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探讨了制约河南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建立以大型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为特征,高效、优质的对外贸易管理和运营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外贸 控制力 竞争力 对策
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尽快提高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对于促进河南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河南省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外贸发展总体规划欠缺,对外贸发展重视不够。目前河南还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对外贸易发展规划,各地市政府存在着重外资轻外贸的情况。地市级政府对外贸管理体系的运作过问比较少,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外贸信息化建设缺少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部门对于转变观念、为企业服务意识还不到位,缺乏对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有效指导和扶持,对出口创汇企业的奖励力度有限,缺乏企业间的外贸业务拓展经验交流,行业内部企业没有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外贸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缺失。
2.外贸管理体系运作不畅、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差。省商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宣传力度不够,向系统外拓展遇到困难,全省尚有二十多万家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还未享受到信息中心的商务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光盘发送渠道不畅。面对国际市场、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外贸管理体系运作水平较低,企业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动的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差。
3.国家外经贸政策变动大,影响因素增多。基于以进出口结构调整优化和效益提高为目的的外经贸政策变动,对河南省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应该说是喜忧参半,利弊互现。比如,铝锭、钼矿砂及钼铁、人造刚玉等资源性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是近几年支撑河南省扩大出口的一个重要增长点。2006年随着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产品的限制出口,特别是取消电解铝等加工贸易,对河南扩大出口规模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对于污染大的、消耗资源比较高的产品出口优惠政策的取消,能够减少这些产品出口或者是不出口,从而减小省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减少国际贸易间的摩擦,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向具有新型出口竞争优势的模式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提升农产品和加工贸易产品的竞争力,使河南远期的国际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得以提高。
4.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和摩擦增多。入世以后,主要贸易伙伴纷纷通过提高标准隐性提高贸易壁垒抑制我国产品的进入,国内水、电、煤等能源资源和下游各类原材料产品价格涨幅较大,进一步加剧企业生产成本,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对河南相关产业外贸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已显现,这些因素都使河南扩大外贸出口的外部环境趋紧。特别是2006年以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给河南出口企业也造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对河南企业扩大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河南省企业近年来不仅与发达国家出现贸易摩擦,而且与传统友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出现利益矛盾,贸易摩擦对河南扩大出口的影响不断加大。如2006年4月1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做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对开封市兴化精细化工厂等中国企业征收1643.92美元/吨~2770.48美元/吨的临时反倾销税。欧、美、日、韩等国实施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法规变化”,主要内容集中在“环保”、“安全”、“包装”、“卫生”、“标签”5方面,而河南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有限,在技术水平、外观包装和环保意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由于资金缺乏、信息不灵、渠道不畅、没有技术服务以及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面对国外贸易保护的高压,相关产品出口在艰难中迷茫前行。
5.高端外贸人才匮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从外贸管理部门存在着人员老化,学历偏低,观念陈旧,信息化技术水平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企业中年富力强的外贸业务骨干流失严重,现有人员外语水平和谈判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省市专业外贸公司各部门多为业务员个人承包,缺乏团队配合,对外贸易业务逐年萎缩,资金实力下降,外贸代理业务难以蓬勃开展。人才成为制约河南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二、提高河南省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对策
尽快制定完善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外贸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国际营销战略战术上不断创新,改变河南各地市外贸管理部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增强外贸企业的竞争实力,建立起以大型龙头企业对外贸易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为特征,高效、优质的对外贸易管理和运营体系。
1.完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运营观念和运作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制定和完善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战略,实行月度通报、季度督查、年度考评的考核督查机制。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全省外贸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发挥中介机构和驻外单位的桥梁作用,巩固日本、欧洲和非洲市场,以东盟、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为重点,搞好海外市场选点。
2.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做好大宗商品的出口优势巩固和潜力发掘,培养新的出口创汇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快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做大做强外贸进出口专业企业;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重点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扶持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企业。强力抓好“三外”联动,鼓励、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3.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优化重组外贸业务。加强对外贸中小企业业务人员的外经贸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推广应用外贸电子政务和国际电子商务技术,促进企业外贸业务拓展。加快推进度假旅游、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企业的内部管理现代化和经营服务网络化。把外贸企业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启动点,加快推进“企业网络”工程,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去,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为一体,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外贸企业计算机普及率,鼓励企业积极和商务部、海关、税务、商检、银行、储运、贸易网站等建立了网上业务来往,实施外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省时省力省费用的特点,实现国际营销手段电子化。
4.建立外贸电子数据资料库,实现外贸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关贸、税贸、检贸、财贸、银贸信息沟通与密切合作,加强河南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级地方财政和商务主管部门设立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专项资金,应用“中国电子口岸——进口付汇系统”及“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的工作,争取将一批有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纳入自动核销企业群,扩大河南自动核销企业的数量。探索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网上订舱、提箱、运输、仓储等手续的一条龙服务,实现企业与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协作。研究创建各系统联合的横向网络,构筑为企业提供优质、快捷服务的一条龙公共信息查询、业务咨询、处理的公共信息平台。
5.健全外贸管理、监控和预警系统,有效防范应对贸易摩擦。建立并完善“四体联动”应对机制,通过对外交涉积极预防和化解贸易摩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实施产品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主动提升自身应对能力,善于合法运用贸易调查工具维护自身权益。不断健全信息化管理网络和预警协调机制,避免国外对河南出口产品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摩擦;加强对国外质量技术贸易壁垒的收集和研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环保认证以及各项产品认证,指导企业按国际标准生产;举办多种形式的招投标培训班,指导企业如何做好投标,尽量多争取配额。
6.引进和培养外贸专业人才,促进优秀外贸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培养和利用现有外贸人才。通过开展外销员和国际商务师职称评定等办法促进河南外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和业务能力提高。通过企业选派人员出国(境)培训、选送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与大中专院校共建外贸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等途径,加速现有人才培养。通过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提供完备的劳动保障和制定科学的薪酬奖励制度留住现有人才。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连通全国乃至海外的人才市场网。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按照“只求所用、不求所在”的思路,吸引外地河南学子、留学归国人员回河南创业,鼓励外贸专业人才来河南作经验交流和短期工作。完善人才流动所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选用、激励和培育机制,促进优秀外贸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 外贸 控制力 竞争力 对策
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尽快提高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对于促进河南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河南省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外贸发展总体规划欠缺,对外贸发展重视不够。目前河南还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对外贸易发展规划,各地市政府存在着重外资轻外贸的情况。地市级政府对外贸管理体系的运作过问比较少,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外贸信息化建设缺少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部门对于转变观念、为企业服务意识还不到位,缺乏对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有效指导和扶持,对出口创汇企业的奖励力度有限,缺乏企业间的外贸业务拓展经验交流,行业内部企业没有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外贸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缺失。
2.外贸管理体系运作不畅、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差。省商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宣传力度不够,向系统外拓展遇到困难,全省尚有二十多万家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还未享受到信息中心的商务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光盘发送渠道不畅。面对国际市场、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外贸管理体系运作水平较低,企业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动的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差。
3.国家外经贸政策变动大,影响因素增多。基于以进出口结构调整优化和效益提高为目的的外经贸政策变动,对河南省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应该说是喜忧参半,利弊互现。比如,铝锭、钼矿砂及钼铁、人造刚玉等资源性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是近几年支撑河南省扩大出口的一个重要增长点。2006年随着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产品的限制出口,特别是取消电解铝等加工贸易,对河南扩大出口规模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对于污染大的、消耗资源比较高的产品出口优惠政策的取消,能够减少这些产品出口或者是不出口,从而减小省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减少国际贸易间的摩擦,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向具有新型出口竞争优势的模式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提升农产品和加工贸易产品的竞争力,使河南远期的国际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得以提高。
4.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和摩擦增多。入世以后,主要贸易伙伴纷纷通过提高标准隐性提高贸易壁垒抑制我国产品的进入,国内水、电、煤等能源资源和下游各类原材料产品价格涨幅较大,进一步加剧企业生产成本,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对河南相关产业外贸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已显现,这些因素都使河南扩大外贸出口的外部环境趋紧。特别是2006年以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给河南出口企业也造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对河南企业扩大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河南省企业近年来不仅与发达国家出现贸易摩擦,而且与传统友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出现利益矛盾,贸易摩擦对河南扩大出口的影响不断加大。如2006年4月1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糖精做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对开封市兴化精细化工厂等中国企业征收1643.92美元/吨~2770.48美元/吨的临时反倾销税。欧、美、日、韩等国实施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法规变化”,主要内容集中在“环保”、“安全”、“包装”、“卫生”、“标签”5方面,而河南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有限,在技术水平、外观包装和环保意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由于资金缺乏、信息不灵、渠道不畅、没有技术服务以及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面对国外贸易保护的高压,相关产品出口在艰难中迷茫前行。
5.高端外贸人才匮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从外贸管理部门存在着人员老化,学历偏低,观念陈旧,信息化技术水平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企业中年富力强的外贸业务骨干流失严重,现有人员外语水平和谈判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省市专业外贸公司各部门多为业务员个人承包,缺乏团队配合,对外贸易业务逐年萎缩,资金实力下降,外贸代理业务难以蓬勃开展。人才成为制约河南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二、提高河南省对外贸易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对策
尽快制定完善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外贸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国际营销战略战术上不断创新,改变河南各地市外贸管理部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增强外贸企业的竞争实力,建立起以大型龙头企业对外贸易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为特征,高效、优质的对外贸易管理和运营体系。
1.完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运营观念和运作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制定和完善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战略,实行月度通报、季度督查、年度考评的考核督查机制。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全省外贸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发挥中介机构和驻外单位的桥梁作用,巩固日本、欧洲和非洲市场,以东盟、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为重点,搞好海外市场选点。
2.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做好大宗商品的出口优势巩固和潜力发掘,培养新的出口创汇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快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做大做强外贸进出口专业企业;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重点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扶持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企业。强力抓好“三外”联动,鼓励、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3.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优化重组外贸业务。加强对外贸中小企业业务人员的外经贸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推广应用外贸电子政务和国际电子商务技术,促进企业外贸业务拓展。加快推进度假旅游、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企业的内部管理现代化和经营服务网络化。把外贸企业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启动点,加快推进“企业网络”工程,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去,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为一体,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外贸企业计算机普及率,鼓励企业积极和商务部、海关、税务、商检、银行、储运、贸易网站等建立了网上业务来往,实施外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省时省力省费用的特点,实现国际营销手段电子化。
4.建立外贸电子数据资料库,实现外贸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关贸、税贸、检贸、财贸、银贸信息沟通与密切合作,加强河南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级地方财政和商务主管部门设立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专项资金,应用“中国电子口岸——进口付汇系统”及“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的工作,争取将一批有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纳入自动核销企业群,扩大河南自动核销企业的数量。探索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网上订舱、提箱、运输、仓储等手续的一条龙服务,实现企业与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协作。研究创建各系统联合的横向网络,构筑为企业提供优质、快捷服务的一条龙公共信息查询、业务咨询、处理的公共信息平台。
5.健全外贸管理、监控和预警系统,有效防范应对贸易摩擦。建立并完善“四体联动”应对机制,通过对外交涉积极预防和化解贸易摩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实施产品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主动提升自身应对能力,善于合法运用贸易调查工具维护自身权益。不断健全信息化管理网络和预警协调机制,避免国外对河南出口产品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摩擦;加强对国外质量技术贸易壁垒的收集和研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环保认证以及各项产品认证,指导企业按国际标准生产;举办多种形式的招投标培训班,指导企业如何做好投标,尽量多争取配额。
6.引进和培养外贸专业人才,促进优秀外贸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培养和利用现有外贸人才。通过开展外销员和国际商务师职称评定等办法促进河南外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和业务能力提高。通过企业选派人员出国(境)培训、选送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与大中专院校共建外贸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等途径,加速现有人才培养。通过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提供完备的劳动保障和制定科学的薪酬奖励制度留住现有人才。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连通全国乃至海外的人才市场网。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按照“只求所用、不求所在”的思路,吸引外地河南学子、留学归国人员回河南创业,鼓励外贸专业人才来河南作经验交流和短期工作。完善人才流动所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选用、激励和培育机制,促进优秀外贸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