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我国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离教学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加大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改革力度?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线教师,对深入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新理念;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TNO1;G712 文献标识码:A
1.从改变思想观念出发,形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电子信息类行业有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征,在制订与行业相适应的专业课教学规划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和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体现出与时代接轨的观念,以贴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把高职教学的特点加以考虑,观念要突出技能培养,找准定位,从而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占领就业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教学观念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改革的新理念。
2.重视就业和能力,变革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对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改革,首先就需要变革高职办学模式,重视就业导向和能力培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电子信息类企业希望招收品格优良、专业上一专多能、有很强适应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调整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重视企业的观点,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实行针对性的培养方式,突出强调实践技能,专业设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制订出合适的教育模式。
3.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方式
(1)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引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打开了学校学习封闭的大门,使学生直接与企业接触,直接与毕业后的工作接触。要深入开展课程改革,首先就要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就业难”一直都是我国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不匹配,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并不为企业所需要。如果进行课程改革,让企业参与课程的设置,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2)强调模块教学方式,基础、发展两不误。高职院校进行模块教学,对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较为明确的分区。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基础扎牢之后,再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加强,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教学内容整体性、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具体来说,板块一可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基础的通识教育;板块二可以安排专业课程的基础学习,重点抓住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的学习;板块三可以安排专业课程,对电子信息中最实用的知识进行讲解。
(3)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作为创新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明确教学目标,针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际操作,做出真正的完整的案例。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实际情况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何为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基本的特征就是布置任务由学生课下完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其能力得到提升。而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情境的再现来进行新课的教学,这对电子信息课程很有效,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提倡。
(4)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实行板块模式,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这样进行:在基本能力训练阶段,以项目、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元器件、常用工具和焊接操作等具体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掌握基本电路理论之后,进行单元电路和模块分析、设计及操作。最终把每个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对基础电子产品的整个过程加以设计与开发,把电子产品的设计、整理和调研方法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子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体系。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很有意义,我相信深入开展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将会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人才。同样,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改革也将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J].大众科技,2013,(4).
[2]李 锋,田雨波.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新理念;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TNO1;G712 文献标识码:A
1.从改变思想观念出发,形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电子信息类行业有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征,在制订与行业相适应的专业课教学规划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和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体现出与时代接轨的观念,以贴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把高职教学的特点加以考虑,观念要突出技能培养,找准定位,从而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占领就业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教学观念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改革的新理念。
2.重视就业和能力,变革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对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改革,首先就需要变革高职办学模式,重视就业导向和能力培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电子信息类企业希望招收品格优良、专业上一专多能、有很强适应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调整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重视企业的观点,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实行针对性的培养方式,突出强调实践技能,专业设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制订出合适的教育模式。
3.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方式
(1)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引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打开了学校学习封闭的大门,使学生直接与企业接触,直接与毕业后的工作接触。要深入开展课程改革,首先就要进行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就业难”一直都是我国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不匹配,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并不为企业所需要。如果进行课程改革,让企业参与课程的设置,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2)强调模块教学方式,基础、发展两不误。高职院校进行模块教学,对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较为明确的分区。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基础扎牢之后,再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加强,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教学内容整体性、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具体来说,板块一可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基础的通识教育;板块二可以安排专业课程的基础学习,重点抓住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的学习;板块三可以安排专业课程,对电子信息中最实用的知识进行讲解。
(3)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作为创新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明确教学目标,针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际操作,做出真正的完整的案例。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实际情况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何为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基本的特征就是布置任务由学生课下完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其能力得到提升。而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情境的再现来进行新课的教学,这对电子信息课程很有效,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提倡。
(4)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实行板块模式,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这样进行:在基本能力训练阶段,以项目、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元器件、常用工具和焊接操作等具体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掌握基本电路理论之后,进行单元电路和模块分析、设计及操作。最终把每个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对基础电子产品的整个过程加以设计与开发,把电子产品的设计、整理和调研方法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子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体系。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很有意义,我相信深入开展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将会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人才。同样,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改革也将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J].大众科技,2013,(4).
[2]李 锋,田雨波.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