学交替的模式,能够使学生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磨练坚强的意志,学习艰苦劳动、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身上最缺乏而又最需要拥有的养分和精神食粮。我们还坚持与学生进行沟通,帮他们分析职场的各种情况,让他们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世所需,正确地实现人—职匹配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开展再回炉的继续教育政策,让学生在体验职场带来的丰富感受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的方向和职业目标,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职场,在职场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收获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职教论坛,14.
  [2]赵菊春.成功始于訓练[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3]卜欣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武正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音乐的耳朵”即培养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中采用了“渗透式鉴赏教学”模式,通过“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的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本文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音乐鉴赏 审美感知 审美情感 音乐的耳朵 1812年序曲  【对
摘 要: 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大师,本文仅以《bE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从创作背景及其曲式结构、时代精神与演奏特色的融合、细节问题的诠释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约瑟夫·海顿 奏鸣曲演奏特征 《bE大调钢琴奏鸣曲》  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大师,他经历了古典主义从形成到发展的几十年。海顿一生以旺盛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探索了大小调体系的全部可
摘要: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被称为“生态女性主义作家”,她一生的创作都集中在黑人的困境、沉默的黑人女性、生态环境和殖民主义等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沃克作品《紫色》中莎格的魅力阐释,来分析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并对其笔下的黑人女性探寻自我进行解读,从而唤醒人们对人类“母亲”——自然和女性的生态健康和生存处境的深切关怀,以女性倾向的生态视角,把自然和女性联系并等同起来,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更加深刻
摘 要: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一批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他们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顶峰。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分析,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消亡”,它以德国工人运动为继承者,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新形态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性品质和巨大生命力
摘 要: 地方高校和区域社会有着各自的文化比较优势,但也有不同的局限性,文化互哺是推动双方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顺哺和反哺的方式,加大地方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地方文化产业培育力度和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实现双方文化发展目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社会 文化互哺  目前,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近95%,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所在
摘要: 文章主要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坚持以“教学做一体化设计”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思路,在“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具体案例中主要安排“读、写、演、展、集”五个步骤,每一个实训步骤的设计都可以不断激发和推动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乐在其中,收获无穷,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每一任务之余还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可以说“读、写、演、展、集”这五个步骤彻底激发了高职生学习
摘 要: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室文化在课堂外的有益补充,它构建着校园文化并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构建特色鲜明,和而不同,富有人文气息的宿舍文化,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提高学校综合办学的水平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管理方式、人文修养,以及特色宿舍文化建设等若干方面对如何构建适合理工院校的宿舍文化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宿舍文化 理工院校 人文素养 和
摘 要: 作者对近几年来研究《红楼梦》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首先,《红楼梦》的作者是李鼐,笔名脂砚斋,晚年曾用名于景廉。其次,研究《红楼梦》不仅需要思想解放,更需要树立与贯彻改革开放的理念。比如版本的研究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国内,《红楼梦》的手抄本及刻本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及收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红楼梦》开头一段文字,是作者的自序。  关键词: 《红楼梦》 阶段性小结 展望  “考证”一说,我认为,
摘 要: “洞庭”作为意向,在先宋时期,尤其是唐朝,已较为发达。南宋后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更为南宋词人吸收洞庭意向的文化内涵做好了铺垫。张孝祥曾三次到过湖湘,经过洞庭,有关洞庭的诗文在他的文集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以《念奴娇·过洞庭》尤为著名。在这首词中,张孝祥将洞庭这一意象的文化内涵扩大提升,写到了极致。  关键词: 张孝祥 洞庭 意向 物化 宇宙意识  一、“洞庭”词溯源及先宋“洞庭”意象的形成
摘 要: 本文将把《激流三部曲》和《四世同堂》中女性形象分为五组进行讨论,从不同侧面来看在社会不同年代中作家对女性形象刻画的侧重点,与在这两部作品中女性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和所起作用的不同。从封建社会典型大家庭中长媳形象、压迫者、姨太太、被损害者和新崛起的“光芒”形象的比较,来看在社会各个不同阶级中女性角色变化的共同点与相异点。并且从作品中挖掘其反映时代的现实意义,来做一个系统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