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11月20日全国科普美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后,中国科协和中国美协决定,1980年元旦后再举办一次在京科学家与美术家新春联谊会。当时,我已经从科普美展办公室回到了本单位接手新的展览工作了,中国科协领导又急召回去,参与联谊会的筹备工作。我到了之后,立即给了我一份中国科协开具的有茅以升(1896—1989)、钱伟长(1912—2010)、林巧稚(1901—1983)等50位科学家的名单和一份中国美协提供的有江丰(1910—1982)、吴作人(1908—1997)、华君武(1915—2010)等50位美术家的名单,命我尽快亲自到这些人家里一一拜会,送上请柬,落实出席情况。那时,这些人家中有电话的极少,只得登门拜访,用了整整两周时间顺利完成了任务。如此密集地接触这么多的高级知识分子,给了我一次难得的近距离学习机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联谊会于1980年元月5日在政协礼堂如期召开。开会的时候,我坐在角落里作记录,看到两个协会的专业摄影人员在为科学家和美术家们拍照,暗想,我若有台照相机该多好,就能记录下当时和这些人在家中见面的情景,更富有生活情趣。
自从参加了工作,我就开始与科技界的一些名人接触,中年之后又与美术界各种各样的名人打交道,能够“接触”,并不是我自身因素所致,而是工作平台决定的,工作结束了,我也就失去接触机会了。因此也形成了淡定的视野,在我眼里,名人与平常人都是社会的人,是平等的。何况,什么是“名人”有我自己的定位,我看重学术成就,不在意社会光环。
在1980年代以前是使用胶片的时代,照相机也不普及,摄影视为“技术”,大的单位都配备专业人员、器材、暗室等,以满足工作需要。由于成本高,对老百姓来说则属于高消费,因此,生活中我自己家的“留影”都不多,和名人合影的事情更少了。1990年代之后,人人都有了各类摄影器材,各种名人(特别是文艺圈)也突然多了起来,照相成了“技能”,成了玩的事情。现在打开一个画家的个人画册,都会印有与各种“名人”的合影,大都是近20多年拥有的。其实,名人为社会所知,自有仰慕者,而与名人合影不过是一种社会行为,并不具备学术意义。
新时期到中国美协工作之后,我经常见到人们与名画家合影的场面,也萌生过和心仪之人留影的欲念。但协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工作人员(领导人除外)不许向画家索要作品,不能随意拜会和打搅画家们的生活和创作。我胆小,怕犯错误,就不想这事了,所以我至今手中没有几张单独和名人合影的照片。
不过有三个人,即使处分了我,也得留个影,一位是我仰慕的理论家王朝闻(1909—2004),一位是我崇敬的油画家罗工柳(1916—2004),一位是我年轻时的偶像华君武。
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上,我和罗工柳先生合了影。
1987年在桂林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我和王朝闻先生合了影。
这两位学人和蔼可亲,从容地满足了我的愿望。
要和“君武同志”(当时在我们单位须如此称呼)合影,我有点“肝儿颤”,除了协会有上面说的潜规则,在机关里君武同志是个严厉的“家长”,不管是谁做错了什么,批评起来从不留情面。果然,我提出后,他就训斥道:“我又不是电影明星,天天和你在一起上班,照什么相!”
我不管!誓死也要和他照一张。
谢天谢地!后来还是与君武同志合影了,而且不止一次。
1988年秋天,终于让我等来了第一个难得的机会,距我有这个念头足足八年了。这年11月7日至14日第五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华君武是美术家代表团(中直单位为主)团长,我是这个团的秘书。记得在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大会结束后,各省市区的美术家代表见到华君武都很高兴,纷纷过来问候,有的就请求与他合影,那天华君武情绪很好,热情潇洒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由于工作需要我会随时跟在他身边,看到别人照时,我趁机提出要和他合影,华君武瞪了我一眼,但不好当众拒绝,我一看有戏,就赶紧抢着照了一张。虽然在陪他回会议住地的路上被他责备了几句,毕竟了却心愿,毫不在意,别提多兴奋了。
会后,等到我拿到照片一看,高兴不起来了。原来是张非常模糊的照片。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从17岁认识华君武有32年了,到他身边工作也8年了,如此漫长的时间盼望着的照片怎么会是这样子的?
没办法,只好等机会再照吧。
1989年我奉命为第七届全国美展集资,一家赞助商提出要见吴作人、华君武等,于是我就带着他们去拜会,畅谈后就一起合影留念。到华君武家时,他们都照完了,我又向君武同志提出能不能单独照一张,他说,不是照过了吗?我说,上次那张是模糊的。这次华君武态度很好,高兴地与我合影了。这让我喜出望外,落空的愿望终于又实现了。
待拿到照片一看,又是一帧模糊的照片。
(见所附照片)
1989年春未夏初杨悦浦与华君武,看上去彼此的情绪很好为这事,让我责怪了很长时间那个为我照这两张照片的同事。他说:“真是邪了,我前后照了那么多的胶卷,没有一张是模糊的,怎么到你这张就模糊了呢?”我说,见你的鬼!再也不让你照了。
1990年君武同志离开了机关,见他的机会少了,我的愿望还能实现吗?
六年后在一次画展中与华君武相遇,恰好在我身边的一位画友提出要和他照相,君武同志答应了。我又试探性提出,能否再和他照一张?华君武奇怪地看着我——你怎么没完没了?不过,君武晚年变得亲和多了,沒有责难我。又照了一张。
可是照片冲洗出来后一看,又是张奇怪的照片:华君武闭着眼。这样的照片是绝对不能拿给人看的。等于没拍呀!
事不过三哪!怎么办?
想到第三次拍照时华君武已经81岁了,不久我也要退休赋闲。恐怕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索性打消了再和华君武照相的念头。
没想到又遇上一次机会。 2001年画家杨长槐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开幕时华君武应邀出席。他真是个明星,“粉丝”极多,人们见了他都热情地和他握手,问好,有的就要和他照相留念,华君武都大度地应允了。我看到这种状态,照相的念头又蹦了出来!可心里又犯嘀咕,前几次照成那个样子,是不是我命里注定不该有这张合影?想到这里,竟不敢再向老人家提出了。
我忽然看到长槐的一个家人拿着相机在为长槐与华君武照相时,便灵机一动,我就求她:你帮我个忙,我悄悄地跟在华君武的身后,别让他知道我要和他照相,你就给我多拍一些,总会有一张是好的,行不行?她说:“杨伯伯,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我就想方设法向华君武靠拢,她就努力抓镜头,咔嚓咔嚓地少说也拍了十几张。
這回是绝对保险了!十几张总有一张是清楚的吧?在如此“机智”的状态下把事办成了,高兴得我就差手舞足蹈了。
第二天一早,长槐的家人给我打来电话,急切地说:“杨伯伯,真对不起!”
我预感不好!是不是又照虚了?
“怎么啦?”
“昨天晚上,我那个装着照相机和胶卷的包,被人偷走啦!”
“……”
2015年中国美协纪念华君武诞辰100周年时,会场放置了一帧他的巨幅半身像,散会后,我站在照片下面,请同事为我拍了一张再也不会出问题的与华君武的“合影”。
可是,心情极为沮丧……
杨悦浦,画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193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招远东曲城村。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美协“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并被表彰,《昆嵛》文艺艺术顾问。
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处处长,《美术家通讯》主编、编审。其中国画创作,多作白描。30多年来以白描为表现手法,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画风的中国画白描作品。其中中国画《五主席图》《阅——无言的对话》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菩萨图》在2001年全国中国画展特邀展出,《玄奘取经》入选2001年黄河·中国画创作展,《尼泊尔诗人》参加2001年《荣宝斋》邀请展。作品有《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迹》等。出版《杨悦浦白描菩萨》《杨悦浦白描花卉》等画集。近几年,转向非虚构散文写作,相继在《当代散文》《昆嵛》《齐鲁晚报》《烟台日报》等发表了《台灯》《小龚》《青草地》《山丹丹》《寻常日子》《我和养马岛的故事》等非虚构散文随笔20余篇,以“介入现实、观照当下、主张在场”的非虚构散文写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
自从参加了工作,我就开始与科技界的一些名人接触,中年之后又与美术界各种各样的名人打交道,能够“接触”,并不是我自身因素所致,而是工作平台决定的,工作结束了,我也就失去接触机会了。因此也形成了淡定的视野,在我眼里,名人与平常人都是社会的人,是平等的。何况,什么是“名人”有我自己的定位,我看重学术成就,不在意社会光环。
在1980年代以前是使用胶片的时代,照相机也不普及,摄影视为“技术”,大的单位都配备专业人员、器材、暗室等,以满足工作需要。由于成本高,对老百姓来说则属于高消费,因此,生活中我自己家的“留影”都不多,和名人合影的事情更少了。1990年代之后,人人都有了各类摄影器材,各种名人(特别是文艺圈)也突然多了起来,照相成了“技能”,成了玩的事情。现在打开一个画家的个人画册,都会印有与各种“名人”的合影,大都是近20多年拥有的。其实,名人为社会所知,自有仰慕者,而与名人合影不过是一种社会行为,并不具备学术意义。
新时期到中国美协工作之后,我经常见到人们与名画家合影的场面,也萌生过和心仪之人留影的欲念。但协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工作人员(领导人除外)不许向画家索要作品,不能随意拜会和打搅画家们的生活和创作。我胆小,怕犯错误,就不想这事了,所以我至今手中没有几张单独和名人合影的照片。
不过有三个人,即使处分了我,也得留个影,一位是我仰慕的理论家王朝闻(1909—2004),一位是我崇敬的油画家罗工柳(1916—2004),一位是我年轻时的偶像华君武。
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上,我和罗工柳先生合了影。
1987年在桂林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我和王朝闻先生合了影。
这两位学人和蔼可亲,从容地满足了我的愿望。
要和“君武同志”(当时在我们单位须如此称呼)合影,我有点“肝儿颤”,除了协会有上面说的潜规则,在机关里君武同志是个严厉的“家长”,不管是谁做错了什么,批评起来从不留情面。果然,我提出后,他就训斥道:“我又不是电影明星,天天和你在一起上班,照什么相!”
我不管!誓死也要和他照一张。
谢天谢地!后来还是与君武同志合影了,而且不止一次。
1988年秋天,终于让我等来了第一个难得的机会,距我有这个念头足足八年了。这年11月7日至14日第五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华君武是美术家代表团(中直单位为主)团长,我是这个团的秘书。记得在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大会结束后,各省市区的美术家代表见到华君武都很高兴,纷纷过来问候,有的就请求与他合影,那天华君武情绪很好,热情潇洒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由于工作需要我会随时跟在他身边,看到别人照时,我趁机提出要和他合影,华君武瞪了我一眼,但不好当众拒绝,我一看有戏,就赶紧抢着照了一张。虽然在陪他回会议住地的路上被他责备了几句,毕竟了却心愿,毫不在意,别提多兴奋了。
会后,等到我拿到照片一看,高兴不起来了。原来是张非常模糊的照片。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从17岁认识华君武有32年了,到他身边工作也8年了,如此漫长的时间盼望着的照片怎么会是这样子的?
没办法,只好等机会再照吧。
1989年我奉命为第七届全国美展集资,一家赞助商提出要见吴作人、华君武等,于是我就带着他们去拜会,畅谈后就一起合影留念。到华君武家时,他们都照完了,我又向君武同志提出能不能单独照一张,他说,不是照过了吗?我说,上次那张是模糊的。这次华君武态度很好,高兴地与我合影了。这让我喜出望外,落空的愿望终于又实现了。
待拿到照片一看,又是一帧模糊的照片。
(见所附照片)
1989年春未夏初杨悦浦与华君武,看上去彼此的情绪很好为这事,让我责怪了很长时间那个为我照这两张照片的同事。他说:“真是邪了,我前后照了那么多的胶卷,没有一张是模糊的,怎么到你这张就模糊了呢?”我说,见你的鬼!再也不让你照了。
1990年君武同志离开了机关,见他的机会少了,我的愿望还能实现吗?
六年后在一次画展中与华君武相遇,恰好在我身边的一位画友提出要和他照相,君武同志答应了。我又试探性提出,能否再和他照一张?华君武奇怪地看着我——你怎么没完没了?不过,君武晚年变得亲和多了,沒有责难我。又照了一张。
可是照片冲洗出来后一看,又是张奇怪的照片:华君武闭着眼。这样的照片是绝对不能拿给人看的。等于没拍呀!
事不过三哪!怎么办?
想到第三次拍照时华君武已经81岁了,不久我也要退休赋闲。恐怕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索性打消了再和华君武照相的念头。
没想到又遇上一次机会。 2001年画家杨长槐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开幕时华君武应邀出席。他真是个明星,“粉丝”极多,人们见了他都热情地和他握手,问好,有的就要和他照相留念,华君武都大度地应允了。我看到这种状态,照相的念头又蹦了出来!可心里又犯嘀咕,前几次照成那个样子,是不是我命里注定不该有这张合影?想到这里,竟不敢再向老人家提出了。
我忽然看到长槐的一个家人拿着相机在为长槐与华君武照相时,便灵机一动,我就求她:你帮我个忙,我悄悄地跟在华君武的身后,别让他知道我要和他照相,你就给我多拍一些,总会有一张是好的,行不行?她说:“杨伯伯,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我就想方设法向华君武靠拢,她就努力抓镜头,咔嚓咔嚓地少说也拍了十几张。
這回是绝对保险了!十几张总有一张是清楚的吧?在如此“机智”的状态下把事办成了,高兴得我就差手舞足蹈了。
第二天一早,长槐的家人给我打来电话,急切地说:“杨伯伯,真对不起!”
我预感不好!是不是又照虚了?
“怎么啦?”
“昨天晚上,我那个装着照相机和胶卷的包,被人偷走啦!”
“……”
2015年中国美协纪念华君武诞辰100周年时,会场放置了一帧他的巨幅半身像,散会后,我站在照片下面,请同事为我拍了一张再也不会出问题的与华君武的“合影”。
可是,心情极为沮丧……
杨悦浦,画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193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招远东曲城村。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美协“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并被表彰,《昆嵛》文艺艺术顾问。
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处处长,《美术家通讯》主编、编审。其中国画创作,多作白描。30多年来以白描为表现手法,创作了许多具有独特画风的中国画白描作品。其中中国画《五主席图》《阅——无言的对话》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菩萨图》在2001年全国中国画展特邀展出,《玄奘取经》入选2001年黄河·中国画创作展,《尼泊尔诗人》参加2001年《荣宝斋》邀请展。作品有《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迹》等。出版《杨悦浦白描菩萨》《杨悦浦白描花卉》等画集。近几年,转向非虚构散文写作,相继在《当代散文》《昆嵛》《齐鲁晚报》《烟台日报》等发表了《台灯》《小龚》《青草地》《山丹丹》《寻常日子》《我和养马岛的故事》等非虚构散文随笔20余篇,以“介入现实、观照当下、主张在场”的非虚构散文写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