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克和珐在追寻哈的踪迹过程中,发现了躲在树木背后若隐若现的“新人”,他们行动诡异,高深莫测。新人有美的一面,胖女人不断地梳理长发直到披肩如瀑,涂阿米用彩色的泥土创造栩栩如生的小鹿,他们造船渡河、弯弓射箭,有着丰富的语言、复杂的仪式……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及布克奖两项大奖的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被他本人视为巅峰之作的《继承者》中,将时光从《蝇王》的未来进行时退回到人类混沌的起点,借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的眼,重现智人在文明旅途上犯下的种种罪恶,暗示人类文明的原罪,文明是朵恶之花。
戈尔丁的作品,总是自带3D效果。《继承者》的开篇,便呈现了一幅原始烂漫的图景,大山中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玛瑙似的河水流淌着神秘的气息。带着原始活力类似猿猴的洛克背着莉库在丛林中快乐地啸叫穿行,而后族人相继出现,他们在困难中彼此伏助,相亲相爱。
在尼人的信念中,万物都是从大地欧阿腹中生出的孩子。因此,他们不仅爱自己的族人,也爱山川、树木、飞禽走兽。他们有着淳朴又浪漫的思维,认为太阳会喝干雾霭,月亮会行走到山的背面,石头会等候故人。他们生火、渡河用的是干枯的木头,吃的是被“大猫”吸光了血的鹿肉,绝不敢将自己凌架于自然生灵之上,予取予夺。对于奄奄一息的老族长马尔,他们用肉体造出一个温暖的摇篮,为他遮挡风寒。在老族长身故后,他们在地上挖很深很深的坑,让他重回欧阿的怀抱。
如果说书的前半部分是童话,是温情的剧本;到了尼人遭遇“新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先智人之时,整本书的“画风”突转,美丽的童话变成了悬疑片、恐怖片。尼人恍若进入到充满巫术的恐怖世界,他们遭遇了超越自然的危险,生死未卜。
事情由哈的神秘失踪开始。洛克和珐在追寻哈的踪迹过程中,发现了躲在树木背后若隐若现的“新人”,他们行动诡异,高深莫测。新人有美的一面,胖女人不断地梳理长发直到披肩如瀑,涂阿米用彩色的泥土创造栩栩如生的小鹿,他们造船渡河、弯弓射箭,有着丰富的语言、复杂的仪式……然而,新人的美相对于他们的恶来说,只是一件华美的外衣,美的身体、美的艺术、美的工具,都遮盖不住背后为之付出的残酷而血腥的代价。
书中的胖女人是首领夫人,身上的一张熊皮便断送过两个族人的性命,她的美丽与危险等值。新人肆意砍倒繁茂的树木,射杀大型动物,甚至用小莉库向嗜血的神灵献祭,他们所过之处,群山枯萎,万物凋零,大地有被烧焦的味道。新人彼此之间的倾轧并不亚于对其他物种的掠夺。那个接近权力却总是相距一步之遥的涂阿米,看人的眼神,打磨匕首的样子,都令人不寒而栗。在各怀鬼胎的新人中间,空气都散发着阴谋与危险的味道,战争一触即发。
文明每进一步,智人的野心与贪欲就膨胀一圈,道德与爱心就消瘦一层。在书中尼人的淳朴善良与他们的心智未开同出一源,而智人道德的沦丧又与他们“文明”的程度“相得益彰”。智人有着复杂的语言及社会系统,对工具得心应手的应用赋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力量与野心。新人站在大自然生态链的顶端,一面俯视众生,荼毒生灵,一面又在自己的内部争权夺利,彼此倾轧,他们是这世间最恐怖的生物。
这是一本历史想象小说,作者刻意夸张了尼安德特人的友善,但我总以为尼人同智人一样,脱胎于野兽,不可避免地会有凶残嗜血的一面,只是他们囿于各种条件限制,尚不具备无限释放恶的能力。智人看上去,犹如率先突破了智慧的临界点,进入了新境界的尼人。从本质而言,尼人也好、智人也罢,纵便是现在丛林中的黑猩猩,一旦拥有了翻手为云覆手雨、超越自然的力量,没有人可以保证他们不背叛母神,屠戮山川。
文明是什么?表面上是理性战胜非理性,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然而撕去文明的外衣,光鲜华丽的外表之下,却是山川树木的鲜血,万物生灵的悲吟。
在书的结尾,智人们携带着尼人的幼孩,划着一叶小舟驶向没有尽头的黑暗,象征着我们告别原始,奔向前途未卜的文明;也预示我们这些继承者的基因中,既有智人的聪慧野蛮,也保留着少许尼人的蒙昧善良。纯良曾是我们的天性,只是在文明的旅程中,被膨胀的欲望和野心压制,此时,我们穿着文明的外衣,披戴着科技发达的饰品,更需警惕文明这朵恶之花,它的“芳香”如塞壬女妖的歌声,会令承载人类的诺亚方舟失去航向,整体倾覆。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及布克奖两项大奖的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被他本人视为巅峰之作的《继承者》中,将时光从《蝇王》的未来进行时退回到人类混沌的起点,借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的眼,重现智人在文明旅途上犯下的种种罪恶,暗示人类文明的原罪,文明是朵恶之花。
戈尔丁的作品,总是自带3D效果。《继承者》的开篇,便呈现了一幅原始烂漫的图景,大山中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玛瑙似的河水流淌着神秘的气息。带着原始活力类似猿猴的洛克背着莉库在丛林中快乐地啸叫穿行,而后族人相继出现,他们在困难中彼此伏助,相亲相爱。
在尼人的信念中,万物都是从大地欧阿腹中生出的孩子。因此,他们不仅爱自己的族人,也爱山川、树木、飞禽走兽。他们有着淳朴又浪漫的思维,认为太阳会喝干雾霭,月亮会行走到山的背面,石头会等候故人。他们生火、渡河用的是干枯的木头,吃的是被“大猫”吸光了血的鹿肉,绝不敢将自己凌架于自然生灵之上,予取予夺。对于奄奄一息的老族长马尔,他们用肉体造出一个温暖的摇篮,为他遮挡风寒。在老族长身故后,他们在地上挖很深很深的坑,让他重回欧阿的怀抱。
如果说书的前半部分是童话,是温情的剧本;到了尼人遭遇“新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先智人之时,整本书的“画风”突转,美丽的童话变成了悬疑片、恐怖片。尼人恍若进入到充满巫术的恐怖世界,他们遭遇了超越自然的危险,生死未卜。
事情由哈的神秘失踪开始。洛克和珐在追寻哈的踪迹过程中,发现了躲在树木背后若隐若现的“新人”,他们行动诡异,高深莫测。新人有美的一面,胖女人不断地梳理长发直到披肩如瀑,涂阿米用彩色的泥土创造栩栩如生的小鹿,他们造船渡河、弯弓射箭,有着丰富的语言、复杂的仪式……然而,新人的美相对于他们的恶来说,只是一件华美的外衣,美的身体、美的艺术、美的工具,都遮盖不住背后为之付出的残酷而血腥的代价。
书中的胖女人是首领夫人,身上的一张熊皮便断送过两个族人的性命,她的美丽与危险等值。新人肆意砍倒繁茂的树木,射杀大型动物,甚至用小莉库向嗜血的神灵献祭,他们所过之处,群山枯萎,万物凋零,大地有被烧焦的味道。新人彼此之间的倾轧并不亚于对其他物种的掠夺。那个接近权力却总是相距一步之遥的涂阿米,看人的眼神,打磨匕首的样子,都令人不寒而栗。在各怀鬼胎的新人中间,空气都散发着阴谋与危险的味道,战争一触即发。
文明每进一步,智人的野心与贪欲就膨胀一圈,道德与爱心就消瘦一层。在书中尼人的淳朴善良与他们的心智未开同出一源,而智人道德的沦丧又与他们“文明”的程度“相得益彰”。智人有着复杂的语言及社会系统,对工具得心应手的应用赋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力量与野心。新人站在大自然生态链的顶端,一面俯视众生,荼毒生灵,一面又在自己的内部争权夺利,彼此倾轧,他们是这世间最恐怖的生物。
这是一本历史想象小说,作者刻意夸张了尼安德特人的友善,但我总以为尼人同智人一样,脱胎于野兽,不可避免地会有凶残嗜血的一面,只是他们囿于各种条件限制,尚不具备无限释放恶的能力。智人看上去,犹如率先突破了智慧的临界点,进入了新境界的尼人。从本质而言,尼人也好、智人也罢,纵便是现在丛林中的黑猩猩,一旦拥有了翻手为云覆手雨、超越自然的力量,没有人可以保证他们不背叛母神,屠戮山川。
文明是什么?表面上是理性战胜非理性,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然而撕去文明的外衣,光鲜华丽的外表之下,却是山川树木的鲜血,万物生灵的悲吟。
在书的结尾,智人们携带着尼人的幼孩,划着一叶小舟驶向没有尽头的黑暗,象征着我们告别原始,奔向前途未卜的文明;也预示我们这些继承者的基因中,既有智人的聪慧野蛮,也保留着少许尼人的蒙昧善良。纯良曾是我们的天性,只是在文明的旅程中,被膨胀的欲望和野心压制,此时,我们穿着文明的外衣,披戴着科技发达的饰品,更需警惕文明这朵恶之花,它的“芳香”如塞壬女妖的歌声,会令承载人类的诺亚方舟失去航向,整体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