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朗读 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好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培养语言能力。
二、朗读可帮助理清课文线索,加深印象
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逐步探索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线索,理清文章中各种材料的安排;才有助于学生弄清各层是怎样由原因说到结果,由正面说到反面,由现象到本质等。这样,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分析能力;阅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中心的,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例如我们阅读《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后,我们理清了课文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重点讲地道的样式和特点,讲了地道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怎样有利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怎样防敌人火攻、水攻、毒气攻击;怎样进行通讯联系,最后讲地道战的地位——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因此,文章的写作思路便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朗读可引导情感体验,促进情感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朗读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措施之一。人的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触发阅读动机的动力是心里的能量。激发心里能量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语感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对阅读产生情感波动,从而产生良好的阅读动机。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示”去预习课文,弄清了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再带着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的问题去朗读课文,答案逐步在课文语句中体现出来。尤其是课文最后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把五壮士仇恨敌人,顽强战斗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这部分内容提出来,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几遍,为学生的情感阅读推波助澜,高扬起阅读、欣赏课文的风帆。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受之于目,了然于心,透过现象的感性形式,掌握课文内涵,理解越深刻,感受越强烈,唤起情感的可能就越大,就能产生更大的阅读愉悦。
四、朗读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晶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耐,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朗读 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好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培养语言能力。
二、朗读可帮助理清课文线索,加深印象
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逐步探索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线索,理清文章中各种材料的安排;才有助于学生弄清各层是怎样由原因说到结果,由正面说到反面,由现象到本质等。这样,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分析能力;阅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中心的,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例如我们阅读《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后,我们理清了课文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重点讲地道的样式和特点,讲了地道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怎样有利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怎样防敌人火攻、水攻、毒气攻击;怎样进行通讯联系,最后讲地道战的地位——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因此,文章的写作思路便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朗读可引导情感体验,促进情感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朗读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措施之一。人的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触发阅读动机的动力是心里的能量。激发心里能量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语感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对阅读产生情感波动,从而产生良好的阅读动机。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示”去预习课文,弄清了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再带着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的问题去朗读课文,答案逐步在课文语句中体现出来。尤其是课文最后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把五壮士仇恨敌人,顽强战斗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这部分内容提出来,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几遍,为学生的情感阅读推波助澜,高扬起阅读、欣赏课文的风帆。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受之于目,了然于心,透过现象的感性形式,掌握课文内涵,理解越深刻,感受越强烈,唤起情感的可能就越大,就能产生更大的阅读愉悦。
四、朗读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晶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耐,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