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末能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从大量的调查中发现不少欣赏课中,教师讲授时间很多,大部分超过30分钟,有的甚至整节课讲授,学生学的机会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趣。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把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师生共同参与,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二、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紙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国教育家艾斯纳的DBAE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主张多个领域的融汇贯通,成为有机的整体。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在欣赏民间泥塑一节时,我首先展示许多学生的优秀泥塑作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这些小玩意吸引住了。这时紧接着播放一段泥塑的录像,讲解泥塑的故事和泥塑的知识,最后观看泥人的制作过程。于是我让他们学着挂图上的样子做一做,最后对自己的作品和图上的作品进行评价,了解泥塑作品美的因素。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展示一个发展方向,诱发学生继续探求美的愿望,为下一课的学习作铺垫。
  三、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可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假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声情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学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欣赏主体(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纤夫)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的各种感觉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这时学生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了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转轴拨弦两三声,末成曲调先有情”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采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设置情景等“不择手段”而为之,往往事半功倍。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03
其他文献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著成了令后人景仰的巨著——《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批改,费时费力又劳神,而学生对于我们的这一劳动成果却毫不珍惜,往往只看一下分数与评语,就塞到书包里了。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着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如何使每次的作文训练都落到实处呢?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批改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期刊
作文要过语言关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提起来并无新鲜感。但作为已经有一定表达能力积累的初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病句连篇、语句不通,要么啰哩啰嗦缠夹不清,要么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此种现象在学生作文中随处可见。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应该客观地面对现实,针对学生能力特点,开展务实的教学实践探索。  首先,语言学习不是简单的语法规范的呈现和堆砌,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思维结果的呈现。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与法规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反映出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作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从作文写作兴趣、写作积累、作品展示和写作批改等方面对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做了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写作积累; 批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充分体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就是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让我们的老师们从以“内容理解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核心”转变到以“语言运用为核心”。  关键词:语用型; 观点概述; 整体框架; 课堂操作     作为一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老师,为了让我们的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无数次走进一线,无数次走进课堂。无疑,作为语文半璧江山的阅读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形成的价值观,朗读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培养; 朗读; 创设情境; 多样化; 主动参与     文学作品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朗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
期刊
摘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英语一直是大家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不论社会怎样发展,英语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一下我的看法:一、努力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英语; 初中生; 整体; 情感意识     我在初中执教英语已经有十三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当代成功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中华民族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这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和表现为军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主题词:先进性; 当代表现; 党的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战略总布局的核心内容之
期刊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的限制,知识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使
期刊
摘 要:飞行院校担负着为空军航空兵部队培养信息化实战型飞行人才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提高飞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出最优化教学方法,详细地阐述了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实质和标准;提出了飞行院校实现最优化教学方法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学法; 最优化教学法; 教学决策; 教学控制  作为培养具备信息化综合能力素质的飞行人才的飞行院校,应立足当前任职教育现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研究教学法,在传统的教学
期刊
摘要:学习语文,必须注意积累字词。丰富的字词积累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  关键词:链接; 汲取; 课外阅读; 评改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教学万不可忽视对字词的积累。我们所读的每一篇佳作,无不是由精美的词句构成。忽视了基础的字词积累,看不起简单的字词总结,就如同只想要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