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的教学生涯让笔者深深感觉到学生课堂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思考才能让学生拓展思维,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根据文章不同体裁和题材,教师相机应用问题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肯定他们的思考成果,让学生成为课堂思考和文本解读的主体。
在此仅以《我与地坛》为例,展示笔者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探究法的具体操作运用。
《我与地坛》是一篇很优秀的“生命体验”散文。高一学生对散文阅读缺乏兴趣,就目前的阅历来说,还不足以对生命作出很好的解读。在阅读本文之前对作者史铁生的长篇散文几乎茫然无知,即使是有所预习的学生,一般也都缺乏整体阅读的意识。因此教师从题目入手探究文章,先整体把握文意,在初步阅读后进一步探究文字背后的生命体验,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恩父母。
鉴于第一课时,学生对文本并不熟悉,所以从题目入手探究“我是什么样的人”“地坛是怎样的地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关键词句,整理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简介根据文本把握作者心路历程,分析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四人小组再次讨论后修改板书,解决问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成果被老师和同学认可采纳,能够代替教师为同学们呈现文本解读时,发现了自己思考的价值,增加了自信,打消了先前的不自信和唯师为尊的思想,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文本学习中去。
初步阅读后,进一步探究“‘我’在地坛思考了什么问题?”“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等问题。基于第一部分思考成果的肯定,学生在进一步研习的过程中讨论更热烈,方向更明确,各抒己见,平日懒于思考的学生也参与进来,感受到思考的乐趣。虽然有的思考还不完善,较粗浅,但就学生目前的阅历来讲,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个共性问题,学生不理解第三段中关于描写地坛的这段文字:“四百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时,教师最容易越俎代庖。笔者在这里采取重点字词理解分析法,并不急于仔细讲解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剥蚀”“浮夸”“淡褪”“炫耀”“坍圮”“散落”这几个词下加点,小组讨论含义。有了字词的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了理解方向,得出了较好的思考成果,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更明确,对第五段和第七段的景物描写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明白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写母亲的,这最容易让学生有感触,理解难度不大。可以通过探究“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什么‘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来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概括能力。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问“日常生活中,你们和父母的关系融洽吗?当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用心感受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反思反省日常生活中自己对父母的不敬行为,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学会回报和感恩。进而深切感受文本中作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悔恨,让学生珍视与父母的相处,感受家人在一起幸福。最后,在学生情感被充分调动的基础上,让他们结合解读文本的感受,写一篇有关感恩父母的文章,以此结束全文。
以上就是笔者以《我与地坛》为例展示的问题探究法的具体操作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以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为准,尝试分层次教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思考引导,让他们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思考体验和收获,日积月累必然会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提高。语文是慢工出细活的,来不得半点急躁和粗暴,要想让学生真正提高,必须耐得住性子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思考的主体。
在此仅以《我与地坛》为例,展示笔者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探究法的具体操作运用。
《我与地坛》是一篇很优秀的“生命体验”散文。高一学生对散文阅读缺乏兴趣,就目前的阅历来说,还不足以对生命作出很好的解读。在阅读本文之前对作者史铁生的长篇散文几乎茫然无知,即使是有所预习的学生,一般也都缺乏整体阅读的意识。因此教师从题目入手探究文章,先整体把握文意,在初步阅读后进一步探究文字背后的生命体验,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恩父母。
鉴于第一课时,学生对文本并不熟悉,所以从题目入手探究“我是什么样的人”“地坛是怎样的地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关键词句,整理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简介根据文本把握作者心路历程,分析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四人小组再次讨论后修改板书,解决问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成果被老师和同学认可采纳,能够代替教师为同学们呈现文本解读时,发现了自己思考的价值,增加了自信,打消了先前的不自信和唯师为尊的思想,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文本学习中去。
初步阅读后,进一步探究“‘我’在地坛思考了什么问题?”“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等问题。基于第一部分思考成果的肯定,学生在进一步研习的过程中讨论更热烈,方向更明确,各抒己见,平日懒于思考的学生也参与进来,感受到思考的乐趣。虽然有的思考还不完善,较粗浅,但就学生目前的阅历来讲,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个共性问题,学生不理解第三段中关于描写地坛的这段文字:“四百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时,教师最容易越俎代庖。笔者在这里采取重点字词理解分析法,并不急于仔细讲解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剥蚀”“浮夸”“淡褪”“炫耀”“坍圮”“散落”这几个词下加点,小组讨论含义。有了字词的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了理解方向,得出了较好的思考成果,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更明确,对第五段和第七段的景物描写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明白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写母亲的,这最容易让学生有感触,理解难度不大。可以通过探究“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什么‘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来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概括能力。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问“日常生活中,你们和父母的关系融洽吗?当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用心感受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反思反省日常生活中自己对父母的不敬行为,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学会回报和感恩。进而深切感受文本中作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悔恨,让学生珍视与父母的相处,感受家人在一起幸福。最后,在学生情感被充分调动的基础上,让他们结合解读文本的感受,写一篇有关感恩父母的文章,以此结束全文。
以上就是笔者以《我与地坛》为例展示的问题探究法的具体操作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以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为准,尝试分层次教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思考引导,让他们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思考体验和收获,日积月累必然会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提高。语文是慢工出细活的,来不得半点急躁和粗暴,要想让学生真正提高,必须耐得住性子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思考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