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深化推进“后陈式”法治乡村建设

来源 :中国司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金华“后陈经验”,是以村务监督为核心的基层治理运行体系.2004 年6 月,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为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权力制约等问题,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2005 年6 月17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后陈村调研时充分肯定这一制度探索,指出“这种通过建立监督委员会来实现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做法,符合法律和政策的导向”.
其他文献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阐释好,深入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是当前行政法学理论和实务界的最重要任务.
期刊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和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的推进,乡镇一级职责体系更加健全,“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逐步解决,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同时,随着乡镇(街道)承担越来越多的审批执法职责,由于缺乏法治综合部门和法制审核力量,导致涉及乡镇(街道)的行政争议多发频发,数量接近全省的1/3,败诉纠错数量占到全省的5成以上,败诉率和纠错率相当于全省平均的2倍,成为影响法治浙江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掣肘和短板.
期刊
宪法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中,“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依宪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何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什么样的宪法治国”“怎样坚持依宪治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在新时代领导人民坚持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权威,将宪法实施提高到新水平的根本遵循.
期刊
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立足新时代新职能新使命,重新组建的司法部编制的首部《“十四五”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期出台.《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学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事业建设发展蓝图,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部署了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推进举措,为推动全
期刊
2020年4月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期刊
安徽省蚌埠市依照《社区矫正法》积极加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目前在县(区)已全部建起能够独立行使职权的社区矫正机构,执法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迈出了大一步,大大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他们的经验值得分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并加以应对.
期刊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要秉持立法先行,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①“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③对我国涉外领域立法提出了新要求.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是协调推进国内治
期刊
一、数字时代的依法行政rn当前字,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大幕已悄然拉开,数经济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新战场,掌握数字技术的国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将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态势中抢先攻占战略制高点.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把基层治理切实抓好,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在视察宁夏时要求着眼规范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
期刊
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立法的意义rn根据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的规定,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粤港澳大湾区包含两个特别行政区、两个经济特区及七个设区的市,在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差异,该区域有着不同的立法主体,享有不同的立法权限,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