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体系的建构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单靠某一方面,难以取得成效,必须建立起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网络。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 网络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和流动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有1亿左右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民工多数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于是,就将孩子托付给祖辈或其他长辈抚养,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孩子”。据统计,“留守儿童”约占贫困地区中小学在校生的20%左右。
  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的缺失,监护权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在素质、品质、心理、个性等方面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有的已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所幸“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政府从政策层面、体制层面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一、学校应当成为对“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主要责任者
  
  之所以如此,是由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功能所决定。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主要方面,学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应掌握好“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家庭住址、家庭收入、父母务工处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寄养监护情况、寄养监护人的联系电话、“留守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同时,“留守儿童”是一个动态的群体,班主任还要随时了解是否有新的“留守儿童”产生。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的联系教师还要相互交流。联系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电话家访,向寄养监护人或孩子的父母反映有关情况。
  2、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通过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中来。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指派心理教师及时了解这类儿童的心理问题,与他们随时保持心灵沟通,同他们进行心灵交流,帮他们排忧解难。
  4、发动非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或与“留守儿童”交朋友。鼓励非留守儿童将“留守儿童”带回家中,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朋友的亲情。
  5、教师对“留守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由于历史和家庭的原因,个别比较突出,其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教师要排除自身心理障碍,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爱心与宽容,对他们的教育更深入、更细致,切不可粗暴对待。
  6、实行寄宿制教育,多让“留守儿童”生活在集体之中,并从中感受到温暖。学校可安排专职人员管理他们的生活起居,行政每天24小时值班,安排专任教师辅导其学习。
  7、开展多种活动,让众多的“留守儿童”参与到活动之中。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爱心资助,可以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联谊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温暖,体验成功。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教育转化“留守儿童”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8、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办“家长学校”、“寄养监管人学校”。寄养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寄养监管人就“留守儿童”的有关问题进行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9、在师资培训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培训。“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有着直接、持久和潜在的影响
  
  “留守儿童”家长虽与“留守儿童”在空间上相距甚远,但也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1、通过学校的联系和引导,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应每周与“留守儿童”通话一次以上,学校可提供“亲情电话”,每月应相互之间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尽量每年回家一次。除此,可随时随地随时随地手机短信联系。这些工作是解决“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情感冷漠的有效方法。在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亲情联系中具有不能替代性。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教育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不通音信,必然会割裂这种亲情纽带,使再见到父母时,感到十分陌生,最主要的是容易使“留守儿童”形成孤僻、怪异的性格。
  2、“留守儿童”父母不能用金钱代替对“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缺失的补偿。
  3、寄养监护人要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及时反映“留守儿童”的情况。
  
  三、社会教育是学校、寄养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补充
  
  1、社区、村要建立校外辅导站。双休日,寒暑假期间学校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期。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安心学习、开阔眼界、拓展知识的场所,村、社区应组织办起校外辅导站和假期乐园,让其成为增长知识,拓宽兴趣爱好的“民间知识库”
  2、各级关工委组织要把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工作日程,尽力关爱“留守儿童”。要动员老同志,特别是老教师同“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结成对子,关心他们思想、学习和生活。
  3、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资金投入,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4、派出所民警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整治好学校的周边环境,尤其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避免“留守儿童”走上歧途。
  5、政府应从政策层面上寻求解决“留守儿童”的办法,为进城务工农民将孩子接到打工地方上学创造条件,减轻压力,减少障碍。如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财政供给制度,合理分担农村来的流动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入学限制,规定对农民工随父母异地上学的相关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等。从而从整体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的个体数量。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时期的特殊弱势群体,其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是较大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创人人关心“留守儿童”、个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社会真正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周宗奎 孙喜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作者单位:445701湖北省来凤县绿水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而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有材料表明,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的某些指标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这为教师端正教学观、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的依据。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困难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
期刊
【病文呈现】  心灵上的横杆 陈纬奇  操场上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正在举行。跳高的场地旁挤满了人。我在旁边默默地陪着去年拿了冠军的朋友,心里期盼他今年还能拿个冠军,给我们朋友长长脸。  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稳稳当当地助跑,轻轻一跃,过了。一个,两个,三个……每个人都信心十足,渴望得到冠军。  终于轮到朋友上场了。只见他在一段轻松助跑后腾空而起,跳过去了!场边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横杆一次
期刊
随着时代的呼唤,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已成必然。而人有了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成了创新型人才。那么怎样让人具有创新思维呢?数学教师该怎样面对别人称为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呢?怎样让学生在设置的氛围中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创新思维必须从数学教师设置的探索性问题或探索课开始,就数学课而言,合理设置探索,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要开启智慧必须做到两点:    一、合理处理探索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又叫开放性问
期刊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到位。教师要重新认识中学数学学科,特别要从学生的角度看
期刊
写在白纸上的字迹,怎么一转眼的工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这些字迹又会跑到什么地方了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其中的奥秘吧!  实验  1瓶清洁剂、1张桌子1盏紫光灯、1张纸、棉签  动手  1.将准备好的纸铺在桌子上;  2.用棉签蘸少许清洁剂,然后在纸上写上几个字;  3.等用清洁剂写的字迹变干后,我们会发现纸上什么都没有了;  4.将准备好的紫光灯打开,将写字的纸放在紫光灯下。仔细观察,此时我
期刊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总持这样的看法和态度:政治课就是说教,就是记条条、背框框,空洞、乏味、没意思。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埋头语、数、外,对教学活动敷衍、应付甚至不理不睬。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使学生由被迫、无奈的应付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已成为思想政治教学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愿学、不想学的原因,常常是学生对学习的
期刊
《矛与盾》这篇课文是第十二册语文课本中古代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在引导学生学完本科内容后,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你们学了《矛与盾》这篇课文后有什么启发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如下:  生1:我们在平时说话或做事时,千万要注意前后一致,否则会闹笑话。  生2: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动脑筋尽量考虑周到,不要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  生3:我明白了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
期刊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上经常使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和方法。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历来是我国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毕节地区在中考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借鉴高考文综的模式将政治、历史考试全并在一起,称为综合文科,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试,改分数制为等级制,不计入中考总分,但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课程如何教与学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新课题,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正转变观念,孜孜以求。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投身其中,真切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魅力,品味到了理论指导所带来的甘甜,领略到教学实践中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感慨之余,觉得应将教学中领悟到的浅陋管见叙写出来,以期与同行交流并得到大家指教。    一、整体建构的“课群”意识    所谓
期刊
灰色,是处于黑白之间的颜色,给人柔和、高雅的感觉,但因其平淡难以引人注目。美国教育家风趣地称平凡儿童为“灰色儿童”。“灰色儿童”具有中间型的性格,他们既不是班里的尖子生,也不是后进生;遵守纪律,不会无故地违反校规校纪;思想不活跃,不善于表现自己;比较胆小,缺乏自信,不愿成为主角,常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里。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对人的性格各异的正确认识,但是我们也不能从“百人百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