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 殷殷奉献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杰全博士是一位有远见、有理想、有爱心的企业家,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知名人士,也是忠实的海外赤子。他勤俭刻苦、以诚待人,从底层做起,一步步将公司做大做强;他乐善好施、关注教育,积极支持国家兴教办学的理念,多次在香港、宁波捐资助学;他兴趣广泛、热爱艺术,不断修身养性。如今他已将公司交给下一代管理,自己则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回馈社会的服务上,他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曲奉献之歌。而徜徉在服务之路上的他亦欣赏着别样的风景、享受着豁达的人生。
  
  【叶杰全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院士,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惠家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人大港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香港电器制造业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等多项社会职务,同时荣获宁波市荣誉市民和东莞市荣誉市民称号,并于2006年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叶杰全博士的奋斗之路即是这句话最鲜明的写照与最凖确的诠释。
  祖籍浙江宁波的叶杰全博士六岁随母亲到上海,而家境的贫寒使他在10岁时才得以入学。但他凭着聪颖的天资,在三年的读书时光里,跳级读完了四年级。13岁那年,叶杰全迫于家庭生计而辍学,随后,只身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投奔姐姐。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还只是一个海岛渔村,弥漫着二战遗留的阴霾,岛内经济十分低迷,更有大批内地和海外的移民涌入这里,可以想象就业的艰难,而对于叶杰全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来说,前程更是一片渺茫。
  在香港呆了半年之后,因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加上姐姐家艰难的经济条件,让他无法在香港立足。而正当他为何去何从烦恼时,命运为其打开了一扇窗户。一天, 姐夫的一位朋友到访, 见年少的叶杰全正为前程彷徨, 当即答应把他介绍到一家模具工厂当学徒。从此叶杰全先生开始了为期四年、难忘的学徒生涯。
  在那个年代,“学徒”这两个字意味着当牛做马,在工厂里级别最低、薪水最低,却要包揽所有脏活和累活,有些成年人尚不能坚持,何况年仅十三岁的叶杰全!但面对如此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他表现出超乎同龄人的理智与承担,深信惟有勤力打拚才能走进成功的殿堂。
  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四年期满后每一道机械工序,每一项技术难关都熟记于心、运用自如,他也凭藉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成为一名技工,而那年他刚刚十七岁。成为技师后,尚可维持生活,但叶杰全博士期待给予家人好的生活,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创业。
  创业并非易事。25岁的叶杰全拿出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套旧机械设备,而这就是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通用制造厂,当时谁能料想到如此简陋的场地会成就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今日的辉煌。正是在如此艰难的创业过程中,叶杰全博士紧抓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工业蓬勃发展的机会,专门替客户量身定做生产机器,在他扎实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下,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叶杰全博士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审时度势地看准了市场发展的动态,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电子业开始发展,他放弃了之前单纯地为客户做生产机器,而是将企业转型,专门生产电子产品零部件,而这灵活的转变为通用制造厂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规模也逐渐扩大。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香港岛内电子厂的转移,叶杰全博士再一次将通用制造厂转型。在其生产塑胶、五金零件及模具的技术基础上,自己研发一些优质新型的小家电产品,供给外国的家电大品牌。而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时,他看凖了内地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一时间将工厂迁移至深圳,后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将工厂整体搬移至东莞,并在上海设立惠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从而实现内销与出口并举的生产格局。
  一次次华丽的转型,也让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步步走上灿烂、辉煌的明天,但背后却透露出叶杰全博士作为掌舵者的那份应有的自信与决策,正是他看准市场的千变万化,才能顺应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经营方向,进而让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坎坷的创业路、艰辛的转型期,叶杰全博士从底层一步步走来,铿锵而有力、笃定而踏实。也许正是年少的磨难让他对人生有了另一层深刻的理解与诠释,他才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自信地向前方航行。雨滴石穿、绳锯木断,正是有着这份毅力与恒心,叶杰全博士不断成就着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今日的繁华。
  
  青出于蓝
  
  如今,叶杰全博士已将公司交由三个儿子管理,分别担任着公司总经理、分管销售的经理、分管生产的经理,共同继续推动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叶杰全博士的三个儿子均在美国读完大学或硕士后返回香港加入到通用的。在耳濡目染当中,父亲以诚待人、勤俭刻苦的品质也影响着他们,他们牢记父亲“只要刻苦耐劳、肯动脑筋、讲信用,那么每个人都会成功”的教导,并不断在工作、生活中贯行。
  “其实第二代接班并非易事,他们没有亲身体验的实践,会将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全盘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但其实书本和实践有着一定的差别,必须在实践中一步步摸索,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运用。”叶杰全博士说:“但这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作为父亲,我要理解他们,我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公司所有的运营、管理都熟记于心,但他们并没有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自然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孩子们的学历和基础比我当时要好很多,这样他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如何管理公司。”
  退居二线的叶杰全先生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希望孩子们利用自身所学,不断培养敏锐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不断摸清市场的变化,进而逐步挑起大梁。
  在叶杰全博士的理解和支持下,其三个儿子在公司管理和运营上熟练把握、合理部署,不断创新、探索,并将叶杰全博士长期秉承的勤力打拼、勤于思考、诚信待人的品质融合,如此,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第二代接班人的管理下定会迎接一片崭新的天空。
  
  春风送暖心香一瓣
  
  如果说经营企业是叶杰全博士生命中精彩的一页,那么捐资助学、关注教育则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篇章。
  随着时光推移,叶杰全博士越来越感叹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社会的基础,如果人才不培养出来,社会也不会进步,所以帮助学校是服务社会最好的途径之一。”叶杰全博士语重心长地说。
  1995年,叶杰全博士随香港工业总会考察团访问宁波时,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这是他少年离家46年后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乡音乡情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追忆,看到家乡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他感叹万千,亦感触人才是宁波发展的关键。因而他主动提出在宁波师院设立叶杰全奖助学金。之后,宁波师院和宁波大学合并后,他又把叶杰全奖助学金增加到200万,并每年补充奖学金,奖励的范围也扩大到全校各系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受奖助的学生已有200余人。他希望更多获得资助的学生在事业有成以后,将这种爱心资助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优秀同学不因家境困难而影响学业。如他常言,捐赠教育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十年来,叶杰全博士先后在宁波大学、余姚、北仑、镇海、奉化、宁海等地捐赠1000多万元,而每一所小学的捐赠他都亲自实地察看,期望将这些奖学金、助学金亲手交给家庭困难的孩子,更希望他们利用这些奖金更安心地投入学业。
  “帮助社会应不分区域和城市。”叶杰全博士常说,而他也用实际行动完善自己服务社会的所言。不管是在家乡宁波还是香港,东莞抑或深圳,都有他服务的身影,他期望在教育领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我的成功依赖社会给予的平台,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我很感激学校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基于最朴素的思想,叶杰全博士不断投身捐赠助学的行列,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只要需要帮助的,他都慷慨解囊。
  而最让人钦佩的当属他一次性捐赠三千万元予香港理工大学,长期从事工业领域的他感叹科技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而香港理工大学又是培养管理与工程人才的摇篮。因而,他希望香港理工大学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管理与工程人才,亦希望为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叶杰全博士致力奉献,没有想过任何回报,但受他资助的地区纷纷为他的慷慨捐赠和热心奉献所感动,“东莞荣誉市民”、“宁波荣誉市民”、“世界杰出华人”、“哈姆斯顿大学荣誉博士”等称号纷至沓来,但这些对于他而言只是社会认同他所做的事,既然得到了,就都已成为过去。因为对他而言只是追求捐赠给人带来的真正帮助,并不是为了图虚名。
  行走在捐赠教育道路上的他执着奉献,追求的是捐赠能够给人带来真正的帮助,不断在需要帮助的地方广洒爱心。同时,他期望每一位中国企业家关注教育事业,这样,必然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如此,未来的教育前景更为乐观。
  
  后 记
  
  叶杰全博士爱好十分广泛,打高尔夫、唱歌、练习书法均有涉及,其中书法练习了很长时间,擅长行书和楷书,练习书法,让他不断地修身养性,也让他不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未来的岁月里,他将用勤俭为笔、诚信为墨、勤奋为纸,一面书写着通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另一面记载着属于他的豁达人生。
其他文献
邓康延先生 是一位纪录片人。近年来,致力于记录一些被湮没的人和事,并尊重每一个人,视正直公理为第一位的利益。同时,他认为有深度、有命运感的纪录片是一个国家、城市的影集,是家国血脉的形象传承,对未来具有史料性、考古学价值。在媒体人和独立学者的路上,他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亲历者。    【邓康延先生,生长于西安,曾任职《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卫视《凤凰周刊》主编,现为越众影视有限公司、越众文化传播
期刊
马逸璇女士是一位努力平衡事业和家庭的现代女性,她在扮演好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同时,用心地去开拓自己的事业蓝图。作为一名女性,事业上的她,一步一步地走,不求飞黄腾达,但求有自己的一片用武之地;身为人妻的她,工作忙碌,也要给丈夫一个温暖的周末;身为人母,疲惫劳累,也不忘关怀孩子,和他一起成长。众多的角色,让她拥有了丰富而多彩的每一天,即使辛苦,可她却乐在其中。    会计师行一片天    传统的中国女性,
期刊
陈荣先生,是一名热爱、推动创新发明的行动者,积极向消费者推广环保概念,提倡、协助澳门任何领域的创新与发明,促进社会重视创新及发明的意识。其中,他所发明的环保伸缩便捷筷子,获得了“第四届世界华商高峰会”上的“设计创新奖”,是澳门区产品中的唯一获得者。他是一名以人为本的环保事业的执行者,其所创办的环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专营环保产品开发,是最早进入澳门打印耗材回收市场的公司,他是中国发明协会第五届“发明
期刊
何荣汉博士现任职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经理。大学毕业后,任职沙田崇真中学宗教主任,开始参与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工作,随着对生命的感悟日深,体会到优质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他说:“每个人活着,都可以体现生命的意义,赋予生命一种价值。”何博士现既参与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优质生命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亦与生命教育同行者,筹组成立全人生命教育学会,并于2010年5月
期刊
【本刊讯】潮侨塑胶厂商会日前假尖沙咀龙堡国际宾馆胡应湘堂宴会厅,举行立会五十周年纪念暨第22届会董就职典礼及辛卯年会员联欢大会。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苏锦粱,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大辉,香港潮界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担任主礼嘉宾。  回顾五十年之历程,许瑞良称,该会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从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爆发石油禁运,造
期刊
苏淑娥女士, 是成功女性中的一名,社会、事业、家庭三者兼得,亦是现代女性的典范。在工作中,她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断为自己“充电”,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职业女性”;同时,她亦具备女性传统的美德——很好地经营事业和生活,不失温柔贤慧,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社会上亦有她积极服务的身影,经常投身到各种社会服务当中,孜孜不倦,尽心尽力。    【苏淑娥女士,祖籍福建,1986年到澳门,创办享龙置
期刊
温国仁先生在十几年前便已经参与到龙山基金会“星火—彩虹计划”,在江西红土地上开始了助学扶貧的行动,为江西貧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心力。多年来他随着团队在江西的大部分地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通过“星火—彩虹计划”这个专项活动,在这些年间,建成了一座又一座崭新的教学楼,为一个又一个没有地方读书的孩子带去了温暖、点亮了希望,同时默默地推动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推进了赣港两地交流。他说:“投入这么多精力
期刊
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中央外宣办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透露,目前已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转制或登记为企业。在此基础上,组建了100多家报刊集团和出版传媒企业集团。  同时,与“十五”时期末相比,全行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均翻一番,印刷业翻了两番。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中我国内地占了25席
期刊
许世聪先生是一位坚毅、执着的企业家,四十余载的事业之途,他兢兢业业,从低做起,兴业创业,脚踏实地,带领企业稳步发展,使毅兴行有限公司(集团)成为同类型行业中首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称誉香港和内地。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深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企业家,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积极为员工营造稳定向上的工作氛围,主动推进企业创新,推广环保塑料,带领公司真正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四十余载的坚守,全
期刊
谭耀宗先生是香港民建联现任主席,本着真诚为香港的服务精神,坚持爱国爱港的路线,带领民建联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他还是香港立法会议员,曾为最年轻的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为香港的民主政制发展,为香港“回归”前的平稳过渡,以及“回归”后的繁荣发展、社会和谐、公平公义做出了贡献。1999年,被授予特区政府金紫荆星章。    【谭耀宗先生,太平绅士,香港出生,祖籍广东惠阳,英国商业管理学会永远荣誉会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