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鳌亚洲论坛近期发布的《亚洲竞争力2014年度报告》显示,新加坡挤下中国香港成为2013年亚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而柬埔寨则在37个被评估的对象中连续三年位居末席。而去年9月份由世界经济论坛所发布的《2013-2014年度环球竞争力报告》亦显示,在东盟10个成员国中,新加坡连续三年位居老二的位置,其积分也逼近榜首的瑞士,而新入榜的缅甸在接受评估的148个国家中位居139位。
无论是亚洲竞争力报告,还是环球竞争力报告,东盟各国都可以说是令人瞩目的对象,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出现的深层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来自于国土面积、人口比例、教育程度等,更来自于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政治体系等层面。这种强烈的对比,都可在两份竞争力报告中看出一斑。
随着2015年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期限迫在眉睫,究竟这种深层差距对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缺陷还是一个优势呢?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级会议中披露,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准备工作截至2013年底仅完成其中的72%,这比去年中期发布完成约80%的准备工作还要低。
尽管东盟部长们都确认2015年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决心,也出台多项措施加强准备工作,但在剩余不足2年的时间内,任何的努力都将看似仓促。其中,柬埔寨劳工部旗下的人力资源与就业部副董事纳拉特(Chuop Narath)就坦诚,柬埔寨至少短期内都无法达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尤其在劳动力与专业人才流动项目上。
虽然目前仍无法确认2015年的东盟是否能迈向经济共同体的目标,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政治格局,将能提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则自然将带动整体经济取得增长。竞争力与经济的相互提升,也自然而然能逐步减少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深层差异,这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内部协调相比,则是一个间接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方式。
因此,深层差异究竟是缺陷还是优势,这也变成相对次要的问题,关键就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是否能够从当前的深层差异中找到共同点与互补之处。
东盟各国竞争力的差异
表1所显示的是东盟各成员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产值。无论从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乃至于人均收入而言,东盟成员国之间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当然,这种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如经济起飞的先后顺序、经济发展的着重点、是否拥有丰富资源、国内政治与社会格局的不同等等。
因此,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时,不应该只是着眼其经济发展总值与人均收入等基本数据,而应该从更广泛的层面加以考量。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的高低,并不能单单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经济影响力。唯有透过政府执行效率、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卫生与教育水平、劳动市场、金融市场、科技发展等综合指标检验,才能看出一个国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其所能够发挥的实际影响与作用。
根据博鳌亚洲论坛与世界经济论坛的两份竞争力报告,表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力已出现显著的差异与分化。新加坡持续高居世界级地位,而柬埔寨、老挝与缅甸则长期位居下游位置;中流位置上,马来西亚处在更高的水平,泰国、印尼、菲律宾与越南则在力争上游中面临不少的阻力。
竞争力报告指出,这种分化的趋势,主要是受到2013年亚洲经济体减速的影响所致。其牵连的因素还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退出宽松措施所导致的外资大幅流出,投资疲软,以及对外贸易下滑等。当中,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内部问题,如泰国政治乱象、印尼的政府商业行政效率下滑、菲律宾疲于应对天灾人祸等,都是个别国家竞争力走软的因素之一。
无论如何,相较起其它类似的联盟,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等,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内部默契,如依靠区域内需增长、基础设施连接、企业间相互合作等与东盟经济一体化议程相关的合作与发展,仍然让东盟整体的竞争力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
可以说,东盟成员国的经济总值与竞争力虽然出现显著的差异,并在迈向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从整体角度而言,东盟成员国所出现的分化,只是先后顺序的差异,所有的东盟国家依旧是处在相对正面的增长阶段。换言之,除了一些季度性(烟霾、选举等)与突发性(外资流出、骚乱、天灾等)的因素外,东盟国家依然维持着正面的竞争力增长格局。
若注意表2与表3,或许会发现当中印尼在两份报告的排名出现最为显著的反差。在亚洲竞争力报告中,印尼位居第30位,并滑落了6个位置,仅跑赢柬埔寨一国;但在环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尼的排名却大幅增长12个位置,位居在第38,靠近排在第37的泰国。两份报告的升跌与排名反差如此巨大,实际上也反映出两份报告的着重点之不同。
根据环球竞争力报告,印尼取得大跃进的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部分排名大幅上升17个位置到第61名。该报告指出印尼过去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多年后,近期积极发展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并已逐步看出其成效,而给予较高的分数。同时,环球竞争力报告也将印尼列为效率导向的行列,因而排名也比较靠前。
亚洲竞争力报告主要反映出去年亚洲经济集体减速的层面,从而使印尼投资增速从3年平均增长9%下滑至5.2%,以及印尼煤炭与棕榈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滑落导致出口表现不佳等因素纳入考量,因而在商业行政效率与社会发展等环节失分,面临排名与积分下滑的趋势。因此,印尼在排名上的反差,只是特殊个案,不至于影响东盟整体的竞争力增长趋向。
从东盟竞争力差异与困境中寻找机遇
上一环节基本透露两个重要讯息。第一,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与竞争力确实出现深层差异,但这是发展顺序的差异,整体竞争力是朝正面发展的。第二,全球经济环境虽会对东盟经济带来影响,但通过区域内部的协调与互补,所谓季度与突发性因素,并不会造成东盟竞争力处在长期的低迷状态。
同时,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出的,深层差异究竟带来发展与合作上的缺陷还是优势,取决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态度,以及是否能从差异与困境中寻找机遇。马来西亚安邦咨询相信,尽管以目前进度而言,东盟经济共同体要在2015年落实仍存有一定的难度,但经济一体化的方向确实正确,并正往前迈进。对于经济一体化,应抱持乐观态度。 除了经济发展差异是当中阻力外,近期关注东盟的媒体还提出了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关键阻力,包括东盟缺乏主要领导角色,以及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政治意愿与能力不一。前者,是希望印尼能担起领导角色,但印尼将举行大选,新任总统短期内或无暇兼顾国内与东盟事务;而后者,除了政治意愿不一致外,东盟成员国在技术、科技、经济发展与优先项目等课题上,都存在差异。
事实上,东盟需要的不是一个领导角色,政治意愿与各国能力不一,也不是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阻力。问题在于,在经济共同体发展过程中,东盟成员国之间是否发现了问题所在,以及是否愿意就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与互补呢?
因此,东盟面临的首要选择是,从当前东盟的深层差异中寻找突破点,了解各东盟成员国的实际问题所在。马来西亚安邦咨询根据环球竞争力报告中东盟各成员国在经商环境中最感头痛的5大因素进行归纳与类比。
从归纳出来的图表中,贪污腐败以及政府官僚体系导致的效率低下,是东盟成员国中主要困境,尤其是贪污腐败问题,共有3个国家列其为首要困境。而在对抗贪污问题上,新加坡恰恰就是全球打击贪污最具效率的国家之一。尽管马来西亚与菲律宾也将贪污列为主要的经商困境,但两国政府自2010年来致力于打击贪污的措施,也逐步有了一定成效。因此,只要这些被认为贪污腐败是经商困境的成员国,愿意向新加坡取经,并致力于改善国内的政策环境,该问题必然能得到有效舒缓,降低经商困境。
换言之,面对相关困境的国家,如果能够向应对该问题表现较好的国家学习与取经,即成员国之间以互补的心态提升各国的竞争能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将无惧于任何的阻力与挑战。然而,相信当前的最大困局还是,东盟已经被如何解决剩余20%筹备进度的框架困住,而无从跳脱出来,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与解决一些看似“外在”却又是“关键”的问题。
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发展高度竞争力是东盟的未来蓝图,并与中国和其他区域市场竞争。他同时指出,东盟也将致力于增加各国的互联性,并解决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自由交流与提升投资透明度。而吴作栋的致词中也提及,要提供公平的发展机遇,实现东盟范围内的平等,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经济一体化。
东盟各国在提升个别竞争力上拥有良好前景,但必须建立共同平台,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经济共同体。这种平等,是机会与条件上的平等,而不是实体经济发展上的平均。东盟经济一体化,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各国都能以互补的方式取得增长。这才是东盟当前最迫切需要正视的环节。
无论是亚洲竞争力报告,还是环球竞争力报告,东盟各国都可以说是令人瞩目的对象,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出现的深层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来自于国土面积、人口比例、教育程度等,更来自于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政治体系等层面。这种强烈的对比,都可在两份竞争力报告中看出一斑。
随着2015年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期限迫在眉睫,究竟这种深层差距对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缺陷还是一个优势呢?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级会议中披露,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准备工作截至2013年底仅完成其中的72%,这比去年中期发布完成约80%的准备工作还要低。
尽管东盟部长们都确认2015年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决心,也出台多项措施加强准备工作,但在剩余不足2年的时间内,任何的努力都将看似仓促。其中,柬埔寨劳工部旗下的人力资源与就业部副董事纳拉特(Chuop Narath)就坦诚,柬埔寨至少短期内都无法达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尤其在劳动力与专业人才流动项目上。
虽然目前仍无法确认2015年的东盟是否能迈向经济共同体的目标,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政治格局,将能提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则自然将带动整体经济取得增长。竞争力与经济的相互提升,也自然而然能逐步减少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深层差异,这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内部协调相比,则是一个间接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方式。
因此,深层差异究竟是缺陷还是优势,这也变成相对次要的问题,关键就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是否能够从当前的深层差异中找到共同点与互补之处。
东盟各国竞争力的差异
表1所显示的是东盟各成员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产值。无论从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乃至于人均收入而言,东盟成员国之间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当然,这种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如经济起飞的先后顺序、经济发展的着重点、是否拥有丰富资源、国内政治与社会格局的不同等等。
因此,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时,不应该只是着眼其经济发展总值与人均收入等基本数据,而应该从更广泛的层面加以考量。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的高低,并不能单单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经济影响力。唯有透过政府执行效率、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卫生与教育水平、劳动市场、金融市场、科技发展等综合指标检验,才能看出一个国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其所能够发挥的实际影响与作用。
根据博鳌亚洲论坛与世界经济论坛的两份竞争力报告,表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力已出现显著的差异与分化。新加坡持续高居世界级地位,而柬埔寨、老挝与缅甸则长期位居下游位置;中流位置上,马来西亚处在更高的水平,泰国、印尼、菲律宾与越南则在力争上游中面临不少的阻力。
竞争力报告指出,这种分化的趋势,主要是受到2013年亚洲经济体减速的影响所致。其牵连的因素还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退出宽松措施所导致的外资大幅流出,投资疲软,以及对外贸易下滑等。当中,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内部问题,如泰国政治乱象、印尼的政府商业行政效率下滑、菲律宾疲于应对天灾人祸等,都是个别国家竞争力走软的因素之一。
无论如何,相较起其它类似的联盟,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等,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内部默契,如依靠区域内需增长、基础设施连接、企业间相互合作等与东盟经济一体化议程相关的合作与发展,仍然让东盟整体的竞争力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
可以说,东盟成员国的经济总值与竞争力虽然出现显著的差异,并在迈向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从整体角度而言,东盟成员国所出现的分化,只是先后顺序的差异,所有的东盟国家依旧是处在相对正面的增长阶段。换言之,除了一些季度性(烟霾、选举等)与突发性(外资流出、骚乱、天灾等)的因素外,东盟国家依然维持着正面的竞争力增长格局。
若注意表2与表3,或许会发现当中印尼在两份报告的排名出现最为显著的反差。在亚洲竞争力报告中,印尼位居第30位,并滑落了6个位置,仅跑赢柬埔寨一国;但在环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尼的排名却大幅增长12个位置,位居在第38,靠近排在第37的泰国。两份报告的升跌与排名反差如此巨大,实际上也反映出两份报告的着重点之不同。
根据环球竞争力报告,印尼取得大跃进的因素,主要是基础设施部分排名大幅上升17个位置到第61名。该报告指出印尼过去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多年后,近期积极发展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并已逐步看出其成效,而给予较高的分数。同时,环球竞争力报告也将印尼列为效率导向的行列,因而排名也比较靠前。
亚洲竞争力报告主要反映出去年亚洲经济集体减速的层面,从而使印尼投资增速从3年平均增长9%下滑至5.2%,以及印尼煤炭与棕榈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滑落导致出口表现不佳等因素纳入考量,因而在商业行政效率与社会发展等环节失分,面临排名与积分下滑的趋势。因此,印尼在排名上的反差,只是特殊个案,不至于影响东盟整体的竞争力增长趋向。
从东盟竞争力差异与困境中寻找机遇
上一环节基本透露两个重要讯息。第一,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与竞争力确实出现深层差异,但这是发展顺序的差异,整体竞争力是朝正面发展的。第二,全球经济环境虽会对东盟经济带来影响,但通过区域内部的协调与互补,所谓季度与突发性因素,并不会造成东盟竞争力处在长期的低迷状态。
同时,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出的,深层差异究竟带来发展与合作上的缺陷还是优势,取决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态度,以及是否能从差异与困境中寻找机遇。马来西亚安邦咨询相信,尽管以目前进度而言,东盟经济共同体要在2015年落实仍存有一定的难度,但经济一体化的方向确实正确,并正往前迈进。对于经济一体化,应抱持乐观态度。 除了经济发展差异是当中阻力外,近期关注东盟的媒体还提出了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关键阻力,包括东盟缺乏主要领导角色,以及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政治意愿与能力不一。前者,是希望印尼能担起领导角色,但印尼将举行大选,新任总统短期内或无暇兼顾国内与东盟事务;而后者,除了政治意愿不一致外,东盟成员国在技术、科技、经济发展与优先项目等课题上,都存在差异。
事实上,东盟需要的不是一个领导角色,政治意愿与各国能力不一,也不是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阻力。问题在于,在经济共同体发展过程中,东盟成员国之间是否发现了问题所在,以及是否愿意就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与互补呢?
因此,东盟面临的首要选择是,从当前东盟的深层差异中寻找突破点,了解各东盟成员国的实际问题所在。马来西亚安邦咨询根据环球竞争力报告中东盟各成员国在经商环境中最感头痛的5大因素进行归纳与类比。
从归纳出来的图表中,贪污腐败以及政府官僚体系导致的效率低下,是东盟成员国中主要困境,尤其是贪污腐败问题,共有3个国家列其为首要困境。而在对抗贪污问题上,新加坡恰恰就是全球打击贪污最具效率的国家之一。尽管马来西亚与菲律宾也将贪污列为主要的经商困境,但两国政府自2010年来致力于打击贪污的措施,也逐步有了一定成效。因此,只要这些被认为贪污腐败是经商困境的成员国,愿意向新加坡取经,并致力于改善国内的政策环境,该问题必然能得到有效舒缓,降低经商困境。
换言之,面对相关困境的国家,如果能够向应对该问题表现较好的国家学习与取经,即成员国之间以互补的心态提升各国的竞争能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将无惧于任何的阻力与挑战。然而,相信当前的最大困局还是,东盟已经被如何解决剩余20%筹备进度的框架困住,而无从跳脱出来,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与解决一些看似“外在”却又是“关键”的问题。
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发展高度竞争力是东盟的未来蓝图,并与中国和其他区域市场竞争。他同时指出,东盟也将致力于增加各国的互联性,并解决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自由交流与提升投资透明度。而吴作栋的致词中也提及,要提供公平的发展机遇,实现东盟范围内的平等,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经济一体化。
东盟各国在提升个别竞争力上拥有良好前景,但必须建立共同平台,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经济共同体。这种平等,是机会与条件上的平等,而不是实体经济发展上的平均。东盟经济一体化,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各国都能以互补的方式取得增长。这才是东盟当前最迫切需要正视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