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籽粒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活性的变化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籽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活性变化的研究表明:GA3活性在不同基因型大豆差异,但活性高峰期和总的变化规律在品种(系)间是相似的。高蛋白和中蛋白含量的品种在籽粒粒发育初期就表现出较高的GA3活性在不同高蛋白和中蛋白品种的iPAs和IAAI舔生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出现两个高峰期,而低蛋白品系的IAAK人出现一个高峰期。中蛋白品种的iPAs活性在籽粒形成过程中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品种。而低蛋白
其他文献
以对SMV-a株系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感染SMV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科丰1号接种SMV的早期,PAL和POD活性显著升高,SOD和
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大豆生产的历史,重点分析了当前大豆生产的现状,分阶段概述了不同时期育种、栽培及生理研究的方法与内容,提炼出今后的主要育种目标、栽培方式和超高产生
以改进的去污剂微铺展技术制备大豆数分裂联会复合体标本,并对联会复合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大豆SC以多点或起始方式于偶线期开始形成;随着SC的发育新的SC形成和已有
本文采用黑龙江省不同抗病类型的大豆品种,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研究了病毒病侵染条件下,不同抗病类型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MV侵染条件下,感病品种ABA含量
两种除草剂中,地乐胺可降低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发生,而乙草胺可国重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在施工初期(10天左右)土壤中各和睦具菌被抑制,细菌数量增加;后期地乐胺处理区Penicillium和细菌的相对数量有
对两个大豆高世代品系进行再选择。研究了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探讨了性状再选择的可能性。分析了两个品系中8个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的综合遗传变异度。在一定选择压
利用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但生育期相同的大豆品种,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营养体氮素积累及其运转的特性,结果表明:高蛋白品种无论是氮素积累,还是氮素转运效率都明显高于蛋白质
1 合丰41号(合交95-111)1.1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大豆研究室 1992年以合丰34号为母本,以绥农10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于F5代决选,代号为合交95-111.1.2 产量表
本文研究了蔗糖脂肪酸酯(SFE)对开花期和结英期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叶绿素含量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英期两个时期都喷施0.1%的SFE后,可以使SOD酶的相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