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更需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uex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自古就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生知识的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体现。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情感?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关键词】情感;成长;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原本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时,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积极情感可使人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融入恰当的情感教育,必将会使学生更多、更深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经过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引起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叫做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度,如喜怒哀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态度,同时也会对学生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情感具有信号交际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包括体态、言语、面部表情等。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总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表情表现出来。当这些表情被学生察觉后,会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回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期待效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爱,他就会不自觉地通过笑貌、眼神、语调、接触等方式和态度来表现关心学生,表现出对学生进步的期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有一定的期望,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了。反之,老师厌恶某些“后进生”,对他们另眼相看,不抱希望,甚至冷嘲热讽,使师生关系紧张,正常的师生情感交流中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对教师的授课不感兴趣,也难以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在后进的路上越滑越远。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就深有感触。我班有个内向的女生,开学大半个月来一直不苟言笑,上课也不主动发言,很是羞涩。这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种怜爱之心让我尽可能时常关注起了这个孩子,当看到她的些许进步,我就给予她鼓励,摸摸她的头,询问在家的开心事。不知不觉的,我发现这位文静的女生越来越爱笑了,她还经常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跟我说些什么,虽然还是有些羞涩,但是这对于她来说是多大的进步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情感是一种社会评价,当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时,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唤起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激发他们奋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反之,学生在遭到老师的冷漠厌弃时,往往产生一种被遗弃感和自卑感,甚至产生嫉妒怨恨的心情,这使得他们会更加抑郁孤僻或凶狠暴躁,对社会和老师抱有抵制和报复情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如何,直接激发或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从古至今,尊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尊重信任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牵则易,开而弗牵则思。”说的就是教师教导学生,不能用强迫手段,而应当尊敬学生,循循善诱,师生之间才能和悦亲爱,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
  二、教师的情感具有迁移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挚爱的情感反映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回应,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进而把教师的爱迁移到他们所教的学科上。具体表现为学生喜欢听自己敬慕的老师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所布置的作业,用现代心理学的特点来说是一种交往性学习动机,学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活动,教师的情感是否激发学生内心的热情和动力,是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
  不要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和自尊都是不道德的,而且会带给学生畸形的发展。因为在漠视和侮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心灵麻木,自尊丧失,不会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师的情感具有内化作用,可以使学生模仿效法自己
  教师的情感可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人格逐步趋于完善。同时,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把爱护他的老师这个外在榜样的各方面的特点,如性格、脾气、能力、特征乃至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势,都内化为自己的特点,他们往往模仿爱自己的和自己所爱的教师的行动。
  爱学生是教师美好情感的体现。实践早已证明,凡是成功的教育,都不能缺少师生双方的情感活动,远离情感,知识之花将会枯萎,脱离情感品德之魂难以铸就。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教师自身的热情、乐观、振奋等良好的情感素质会引起学生对理想与幸福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形成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所以我们说,教师的情感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和师德修养,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每一节课都看做是学生成长的一段经历,用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金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神州,2012(6).
  [2]唐文光.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青年与社会·教育版,2011(1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的摇篮。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方手艺。为什么大教育家孔子能育出72贤呢?教学有法,可无固定法,关键要因人施教,创新思维,对症下药。 Educa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每一个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好书。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与同学分享阅读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
为了规范国家公务人员的执法行为,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只有按照这些准则办事才能做到廉洁从政,公正执法。我们把这些准则化作了自觉行动,也就达到
山东省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608毫米。
旅游鞋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穿着率最高的鞋子之一,美观大方、耐穿耐磨、穿着舒适,是休闲、娱乐、运动时最理想的选择。但是,由于市场上旅游鞋款式丰富,品质良莠不齐,常常使消费者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