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进一步筛选高产灰黄霉素的工业生产菌株,分别对前期采用紫外线-氯化锂(UV-LiCl)、半导体激光(LD laser)及CO2激光(CO2laser)对展青霉FS80-1复合诱变获得三株高产菌株进行液体发酵
【机 构】
: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筛选高产灰黄霉素的工业生产菌株,分别对前期采用紫外线-氯化锂(UV-LiCl)、半导体激光(LD laser)及CO2激光(CO2laser)对展青霉FS80-1复合诱变获得三株高产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和固体培养比较。结果表明,通过UV-LiCl复合诱变获得突变菌株GM120-43的液体发酵产灰黄霉素效价11 982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37.52%,固体培养效价为89 496μg/g(干重),比出发菌株提高80.04%。;半导体激光诱变获得突变株LD100-1的液体发酵效价9 440μg/mL,
其他文献
探讨新型光敏剂ZnPcH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杀伤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DNA片段化分析、TUNN
研究了激光照射下猪肝组织传热过程温度场空间分布的动态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激光分布公式获得猪肝组织的温度场空间分布,并采用K型热电偶和热电偶放大器来测量猪肝组
为了了解湖南长沙某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AmpC 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及其基因型,收集了该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04株,
使用OCT技术观察活体小鼠皮肤组织在非消融性激光作用后光热损伤及其修复过程,得出皮肤组织在此过程中形态卜的变化规律.利用OCT散射模型得出皮肤在激光作用前后光学参数中衰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拟南芥全基因组中12个GHMP基因家族成员。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这12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它们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构建了拟南芥中G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