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结构刚性及动态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5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塔式起重机广泛运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塔式起重机作为一种机电类特种设备,其安全性、可靠性也一直是各个塔式起重机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单位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塔式起重机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在塔式起重机结构刚性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动态优化在塔式起重机中的应用情况。针对目前塔式起重机结构刚度及动态特性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典型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刚度,提出了一种对塔机进行动态优化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 结构刚度 动态优化
  引言
  塔式起重机隶属于特种设备目录里的起重机械,是一种回转式的起重设备。塔式起重机的作业空间大,作业范围广,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塔式起重机行业也越来越繁荣,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塔机已经成为了国内塔机市场的主角,在满足了国内工程需要的情况下,部分塔机也已远销国际市场,参与到了世界大型项目的建设中。
  1.我国塔式起重机发展概况
  我国从1954年试制出第一台TQ2-6型塔式起重机以来,塔式起重机的自主生产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了。前30年的发展处于缓慢的起步阶段,真正快速发展是近20年的事。在80年代初期,我国塔式起重机有了行业组织,有了科研计划,组织了标准编制,使产品设计开发有章可循,这是塔式起重机近20年发展迅速的重要条件。到目前为止,我国塔式起重机的生产厂家接近400家,年产大大小小的塔机以将近1万台,年产值接近30个亿,从业人员已达到10万多人,生产各种规模塔机已有18种之多。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塔式起重机行业仍将处于稳健发展时期。在产品品种方面将向大型化和微小型发面发展;在技术性能方面将向数字化、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在结构形式方面将会发展一机多用的塔机,如吊重、布料、高空作业集为一体的塔式起重机,要加大力度研究解决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的塔机,最大程度的降低塔机事故率。
  2. 塔式起重机结构刚性与动态优化
  在物理学的定义中,所谓刚性是指两个物体相碰撞不发生变形的能力,而在工业领域,刚性是指构件在静力负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具体到起重机行业,GB/T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将起重机的刚性分为静态刚性和动态刚性,其中静态刚性是这样描述的:规定的载荷作用于指定位置时,结构在某一位置处的静态弹性变形量。标准中亦规定,对于塔式起重机一般不做动态刚性的校核,当用户或者设计者本身对此有特殊要求时,可进行校核。因此,我们所要重点研究的起重机结构刚性即为起重机的静态刚性,对于塔式起重机的动态刚性,则用在建立在静态刚性基础上的动态优化方法进行分析。
  GB/T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对塔式起重机的静态刚性做了量化的要求:塔式起重机在额定起升载荷的作用下,塔身在臂架连接处的水平静位移应不大于H/100,H为塔身在臂架连接处据地面或轨面(对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应为最高一个附着点)的垂直距离。由塔式起重机静态刚性的定义及标准要求可知,静态刚性是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一个力学性能,结构刚性的分析,即为起重机金属结构受力过程的分析,也是起重机金属结构可靠性分析。
  3. 塔式起重机结构刚性分析
  塔式起重机工作时会受到基本载荷、附加载荷、特殊载荷和其它载荷等四种载荷的作用,在进行金属结构分析时,应按塔式起重机的类型、使用环境和作业工况选取可能出现的载荷组合情况。对于金属结构刚性分析,应选用考虑基本载荷和附加载荷同时作用的情况,它包括塔式起重机在容许的最繁重使用条件下的各种最大载荷,其中包括自重、起升载荷、猛烈启动或制动产生的惯性载荷、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水平侧向载荷等。这些载荷组合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时,吊臂端、前吊点、前后吊点中间、后吊点和靠近根部等五个节点位置为典型受力位置。将组合后的力平均分布到各部件相应的节点上,对塔式起重机进行静力学分析。当吊重在吊臂端处时,前吊点上弦杆受最大拉应力;当吊重在前吊点处时,后吊点上弦杆受最大拉应力;当吊重在前后吊点中间处时,后吊点上弦杆受最大拉应力;当吊重在后吊点处时,腹杆受最大拉应力;当吊重在靠近根部处时,吊重处的腹杆受最大拉应力。从以上五个典型受力位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当载荷在前后吊点中间点时受力状态最差,为最危险工况。
  4. 基于静态刚性分析的动态优化方法
  塔式起重机的动态刚性对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影响最大的参数,其定义是塔身在水平方向的振动频率。虽然目前我国的设计标准并不强制要求对动态刚性进行校核,但这是塔式起重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静态刚性分析的动态优化方法是指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对满足性能要求的初步设计进行动力学分析,逆向得到结构参数,从而得到一个拥有良好的动、静态刚性的塔式起重机。
  5.总结
  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性一直是相关设计单位、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及监督管理检验检测单位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分析塔式起重机的受力情况以及如何评价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状况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静态刚度,提出了基于静态刚性分析的动态优化方法,弥补了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方法理论数据支撑的不足,达到了分析研究塔式起重机刚度的目的,对提高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性,增加起重机的可靠性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起重机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范峻祥.塔式起重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4
  [4]于兰峰,王金诺.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设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2)
  [5]陈炳炎.塔式起重机塔身的优化设计[J].建筑机械,1988,(09)
其他文献
主要研究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工艺,对可加工玻璃陶瓷、可加工氧化物陶瓷可加工非氧化物陶瓷三种材料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套基于可加工陶瓷加工正交实验数据的优选加工参数方案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娱乐事业也更加的蓬勃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始建设更加广阔、更加华丽、功能更加完备的演播厅,以便为人们的表演提供更好的舞台。舞台机械设备是演播厅所必须配备的设备之一,它能够令人们的艺术表演更具色彩和感染力,舞台机械设备布置方案的好坏对演播厅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演播厅舞台机械设备的科学布置方案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其工作有所
摘要:独立学院在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与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所区别,这些区别应体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未来职业角色和职业发展等多方面。本文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在细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类型的基础上,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知识能力结构,进而提出校企合作、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以突出工程能力锻炼为基础的“双证书”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定位;校企合作;实践
摘 要:随着当前城市生活中人手一台轿车的普及性,交通堵车和停车难就成为当前城市生活常见通病,而集现代信息技术、电气一体化技术、机械技术于一身的多层立体车库就是源于此起步发展起来的。该新型车库主要是以单层平面停车为基础,实现多平面多层空间停车的立体性车库,相关人员就能够借助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停车场空间车位变动,有效实现多重单层平面停车效能。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基于PLC控制的多重立体车库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