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新我“三集兰亭序”及左笔书风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字,是集古人碑帖或书法中的字以成文,集他人文赋中的字以成诗,集经文中的字以为摹本。如唐代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代苏东坡集陶渊明“归去来辞”为“归去来诗”等皆是。集句,是后人集前人、今人集古人句以为诗、词、楹联。集句成联就更普遍了,一般被认为是文人墨客学养高下的一种表现。
  著名浙籍书法大家费新我集写《兰亭集序》中字的故事流韵绵长。
  “三集兰亭”学养深厚
  已故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1985年2月16日曾致我一长函,函中说他三次在浙江从《兰亭集序》中集字、集句,泼墨书写,以抒胸臆。
  “……在前年1983年,绍兴‘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一千六百三十周年’盛会上,我集写了《兰亭集序》中的字,成两句:‘清风古人,流水今日’,即席写的上角盖上山阴周砥卿老篆刻家为我刻的‘集右军契帖字’起首章,也可称为出此章。去年(1984年)冬,《浙江日报》与浙江书协分会办了个‘兰亭书法大赛’,我未能参与评选(事忙),又集了《兰亭集序》字,写了‘群类所集生激浪,不信今日无古贤’句,因这是一次青年书家参加的竞赛活动,我就盖上扬州张汉怡青年篆刻家所刻‘集右军兰亭叙字’之起首章,寄去塞责。哪知大会办公室来电相促,终于去了,参加一些活动,又出席授奖闭幕大会,兴高采烈,大为高兴,临了,又要写字,我就集了《兰亭叙》中四句:‘品类之盛,欣于所遇,游目聘怀,信可乐也’,表示我祝贺大赛圆满成功。集《兰亭叙》句,我没有印章,就用字写了出处。这种集字集句,是前人文字上好玩的翰墨事,我不过袭用之而已……附上三小纸,是我拟稿时的草稿……”
  集字集句,似乎是文字游戏、翰墨拾趣,然而严格地说绝非易事,它既表现出集字集句者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对原诗原文的熟记和理解,还表现出集字集句者的艺术创造能力。费老三次集《兰亭集序》字、句,表达不同的立意。第一次欣会各地书家,在兰亭原址纪念王羲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如此盛会,形成古今联想,寄托情怀。第二次集字致贺,寄希望于中青年书家,期待着青出于蓝,今胜于昔。第三次在展览书法大赛作品之后,看到硕果累累,抑制不住喜悦之情,记叙了书法大赛的圆满成功。此种集字集句,似信手拈来,却浑然一体,毫无生硬之感,令人感到非常自然贴切。费老对《兰亭集序》理解得深透,每个字、每个词都有深切记忆,应用自如,应是综合文化素养的一个侧面反映。
  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麓的兰溪江畔。《兰亭集》序言精短有致,全文不到300字,形散神聚,多样统一,叙议相融,形象性和逻辑性兼具,为后人所推颂。文章分为五段。一至三段说明聚会概况和主旨,四至五段从聚会生发出有关当时文艺改革的议论,是通过叙事写景进行说明和议论的文章,在书法碑帖历史以外,于魏晋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位置,常被收编在“古代散文精品”类典籍中。费老怀敬畏之心和倾羡之意,将其视为文学和书法“双璧”,常年置于案头临摹观赏,背诵理解字词,取其笔墨神韵。所以,达到了滚瓜烂熟储于心胸的地步,一旦应用需要之时,就可顺手如意地拈出“序”中的字、词、句,成为自己创作对联的母本。
  时光易逝,费老赐信给我讲述“三集兰亭序”之事,已有30年;费老仙逝也已20多年了;在2003年费老诞辰100周年时,他的儿子“左传三郎”费之雄先生(知名书法家和楹联家、中国书协会员、苏州市书协原副主席,现年81岁),写了一篇深沉而详尽的纪念文章《与时俱进费新我》。在2015年4月,费之雄应邀参加绍兴兰亭书会,在“兰亭书会成立三十周年成果展”上看到其父当年以“新我左笔”临写的《兰亭序》全文原迹,倍感亲切。在费之雄的此文中,我对费老的学养、造诣有了更多的了解,知晓他在握管挥毫时,题句题词题联使用语言文字恰到好处,寄意深刻,境界深远;费老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号题写的是“国事民情,有闻必载;乘风破浪,无远弗臻”;为四届全运会、亚运会题写的是“群英荟萃,争攀高峰”、“懿号壮哉,亚运今朝,圣火种普照……雪去病夫之耻,独领亚洲风骚”。20世纪80年代,费老在赴新疆慰问、参观检阅后挥毫题写了“昆仑铁壁”、“高原劲旅”、“西陲干城”……这些,都是这位书法家学问底蕴和文化涵养深厚的反映,也和他“三集兰亭序”的思考和书韵一脉相承。书写集字、句使费新我奇崛俊秀的线条艺术和精辟醒目的文字内容表述相融相生、交相辉映。
  新我左笔享誉天下
  费新我(1903—1992)浙江湖州人。从青年时期在美术专门学校学画、学字开始,数十年中长居姑苏,在艺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典雅。在进入中年时期,他深入钻研书画艺术基础知识,积累艺术创作经验,编著和出版过多种有关绘画知识和技能的书籍,创作过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其中《怎样画铅笔画》一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14次,印数50余万册。江苏省国画院在成立时特聘费新我为画院画师。
  费新我在50岁左右时因长期操劳致右腕得了关节结核,这使他放下了绘画艺术,但他又坚毅地提起左腕,在上世纪整个60年代,拟定了10年学书规划。与学画一样,把书法作为一项事业对待。“十年磨剑柔绕指”,使他的左笔书法成就超过了他的绘画。隶法古拙朴茂,楷书庄重敦厚,尤其是行书不受前人羁绊,自成一格,善参以画意,在线条的运用中,有强烈的节奏感和画理美。国学大师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当年曾写赠他一首七言绝句:“秀逸天成郑遂昌,胶西金铁共森翔,新翁左臂新生面,草势分情韵更长。”启功后又题了一首相赠费老:“烂漫天真郑板桥,新翁继响笔萧萧。天惊石破西园后,左腕如山不可摇。”后面再加书:“新翁费老先生左笔书古朴潇洒,有高西园不能及处。至可宝也。”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先生在费老书写的长卷《石鼓歌》后题:“费老左笔,天下所重,是卷凝重奔放,纵横捭阖。”林散之老人称费书谓之“核桃体”。江苏省美术馆举办费老书展,林老坐轮椅亲临祝贺,称誉书之:“费新老法书,以欹反正,以拙取胜。”谢稚柳为费老所作“弘一法师像”题“儒佚同风”,按常规可题在上方而却题在下方以示谦逊,并说“儒”代表费老,“佚”代表弘一,有着同一风度。费老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勤奋耕耘砚池墨海,日月相继铺纸握管,写出难以计数的书法作品,且精品迭出,同时出版了书法著作和字帖有10种以上。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费老是苏州书画界最为著名的一位人物;他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理事,除了参与不少省市书法研究和评选活动外,先后应邀出访了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地,产生了较大范围的海内外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际,《人民中国》载有中方领导将费老墨宝赠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照片。数年后美国总统竞选,卡特到唐人街与华人亲善,手里展现“新我左笔”的书轴,费新我书轴已成为白宫一级藏品。邓小平访日,《人民日报》同时刊载了费新我“相邻一带水,友谊万年春”的字幅。……在费老的生前和身后,他的故乡湖州市双林镇先后建起了“新我亭”和“费新我艺术馆”,传扬其艺术成就和广泛影响。
  我曾见过费老在80多岁时写下的一段“韵语”,是与他的自画像相联在一起的《六我辞》:“俯仰古今,未尝有我;拈毫走笔,岂可无我。创意开窍,生发自我;敬业乐群,还期忘我。旧地重游,又见故我;岁月如流,不断新我!”此首四言诗写得十分有趣,寄意很深,是他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风趣性“小结”,展示了在无我时追求有我,在创新中生发自我,在前进中不断新我的境界。
其他文献
茶山烟云
期刊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凌宇冰先生无疑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我进入位于婺江之畔八咏楼旧址上修建的金华一中(原金华师范)读初中。在这里,我遇到了凌宇冰先生。那时候,他还不满30岁,风华正茂,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分配过来。而我因受在中国美院雕塑系任教的舅舅的影响,从小喜欢美术,绘画基础自然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很多。我得到了凌老师的关爱,每次我卷了自己画的习作登门拜访,他都会热情接
期刊
名人故居、艺术院、纪念馆,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传播载体,更是对名人精神与文化的延续与继承。这一期“历史名人”专栏刊发了关于范文澜故居、孙传哲纪念馆两篇文稿,旨在为我们提供深远丰厚的历史记忆的同时,让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故事永久流传,使他们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绿肥红瘦时节。  2015年5月,那天我在古城绍兴,参观完大通学堂,就沿着胜利西路漫步,很快来到锦麟桥,跨过这座小桥,拐个弯儿,
期刊
今年7月,一场在浙江省文化馆展厅的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参观。这次展览的主角不是什么“大师”,而是一群可爱的非洲学员。  本次展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是非洲学员们在浙江期间学习、创作的成果,有融合中国元素和非洲本土特色的陶艺作品,也有对照南宋官窑陶瓷新学成的小件作品。除非洲学员作品外,还有一部分是中方授课教师的作品,展出的有杭州的南宋官窑代表性作品,也有古今的陶艺作品。唱主角的当然是“非洲学员陶艺培训班”
期刊
美国好莱坞大片《东京上空三十秒》,当年获美国奥斯卡大奖。镜头里的故事发生在浙江临海的恩泽医院,故事要从七十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起。  轰炸东京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遭受重挫,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当年疯狂的日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向日本天皇保证,日本上空是绝对安全的。  美国方面经过精心策划,决定由詹姆斯·H·
期刊
历史凝聚抗日篇,艺术再现民族魂。  2015年8月26日至9月6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抗日战争在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展览分为“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生灵涂炭日军对浙江的侵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浙江抗战”、“共赴国难浙江抗日的正面战场”、“浩气长存浙江抗日英烈”5个部分
期刊
仲夏时节,绿肥红瘦。  周训典纪念馆四周满是绿树浓荫。纪念馆门前的草坪上,一座飞行员装束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像高2.8米。全副武装的周训典,仿佛时刻准备着执行任务。  雕像的设计者就是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雕塑作品《中国标准》的作者、雕塑家李春华。最近,这位著名艺术家为中国远征军铸成402座雕塑,雕塑群落户云南龙陵松山战役遗址。他说:“我对抗战英雄们的敬仰之情,是促使我创作的不竭动力。”  周训典纪念馆
期刊
杭州,中国古老的“丝绸之府”;里昂,欧洲丝绸工业中心。两者都是当今世界丝绸时尚关注焦点。这个夏天,两个城市以丝为媒,谈起了一场“跨国恋爱”。  文化使者“万事利”,牵线两地丝绸产业  浙江杭州,著名的丝绸之府。唐代,这里的绫已“天下为冠”。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中国输出世界的第一件商品和连接欧亚大陆各民族的情感纽带,杭州的丝绸,曾有过太多的荣耀和辉煌。  20
期刊
2015年7月8日晚,在拥有百年历史、金碧辉煌的叶卡捷琳堡国立模范歌舞剧院,当帷幕上一把巨大的“中国锁”缓缓锁上,宁波演艺集团创排的舞剧《十里红妆》圆满完成了参加2015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中国之夜”和开幕式主宾国演出任务。演员谢幕之时,中外宾客和俄罗斯观众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近10分钟。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观看结束后上台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盛赞此次演出为重大国事活动“增光添彩”。
期刊
2015年7月14日至7月31日,“毕加索真迹展”在1844艺术中心·宁波当代艺术馆开幕。展出包括67幅毕加索版画真迹、40件陶瓷原作品。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前十的名贵画作中,他的作品就占了4幅。本次展览虽然没有毕加索最为昂贵的油画,但这些作品因有部分是首次在中国展出,而且均是第一次进入宁波,让甬城市民兴奋不已。  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地中海太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