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城镇体系规划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镇体系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就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综述。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一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经济社会;城镇体系;城镇体系规划规划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关于如何理解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城镇体系规划等若干概念问题。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次,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表现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勢,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但是,这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转变职能、建立整体观念和强调协调。
  首先,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第二,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第三,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第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第四,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第五,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再次,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第五,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第六,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最后,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深入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以项目为成本核心的企业,应以在施项目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归点。企业应从理顺与项目的利益关系、合同及预算管理、技术方案、计划管理、资源配置、环境管理、阶段考核等方面进行管控、协调和支持。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核心、企业效益    毋庸置疑,一个以项目为成本核心的企业,其工作的核心就是在施工程项目,必须以项目作为其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回归点。作为一个首都建设市场的新兴企业,我们渴望健康发展、渴
期刊
摘要:总体来讲我国的桥梁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仍不够完善,桥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尽量避免主观经验因素对设计的影响。文章结合笔者的设计实践,就桥梁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结构设计;耐久性    目前,国内的桥梁结构设计普遍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
期刊
摘要:技术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作用是把技术工作科学的组织起来,保证技术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从而完成技术管理任务,本文简单介绍了七种管理制度。  关键词:技术管理;公路施工;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除技术岗位责任制以外,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图纸审查制度  图纸是进行施工的依据,施工单位的任务就是按照图纸的要求,高速优质地完成施工项目。图纸审查目的,在于熟悉和掌握图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及施工经验的积累,深层水泥搅拌桩以其造价低、工期短、施工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除了作为一种复合地基使用之外,更广泛地应用到基坑支护及挡水帷幕中。基坑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岩土工程问题,迫切需要理论来指导、充实和完善。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基坑围护;强度    深层搅拌法这种新颖的加固技术,80年代起开始在我国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应用。是
期刊
摘要:管理会计的诞生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的支持,同时更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应对环境变化与风险防范的能力,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然而我国管理会计仅仅是在部分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很多企业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甚至缺乏基本的管理会计观念,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仍然是任重道远。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作;问题;应用  一、管理会计
期刊
摘要:高铁建设具有周期相对较长,施工基地相对固定,和人员进出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对其现场状况的管理直接影响到高铁建设项目的成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提出实时视频监控用于高铁工地的技术防范,并在实际现场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视频监控;高铁;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200km/h及以上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全面铺开,安全问题成为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视频监视作为铁路防火、防盗、防灾、事故救援、调度指挥的重要
期刊
摘要:针对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日趋突出,解决桥梁养护过程中养护费用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桥梁养护的双指标分析方法即以可靠度理论和成本效益考察桥梁养护问题,通过优选养护方案,使维修效益与成本的比值最大化。并通过一座实桥进行验证。  关键词:桥梁养护;可靠度理论;成本优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程建设的高峰期,每年有大量的桥梁建成,使得养护工作量和相应的费用迅猛增长,文章以可靠度和成本优化两个指标综合分
期刊
摘要:钢结构工程在我国的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轻型钢结构已在建筑工程各个领域,特别是单层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领域得到采用,其具有的特性被广大建设单位所接受,也给施工人者带来了便利。长期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关键词:轻钢结构;特点;适用范围  一、摘要:  1.轻型钢结构简称为轻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属于钢结构的一种类型,只是相对于普通钢结构来说重量较轻。  2.
期刊
摘要: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的瓶颈,而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方法。该文针对城市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目的、原则及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渠化设计;平面交叉口;城市道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的加快,生成的交通需要远大于道路资源、管理资源所能提供的交通供给,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出现严重的交通次序混乱及拥堵现象。
期刊
摘要:从水电建设者的角度分析,设计和施工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工程质量。水电站建设施工管理是水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良好的管理措施,很可能造成工程施工中的资源浪费和人员伤亡,因此文章认为,我国需要不断加强水电站建设施工管理的相关研究,尽量减少损失和伤亡。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施工管理    我国在水电站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所进步,针对于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