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我国开始大力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住宅用地、企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土地的供给又缺乏弹性,供给有限,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同时农村土地的利用还存在土地的产权界定不清,住宅用地布局不合理,人均用地面积过大,土地利用与产业调整关系不强的问题,导致了土地利用率低下。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制定适当的产权制度很有必要。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产权;农村房地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土地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又缺乏弹,土地的经济价值不断上升。城市土地的价格大幅上升,起到了集约利用的目的,相对与城市,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还存在很多问题。应当从土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把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明确土地产权,规范农村住宅用地的规划和审批,把土地利用和产业调整结合起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体现土地的经济价值。
1、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利用
经济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只有在明确产权归属的情况下,经济才能有效运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对于农村土地,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只有在征用为国有土地后才能进行出让。”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法律对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没有界定清楚,现行的土地制度下的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的同时,农地产权中还有多项权能没有界定归属,存在权能真空。与之对应的,使用权强度不足和不明晰导致了使用权主体行为空间狭小,这就造成了农民权利受侵犯,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难的关键。从而影响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减弱了农民积累财产的动机。现行的土地征地补偿费用偏低,征地费在农民、集体、国家之间分配比例不合理,农民仅能得到征地补偿中的一小部分;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理性的选择不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使农村的土地市场发展十分缓慢。
2、农村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住宅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农村房地产在外观设计、结构构造材料方面的要求普遍低于城市住宅的标准。因此,在相对购买力上,农民并不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农村房地产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无偿划拨,根本没有引入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因此,空间上,农村住宅为松散零乱的独院式和宽而空的平房住宅,院与院、户与户之间距离长短不一,不少村内形成许多难以利用的边角空地;时间上,农民建房缺乏长期的规划,攀比造成的建房的短期性,而且有些农民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住宅布局设计随意性很大。布局分散,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宅基地面积侵蚀耕地面积,人均用地面积过大、容积率低、生活设施差、生产与生活缺少功能分区,造成了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
对此,农村房地产开发使用土地,要有章法,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农村住宅用地由外延增长为主转向以内涵挖潜为主,制定土地有偿出让的机制,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制定调节土地价格;规范土地审批制度,合理制定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严格控制住宅用地面积,保护耕地;将农村住宅用地规划与土地总体规划相结合,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通过镇区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和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逐步减低人均用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分公共性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做到合理选址、功能分区、兼顾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运作模式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3、土地利用与产业调整
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布局十分松散,规模效益较差,致使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沉没成本也很高,与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成本很高,不能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工业区别于农业,在于工业具有外部效益,但由于城乡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加之土地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社区集体占有,使得我国乡镇工业布局高度分散化。目前我国有2 000多万家乡镇企业,其中有80%分散在行政村和自然村,乡镇工业的分散布局,导致生产要素流动受阻,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复进行,土地等自然资源被大量占用。影响产业分布因素,包括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和地域内基础设施因素、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因素,其中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基础设施因素,包括工业及非农产业活动需要有能源供应设施、交通设施,信息设施、金融设施、供排水设施、环保设施、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集聚效应一方面由于集聚地各种配套条件好,企业可以在不至于大幅扩大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将生产规模扩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4、结论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正确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村經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而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只有农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有保障。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地占用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目前,我们应该集中力量选择有一定经济条件的镇进行建设,如我市的十个小城镇试点,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快这些城镇的城市化速度,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对新农村的建设正确地加以引导,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防止盲目仿效,拨苗助长的风气。
参考文献:
[1]杨丽.农村房地产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61.
[2]王佳佳,赵慧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5(08):16-17.
作者简介:
姓名:陈建文 ,出生年月:1987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江门市,当前职务:高级经理,当前职称:土地管理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产权;农村房地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土地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又缺乏弹,土地的经济价值不断上升。城市土地的价格大幅上升,起到了集约利用的目的,相对与城市,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还存在很多问题。应当从土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把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明确土地产权,规范农村住宅用地的规划和审批,把土地利用和产业调整结合起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体现土地的经济价值。
1、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利用
经济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只有在明确产权归属的情况下,经济才能有效运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对于农村土地,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只有在征用为国有土地后才能进行出让。”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法律对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没有界定清楚,现行的土地制度下的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的同时,农地产权中还有多项权能没有界定归属,存在权能真空。与之对应的,使用权强度不足和不明晰导致了使用权主体行为空间狭小,这就造成了农民权利受侵犯,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难的关键。从而影响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减弱了农民积累财产的动机。现行的土地征地补偿费用偏低,征地费在农民、集体、国家之间分配比例不合理,农民仅能得到征地补偿中的一小部分;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理性的选择不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使农村的土地市场发展十分缓慢。
2、农村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住宅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农村房地产在外观设计、结构构造材料方面的要求普遍低于城市住宅的标准。因此,在相对购买力上,农民并不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农村房地产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无偿划拨,根本没有引入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因此,空间上,农村住宅为松散零乱的独院式和宽而空的平房住宅,院与院、户与户之间距离长短不一,不少村内形成许多难以利用的边角空地;时间上,农民建房缺乏长期的规划,攀比造成的建房的短期性,而且有些农民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住宅布局设计随意性很大。布局分散,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宅基地面积侵蚀耕地面积,人均用地面积过大、容积率低、生活设施差、生产与生活缺少功能分区,造成了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
对此,农村房地产开发使用土地,要有章法,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农村住宅用地由外延增长为主转向以内涵挖潜为主,制定土地有偿出让的机制,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制定调节土地价格;规范土地审批制度,合理制定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严格控制住宅用地面积,保护耕地;将农村住宅用地规划与土地总体规划相结合,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通过镇区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和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逐步减低人均用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分公共性基础设施、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做到合理选址、功能分区、兼顾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运作模式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3、土地利用与产业调整
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布局十分松散,规模效益较差,致使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沉没成本也很高,与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成本很高,不能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工业区别于农业,在于工业具有外部效益,但由于城乡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加之土地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社区集体占有,使得我国乡镇工业布局高度分散化。目前我国有2 000多万家乡镇企业,其中有80%分散在行政村和自然村,乡镇工业的分散布局,导致生产要素流动受阻,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复进行,土地等自然资源被大量占用。影响产业分布因素,包括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和地域内基础设施因素、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因素,其中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基础设施因素,包括工业及非农产业活动需要有能源供应设施、交通设施,信息设施、金融设施、供排水设施、环保设施、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集聚效应一方面由于集聚地各种配套条件好,企业可以在不至于大幅扩大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将生产规模扩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4、结论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正确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村經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而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只有农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有保障。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地占用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目前,我们应该集中力量选择有一定经济条件的镇进行建设,如我市的十个小城镇试点,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快这些城镇的城市化速度,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对新农村的建设正确地加以引导,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防止盲目仿效,拨苗助长的风气。
参考文献:
[1]杨丽.农村房地产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161.
[2]王佳佳,赵慧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5(08):16-17.
作者简介:
姓名:陈建文 ,出生年月:1987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江门市,当前职务:高级经理,当前职称:土地管理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