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核质杂种的生理特性及遗传效应分析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核质杂种的内在生理变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及其遗传效应,以8个小麦核质杂种及其父母本为材料,进行了田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核质杂种的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高于父母本,表现出核质杂种优势;通过对苗期小麦进行的PEG水分胁迫和10℃的冷处理,从处理前后的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的变化看,北节/633和北节/3653*太85两个核质杂种抗旱性最好,北节/139杂种抗寒性最好,而且苗期生理指标与田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相吻合,预示了这些核质杂种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1品种来源中育10号(03中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41号与宝丰94—24进行杂交,1997年再与豫麦49进行复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9月通过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