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

来源 :水能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水利工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人们只考虑水利工程各种设施带来的收益,而忽略了规划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水利工程的设计对于施工安全、资金使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所以在时代环境下,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增强创新性,迎合时代的脚步。本文将通过分析水利工程中的规划设计方案,来找到需要注意的问题,完善并使其创新,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桥梁施工;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
  水利工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方式,其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都是不可忽视的,目前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对水利工程的应用,而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是我国目前的研究重点,水利工程中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对水利资源进行控制,意义重大,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
  1、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此过程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最基层部分,是水利工程抵御洪涝灾害的理论基础部分,不仅能够帮助社会进度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并没有与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共存,多多少少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些破坏或者影响,例如破坏了河道的自然形态,减少了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工程施工占用农田等情况。因为这一系列问题没有被解决,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加入环保理念十分重要,相关设计人员对上述问题展开一系列分析和研究后,设计出完整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2、水利工程设计技术的要求
  2.1自然方面
  水利工程设计阶段中,必须贯彻其自然性的特点,尊重大自然,不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常规的水利工程设计完全是从水利角度出发,仅仅根据施工的目的便对自然环境开始破坏,强行对江河湖泊的生态性质进行改变。所以在水利设计技术中融入自然理念后应注重维护自然环境的属性,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破坏,保持水利工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在不影响大自然的情况下,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2社会方面
  所有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这是一项庞大的促进社会发展的服务项目,由国家统筹规划并进行施工的社会性工程。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抵御洪涝灾害等等,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例如旅游观光等方面,所以一定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能增强旅游观光的效果和规模,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时发展,这才是水利工程在设计技术选择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2.3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各类工程设施也在不断发展,而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问题便是可持续性发展,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现代资源不但能够被合理利用,还可以满足于后人对于资源的需求,在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度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上,不仅要充分融入考虑各类影响因素,还要使其能够在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消耗和资源储量之间的平衡,维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使其可以被人们循环利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4安全与经济方面
  由于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目的大多数在于抵御洪涝灾害和调控水利资源,所以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建立在江河湖泊环境中,所以其施工环境较为危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对周围环境和河道深度、土质强度、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作全面勘察,将各类统计数据结合后进行工程的综合性设计,不仅如此,还要关注施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因素等,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设计阶段,要着重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力求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设计的技术理念必须是以安全性能实际效率和谐共存为目的,寻求长期发展的路线,共同进步,保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
  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中,要明确水利规划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古至今,水利工程一直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作用在众多水利产品中名列前茅,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在规划过程中,要确立规划和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帮助我们的国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也便于实现设计技术的创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堤岸施工的环节是项目的重点,因此从此部分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将对整个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所以设计团队应该放弃传统的老式设计模式,从堤岸的形状、体积、布置等方面加入创新型的设计,从而保证河道环境将不受工程建设的影响,维护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多样化的特点。在具體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针对抵御洪涝灾害、土地占用、环境保护这三方面的平衡进行设计。不仅如此,还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各类情况,因地制宜,保证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对水利方面的科学计算也需要深入考虑。在对河道进行改造建设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不能只考虑蓄水储水对人类带来的便利,还需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考察附近动植物对河道水量的依赖性,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水利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不同的周边环境、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将新时代新元素融入到水利规划的设计和创新中,让水利工程可以与国民经济互相协调,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兴国.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U].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188.
  [2] 董嵩.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U].科技与企业,2015(6):143.
其他文献
插板透水丁坝是将水力插板技术或重力插板技术应用于透水丁坝上所形成一种新型的护岸建筑物,特别适用于粉细沙河床。为研究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以塔里木河干流其满水库引水口某河段为原型,通过CCHE2D模型研究了单排插板透水丁坝促淤区的淤积形态及最大淤积长度、最大淤积宽度、最大淤积厚度、坝后淤积面积等淤积参数随流量、含沙量、泥沙中值粒径、丁坝开孔率和丁坝坝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的影响大小排序及单排插板透水丁坝促淤效果影响因素最优组合,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坝头附近的促
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同时受其来源、复杂的大气化学过程,及云形成路径的共同影响,分析大气降水化学组分对揭露大气污染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年7~9月,高频率采集了南昌市夏季不同类型降雨样本,分别是台风雨(玛莉亚和山竹),局部降雨(阵雨和雷阵雨)和锋面雨,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降雨中水溶性离子及无机氮同位素组分特征。运用富集因子、后向轨迹分析、氮同位素技术和基于R语言的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等,探究了不同类型降雨中水溶性离子及无机氮同位素来源。本研究表明:
  (1)南昌市7~9月总水溶性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是指在农村的水利建设过程中有关水利的相关工作,其中包括农村的水工程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等内容。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维护  引言:  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过去重视粮食产量逐渐向农产品多样化过渡,由传统农业逐渐向工业化、
期刊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以瑞金市西北部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区30组简分析和20组全分析检测数据,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中运用了描述性统计法、DTM模型、派珀三线图、氢氧同位素示踪法及内梅罗指数法;其次对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作用研究方法有:吉布斯模型法、相关性分析法、离子比例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内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所述:
  (1)研究区水化学数理统计特征: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表明区内地下水均是淡水;酸碱度表明研究
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生态系统中重要环节密切相关,因其活跃的环境角色,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DOM对西北内陆流域的环境影响特性,本文以西北内陆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小流域DOM时空分布规律及来源进行分析。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PARAFAC),探究了西北小流域水体P河及T河DOM的时空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P河汇入对干流DOM荧光光谱特征的影响;研究了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植被稀疏程度下土壤DOM的组成成分以
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因其具有优良的防渗性能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绝大多数的混凝土面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且许多已建成的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表面易产生规律性较强的横向水平裂缝,这严重制约了混凝土面板的发展。因此本文结合抗裂混凝土已有研究成果,通过优选原材料、测试不同纤维和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展开相关研究。全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对粉煤灰、水泥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粉煤灰和水泥的抗裂机理。粉煤灰发挥滚珠效应并减少了C3A和C3S的含量,降低了混凝土用水量及收缩率;
传统民居是当地气候环境和居住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建筑形态中体现着一些绿色生态设计原理,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采用天然的建筑材料和独特的建筑形式,营造出气候适应性较强的居住环境。因此,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建筑文化上,它的被动式节能机理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民居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实现保护传统民居的核心目标。因此,本文在高台民居的保护和延续的基础上,针对高台民居的绿色生态性和民居室内环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建筑物理模拟的
【摘要】在我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这种工程建设对质量和实用性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从仅仅局限于农业建设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辅助其他基础工程的建设,这种建设方式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农业价值和生态价值,避免了仅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建设的传统方式。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在逐步简政放权,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要点  引言  
期刊
乌苏市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总面积约14388km2。奎屯河、四棵树河及古尔图河发源于天山脚下,为区域水资源利用提供良好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也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农业灌溉,近10年来耕地面积与地下水开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及超采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及人类活动驱动因素,明确了不同时期地下水资源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利用数值模拟软件(Processing MODFLOW)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地下
本文以不同亚乙氧基(EO)链长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与丙烯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EO链长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NPnAA)两亲性单体,并对NPnAA的结构通过FT-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采用胶束聚合的方法,以单体NPnAA、AM、AMPS为原料,以SDS为乳化剂、KPS/NaHSO3以及AIBA为反应的复合引发体系,在初始引发温度为10℃下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共聚物PAMNn。考察了总单体浓度、引发温度、引发剂用量、NPnAA用量以及SDS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确立了聚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