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场里,那个决定你前途的人就是你的上司。如何抓住上司的心,投其所好,得到他的器重和欣赏,你需要发挥一下IQ与EQ。
以柔克刚
丁航就职于一家外资中型IT公司,丁航所在部门的部长是老板从新加坡带来的亲信。说起这位部长,丁航直摇头。因为多年前曾是技术人员出身,部长特别喜欢显摆自己在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可是他都离开一线那么久了,根本不了解国内的市场行情,所以动不动就提一些折腾人的垃圾主意。”
当时的技术经理高明,属于典型的直来直去性格,经常在部长说得兴致盎然时,冷不丁吐槽泼冷水。终于有一天,部长找了个重组的机会,将高明调任一个闲职,然后钦点了丁航出任技术经理。“兄弟你得小心那家伙啊。”高明临走前的肺腑之言丁航铭记在心。
丁航给自己定了个原则。对于部长出的垃圾主意,只要不影响部门全局的,就高喊部长英明,私底下再调整细节。对于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建议,丁航在公开场合也会先站在部长这边,回头再找合适的时间单独和部长谈,并提出能解决问题的折中方案。
两个月前公司有个跨部门的重大项目,各部门一直在为谁承担主要责任而纠缠不清。部长立功心切,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并表达雄心壮志:“我们应该换种思路,主动来领导这个跨部门项目……”大家在底下叫苦连天,这会儿正是部门任务繁重的时候,自己的事都没搞定呢,还主动跳出来应战,简直是要弄得大家鸡飞狗跳。
换作高明,早在部长滔滔不绝的时候就打岔了。但丁航就不一样了,他先表明立场:部长说得不错,的确是个机会可以一试,会后我们可以商量一下,拿个方案出来。部长果然大悦。
会后,丁航就开始像模像样地组织起来,他的策略是把部门大部分骨干力量全抽调到项目组,导致其他方面的人力捉襟见肘。没过多久,部长觉得项目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进展,而自己的部门和其他部门都不断抱怨人手不够,只好主动来找丁航寻求对策。丁航立刻把责任归咎于公司总体考虑欠佳:“光靠咱部门这样卖力是不行的,您觉得呢?”部长当然点头称是,后来找个机会把这烫手的山芋又丢了出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只能智取
陈老板发出邀请时,薛莉毫不犹豫地一口应下。酒店项目副总、24万元年薪,这样的条件对任何一个居家两年、产后复出的前职业妇女来说,都属于天上掉馅儿饼的事。
说起来,薛莉虽是土木工程系毕业,但对酒店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她与陈老板唯一的一次合作,还是三年前她在建筑公司上班的时候,那次陈老板对她印象极佳,屡屡赞她有魄力、有头脑。等真正接手酒店项目,薛莉才发现里面的水太深。陈老板领导的家族企业也是第一次涉足,经验不足,内部斗争又激烈,项目可谓一盘散沙,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现有的工程师不负责任,只报喜不报忧,遇到问题就捂着盖着。最糟糕的是,陈老板以为一切顺利。薛莉认为,首要问题是更换设计公司。因为现有的设计公司屡次延误交图时间,业务上也相当不配合。这个源头问题不解决,后面的工作都无法好好开展。她立刻向陈老板汇报,历数设计公司的多条不是:“与其没有时间表,不如换新的设计公司。”令人意外的是,陈老板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可以找找看,但是强调先抓住现在的设计公司:“你跟他们去说,再不行就给他们发律师函!”
薛莉打听了一圈才明白,原来这个设计公司是陈老板的妹夫找的,而且先期已预付了一大笔定金,陈老板也心疼着呢。如何让陈老板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下定决心换掉这个设计公司呢?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无效时,只能智取了。薛莉决定搬救兵,开始寻找资源和支持。因为酒店最终要交给一个五星级品牌酒店集团管理,她说服了陈老板请咨询公司来做顾问。陈老板一拍板,薛莉立马找了一个颇有名气的建筑顾问。随后薛莉又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一个业内口碑颇佳的项目经理加盟顾问团。
两个非常强势的顾问给陈老板提了非常多的建议。虽然其中不少建议薛莉以前都提过,但说的人换了,陈老板的态度也不一样了。一连跟两个顾问会面,陈老板终于意识到,不换设计公司,到时候可能要以两三倍的成本才能建成酒店。
“薛莉,下周马上联系换设计公司的事情!”薛莉一听,开心得几乎要跳起来。其实新的设计公司她早就看好了。陈老板一看公司靠谱,价格更靠谱,二话没说就点头了。
首战告捷,薛莉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更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但这次的“智取”已经让她重新站稳职场,并找回了自信。
如何化解僵局
如果大家都习惯于就事论事,沟通会变得很简单——考虑不周而提出离谱建议的人并不失面子,只要明白之后,能及时改正并吸取教训就好;提出补充或修正意见的人,也不必对同事的一时失误大惊小怪,更无须以此评判对方的水平,只要据理力争并提出更好的替代建议就好。可惜,多数公司都难有这样的沟通氛围。在现有的条件下,丁航和薛莉已经处理得很不错了。
想让上司更正自己所作的错误决定,首先要让他明白,那个错误决定延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单是告知后果严重有时还不够——你觉得显而易见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清楚,下属向上司提不同意见时,更可能因双方信任关系不足或下属的影响力有限,上司并不怎么信服,也会因沟通中双方不自觉变得情绪化,引发彼此的防御,变成都想维护自己的正确性,忘记了事情本身,当然,不排除上司对一线情况不够了解,把代价想象得比较小。所以,能让对方体会到后果严重,常常比简单告诉他更加有效。这一点丁航处理得很有技巧,先按上司的思路走一阵子,让他体会到没有原先想的那么简单,于是主动寻求改变。
薛莉则是在自己人微言轻不足以影响老板的决策时,设法引入了外援。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外请咨询公司呢?常见的原因有:一是借脑,自己难以做到,于是引入咨询公司,让管理和决策等等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借力,就是说这些事情自己也能做,但把部分任务外包出去,可以留出人力做更重要的事;三是借刀,自己想做而不便推行的事,找第三方来做。薛莉的做法,接近于借刀。当大家反复提出同样的建议,老板终于明白之前的决定代价太大,不改不行。
丁航和薛莉,都是好下属。借用一位管理者的看法:“做上司的,最需要这样的下属——没有你,我自己也能做到70分,但有你帮忙,我们能做到80分以上。”每个职场人都可能遇到与上司相处的问题,如果你摆正心态,可以在这样的历练中快速成长。当上司出差错,尤其是犯低级错误时,是下属锻炼自己的好时机。
你若有心,还可以在丁航们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注意丁航与上司互动中一些值得调整的点:“高喊部长英明”“立刻把责任归咎于公司总体考虑欠佳”等。说实话,他能注意公开场合给足上司情面,这很好,但这些细节处理,恐怕容易助长上司自我感觉过分良好,且不利于上司反思自身的责任。所以,换位体验一下,真正了解上司的错误决定出自“立功心切”,便容易从怎么做能让本部门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上,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了。
以柔克刚
丁航就职于一家外资中型IT公司,丁航所在部门的部长是老板从新加坡带来的亲信。说起这位部长,丁航直摇头。因为多年前曾是技术人员出身,部长特别喜欢显摆自己在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可是他都离开一线那么久了,根本不了解国内的市场行情,所以动不动就提一些折腾人的垃圾主意。”
当时的技术经理高明,属于典型的直来直去性格,经常在部长说得兴致盎然时,冷不丁吐槽泼冷水。终于有一天,部长找了个重组的机会,将高明调任一个闲职,然后钦点了丁航出任技术经理。“兄弟你得小心那家伙啊。”高明临走前的肺腑之言丁航铭记在心。
丁航给自己定了个原则。对于部长出的垃圾主意,只要不影响部门全局的,就高喊部长英明,私底下再调整细节。对于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建议,丁航在公开场合也会先站在部长这边,回头再找合适的时间单独和部长谈,并提出能解决问题的折中方案。
两个月前公司有个跨部门的重大项目,各部门一直在为谁承担主要责任而纠缠不清。部长立功心切,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并表达雄心壮志:“我们应该换种思路,主动来领导这个跨部门项目……”大家在底下叫苦连天,这会儿正是部门任务繁重的时候,自己的事都没搞定呢,还主动跳出来应战,简直是要弄得大家鸡飞狗跳。
换作高明,早在部长滔滔不绝的时候就打岔了。但丁航就不一样了,他先表明立场:部长说得不错,的确是个机会可以一试,会后我们可以商量一下,拿个方案出来。部长果然大悦。
会后,丁航就开始像模像样地组织起来,他的策略是把部门大部分骨干力量全抽调到项目组,导致其他方面的人力捉襟见肘。没过多久,部长觉得项目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进展,而自己的部门和其他部门都不断抱怨人手不够,只好主动来找丁航寻求对策。丁航立刻把责任归咎于公司总体考虑欠佳:“光靠咱部门这样卖力是不行的,您觉得呢?”部长当然点头称是,后来找个机会把这烫手的山芋又丢了出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只能智取
陈老板发出邀请时,薛莉毫不犹豫地一口应下。酒店项目副总、24万元年薪,这样的条件对任何一个居家两年、产后复出的前职业妇女来说,都属于天上掉馅儿饼的事。
说起来,薛莉虽是土木工程系毕业,但对酒店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她与陈老板唯一的一次合作,还是三年前她在建筑公司上班的时候,那次陈老板对她印象极佳,屡屡赞她有魄力、有头脑。等真正接手酒店项目,薛莉才发现里面的水太深。陈老板领导的家族企业也是第一次涉足,经验不足,内部斗争又激烈,项目可谓一盘散沙,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现有的工程师不负责任,只报喜不报忧,遇到问题就捂着盖着。最糟糕的是,陈老板以为一切顺利。薛莉认为,首要问题是更换设计公司。因为现有的设计公司屡次延误交图时间,业务上也相当不配合。这个源头问题不解决,后面的工作都无法好好开展。她立刻向陈老板汇报,历数设计公司的多条不是:“与其没有时间表,不如换新的设计公司。”令人意外的是,陈老板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可以找找看,但是强调先抓住现在的设计公司:“你跟他们去说,再不行就给他们发律师函!”
薛莉打听了一圈才明白,原来这个设计公司是陈老板的妹夫找的,而且先期已预付了一大笔定金,陈老板也心疼着呢。如何让陈老板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下定决心换掉这个设计公司呢?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无效时,只能智取了。薛莉决定搬救兵,开始寻找资源和支持。因为酒店最终要交给一个五星级品牌酒店集团管理,她说服了陈老板请咨询公司来做顾问。陈老板一拍板,薛莉立马找了一个颇有名气的建筑顾问。随后薛莉又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一个业内口碑颇佳的项目经理加盟顾问团。
两个非常强势的顾问给陈老板提了非常多的建议。虽然其中不少建议薛莉以前都提过,但说的人换了,陈老板的态度也不一样了。一连跟两个顾问会面,陈老板终于意识到,不换设计公司,到时候可能要以两三倍的成本才能建成酒店。
“薛莉,下周马上联系换设计公司的事情!”薛莉一听,开心得几乎要跳起来。其实新的设计公司她早就看好了。陈老板一看公司靠谱,价格更靠谱,二话没说就点头了。
首战告捷,薛莉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更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但这次的“智取”已经让她重新站稳职场,并找回了自信。
如何化解僵局
如果大家都习惯于就事论事,沟通会变得很简单——考虑不周而提出离谱建议的人并不失面子,只要明白之后,能及时改正并吸取教训就好;提出补充或修正意见的人,也不必对同事的一时失误大惊小怪,更无须以此评判对方的水平,只要据理力争并提出更好的替代建议就好。可惜,多数公司都难有这样的沟通氛围。在现有的条件下,丁航和薛莉已经处理得很不错了。
想让上司更正自己所作的错误决定,首先要让他明白,那个错误决定延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单是告知后果严重有时还不够——你觉得显而易见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清楚,下属向上司提不同意见时,更可能因双方信任关系不足或下属的影响力有限,上司并不怎么信服,也会因沟通中双方不自觉变得情绪化,引发彼此的防御,变成都想维护自己的正确性,忘记了事情本身,当然,不排除上司对一线情况不够了解,把代价想象得比较小。所以,能让对方体会到后果严重,常常比简单告诉他更加有效。这一点丁航处理得很有技巧,先按上司的思路走一阵子,让他体会到没有原先想的那么简单,于是主动寻求改变。
薛莉则是在自己人微言轻不足以影响老板的决策时,设法引入了外援。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外请咨询公司呢?常见的原因有:一是借脑,自己难以做到,于是引入咨询公司,让管理和决策等等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借力,就是说这些事情自己也能做,但把部分任务外包出去,可以留出人力做更重要的事;三是借刀,自己想做而不便推行的事,找第三方来做。薛莉的做法,接近于借刀。当大家反复提出同样的建议,老板终于明白之前的决定代价太大,不改不行。
丁航和薛莉,都是好下属。借用一位管理者的看法:“做上司的,最需要这样的下属——没有你,我自己也能做到70分,但有你帮忙,我们能做到80分以上。”每个职场人都可能遇到与上司相处的问题,如果你摆正心态,可以在这样的历练中快速成长。当上司出差错,尤其是犯低级错误时,是下属锻炼自己的好时机。
你若有心,还可以在丁航们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注意丁航与上司互动中一些值得调整的点:“高喊部长英明”“立刻把责任归咎于公司总体考虑欠佳”等。说实话,他能注意公开场合给足上司情面,这很好,但这些细节处理,恐怕容易助长上司自我感觉过分良好,且不利于上司反思自身的责任。所以,换位体验一下,真正了解上司的错误决定出自“立功心切”,便容易从怎么做能让本部门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上,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