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在线》节目是国内的公众媒体中第一档航空服务内容的专题节目。08年奥运会的时候,T3航站楼刚建成,当时T2、T3航站楼就开始出现转场,这个时候很多人遇到一些麻烦:我要去坐飞机了,到底在T2还是T1还是T3飞,交通台每天会出现这样的服务信息。当时我就想应该有专门提供这种服务类信息的节目。然后我就跟几个做航空的朋友聊天,一起攒了这么个东西,我们每一次的节目就像一次飞行,有机长带着大家飞,有乘务为大家服务,也会有民航、空军的一些专业人士来给大家做一些互动。
越做节目越对飞机和飞行产生感情,希望明年我们能在内容上有更深入的报道,把一些与航空、飞机相关的更生动的故事,甚至独家的东西给大家揭秘。另外我们还会关注航空业内的一些动态,把最新的一些消息、服务的资讯带给大家。还有随着我国低空越来越放开,大家对于飞行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明年会组织一系列的体验的活动,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自己开飞机,自己去体验不一样的飞机,包括去开模拟机。
志梅机长的航空体验:(一级标题)
A380上的睡神
做《航空在线》后,我越来越发现飞行本身很有意思,自然呢也比之前有了更多体验的机会。飞行可以把你天空的距离缩短,你会发现无论想去哪儿都不是一件难事了。长途飞行十几个小时,在飞行的过程当中,我会带自己爱吃的东西,会看电影,会读自己喜欢的书,甚至就自己一个人发发呆,不过,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呢还是只要闲下来就会睡着——我上飞机,如果没有特别吸引我的东西,可能十几个小时就直接睡过去了。总之,对我来说,飞行是一件特别轻松愉快的事,它能提供我足够的时间闲下来转换心情。
话说我这个飞机“睡神”,还真有一次出糗的经历——那还是德国汉莎A380飞机第一次飞中国,当时我们被邀去体验。没上飞机前我就想着一定要体验A380的机舱的安静和舒适,结果上了飞机呢,餐时服务人员特意问了我要什么餐,我点了虾餐,结果人家上餐的时候我就梦周公去了,离降落北京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被旁边的朋友摇醒,人家告诉我:志梅你该跟一路畅通连线了……不过呢,这也说明了A380真的真的很安静,安静得可以让我睡一路。
奥列佛漫游小人国
一次特别难忘的旅程是我去年到欧洲看A380 大部件的运送。A380是世界上最大的宽体客机,500多人的座位,所以它的机翼、机舱、中段、头部、尾翼等每一个部件都超级大。以前空客的飞机有一个装飞机的飞机叫bluegar,像一个巨大的海豚,里面可以装320、319这种小飞机,还有330的部件,但bluegar装不进380,因为380太大了,于是运380怎么办呢?去年10月我们是先飞到德国,再到法国图卢兹,为的就是看这“大家伙”的运送。事实上,A380 的部件只能通过海运加陆运,是从德国汉堡的港口运到法国一个港口,再用汽车运到图卢兹的工厂进行组装。海上的运输还好,最有意思的是用汽车运这些“大家伙”,你会在图卢兹这个小城看到好几辆货运车首尾串在一起,晃晃悠悠地驶进非常窄小的街区。后来我们了解到当地每个月会有一回A380大部件运输,运输之前全城会提前好几天发通告做准备,比如双向道变单向道。得到通知的当地人会像过节一样在街道两边聚齐,搬着小板凳等候A380的肢体游进城区——当时那个场景像极了童话故事中巨人奥列佛穿越小人国。仰望着那些庞然大物,我当时就感到,人真的好渺小啊!
直升机也能飞成战斗机
我记得我第一次体验坐直升飞机是跟着几个爱飞行的朋友一起去珠海。现场他们问我:“坐么?”我说:“坐啊!”不过当被告知螺旋桨飞机一旦空中停车会比较麻烦后,我还是会有点担心。
不过后来,我还是坐在了飞机四个座位之一,我的座位是与驾驶员是一个方向,所以空中角度和飞行姿态都比较舒服。起飞以后,飞机就开始做一些类似空中特技表演之类的动作,意在将飞机的各种性能和状态都体现出来,比如做一些“斜角”“横冲”“俯冲”等等。也就是那次,我知道了“包线”一词。那天,同飞的几个朋友落地后都说:“天上就听你叫了!”哈哈,其实我也不是害怕啦,一开始是兴奋,后来当飞机开始飞包线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身体不舒服的感觉。飞行当中,那种俯冲和拉伸让你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在玩过山车。驾驶员甚至还会让飞机在空中停留几秒钟,让我们观看空中的景致。这次飞行体验让我很难忘,后来一回味起整个过程,当时的惊险和刺激还会让我很激动,太好玩了!
考个“C本” 坐空中的宝马
对于国外低空放开的程度,我在美国亚特兰大有亲身的感受。在亚特兰大,一天我在靠近森林边缘的地方等人时,偶然一扭头发现旁边有一个停机坪,停机坪上停满了形形色色的小飞机。当时一对情侣正巧走到其中一架属于他们的飞机旁,拿出钥匙,像开车一样地启动了飞机,十分钟后就沿着跑道滑向天边了。我当时就感叹:“原来可以这样开飞机啊!”国外低空放开的程度真的很高。现在通航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点,因此北京的低空(1000米以下)已经有望在短时间内局部放开。999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999从欧洲直升机公司(现在归属于空客)新买了一架直升机,就是进行特殊情况下紧急救助,它可以和空军申请航路,然后到达四环或者四环以内进行救助。这预示着民用空运将会越来越被放开,大家将会有更多体验飞行的渠道。
看着周围很多朋友都坐上了驾驶位,我眼馋心痒,也琢磨着要不考个飞行驾照?现在天津和珠海都可以考飞行驾照,北京也在渐渐放宽政策。上次去国航招飞行员的现场,人家就说:“哎,你要不也考个女飞行员?”我说:“年龄过了,不行了~”其实我们学驾照没有必要学民航飞机的驾照,我们能学个“C本”驾驶一些小飞机就可以了,像塞斯纳和西锐。中行工业现在在做“爱飞客”的活动,这个飞的就是西锐。西锐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很多人说它是“空中的宝马”,就是在直升机中它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我知道演员苗圃就有一架,她自己也考了驾照。据我了解,在美国和加拿大学飞行驾照,大概要10万多人民币。在国内,考了飞行驾照也不一定非要买私人飞机,反正我买不起,再说买了飞机托管的费用高得惊人,所以还是租飞机开靠谱,也可以加入飞行俱乐部。 志梅机长小课堂:(一级标题)
“空中停车”也未必是“大事”
事件是这样的:一架南航A330在从珠海飞往北京的途中,因一个故障导致空中停车,机长很镇定地让自己的副驾驶通告所有的乘客“你们放心,我们有能力把你们安全送达备降场”。就此事件,媒体一开始的报道是很煽情的,他们描述“机长的声音是颤抖的”,“乘客默默流着泪……手手相握”等等。
其实,我认为:一定要这样煽情么?只有这样才表明南航这位机长是负责任的吗?机长镇定的表现固然很完美,不过就他们平时的训练(包括飞行员模拟机的飞行以及乘务员紧急情况撤离的程序)和专业度来讲,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我希望当更多的人了解航空背后的知识以及航空人的职责后,我们的媒体报道也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和科学。我从珠海回来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就对我说:“志梅你亏了回来了,你要坐那个航班多可怕啊!”可见,一个夸张的报道会让我们老百姓认为飞机上任何小毛病的发生都是“可怕至极”。
其实任何飞机在出厂前,飞机制造商都会进行无数次地试验。飞机各种零部件失效后的安全处理机制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套成熟的系统,针对这些,飞行员手册中也规定了无数次的演练。除了机长和飞行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职业准则,航空公司对飞行人员“放飞”前的考核同样也是一个漫长而严酷的过程,大概是以一年1000个小时累积,这也是确保乘客飞行安全的一个砝码。
安全带绝对不能摘
其实我每次坐飞机也和所有乘客一样:把安全与否的一切问题都交给机长。我们所做的就是听从指挥,享受飞行。飞行过程中难免遇到气流有些颠簸,乘客脸上也或多或少显露出紧张恐慌的神情,不过这一切都是飞行体验的必经过程。我曾遇到过飞机途遇气流而骤然下降的情况,这时候机长往往会通过广播解释飞机的状况以安慰大家紧张的情绪。相对于普通乘客的恐慌和紧张,我可能会更淡定一些,因为职业习惯让我脑子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些诸如“这是一个什么航空公司啊”“是什么样的机型啊”“安全度怎样啊”之类的问题,然后理智地选择相信机长和乘务人员。
在飞机上,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定要确保自己全程系好安全带(就算是飞机飞到平流层达到最平稳最省油的状态),这也是我想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在理论上,任何时候飞机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类似气流不稳的“小插曲”,对于突发情况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系紧安全带。还有就是在飞机落地之后的滑行过程中,很多乘客认为落地了就没必要系安全带了,这其实是不对的,你怎么知道不会出现紧急刹车或者任何突发的情况呢?一旦发生情况,没有系安全带的人就会“腾”地弹起来,由此对颈椎产生的损伤是很大的。正确的做法是:等飞机停稳了,头顶的安全带指示灯变暗后再解开安全带。
给空乘人员一个微笑吧
中西方文化不同也是我感受比较深的地方,我每次坐外航的飞机,当飞机平安降落,机长都会告诉大家“我们平安落地,感谢大家搭乘某某航空公司班机”,在这个时候外国乘客们会不约而同地鼓掌,然后下机时乘务也会对乘客表示感谢。其实如果乘客能投以乘务人员一个微笑,乘务人员就会更有干劲儿地服务,更开心与乘客做沟通。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况是:乘务大多脸上挂着笑容,但乘客很多未必会回馈他们一个微笑,我希望我们的乘客能在越来越了解空乘的职业和飞行的辛苦后慢慢对他们越来越尊重吧,这也是一个加强相互沟通和理解的过程。
越做节目越对飞机和飞行产生感情,希望明年我们能在内容上有更深入的报道,把一些与航空、飞机相关的更生动的故事,甚至独家的东西给大家揭秘。另外我们还会关注航空业内的一些动态,把最新的一些消息、服务的资讯带给大家。还有随着我国低空越来越放开,大家对于飞行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明年会组织一系列的体验的活动,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自己开飞机,自己去体验不一样的飞机,包括去开模拟机。
志梅机长的航空体验:(一级标题)
A380上的睡神
做《航空在线》后,我越来越发现飞行本身很有意思,自然呢也比之前有了更多体验的机会。飞行可以把你天空的距离缩短,你会发现无论想去哪儿都不是一件难事了。长途飞行十几个小时,在飞行的过程当中,我会带自己爱吃的东西,会看电影,会读自己喜欢的书,甚至就自己一个人发发呆,不过,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呢还是只要闲下来就会睡着——我上飞机,如果没有特别吸引我的东西,可能十几个小时就直接睡过去了。总之,对我来说,飞行是一件特别轻松愉快的事,它能提供我足够的时间闲下来转换心情。
话说我这个飞机“睡神”,还真有一次出糗的经历——那还是德国汉莎A380飞机第一次飞中国,当时我们被邀去体验。没上飞机前我就想着一定要体验A380的机舱的安静和舒适,结果上了飞机呢,餐时服务人员特意问了我要什么餐,我点了虾餐,结果人家上餐的时候我就梦周公去了,离降落北京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被旁边的朋友摇醒,人家告诉我:志梅你该跟一路畅通连线了……不过呢,这也说明了A380真的真的很安静,安静得可以让我睡一路。
奥列佛漫游小人国
一次特别难忘的旅程是我去年到欧洲看A380 大部件的运送。A380是世界上最大的宽体客机,500多人的座位,所以它的机翼、机舱、中段、头部、尾翼等每一个部件都超级大。以前空客的飞机有一个装飞机的飞机叫bluegar,像一个巨大的海豚,里面可以装320、319这种小飞机,还有330的部件,但bluegar装不进380,因为380太大了,于是运380怎么办呢?去年10月我们是先飞到德国,再到法国图卢兹,为的就是看这“大家伙”的运送。事实上,A380 的部件只能通过海运加陆运,是从德国汉堡的港口运到法国一个港口,再用汽车运到图卢兹的工厂进行组装。海上的运输还好,最有意思的是用汽车运这些“大家伙”,你会在图卢兹这个小城看到好几辆货运车首尾串在一起,晃晃悠悠地驶进非常窄小的街区。后来我们了解到当地每个月会有一回A380大部件运输,运输之前全城会提前好几天发通告做准备,比如双向道变单向道。得到通知的当地人会像过节一样在街道两边聚齐,搬着小板凳等候A380的肢体游进城区——当时那个场景像极了童话故事中巨人奥列佛穿越小人国。仰望着那些庞然大物,我当时就感到,人真的好渺小啊!
直升机也能飞成战斗机
我记得我第一次体验坐直升飞机是跟着几个爱飞行的朋友一起去珠海。现场他们问我:“坐么?”我说:“坐啊!”不过当被告知螺旋桨飞机一旦空中停车会比较麻烦后,我还是会有点担心。
不过后来,我还是坐在了飞机四个座位之一,我的座位是与驾驶员是一个方向,所以空中角度和飞行姿态都比较舒服。起飞以后,飞机就开始做一些类似空中特技表演之类的动作,意在将飞机的各种性能和状态都体现出来,比如做一些“斜角”“横冲”“俯冲”等等。也就是那次,我知道了“包线”一词。那天,同飞的几个朋友落地后都说:“天上就听你叫了!”哈哈,其实我也不是害怕啦,一开始是兴奋,后来当飞机开始飞包线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身体不舒服的感觉。飞行当中,那种俯冲和拉伸让你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在玩过山车。驾驶员甚至还会让飞机在空中停留几秒钟,让我们观看空中的景致。这次飞行体验让我很难忘,后来一回味起整个过程,当时的惊险和刺激还会让我很激动,太好玩了!
考个“C本” 坐空中的宝马
对于国外低空放开的程度,我在美国亚特兰大有亲身的感受。在亚特兰大,一天我在靠近森林边缘的地方等人时,偶然一扭头发现旁边有一个停机坪,停机坪上停满了形形色色的小飞机。当时一对情侣正巧走到其中一架属于他们的飞机旁,拿出钥匙,像开车一样地启动了飞机,十分钟后就沿着跑道滑向天边了。我当时就感叹:“原来可以这样开飞机啊!”国外低空放开的程度真的很高。现在通航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点,因此北京的低空(1000米以下)已经有望在短时间内局部放开。999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999从欧洲直升机公司(现在归属于空客)新买了一架直升机,就是进行特殊情况下紧急救助,它可以和空军申请航路,然后到达四环或者四环以内进行救助。这预示着民用空运将会越来越被放开,大家将会有更多体验飞行的渠道。
看着周围很多朋友都坐上了驾驶位,我眼馋心痒,也琢磨着要不考个飞行驾照?现在天津和珠海都可以考飞行驾照,北京也在渐渐放宽政策。上次去国航招飞行员的现场,人家就说:“哎,你要不也考个女飞行员?”我说:“年龄过了,不行了~”其实我们学驾照没有必要学民航飞机的驾照,我们能学个“C本”驾驶一些小飞机就可以了,像塞斯纳和西锐。中行工业现在在做“爱飞客”的活动,这个飞的就是西锐。西锐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很多人说它是“空中的宝马”,就是在直升机中它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我知道演员苗圃就有一架,她自己也考了驾照。据我了解,在美国和加拿大学飞行驾照,大概要10万多人民币。在国内,考了飞行驾照也不一定非要买私人飞机,反正我买不起,再说买了飞机托管的费用高得惊人,所以还是租飞机开靠谱,也可以加入飞行俱乐部。 志梅机长小课堂:(一级标题)
“空中停车”也未必是“大事”
事件是这样的:一架南航A330在从珠海飞往北京的途中,因一个故障导致空中停车,机长很镇定地让自己的副驾驶通告所有的乘客“你们放心,我们有能力把你们安全送达备降场”。就此事件,媒体一开始的报道是很煽情的,他们描述“机长的声音是颤抖的”,“乘客默默流着泪……手手相握”等等。
其实,我认为:一定要这样煽情么?只有这样才表明南航这位机长是负责任的吗?机长镇定的表现固然很完美,不过就他们平时的训练(包括飞行员模拟机的飞行以及乘务员紧急情况撤离的程序)和专业度来讲,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我希望当更多的人了解航空背后的知识以及航空人的职责后,我们的媒体报道也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和科学。我从珠海回来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就对我说:“志梅你亏了回来了,你要坐那个航班多可怕啊!”可见,一个夸张的报道会让我们老百姓认为飞机上任何小毛病的发生都是“可怕至极”。
其实任何飞机在出厂前,飞机制造商都会进行无数次地试验。飞机各种零部件失效后的安全处理机制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套成熟的系统,针对这些,飞行员手册中也规定了无数次的演练。除了机长和飞行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职业准则,航空公司对飞行人员“放飞”前的考核同样也是一个漫长而严酷的过程,大概是以一年1000个小时累积,这也是确保乘客飞行安全的一个砝码。
安全带绝对不能摘
其实我每次坐飞机也和所有乘客一样:把安全与否的一切问题都交给机长。我们所做的就是听从指挥,享受飞行。飞行过程中难免遇到气流有些颠簸,乘客脸上也或多或少显露出紧张恐慌的神情,不过这一切都是飞行体验的必经过程。我曾遇到过飞机途遇气流而骤然下降的情况,这时候机长往往会通过广播解释飞机的状况以安慰大家紧张的情绪。相对于普通乘客的恐慌和紧张,我可能会更淡定一些,因为职业习惯让我脑子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些诸如“这是一个什么航空公司啊”“是什么样的机型啊”“安全度怎样啊”之类的问题,然后理智地选择相信机长和乘务人员。
在飞机上,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定要确保自己全程系好安全带(就算是飞机飞到平流层达到最平稳最省油的状态),这也是我想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在理论上,任何时候飞机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类似气流不稳的“小插曲”,对于突发情况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系紧安全带。还有就是在飞机落地之后的滑行过程中,很多乘客认为落地了就没必要系安全带了,这其实是不对的,你怎么知道不会出现紧急刹车或者任何突发的情况呢?一旦发生情况,没有系安全带的人就会“腾”地弹起来,由此对颈椎产生的损伤是很大的。正确的做法是:等飞机停稳了,头顶的安全带指示灯变暗后再解开安全带。
给空乘人员一个微笑吧
中西方文化不同也是我感受比较深的地方,我每次坐外航的飞机,当飞机平安降落,机长都会告诉大家“我们平安落地,感谢大家搭乘某某航空公司班机”,在这个时候外国乘客们会不约而同地鼓掌,然后下机时乘务也会对乘客表示感谢。其实如果乘客能投以乘务人员一个微笑,乘务人员就会更有干劲儿地服务,更开心与乘客做沟通。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况是:乘务大多脸上挂着笑容,但乘客很多未必会回馈他们一个微笑,我希望我们的乘客能在越来越了解空乘的职业和飞行的辛苦后慢慢对他们越来越尊重吧,这也是一个加强相互沟通和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