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川天一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能够接触到国际经济贸易并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在当下该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中有着相当大的价值与作用,对于能够实现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下该学院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着一定的问题与误区,阻碍着该课程对于人才的培养。按照“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进行该课程的改革,最终能够对该学院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一带一路”;课程建构原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引言
世界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曲折中前进,在这个大环境之中,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希望能够对地区合作产生有益的积极影响。“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范围涵盖了亚欧非三座大陆,同时其中进行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与想法顺应了当下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与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的要求。同时“一带一路”不断深入,这样一来给许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合当下发展形势的高素质人才,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则是能够与“一带一路”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适应在这个背景与环境之下的岗位需求,但是该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其最终的培养效果无法达到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需要,因而本文探讨了基于课程构建原理下,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改革的方法,最终能够适应各企业的岗位需要,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
一、课程建构的概念
将建构原理作为课程的设置原理与基础,则课程的整体设计之中能够分为多种环节,这些环节为课程的生成、管理、组织、实施以及对于课程的最终评价等。在课程的生成之中主要是找到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涵盖着多方面的要素,包括:教学的具体模式、教材的选择与编撰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等;而课程管理与最终评价主要是为了能够保障教学质量,其中所涉及到的诸多要素,例如:课程的教学效果、管理以及评价等。课程的构建想要成功并能够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则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与研究,针对其课程构建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并对其进行改进,保障能够达成既定的目的[1]。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构建中存在的误区与制约因素
(一)课程设计理念无法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中体现
1.教学内容无法体现课程设计理念
当下四川天一学院针对“一带一路”下对于物流管理的市场岗位需求以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将该课程的定位在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能力,其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相当清晰,进一步展现出该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岗位针对性较强的特征。因而在该学院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理论知识、技能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形成等。但是能够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之中发现,‘放宽基础教学、强化技能学习以及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为能够完全的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之中。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的理论课程内容无法应用到实践之中,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的学习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而且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比例失调,往往实践课程的比例要远小于理论课程,这样一来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是针对外贸知识与业务流程的讲解与传授过重,而对于学生核心技能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忽视现象,无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最后是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下来,但是对于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课程之中的方法教学有所忽视[2]。
2.教材建设与选择无法体现课程设计理念
从四川天一学院对于该课程的建设与选取来看,尽管该学院对于教材的时效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程度较为重视,但是仍然能够发现有些教材的内容质量不高,教材之中对于业务流程顺序较为注重,而业务环节之中的操作技能的编写却不突出,这样导致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安排,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外贸实务经历,对于学生展开实践的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指导。同时教材之中较难体现出国际贸易的特点与“一带一路”的相关背景[3]。
(二)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不足
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运用,必须要能够通过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才能最终落实到位,因而教学模式的进行建设与明晰,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将教学的硬件环境、设施与软环境进行建设与完善,才能够保证课程、岗位以及证书相结合,教學、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当下四川天一学院《国际商贸实务》课程的教学资源与“双一流”院校相比仍然存在着缺少的现象。一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其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不高,基本上很少有教师真的来自于企业的一线工作者,大多都是从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基本上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而在该学院之中进行课程的教学。这样一来教师实操经验不足,讲解的内容更加偏向与理论课程,而并非进行核心技能与实操技能的训练,在进行实操训练的过程中也很难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对自身的错误实操技术进行有效的改正;二是在教学手段方面的运用上,该课程的教师很大程度上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抛弃,而尝试了多种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进行教学手段的尝试过程中,没有完善的鼓励政策与经费支撑着教师继续开展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在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利用学生的期末成绩与评教内容以及学校展开的教学监察等,在实操训练的过程无法进行全面评价。在针对学生的考核之中仍然是将理论性知识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同时将日常的出勤到课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4]。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课程建构原理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一带一路的构建与畅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贸易自由化的水平,这样一来就对于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促使让这些人才能够促进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以及新的模式的构建,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出来这些人才,但是存在着的问题与缺陷让该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这些要求,针对四川天一学院存在的问题,基于课程建构原理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其改革的思路具体如下: (一)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为了能够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构建理念进行实现,就是要能够将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该课程需要学生自身能够充分将理论课程知识与业务的操作进行掌握,还需要对于学生在岗位之中的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在学校之中所学到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能力都能够应用在业务流程的完成、解决在进行外贸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提升业务层次等多种方面。因此需要能够配备一只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充分熟悉同时具备着较高水平的实操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样一来能够保障该课程的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备了源头和根本性的保障。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需要将引进与培养进行结合。首先要能够引进在企业之中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员工在学校中开展讲座,并促使该课程的教师能够定期接受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员工的培训,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是与外贸企业开展合作,将教师派遣到企业之中进行业务锻炼与学习[5];再次是要能够和其他有着相同专业的院校开展交流与沟通,并派遣优秀的青年教师去往该课程开设水平较高的院校之中进行学习,进一步将教学教育资源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最后是要能够建设一支校外专家与课程教师共同联合合作的教学队伍,促使课程的构建从以教师为建设主体转变为校内外教师与专业人士联合共同建立[6]。
(二)选择和建设合适的教学教材
首先要能够选择科学、实用以及合理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该教材必须要能够将进出口业务流程都进行涵盖,同时要能够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实操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囊括,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该教材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实操能力。另外就是要将该课程的双语教材进行开发,能够在教材之中体现出国际贸易的特征。最后是要针对现有材料之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的现象进行弥补,让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特征以及知识掌握,同时教师参与到企业之中开展深入锻炼,掌握最前沿的业务资料与真实的案例的基础上来进行撰写该课程的辅助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以及更加适合当下“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其的具体需求[7]。
(三)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四川天一学院该课程的开展能够对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借鉴,但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与岗位职业的需求以及所涉及到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来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要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学生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以及岗位教学等进行充分结合,进一步将该课程能够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转变为校内外联合的教学新模式,从单一的课程理论知识传授进一步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能够将教学方法改变并改善教学设备环境。首先教师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认知程度,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学习[8]。教师要在该课程的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能够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同时亲身示范、启发学生思维、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角色额模拟等,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主动积极的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提出,加强其课堂学习的浸入感,进一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进行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业务流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进行扮演,并在这个扮演过程中掌握各种技巧与能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9]。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该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素养以及理论知识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四川天一学院该课程的开展尽管顺应了当下的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但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课程构建理论之下的学院自身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教材的选择等,这些措施能够为培养出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立力.项目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01):191+221.
[2]刘凡,刘红军.“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1):102-104.
[3]刘凡,刘红军.“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2):131-134.
[4]潘素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J].对外经贸,2019(03):122-125.
[5]李根.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225-226.
[6]刘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6):150-152.
作者简介:
张露潆(1989-),女,汉族,四川绵竹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方向;毛莉敏(197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講师,硕士,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方向。
(项目名称: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与设计研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省级,18SB0266)
关键词:“一带一路”;课程建构原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引言
世界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曲折中前进,在这个大环境之中,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希望能够对地区合作产生有益的积极影响。“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范围涵盖了亚欧非三座大陆,同时其中进行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与想法顺应了当下许多的国家经济发展与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的要求。同时“一带一路”不断深入,这样一来给许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合当下发展形势的高素质人才,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则是能够与“一带一路”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适应在这个背景与环境之下的岗位需求,但是该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其最终的培养效果无法达到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需要,因而本文探讨了基于课程构建原理下,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改革的方法,最终能够适应各企业的岗位需要,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
一、课程建构的概念
将建构原理作为课程的设置原理与基础,则课程的整体设计之中能够分为多种环节,这些环节为课程的生成、管理、组织、实施以及对于课程的最终评价等。在课程的生成之中主要是找到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涵盖着多方面的要素,包括:教学的具体模式、教材的选择与编撰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等;而课程管理与最终评价主要是为了能够保障教学质量,其中所涉及到的诸多要素,例如:课程的教学效果、管理以及评价等。课程的构建想要成功并能够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则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与研究,针对其课程构建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并对其进行改进,保障能够达成既定的目的[1]。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构建中存在的误区与制约因素
(一)课程设计理念无法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中体现
1.教学内容无法体现课程设计理念
当下四川天一学院针对“一带一路”下对于物流管理的市场岗位需求以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将该课程的定位在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能力,其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相当清晰,进一步展现出该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岗位针对性较强的特征。因而在该学院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理论知识、技能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形成等。但是能够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之中发现,‘放宽基础教学、强化技能学习以及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为能够完全的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之中。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的理论课程内容无法应用到实践之中,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的学习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而且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比例失调,往往实践课程的比例要远小于理论课程,这样一来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是针对外贸知识与业务流程的讲解与传授过重,而对于学生核心技能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忽视现象,无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最后是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下来,但是对于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课程之中的方法教学有所忽视[2]。
2.教材建设与选择无法体现课程设计理念
从四川天一学院对于该课程的建设与选取来看,尽管该学院对于教材的时效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程度较为重视,但是仍然能够发现有些教材的内容质量不高,教材之中对于业务流程顺序较为注重,而业务环节之中的操作技能的编写却不突出,这样导致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安排,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外贸实务经历,对于学生展开实践的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指导。同时教材之中较难体现出国际贸易的特点与“一带一路”的相关背景[3]。
(二)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不足
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运用,必须要能够通过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才能最终落实到位,因而教学模式的进行建设与明晰,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将教学的硬件环境、设施与软环境进行建设与完善,才能够保证课程、岗位以及证书相结合,教學、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当下四川天一学院《国际商贸实务》课程的教学资源与“双一流”院校相比仍然存在着缺少的现象。一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其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不高,基本上很少有教师真的来自于企业的一线工作者,大多都是从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基本上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而在该学院之中进行课程的教学。这样一来教师实操经验不足,讲解的内容更加偏向与理论课程,而并非进行核心技能与实操技能的训练,在进行实操训练的过程中也很难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对自身的错误实操技术进行有效的改正;二是在教学手段方面的运用上,该课程的教师很大程度上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抛弃,而尝试了多种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进行教学手段的尝试过程中,没有完善的鼓励政策与经费支撑着教师继续开展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在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利用学生的期末成绩与评教内容以及学校展开的教学监察等,在实操训练的过程无法进行全面评价。在针对学生的考核之中仍然是将理论性知识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同时将日常的出勤到课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4]。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课程建构原理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一带一路的构建与畅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贸易自由化的水平,这样一来就对于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促使让这些人才能够促进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以及新的模式的构建,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出来这些人才,但是存在着的问题与缺陷让该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这些要求,针对四川天一学院存在的问题,基于课程建构原理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其改革的思路具体如下: (一)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为了能够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构建理念进行实现,就是要能够将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该课程需要学生自身能够充分将理论课程知识与业务的操作进行掌握,还需要对于学生在岗位之中的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在学校之中所学到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能力都能够应用在业务流程的完成、解决在进行外贸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提升业务层次等多种方面。因此需要能够配备一只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充分熟悉同时具备着较高水平的实操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样一来能够保障该课程的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备了源头和根本性的保障。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需要将引进与培养进行结合。首先要能够引进在企业之中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员工在学校中开展讲座,并促使该课程的教师能够定期接受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员工的培训,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是与外贸企业开展合作,将教师派遣到企业之中进行业务锻炼与学习[5];再次是要能够和其他有着相同专业的院校开展交流与沟通,并派遣优秀的青年教师去往该课程开设水平较高的院校之中进行学习,进一步将教学教育资源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最后是要能够建设一支校外专家与课程教师共同联合合作的教学队伍,促使课程的构建从以教师为建设主体转变为校内外教师与专业人士联合共同建立[6]。
(二)选择和建设合适的教学教材
首先要能够选择科学、实用以及合理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该教材必须要能够将进出口业务流程都进行涵盖,同时要能够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实操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囊括,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该教材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实操能力。另外就是要将该课程的双语教材进行开发,能够在教材之中体现出国际贸易的特征。最后是要针对现有材料之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的现象进行弥补,让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特征以及知识掌握,同时教师参与到企业之中开展深入锻炼,掌握最前沿的业务资料与真实的案例的基础上来进行撰写该课程的辅助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以及更加适合当下“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其的具体需求[7]。
(三)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四川天一学院该课程的开展能够对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借鉴,但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与岗位职业的需求以及所涉及到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来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要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学生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以及岗位教学等进行充分结合,进一步将该课程能够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转变为校内外联合的教学新模式,从单一的课程理论知识传授进一步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能够将教学方法改变并改善教学设备环境。首先教师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认知程度,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学习[8]。教师要在该课程的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能够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同时亲身示范、启发学生思维、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角色额模拟等,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主动积极的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提出,加强其课堂学习的浸入感,进一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进行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业务流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进行扮演,并在这个扮演过程中掌握各种技巧与能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9]。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该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素养以及理论知识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四川天一学院该课程的开展尽管顺应了当下的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但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课程构建理论之下的学院自身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教材的选择等,这些措施能够为培养出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立力.项目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01):191+221.
[2]刘凡,刘红军.“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1):102-104.
[3]刘凡,刘红军.“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2):131-134.
[4]潘素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J].对外经贸,2019(03):122-125.
[5]李根.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225-226.
[6]刘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6):150-152.
作者简介:
张露潆(1989-),女,汉族,四川绵竹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方向;毛莉敏(197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講师,硕士,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方向。
(项目名称: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与设计研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省级,18SB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