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阿克塔斯特大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境内,新建铁路哈密(火石泉)至将军庙的主要控制性工程。目的:深入了解山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路基工程进行分析、比选。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等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手段。结果:介绍了桥址区的地质特征、自然地理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将特大桥通过断层处优化为路基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比选。结论:通过对特大桥和优化后的路基进行综合对比,有明显的优势,为下阶段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推荐方案。
关键词 山区 阿克塔斯特大桥 断层 设计方案优化比选
一、概况
1.工程概况。哈密至将军庙铁路(简称“哈将铁路”)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自兰新铁路哈密地区火石泉站引出,经三道岭煤矿,沿北天山南麓向西北方向行进,自巴里坤山和博格达山之间垭口翻越天山后沿天山北麓西行,经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后折向北,沿省道S228线与在建的准将铁路将军庙站相接,线路全长421.918 km。
阿克塔斯特大桥位于哈将铁路大石头至阿克塔木段大石头村南侧约3 km,距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城约90 km,起讫里程为DK227+152.70~DK227+981.30,孔跨式样为25 m~32 m梁桥,全长0.828 6 km,设计为单线桥梁,线路呈曲线形式通过,为跨越山间洼地而设。
2.自然地理概况。阿克塔斯特大桥位于北天山剥蚀山地。地面高程1 462 m~1 520 m,地形起伏大,沟梁相间,山坡陡峻,谷宽沟深,呈“U”形沟谷。同时跨越1条区域性一级断裂带,地表道路通行不畅。当地地表水主要为泉水及冲沟中的季节性流水,受大气降水及泉水补给;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排泄、径流条件不畅快,水位随地形的起伏变化较大。本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年最大降水量515.1 mm,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年平均蒸发量2 175.5 mm,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结合地形、地貌分析,在融雪期和雨季易发生突发性洪水。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 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s,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桥址区地层岩性复杂,地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土、细角砾土,下伏地层为断层角砾和断层泥及上石炭系玄武岩和安山岩,局部地段基岩裸露于地表。
2.区域地质构造。线路自哈密至将军庙经过准噶尔-北天山褶皱系北天山优地槽的吐鲁番-哈密山间坳陷盆地、哈尔力克复背斜西南部和准噶尔坳陷盆地东部隆起(见构造纲要图1)。线路通过哈尔力克复背斜西南部,地质构造较发育。
图1 哈密至将军庙线初步设计构造纲要图
(1)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于北天山山区,哈将线铁路主要经过5条区域性断裂,分别为大河沿至洛包泉区域性断裂带(F1)、塔奥拉依川峡谷北区域性断层(F2)、1663高地—谢雷克库都克以北区域性断层(F3)、头水—芨芨台北区域性断层(F4)、大石头—色皮口北东向断裂带(F5),其中F1区域性断层为第四纪活动性断层,上新世以来其活动显著,曾于1842年与1914年发生过两次7.5级地震。
桥址区线路经过F5-3区域性断裂,属逆断层,位于大石头西3 km处,走向由20°逐渐转为65°,长约58 km,断裂带宽30 m~150 m。受F1区域性活动断层的影响,F5-3逆断层对桥梁工程存在安全影响。
(2)褶皱:桥址处线路经过卡扎赫七角井峡谷背斜,位于卡扎赫七角井峡谷口处,为一向南西倾伏的背斜,轴向自北东向西南,北东向被F5-3断层切割。岩层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
三、勘察实施过程
1.工程地质调绘。经现场地质调绘,桥址区哈密端桥台位于山坡陡壁处,属地形陡峭地段,基岩裸露,节理裂隙发育,相对高差约60 m,桥位中部及哈密端桥台位于山间洼地,地形相对平缓,地势随地形的变化逐渐抬升,高程介于1 462.7~1 480.79,相对高差18.09 m,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冲、洪积层所覆盖,局部有基岩裸露。地表漫流发育,局部形成深约1 m的宽沟。
2.物探工作。根据地质调绘及区域地质图,结合地形、地貌,本次物探采用电阻率法,在可能出现断层影响范围进行了物探测试,共布设物探测线8条,长4.7 km。典型物探视电阻率等值线见图2,由剖面视电视阻率等值线断面图(见图2)可知,高阻与低阻对比效果明显,该剖面方向上距离0~255 m、320 m~550 m呈现高阻闭合显示,电阻率为400 Ω·m~4000 Ω·m,距离255 m~320 m呈现低阻闭合显示,电阻率为100 Ω·m~600 Ω·m,推断测区断面中部有断层发育,断层破碎带宽70 m~110 m。
图2 剖面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
3.钻探工作。依据物探成果,结合桥梁墩台位置,先进行隔墩布设,共布13个钻孔,其中有2个孔布设在物探异常显示推测为断层的范围内。经钻探,推测断层范围内的2个钻孔岩芯均发现断层角砾和断层泥。因事先按隔墩布设钻孔,与相邻见未见断层现象的钻孔间相隔一个桥墩,后补加1个钻孔,施钻后岩芯同上2个钻孔地层一致,也出现断层角砾和断层泥,揭示厚度19.2 m~31.2 m(均未揭穿)。钻探结果证明,物探成果对断层带的测试基本准确。由于采用单一的物探测试方法,个别断面图显示断层位置偏差较大。
4.勘察效果。(1)断层带的分布与特征:经物探成果和钻孔岩芯分析,F5-3逆断层在线路DK227+930处呈小角度(约30°)斜交通过(见图3)。断层带宽度约126 m。两盘岩性为灰绿色的玄武岩,岩石十分破碎,岩体完整性差。断带内主要为断层泥和断层角砾组成,厚度大,并含水。勘察提出的断层泥基本承载力为300 kPa;断层角砾基本承载力为300 kPa~350 kPa。 (2)采用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方法进行相互补充、验证,查明了桥址区断层的分布范围及特征,为优化设计方案比选提供地质依据。
图3 F5-3 逆断层通过阿克塔斯特大桥平面图
四、工程方案比选
初步设计阶段该段以特大桥方案通过,本人提出线路应以路基形式通过断层带比较适宜,使桥梁尽可能地避开断层带地段。该桥在线路DK227+855~DK228+981.30段通过(F5-3)断层,其中22号桥墩至将军庙桥台桥基置于断层带内,长约126 m。根据桥址所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及工程的经济、安全性进行和施工难度综合比选,达到对工程费用与安全度的最佳选择。
1.原桥方案。优点:合理利用地形,以地形设桥。缺点:桥址通过断层带宽度较长,约126 m,断带内主要为断层泥和断层角砾组成,含水,对大桥地基强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桥台(将军庙侧)高度较高,路基填方作为荷载对桥台基础的影响较大,特别在断层破碎带中;桥基位于破碎带内,属抗震不利地段;工程规模及投资大。
2.路基方案。优点:就近取材,操作简单,工期时间短,减少造价,降低工程投资;降低灾害规模和危害程度,减少损失,灾后便于施工;桥位中部冲沟与断层相距395 m,地形相对平缓,高程介于1 467.31~1 478.88,线路地势随地形的变化逐渐抬升,相对高差11.57 m,桥净空高8.39 m~10.37 m,过水断面长,加之断层带处偏离山口处,故突发性洪水对该桥断层处影响小,须加强导流及路基坡面防护措施;风吹雪易在低路堤及缓丘背风侧堆积,S303省道严重段落最大风积雪厚度2.5 m~3 m。根据该段线路设计高程,路基填方高度9. 9 m~13.1 m。雪害对路基工程无影响。缺点:受突发性洪水冲蚀。
五、结束语
1.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质因素,详细调查各种地质灾害。本次勘察通过工程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综合方法,基本查明了断层带的分布范围,为工程的勘察设计提供了依据。
2.桥梁总体方案布置是设计中最基本、最复杂的问题,各种条件和需求总是交织在一起,桥梁方案选择是否合理,不是多一跨少一跨的问题,而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找到相对经济、安全、合理的方案,通过以上的综合比选分析,路基方案优于原桥方案。
3.该工程于2011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尚未进行施工图设计,本文针对断层对桥基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满足桥梁专业的技术要求下,如进行调整优化,可从设计源头控制降低工程投资,消除地质灾害危害的风险,达到对工程费用与安全度的最选择,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新建铁路哈密至将军庙线初步设计地质篇.乌鲁木齐: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
关键词 山区 阿克塔斯特大桥 断层 设计方案优化比选
一、概况
1.工程概况。哈密至将军庙铁路(简称“哈将铁路”)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自兰新铁路哈密地区火石泉站引出,经三道岭煤矿,沿北天山南麓向西北方向行进,自巴里坤山和博格达山之间垭口翻越天山后沿天山北麓西行,经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后折向北,沿省道S228线与在建的准将铁路将军庙站相接,线路全长421.918 km。
阿克塔斯特大桥位于哈将铁路大石头至阿克塔木段大石头村南侧约3 km,距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城约90 km,起讫里程为DK227+152.70~DK227+981.30,孔跨式样为25 m~32 m梁桥,全长0.828 6 km,设计为单线桥梁,线路呈曲线形式通过,为跨越山间洼地而设。
2.自然地理概况。阿克塔斯特大桥位于北天山剥蚀山地。地面高程1 462 m~1 520 m,地形起伏大,沟梁相间,山坡陡峻,谷宽沟深,呈“U”形沟谷。同时跨越1条区域性一级断裂带,地表道路通行不畅。当地地表水主要为泉水及冲沟中的季节性流水,受大气降水及泉水补给;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排泄、径流条件不畅快,水位随地形的起伏变化较大。本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年最大降水量515.1 mm,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年平均蒸发量2 175.5 mm,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结合地形、地貌分析,在融雪期和雨季易发生突发性洪水。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 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s,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桥址区地层岩性复杂,地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土、细角砾土,下伏地层为断层角砾和断层泥及上石炭系玄武岩和安山岩,局部地段基岩裸露于地表。
2.区域地质构造。线路自哈密至将军庙经过准噶尔-北天山褶皱系北天山优地槽的吐鲁番-哈密山间坳陷盆地、哈尔力克复背斜西南部和准噶尔坳陷盆地东部隆起(见构造纲要图1)。线路通过哈尔力克复背斜西南部,地质构造较发育。
图1 哈密至将军庙线初步设计构造纲要图
(1)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于北天山山区,哈将线铁路主要经过5条区域性断裂,分别为大河沿至洛包泉区域性断裂带(F1)、塔奥拉依川峡谷北区域性断层(F2)、1663高地—谢雷克库都克以北区域性断层(F3)、头水—芨芨台北区域性断层(F4)、大石头—色皮口北东向断裂带(F5),其中F1区域性断层为第四纪活动性断层,上新世以来其活动显著,曾于1842年与1914年发生过两次7.5级地震。
桥址区线路经过F5-3区域性断裂,属逆断层,位于大石头西3 km处,走向由20°逐渐转为65°,长约58 km,断裂带宽30 m~150 m。受F1区域性活动断层的影响,F5-3逆断层对桥梁工程存在安全影响。
(2)褶皱:桥址处线路经过卡扎赫七角井峡谷背斜,位于卡扎赫七角井峡谷口处,为一向南西倾伏的背斜,轴向自北东向西南,北东向被F5-3断层切割。岩层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
三、勘察实施过程
1.工程地质调绘。经现场地质调绘,桥址区哈密端桥台位于山坡陡壁处,属地形陡峭地段,基岩裸露,节理裂隙发育,相对高差约60 m,桥位中部及哈密端桥台位于山间洼地,地形相对平缓,地势随地形的变化逐渐抬升,高程介于1 462.7~1 480.79,相对高差18.09 m,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冲、洪积层所覆盖,局部有基岩裸露。地表漫流发育,局部形成深约1 m的宽沟。
2.物探工作。根据地质调绘及区域地质图,结合地形、地貌,本次物探采用电阻率法,在可能出现断层影响范围进行了物探测试,共布设物探测线8条,长4.7 km。典型物探视电阻率等值线见图2,由剖面视电视阻率等值线断面图(见图2)可知,高阻与低阻对比效果明显,该剖面方向上距离0~255 m、320 m~550 m呈现高阻闭合显示,电阻率为400 Ω·m~4000 Ω·m,距离255 m~320 m呈现低阻闭合显示,电阻率为100 Ω·m~600 Ω·m,推断测区断面中部有断层发育,断层破碎带宽70 m~110 m。
图2 剖面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
3.钻探工作。依据物探成果,结合桥梁墩台位置,先进行隔墩布设,共布13个钻孔,其中有2个孔布设在物探异常显示推测为断层的范围内。经钻探,推测断层范围内的2个钻孔岩芯均发现断层角砾和断层泥。因事先按隔墩布设钻孔,与相邻见未见断层现象的钻孔间相隔一个桥墩,后补加1个钻孔,施钻后岩芯同上2个钻孔地层一致,也出现断层角砾和断层泥,揭示厚度19.2 m~31.2 m(均未揭穿)。钻探结果证明,物探成果对断层带的测试基本准确。由于采用单一的物探测试方法,个别断面图显示断层位置偏差较大。
4.勘察效果。(1)断层带的分布与特征:经物探成果和钻孔岩芯分析,F5-3逆断层在线路DK227+930处呈小角度(约30°)斜交通过(见图3)。断层带宽度约126 m。两盘岩性为灰绿色的玄武岩,岩石十分破碎,岩体完整性差。断带内主要为断层泥和断层角砾组成,厚度大,并含水。勘察提出的断层泥基本承载力为300 kPa;断层角砾基本承载力为300 kPa~350 kPa。 (2)采用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方法进行相互补充、验证,查明了桥址区断层的分布范围及特征,为优化设计方案比选提供地质依据。
图3 F5-3 逆断层通过阿克塔斯特大桥平面图
四、工程方案比选
初步设计阶段该段以特大桥方案通过,本人提出线路应以路基形式通过断层带比较适宜,使桥梁尽可能地避开断层带地段。该桥在线路DK227+855~DK228+981.30段通过(F5-3)断层,其中22号桥墩至将军庙桥台桥基置于断层带内,长约126 m。根据桥址所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及工程的经济、安全性进行和施工难度综合比选,达到对工程费用与安全度的最佳选择。
1.原桥方案。优点:合理利用地形,以地形设桥。缺点:桥址通过断层带宽度较长,约126 m,断带内主要为断层泥和断层角砾组成,含水,对大桥地基强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桥台(将军庙侧)高度较高,路基填方作为荷载对桥台基础的影响较大,特别在断层破碎带中;桥基位于破碎带内,属抗震不利地段;工程规模及投资大。
2.路基方案。优点:就近取材,操作简单,工期时间短,减少造价,降低工程投资;降低灾害规模和危害程度,减少损失,灾后便于施工;桥位中部冲沟与断层相距395 m,地形相对平缓,高程介于1 467.31~1 478.88,线路地势随地形的变化逐渐抬升,相对高差11.57 m,桥净空高8.39 m~10.37 m,过水断面长,加之断层带处偏离山口处,故突发性洪水对该桥断层处影响小,须加强导流及路基坡面防护措施;风吹雪易在低路堤及缓丘背风侧堆积,S303省道严重段落最大风积雪厚度2.5 m~3 m。根据该段线路设计高程,路基填方高度9. 9 m~13.1 m。雪害对路基工程无影响。缺点:受突发性洪水冲蚀。
五、结束语
1.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质因素,详细调查各种地质灾害。本次勘察通过工程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综合方法,基本查明了断层带的分布范围,为工程的勘察设计提供了依据。
2.桥梁总体方案布置是设计中最基本、最复杂的问题,各种条件和需求总是交织在一起,桥梁方案选择是否合理,不是多一跨少一跨的问题,而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找到相对经济、安全、合理的方案,通过以上的综合比选分析,路基方案优于原桥方案。
3.该工程于2011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尚未进行施工图设计,本文针对断层对桥基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满足桥梁专业的技术要求下,如进行调整优化,可从设计源头控制降低工程投资,消除地质灾害危害的风险,达到对工程费用与安全度的最选择,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新建铁路哈密至将军庙线初步设计地质篇.乌鲁木齐: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