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曾问我们:“为什么华侨大学的简称是‘华大’而非‘侨大’?”我个人认为,“华大”更有世界华夏儿女同根同心之感。虽然华大招生以境内生为主,境外生的比例不大,但是“华侨”之名,不仅体现在招生上,更体现在教学理念和学校建设上。
  回顾在华大多年的学习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所地处侨乡的高等学府,将华夏文明与世界相容。母校的爱我们心中所刻,不仅是立身之德智,更有浓浓故乡情。无论走多远,华大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桑梓园。
  学贯中西,重视思考
  诞生之初的华大以理工科为主,后来早于华大成立的集美华侨补校作为华文学院并入了华大。现在几乎每个学院都招收境外生,这让华大成了小小的“世界村”。除我就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有成为海外教师志愿者的机会,这在其他大学是不多见的。海外的华大校友以及外国友人投资建设教学楼、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都是他们心念母校、感恩华夏的独特情怀的体现。
  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接触很多古今中外的知识。在课堂中,我领略到了中外文化各自的风采,也明白了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是一衣带水的关系。中外合办的讲座更让我获益匪浅,在一次北大教授与日本武士小说研究家开设的讲座中,两位学者讨论了日本武士小说和金庸武侠小说的异同。虽然二者都是和武侠相关的文学作品,但前者个人英雄主义占小说很重要的地位;后者在文字中散发着儒家思想,以国为重的观念突出。
  探讨中韩文学前进之路的讲座,学校则请到了来自韩国的教授和翻译。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学校还给在座的同学发了汉语版本的讲座提纲。无论哪一场讲座,都会有非常充裕的讨论、提问时间,让同学们与中外名家面对面交流。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无止境,在知识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求学者。
  博古通今,传承在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校内活动,当属音乐舞蹈学院主办的古筝古琴演奏会。这场演奏会和一般的教学成果展示会不同,它更注重由古到今的文化传承。在演奏会开始前一周,图书馆的展览区就有和古筝古琴相关的展览。听众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听乐器演奏,更能理解乐曲中的民族精神。
  演奏会不仅有名家登场,而且学习古筝古琴的学生们都有演奏的机会。主持演奏会的是对音乐史颇有研究的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在两个节目之间会有院长的讲解和老师评析,我们从音乐史的角度就更能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与现状。经过老师的解读,我明白了《梅花三弄》中的“三弄”是哪三部分,每一部分都不是简单的重复。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古琴文化村代表的演奏,我更能感受到,演奏靠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心灵。
  除此之外,让人心驰神往的还有丰富的中外文体活动。比如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赛,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印尼文化节,还有华文学院主办的轰动全校的水灯节。水灯节前几个月,还有面向全校女生的“水灯小姐”选拔大赛。水灯节当天还有晚会和才艺表演,重点节目有旗袍扇子舞和泰国舞蹈,还有各个学院的俏女郎们的古筝、琵琶演奏。最让人敬佩不已的,是那些操着一口流利中文在夜幕下放声高歌的境外生们。
  华大全球化、重发展的招生办学理念,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也拓宽了师生的视野,让我们渐渐学会去拥抱世界和未来。
  自然人文,和谐共生
  “华”,古同“花”。华大的花草与人,同样拥有怒放的生命。刚入学的时候,我曾到附近公园一游,被那些在树荫下、草丛中读书的人所折服,觉得读书就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为何华大没有这般风景?几年过去,我终于明白,是学校的体贴让每一位学子注重自然和谐之德。华大的学子闲时读书会在教室的走廊、无人的过道,或者草坪边的木椅子,几乎没人会坐在草坪上。每栋寝室楼里都有专门的自习室,在寝室不方便自习、在图书馆又占不到座位的同学,都可以选择那里。
  每一个华大人都视花草为友,食堂边的山姜花、教学楼边的三角梅,华大的花数不胜数。我们所有的寝室楼都是以花卉命名的,比如紫荆苑、刺桐苑、凤凰苑。学校花艺协会在华大大部分的花木边放置了小石块,石块上刻有每一株植物的名字和生物学分类。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建筑系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同学架起画板,将一草一木绘于笔下。这种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华大人的“平等和谐”的道德理念。
  德才并育,孜孜以求
  华大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之德,更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提到的是环保和公益活动。2017年金砖会议在厦门召开,时值暑假,但仍有大部分青年志愿者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大会保驾护航;每周我们会有一堂公益活动课,协助校清洁工打扫校园;每到周二,寝室楼前都会设置闲置物、旧物回收点,以减少浪费。
  其次就是教我们学会尊重与交流。学校在会议厅安装了摄像头,拍摄玩手机的人并进行登记教育,请他们学会尊重其他与会人员。学校还要求同学们上课必须携带印刷有自己姓名的席位牌。比起校徽,席位牌更容易让老师辨识每位同学的名字,不仅可以方便考勤、减少迟到和代人上课等现象,还能够促进课堂师生交流。再次,就是培養认真的生活态度。华大经常作为影视拍摄场地,而我们自然也少不了当“人肉背景”。我们学院学生处的杨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群众演员,还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经验。虽然他每次只需要坐在长椅上看报纸,但是动作和眼神都必须表演到位。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主角,但是我们都应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果不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的话,我们可能够不上路人甲,只是路人丙了。
  我们华大人的才干与德并重。华大的优势不仅在华文教育与华人华侨研究领域,而且建筑、化工、土木工程专业都位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大学生篮球赛中,华大健儿屡屡夺冠;我所在的天文社的天文望远镜,就是学长们参加全国天文论坛所获得的特等奖奖品……我们每一位华大人,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路途中,且永不止步。
  正华大校徽所描绘的由繁体的“华”字与一个圆构成的地球一样,华夏与世界永远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必须学贯中西、注重传承。德才兼备,勤奋进取是每一位华大人的品格,正如华大校歌里唱道:“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其他文献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茶米油盐酱醋茶的周而复始,但我们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过出一点别样来。就像‘灰姑娘’里说:Have courage ,and be kind.(你要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  我們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也是独特的。真正的成长,莫过于慢慢发现,比起不平凡带给我们的艳羡惊喜激动,平凡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和温情。  我们坚持我们所坚持,见识生命偶尔带来的惊喜,于细微之处领略梦想之远
期刊
小编叨叨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算得上我们人生旅途中打响的第一次真正的战役,我听过某985高校的学子无法顺利毕业,也听过某普通本科的学子成功逆袭,你看,高考虽有终点,但是命运对我们的检验永远都在路上。绿河是个很棒的姑娘,她乐观、独立、坚强,她用她闪闪发光的大学生活告诉我们:如果你的能力暂时没有配得起你的野心,那就猛地锤一拳南墙,然后头也不回地继续走下去!  ——林木木  我想一个人总要相信一些东
期刊
我上學的时候没有玩伴,一个人完成了很多事。一位同学说,“你孤零零的,看着好可怜。”后来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可怜,我去做了一些随大流的事,逃课、打游戏、追剧,不学习的日子真的很舒服,可时间一长,这份快乐就会转化成焦虑,那是我真正体验到的不开心的滋味。  孤独,我并不害怕。活成了别人口中的自己,失去了自我的价值,更令我恐惧。  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我没有必要向所有人解释。我也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有时候
期刊
有次我跟老师一起吃饭,她胃不好,不能喝酒。全桌人都倒上了白酒,众人力劝她也喝点,但她拍着自己的胃说:“我真想跟你们一醉方休,但是这个胃啊,太不听话,来之前我跟它商量了仨小时,人家说不行,估计喝点白开水也能醉。”大家都笑。之后,老师端着白开水跟我们推杯换盏,全场没有一点儿不愉快。  后来老师跟我說,她跟领导吃饭也是不喝酒的,实在推不过去,就唱个歌或讲个段子,总之既不能伤了和气,也坚决不作践自己的胃。
期刊
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努力经营大大小小的日子,不辜负自己,认真生活,就是最好的状态。  不熬夜。熬夜是对身体最大的消耗。这世上没有什么值得你彻夜不睡。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是伤不起的。  好好吃饭。每一口食物都是能量的积攒。所谓生活品质,不仅是背名牌包,买多少支口红,更多地藏在万千日月的一粥一饭、一餐一食中。好好吃饭,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惜。只有好好吃饭,才能好好相爱,好好生活。  整理房间。每个人生活的地
期刊
心理学上有一种典型的消极心态,叫“鸵鸟心态”。鸵鸟在遇到危险时喜欢把头埋入沙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的。人喜欢找借口也一样,不过都是在自欺欺人。所以,与其想方设法地推托,不如尝试正视现实、承认错误,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它。  曾有朋友感慨,说二十几岁的时候是人生最迷茫的阶段,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再是依靠父母的孩子了,要坚强,要独立,要开始学会应对人生的各种难题和选择。  其
期刊
无论走多远,我都不必害怕,即使迷失前路,我还有归途,因为你是我心中的故乡。  那年你四十岁,你第一次遇见了长得皱得巴巴的我。  你生于农村,身为土地的孩子,生为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常年依仗着一亩三分地,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土地,守望着子子孙孙。其貌亦普通的你,爱吃随便饭,爱穿随便衣,常说自己似那门前的芭蕉树,无须过分关照,简单就好。  初三那年冬天,寒风带雪,大地银装素裹,寒冷似乎要牢牢地
期刊
打碗花是一束束开得像碗口一般形状的花,早先是一棵小芽,随着阳光、雨露,以及日月光辉的恩泽,渐渐地长成了一支藤。  打碗花的藤不单是一个个体,在一支藤旁必定会有另一支藤,或者是更多支藤,它们互相缠绕着,在一棵树,一棵长着根茎的草上,甚至是家前屋后,低矮的房舍上攀爬着,都是打碗花藤蔓拥挤的身影。  不过,对于一个不懂农事的外乡人来说,在打碗花还没开出花系时,平常的时日,你是很难辩清哪些是打碗花。打碗花
期刊
“松烟”两个字真幽朴。  近乎绝情的孤恋,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这两个字在我心里存了好几年,舍不得写出。想想松烟真像一个隐居在深山大雪中的中年男子,他有过荣华富贵,却瞬间了悟,索性遁了灵道,把自己活成松烟。也只能是中年男子,心里盛过千里江山万里江河,山河之中,尽是他的不动声色了。扛得住春江花月夜,也能日日蹉跎与消磨。  松烟不再食人间烟火,不再关心红尘中来来往往,它是一人与山间明月秋风共饮,是浮云吹
期刊
“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点融解/断桥是否下过雪/又想起你的脸/若是无缘再见/白堤柳帘垂泪好几遍……”  听着这首曲调古典,曲风别具一格,音韵轻洒脱俗,充满怀旧气息的歌曲,眼前不禁浮现起画卷般的湖面,诗意般的意境。漫步断桥,望着茫茫西湖水,心境顿然开阔。思索着功名利禄的虚妄,物是人非的苍凉,感受着那远离故人与故乡的怅惘。我的眼前,浮现出断桥上的一个身影,一个纯净如水的男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