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音乐节奏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教学,而农村中学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如果我们的节奏教学训练能够系统且有效,就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尽可能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节奏教学方法的改进意义重大。
  【关键词】节奏训练;音乐教学方法;农村中学
  一、缘起
  人人都有节奏感,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只有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教学的入门先导式节奏训练,节奏训练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现今,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跳舞,但是并不喜欢上音乐课。尤其在节奏教学的时候,学生仅机械的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却无法正确流畅的歌唱一条节奏型的旋律,很多人都只是在模仿,缺乏流动感,更无真正的“节奏”可言。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往往重视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但却忽视了节奏感的训练。
  在对农村学生对音乐节奏教学中,常常碰到以下问题:
  第一,把握时值的比例关系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在常用的节奏型中有很多不对称的节奏,如 X. X节奏这一节奏的第一个音的时值占整个节奏时值的四分之三,第二个音的时值占整个节奏时值的四分之一,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好第二个音进来的时机,要么进来早了,要么进来晚了。而 XXX 这一节奏要求将一时值均匀地划分成三等分,但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往往将节奏唱成第一个长,二、三个短,变成了 X XX ;或是将最后一个音唱长,变成了 XX X 。这样的例子很多。
  第二,识别节奏的速度不够。节奏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好单一节奏型,而较为集中的节奏变化会在新的作品得到体现,这给学生产生了困惑。其症结在于学生识别节奏型的速度不够,所以,在不停地转换节奏型时,容易产生各种错误。
  最后,在演唱作品时速度不够稳定。由于很多学生对于对速度本身的把握不够准确、节奏的熟练程度不够产生了不稳定。
  二、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节奏教学的方法
  (一)形象性“模”读法,提高节奏教学的趣味性。乐理知识有定义、概念需要死记硬背,学生感觉枯燥。其中特别是节奏、节拍等,一背起来就会感到无趣。而农村学生对乐理知识了解的更少,又不感兴趣。这个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进行改革,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我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形象性模读法进行教学。“模”,即模仿。掌握能力我们需要模仿。然而节奏教学中模读由于其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老师分析音符的时值关系让学生感觉无趣。我们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形象化的手段将各种节奏在均衡节拍中进行模读,使学生易于感知,乐于模仿。具体做法如下:
  1、形象性加入情绪语气模读。人们在交流思想和信息时,常常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语气。我们就是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情绪语气,通过对比模读,让学生学习、体会不同的节奏特点。
  例如,八分附点音符加一个十六分音符,即X. X节奏型的教法。
  黑板第一次演示记号为:X X X X 随踏步模读为:你呀你呀;
  黑板第二次演示记号为:X. X X. X 随踏步模读为:你. 呀你. 呀。
  2、形象性“口令”模读。切分节奏,即X X X节奏型的教法,可以模仿体育老师的指定方向口令让学生踏步同时模读,体育教师在发布方向指令时,特将方向字拉长、行为字缩短(向右转),形成类似音乐中的切分节奏,目的使听令者听清方向指令,这种方式运用在切分节奏学习中非常形象、通俗易懂,比起教师分析时值的教学方法确实是事半功倍。
  (二)生活体验法,提高节奏教学的真切性。首先,从生活的体验中创造节奏。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就有各式各样的声音,大家都能感受得到,我们认真的作曲家到各地去倾听,采风,好的音乐作品就产生了,而音乐的节奏在我们丰富的生活声音节奏中提炼出来了,因此,我们在音乐的节奏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出节奏,然后到课堂上面表演、模仿。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探索的乐趣。在这过程中,学生充满激情,能够学会思考,产生好奇心,体会其中的快乐。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歌曲节奏。农村中学教学条件落后,各种音乐设备残缺不全,各种打击乐器也很少。因此,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我们的身体和身边的物体就是最好的打击乐器,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
  案例:初中音乐14册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非洲鼓乐—奇妙的节奏》
  我们在学生了解了非洲音乐的特点和观看了一些生活中的节奏之后,鼓励学生能够发现身边的“乐器”,现场气氛很活跃,学生们灵感被激发出来了,尺子、衣服上的拉链,易拉罐里放入笔帽作沙锤,钢笔敲击文具盒等等……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学生们都找了出来,各式各样的“乐器”几乎是信手拈来,这些简陋的“乐器”不起眼,甚至看起来有点幼稚,但是学生们探索精神被激发了。在寻找身边的“乐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都得以充分发挥,情感的流露溢于言表。
  (三)节奏创作、创编法,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欲望。学生的外部动作能表现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还能将音乐情感表现出来(如:伴奏、律动、演唱、舞蹈、演奏等等)。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会“摸摸”打击乐器,我们老师要鼓励,让学生用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合理的编配伴奏,使学生们能深入探究音乐,然后感受到音乐的美。
  案例:初中音乐13册第二单元天山之春——《新疆之春》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新疆音乐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是个难点,为更好地解决切分节奏,我们用了“X X X X X X”等乐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编出能顺的旋律,学生编出了:
  5 6 5 3 2 3︱; 1 7 6 56 5︱; 5 3 5 65 3︱; 2 3 2 16 1︱等乐句。在原来口唱乐句的基础上,我们还让学生根据节奏直接在口风琴上吹出旋律,并请学生把旋律模唱出来。如果唱得正确无误,则说明学生的听音能力较强。
  这种创、奏、听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学生有了这种创、奏、听的能力后,学生就会对自己充满自信,对音乐的学习就会兴趣更浓。
  (四)评价激励法,增强学生学习节奏的动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让学生喜爱音乐,喜欢音乐的节奏,喜欢节奏教学,应从两个方面去实现:“积极参与”评价和“参与效果”的评价。
  1、“积极参与”评价。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参与到节奏训练的各种活动中来。每次节奏训练后,会由课代表或老师记录积极参与的同学的名字,作为期末评价的一个参考。
  2、“参与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参与了活动之后,成果展示较为出色的同学或小组,我们将颁发“最佳成果奖”、“最佳合作小组奖”等奖项,获奖的同学将同时获得名次分,和“积极参与”分相加,计入期末总评。
  三、研究后的思考
  (一)因为时间不足、人力有限等原因及我们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不够,所以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今后我们将不断获取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寻找更为符合农村学生发展需要的音乐素材,不断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本校的办学特色。
  (二)教师已经明确了农村生活经验在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准确的把握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更好的迁移到音乐节奏活动中,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杜晓丽.《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力》[J].《当代戏剧》,2005,(06).
  [2]姚国璋.《新课标下音乐教学的探索》[J].《校长阅刊》,2006,(03).
  [3]曹理.《音乐教学方法》[J].《中国音乐教育》,2005,(07).
  [4]李春燕.《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性研究”和“行动研究”,丰富了教育研究取向,拓宽了教育研究渠道。在音乐教学领域,教育叙事研究对音乐教师自身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在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科研能力、以及教师精神涵养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音乐教育  教育叙事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侵入”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并被所有人文科学广泛应用[1].在音乐教学领域中,音乐教育者通过解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本文以高师和声教学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变革进行了浅显的探究并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同行为新形势下的音乐人才培养作出更好的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和声教学 变革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经济转型背
摘要: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艺术情操,而钢琴又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音乐媒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从小为孩子提供学习钢琴的机会,这也使得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变得日益重要。针对现在高校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钢琴基础以及理解能力上都和以前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新的时期高校中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变得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在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作简单分析。  关键词:
摘要:展现给音乐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每件乐器所具有的独特音色,好的音色是演奏员不懈努力的追求。本文首先以英国管音色的特点以及介绍其家族开始,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其音色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  关键词:英国管 音色 嘴型 哨片  英国管的声音基本表现为哀伤、柔顺或富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听起来声音比较浑厚、圆润,所以作曲家都是突出此乐器的特点性专门为英国管谱写缓慢的节奏,如诗般的优美或哀伤的旋律性作品和乐
摘要:现代教育的开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古筝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古筝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吸收古筝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能够顺应时代开展教学工作,进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文章针对探究式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古筝教学 运用  探究式教学
摘要:中国当代音乐发展中,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在快速发展壮大的背后则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隐忧。本文研究的对象着眼于当代国内音乐发展中两种不正确的态度与方向,以"困境"和"挑战"为论点进行思考,找寻中国音乐正确的位置与发展状态,对一系列隐性问题给予关注。  关键词:当代音乐 困境 挑战 发展方向 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戏曲和民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艺术登堂入室,从民间的田野中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课中的钢琴伴奏变化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课中钢琴伴奏的变化需求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钢琴伴奏变化策略,其中包括钢琴伴奏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的认识与了解、钢琴伴奏师要敢于对伴奏曲目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及对现有的钢琴伴奏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与优化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国古典舞教学水平的提高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摘要:受到地理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民族音乐体裁丰富且曲调灵动,极具浪漫主义气质。我国的作曲家作曲时将民族音乐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结合,不仅将少数民族音乐中鲜明音乐风格表达出来,而且处分的展现出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个性化[1]。作曲家刘聪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代表,她将现代作曲技法和民族音乐元素成功的融合为一体。本文以刘聪创作的《在青翠的山谷里》为例,对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进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