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史上,为冤假错案平反并不是稀罕事,但为“自首且已判罪”的案件平反,实在是罕见,然而瑞典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自首判罪,又无罪释放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出现一位非常特别的罪犯托马斯·奎克。1990年他因抢劫银行未遂而被抓获并判刑,但因患有精神病被送往瑞典中部的法伦市,到医院里接受精神治疗。
在一次谈话中,奎克向精神治疗师“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曾犯过一件杀人案,并由此开始近10年的“自首”过程。与治疗师聊天中,奎克陆陆续续坦承自己共犯过30多起谋杀案,曾对受害人多次殴打、性侵、分尸,甚至吃人肉,还坦言要向心中的偶像汉尼拔(西方悬疑小说电影里一位变态杀手)致敬……
他的供述被警方和媒体知悉,一时间奎克成为瑞典史上令人谈之色变的变态连环杀人犯。警方根据奎克的供认,在作案现场找到了部分证据,奎克因此被定罪8次。
然而2001年,奎克突然单方面宣布不再配合警方调查,全盘否认种种罪行,坚称自己不是杀人犯,从未杀过任何一个人,并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从此他消失于公众视野,在精神病医院里默默沉寂长达7年之久。
2008年12月奎克才接受记者采访。时隔七年,他再次否认自己是杀人犯,并详细说明了自己“成为”连环杀手的背后真相。神奇的是,经过重审,他的所有罪名被撤消,他也被无罪释放。
回顾整个过程,奎克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困惑。一个从未杀过人的人,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是杀人犯,还是连环变态杀人犯?既然不是杀人凶手,为什么他又曾经8次被定罪?既然承认是连环杀手,多年后为什么他又突然反悔了?
缺少关爱,羞愧痛苦
这一切都要从奎克小时候说起。其实,奎克只是他“名扬天下”所用的名字,他真正的名字是斯图尔·伯格瓦尔。1950年,他出生于瑞典一个普通家庭,与其他6个弟兄姊妹一起长大。或许家中人口众多,工作繁忙,父母的爱平摊到每个子女身上就显得不多了,自幼伯格瓦尔没受过特别的关注。但他从小喜欢戏剧和写作,渴望成为“莎士比亚”那样的人物。
然而14岁那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竟有同性恋倾向。从此生活在家人的冷漠和世人的非议之中,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深感羞愧和痛苦。后来他开始瞒着父母滥用药物,试图以此寻求快感,得到所谓的解脱。然而越陷越深,青春期所承受的这些压力和药物成瘾使他人生雪上加霜,精神出了问题,他对同性反倒越来越着迷。
成年后伯格瓦尔多次性侵未成年男性,并因此判刑入狱,但又因精神问题被转到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他旧习复发,滥用药物、刺伤他人等,再次被捕入狱,然后再辗转到医院继续接受精神治疗。反反复复出院入院,就这样持续了很多年。
为引关注,不择手段
1990年伯格瓦尔40岁,但依然不务正业,有一次为筹钱买毒品而抢劫银行。结果不幸被当场逮捕,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被捕。
同以往一样,伯格瓦尔被转入医院。本来可以很快出去,但或许人到中年感慨万千,伯格瓦尔第一次感到了极度的孤独。他回想前半生,觉得一无所成,也从未得到真正的爱和关注。他寄希望于心理治疗师(也是当时他接触最多的人)帮自己走出痛苦深渊,然而治疗师要面对的患者很多,对伯格瓦尔没过多关注。而与其他患者相比,伯格瓦尔人生平淡无奇,治疗师对他始终没产生多大兴趣,更别提多花心思帮他解决痛苦了。
有一次与治疗师聊到童年,或许是心情苦闷,或许是借机发泄,伯格瓦尔有意无意把童年经历说得悲惨了一点。结果出乎意料,治疗师对这个明显产生了兴趣。接下来,他又编了一段儿时遭父亲性侵的经历,治疗师对此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治疗师的反应让伯格瓦尔突然明白:要想受到关注,必须与众不同,甚至非常奇特才行。
为求新奇,伯格瓦尔开始大量阅读。同时他正式改名为托马斯·奎克,显示自己实际上是有奇特人生的另一个人,还立志成为像汉尼拔那样的变态杀手。奎克如饥似渴地阅读,把新闻报刊上的案情细节一一默记在心,把案件始末都联系起来,然后聊天时“无意间”向治疗师透露“自己曾犯”的案件信息。
这些案件凶残暴虐,杀人手法多样,极其变态,数量极多,令人发指。但恰恰是这些引起治疗师浓厚的兴趣,还引起警方极大兴趣。于是治疗师主动关心他,主动找他聊天;其他病人、护士和医生也对他另眼相看,态度大不相同;外界媒体记者也争相报道,所有人都把他当作“与众不同的人物”。他自己一次次“自首”,一次次被关注,日益成为焦点人物,处在世界中心。
这使他内心越来越满足,同时也使奎克获得很多好处,诸如他想要的药物、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关注……其中苯二氮?药物是他特别渴望的,这是一种镇静剂,让他情绪平静,不再因羞愧和痛苦而恐惧,但会产生强烈的依赖。
内心满足加上药物作用,使他越来越沉迷其中,甚至还兴奋地出了一本自传回忆录。在书中,他描述了痛苦不堪的童年经历,分析自己的杀人动机,并把这种变态都归咎于原生家庭……
为了破案,草草了结
虽然他坦白自己的“罪行”,但要判刑定罪,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调查取证。奎克很聪明又很细心,他善于从警方、律师和治疗师的一次次问话中获取信息;当警察带他去案发现场取证,参与调查,指认证据时,他还能随机应变,从与他人交流中了解更多案情细节。
东拼西凑的“情报”加上大量的阅读,使他一次次完善自己的供词,最后就连司法人员也觉得,如果不是凶手,他根本无法讲出这么多符合案情的具体细节。另外,通常人们认为,人不会引火烧身,即使真杀了人也会极力掩饰,因此当有人承认杀人,一般认为要么是不得已,要么是疏忽泄露,而很少怀疑那不是真的。
于是,经过7年调查,尽管很多案件最终只有奎克自己的供词作为证据,但在6次庭審中,他仍然获得了8项定罪。其中有一起案件受到了怀疑,但受害人家属在铺天盖地的声音中显得很弱小。受害人是一名失踪的11岁男童。男童父母发现奎克的供词与孩子情况不太符合,并且前后不一,比如孩子身上胎记的信息,奎克之前从未提及,但经父母一说,他便神奇地“忆起”。但父母的怀疑并没有引起警方足够的注意,并且这种前后不一(其他案件中也有)被认为是因为奎克患有精神病,记忆有偏差。
或许是警方太急于破案,也或许是奎克的忽悠能力太强,直到他自己翻供前,几乎没有人怀疑他说的是谎言。
突然翻供,只因药物
事实上直到2001年奎克翻供后,人们仍然没怀疑,更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觉得那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在无聊地抵赖。2006年,失踪11岁男童的父母要求法院撤回对奎克的判决并追缉真正的凶手,但法官依然维持原判,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直到2008年,一位瑞典记者详细查阅了长达5000多页的案情报告后,才发现每一个被定罪的案件都有疑点,自始至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证据可以判定奎克有罪,而且就连奎克的证词也令人十分怀疑。
在这位记者的请求下,沉默7年后,奎克终于接受了采访。采访过程中,奎克敞开了心扉,解释自己“连环杀人”的原因。期间他曾想停止说谎,但由于对镇静类药物十分上瘾,并且只要他讲出警方想听的话,就可以得到任何他想要的药物和东西作为奖励;有时警方也对他有所怀疑,每当这时他解释自己是故意扰乱调查,或者是精神创伤而记错细节,然后就总能得到警方的原谅和重新信任。
2001年突然翻供,只是因为那时医院换新院长。新院长发现奎克服用的镇静剂苯二氮?药物已远远超标,便立刻停止供应,帮他慢慢戒药。脱离药物的影响和诱惑,奎克逐渐清醒,意识到连环杀手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再加上没有药物奖励,他就彻底翻供了。
为查清事实真相,记者随后联合专家继续调查核实。最终惊讶地发现,奎克根本没有他所说的黑暗童年,在他自首的30多起案件(包括定罪的8起)中,有很多证据是矛盾的。
曾报道为失踪的两名索马里难民,被他坦言遭自己杀害,但后来调查发现那两人已在其他国家被找到,而且活得好好的。警方在他指引下曾于犯罪现场搜到的“人骨”证物,后来被专家证实,那其实是木块、胶水和塑料的混合物,当时未详细检验,把它当作骨头呈交法庭,而作为给他定了罪的证据。甚至有的案件中,奎克还有不在场证明。
记者和专家给出的证据使舆论一片哗然,迫于公众压力,瑞典司法机构不得不重新调查那8起案件。经过几年的彻底调查,一件件排查后,2013年7月司法机构撤销了奎克的所有罪名,还给他清白。而他自己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并恢复了原来的名字——伯格瓦尔。
自首判罪,又无罪释放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出现一位非常特别的罪犯托马斯·奎克。1990年他因抢劫银行未遂而被抓获并判刑,但因患有精神病被送往瑞典中部的法伦市,到医院里接受精神治疗。
在一次谈话中,奎克向精神治疗师“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曾犯过一件杀人案,并由此开始近10年的“自首”过程。与治疗师聊天中,奎克陆陆续续坦承自己共犯过30多起谋杀案,曾对受害人多次殴打、性侵、分尸,甚至吃人肉,还坦言要向心中的偶像汉尼拔(西方悬疑小说电影里一位变态杀手)致敬……
他的供述被警方和媒体知悉,一时间奎克成为瑞典史上令人谈之色变的变态连环杀人犯。警方根据奎克的供认,在作案现场找到了部分证据,奎克因此被定罪8次。
然而2001年,奎克突然单方面宣布不再配合警方调查,全盘否认种种罪行,坚称自己不是杀人犯,从未杀过任何一个人,并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从此他消失于公众视野,在精神病医院里默默沉寂长达7年之久。
2008年12月奎克才接受记者采访。时隔七年,他再次否认自己是杀人犯,并详细说明了自己“成为”连环杀手的背后真相。神奇的是,经过重审,他的所有罪名被撤消,他也被无罪释放。
回顾整个过程,奎克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困惑。一个从未杀过人的人,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是杀人犯,还是连环变态杀人犯?既然不是杀人凶手,为什么他又曾经8次被定罪?既然承认是连环杀手,多年后为什么他又突然反悔了?
缺少关爱,羞愧痛苦
这一切都要从奎克小时候说起。其实,奎克只是他“名扬天下”所用的名字,他真正的名字是斯图尔·伯格瓦尔。1950年,他出生于瑞典一个普通家庭,与其他6个弟兄姊妹一起长大。或许家中人口众多,工作繁忙,父母的爱平摊到每个子女身上就显得不多了,自幼伯格瓦尔没受过特别的关注。但他从小喜欢戏剧和写作,渴望成为“莎士比亚”那样的人物。
然而14岁那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竟有同性恋倾向。从此生活在家人的冷漠和世人的非议之中,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深感羞愧和痛苦。后来他开始瞒着父母滥用药物,试图以此寻求快感,得到所谓的解脱。然而越陷越深,青春期所承受的这些压力和药物成瘾使他人生雪上加霜,精神出了问题,他对同性反倒越来越着迷。
成年后伯格瓦尔多次性侵未成年男性,并因此判刑入狱,但又因精神问题被转到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他旧习复发,滥用药物、刺伤他人等,再次被捕入狱,然后再辗转到医院继续接受精神治疗。反反复复出院入院,就这样持续了很多年。
为引关注,不择手段
1990年伯格瓦尔40岁,但依然不务正业,有一次为筹钱买毒品而抢劫银行。结果不幸被当场逮捕,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被捕。
同以往一样,伯格瓦尔被转入医院。本来可以很快出去,但或许人到中年感慨万千,伯格瓦尔第一次感到了极度的孤独。他回想前半生,觉得一无所成,也从未得到真正的爱和关注。他寄希望于心理治疗师(也是当时他接触最多的人)帮自己走出痛苦深渊,然而治疗师要面对的患者很多,对伯格瓦尔没过多关注。而与其他患者相比,伯格瓦尔人生平淡无奇,治疗师对他始终没产生多大兴趣,更别提多花心思帮他解决痛苦了。
有一次与治疗师聊到童年,或许是心情苦闷,或许是借机发泄,伯格瓦尔有意无意把童年经历说得悲惨了一点。结果出乎意料,治疗师对这个明显产生了兴趣。接下来,他又编了一段儿时遭父亲性侵的经历,治疗师对此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治疗师的反应让伯格瓦尔突然明白:要想受到关注,必须与众不同,甚至非常奇特才行。
为求新奇,伯格瓦尔开始大量阅读。同时他正式改名为托马斯·奎克,显示自己实际上是有奇特人生的另一个人,还立志成为像汉尼拔那样的变态杀手。奎克如饥似渴地阅读,把新闻报刊上的案情细节一一默记在心,把案件始末都联系起来,然后聊天时“无意间”向治疗师透露“自己曾犯”的案件信息。
这些案件凶残暴虐,杀人手法多样,极其变态,数量极多,令人发指。但恰恰是这些引起治疗师浓厚的兴趣,还引起警方极大兴趣。于是治疗师主动关心他,主动找他聊天;其他病人、护士和医生也对他另眼相看,态度大不相同;外界媒体记者也争相报道,所有人都把他当作“与众不同的人物”。他自己一次次“自首”,一次次被关注,日益成为焦点人物,处在世界中心。
这使他内心越来越满足,同时也使奎克获得很多好处,诸如他想要的药物、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关注……其中苯二氮?药物是他特别渴望的,这是一种镇静剂,让他情绪平静,不再因羞愧和痛苦而恐惧,但会产生强烈的依赖。
内心满足加上药物作用,使他越来越沉迷其中,甚至还兴奋地出了一本自传回忆录。在书中,他描述了痛苦不堪的童年经历,分析自己的杀人动机,并把这种变态都归咎于原生家庭……
为了破案,草草了结
虽然他坦白自己的“罪行”,但要判刑定罪,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调查取证。奎克很聪明又很细心,他善于从警方、律师和治疗师的一次次问话中获取信息;当警察带他去案发现场取证,参与调查,指认证据时,他还能随机应变,从与他人交流中了解更多案情细节。
东拼西凑的“情报”加上大量的阅读,使他一次次完善自己的供词,最后就连司法人员也觉得,如果不是凶手,他根本无法讲出这么多符合案情的具体细节。另外,通常人们认为,人不会引火烧身,即使真杀了人也会极力掩饰,因此当有人承认杀人,一般认为要么是不得已,要么是疏忽泄露,而很少怀疑那不是真的。
于是,经过7年调查,尽管很多案件最终只有奎克自己的供词作为证据,但在6次庭審中,他仍然获得了8项定罪。其中有一起案件受到了怀疑,但受害人家属在铺天盖地的声音中显得很弱小。受害人是一名失踪的11岁男童。男童父母发现奎克的供词与孩子情况不太符合,并且前后不一,比如孩子身上胎记的信息,奎克之前从未提及,但经父母一说,他便神奇地“忆起”。但父母的怀疑并没有引起警方足够的注意,并且这种前后不一(其他案件中也有)被认为是因为奎克患有精神病,记忆有偏差。
或许是警方太急于破案,也或许是奎克的忽悠能力太强,直到他自己翻供前,几乎没有人怀疑他说的是谎言。
突然翻供,只因药物
事实上直到2001年奎克翻供后,人们仍然没怀疑,更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只觉得那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在无聊地抵赖。2006年,失踪11岁男童的父母要求法院撤回对奎克的判决并追缉真正的凶手,但法官依然维持原判,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直到2008年,一位瑞典记者详细查阅了长达5000多页的案情报告后,才发现每一个被定罪的案件都有疑点,自始至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证据可以判定奎克有罪,而且就连奎克的证词也令人十分怀疑。
在这位记者的请求下,沉默7年后,奎克终于接受了采访。采访过程中,奎克敞开了心扉,解释自己“连环杀人”的原因。期间他曾想停止说谎,但由于对镇静类药物十分上瘾,并且只要他讲出警方想听的话,就可以得到任何他想要的药物和东西作为奖励;有时警方也对他有所怀疑,每当这时他解释自己是故意扰乱调查,或者是精神创伤而记错细节,然后就总能得到警方的原谅和重新信任。
2001年突然翻供,只是因为那时医院换新院长。新院长发现奎克服用的镇静剂苯二氮?药物已远远超标,便立刻停止供应,帮他慢慢戒药。脱离药物的影响和诱惑,奎克逐渐清醒,意识到连环杀手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再加上没有药物奖励,他就彻底翻供了。
为查清事实真相,记者随后联合专家继续调查核实。最终惊讶地发现,奎克根本没有他所说的黑暗童年,在他自首的30多起案件(包括定罪的8起)中,有很多证据是矛盾的。
曾报道为失踪的两名索马里难民,被他坦言遭自己杀害,但后来调查发现那两人已在其他国家被找到,而且活得好好的。警方在他指引下曾于犯罪现场搜到的“人骨”证物,后来被专家证实,那其实是木块、胶水和塑料的混合物,当时未详细检验,把它当作骨头呈交法庭,而作为给他定了罪的证据。甚至有的案件中,奎克还有不在场证明。
记者和专家给出的证据使舆论一片哗然,迫于公众压力,瑞典司法机构不得不重新调查那8起案件。经过几年的彻底调查,一件件排查后,2013年7月司法机构撤销了奎克的所有罪名,还给他清白。而他自己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并恢复了原来的名字——伯格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