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画要有度
刻画人物不要事无巨细什么都写,而要择其一二浓墨重彩地写。考生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决不能无的放矢。考生在作文时,一定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60岁老人才说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说些大道理。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程度等而乱写一通,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精心描摹
共性的、人人都有的东西,写得再多也不能吸引人。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叫绝。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如要写一个热心肠的人,那就要写他是怎样帮助周围的人的,或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等事例。叙事时,考生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以及特定的环境描写等。描写人物时,考生要把每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细节都描写得清楚,具体,详细。除上述方法外,考生还可运用白描、工笔、对比描写等手法,多角度表现人物。
示例
树花怒放
◎黄楚涵
老王呆呆地望着他的大铁勺,难道传承了三百年的“打树花”就要在他的手里凋谢了吗?
他不觉攥紧了手中代代相传的羊皮坎肩,垂下了那被億万炽热的树花灼得赤红的脸,痛楚地陷入了迷惘。
几天前,大徒弟向他请辞:“俺娘让俺去南方打工,说是挣钱多……打树花俺也喜爱,就是太危险了,师傅您要保重……”
老王默默无言,“打树花”历来传男不传女,自己没个儿子传承手艺,收了几个贴心的徒弟当儿子一样尽心培养着,可如今,一个两个都走了,终是留不住啊……
老王世代居住在暖泉镇,热血豪迈的先民在300多年前发明了“打树花”这项绝活:在零下10多度的环境里,将高达1600度的铁水泼向夜空、洒向冰冷的高墙。那一道道闪着灼热光芒的弧线,宛若灿烂的树花;而这树花的魂,是那以铁为墨、泼焰挥洒的艺人。
如今,这树花终是要枯萎了吗?老王呆坐了半天后,打了几通电话给隔壁村变戏法的小张、自己家耍猴的亲戚。一群手艺人聚在一起商量着:大家不如联合起来搞个“汇演”来赚赚人气……
这时老王的女儿回了家,望着忙得焦头烂额的父亲,弄清原委后调侃道:“我说爹啊,你们这些几百年的‘老僵尸’凑一块就想复活啦?要我说,最要紧的是从自己身上找找法子。”
老王眼睛一亮,感觉女儿的话仿佛拨开了他眼前的迷雾,他急切地催促女儿继续说下去。
“您这手艺我从小看了十几年,的确是门绝活。可如今跟放烟花比起来,太危险,花样也少了点。嘿嘿,也就是缺点技术创新。爹,我虽不能继承您的手艺,但您女儿我好歹也读了四年的电气工程,现在可是我发挥特长的时候了……”
女儿一席话说得老王眼睛直亮:对头啊!这么多年来,我都没顾得上找找自己的原因,一味认为徒弟不安生,生了个女儿传不了家业,现在想来倒是自己眼光狭窄了。
多年后,在文化中心后台,老王正指挥着一群小伙儿穿上特制的防护服,帅气而前卫;各种大机器被推上舞台。“孩儿们,准备出发!”老王大吼一声,披上羊皮坎肩便冲向舞台。女儿拦住他,“你咋还穿这个?”老王笑吟吟地说:“你不说过嘛,寻找自己,可不能忘本。”
台下,掌声阵阵;台上,火树银花。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9)班】
点评
该生巧妙借助传统艺术“打树花”来编织故事,探索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并焕发生机的问题。作文在刻画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时,把最能体现这个人物特点的动作、细节描写得尤为出彩。“呆呆地望着他的大铁勺”“攥紧了手中代代相传的羊皮坎肩”“垂下了那被亿万炽热的树花灼得赤红的脸”等句将他的失望、迷茫写得尤为真切;“眼睛直亮”“急切地催促女儿”“大吼一声,披上羊皮坎肩便冲向舞台”写出了老王对于老手艺得以焕发生机的喜悦之情。
(薛艳红)
刻画人物不要事无巨细什么都写,而要择其一二浓墨重彩地写。考生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决不能无的放矢。考生在作文时,一定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60岁老人才说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说些大道理。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程度等而乱写一通,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精心描摹
共性的、人人都有的东西,写得再多也不能吸引人。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叫绝。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如要写一个热心肠的人,那就要写他是怎样帮助周围的人的,或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等事例。叙事时,考生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以及特定的环境描写等。描写人物时,考生要把每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细节都描写得清楚,具体,详细。除上述方法外,考生还可运用白描、工笔、对比描写等手法,多角度表现人物。
示例
树花怒放
◎黄楚涵
老王呆呆地望着他的大铁勺,难道传承了三百年的“打树花”就要在他的手里凋谢了吗?
他不觉攥紧了手中代代相传的羊皮坎肩,垂下了那被億万炽热的树花灼得赤红的脸,痛楚地陷入了迷惘。
几天前,大徒弟向他请辞:“俺娘让俺去南方打工,说是挣钱多……打树花俺也喜爱,就是太危险了,师傅您要保重……”
老王默默无言,“打树花”历来传男不传女,自己没个儿子传承手艺,收了几个贴心的徒弟当儿子一样尽心培养着,可如今,一个两个都走了,终是留不住啊……
老王世代居住在暖泉镇,热血豪迈的先民在300多年前发明了“打树花”这项绝活:在零下10多度的环境里,将高达1600度的铁水泼向夜空、洒向冰冷的高墙。那一道道闪着灼热光芒的弧线,宛若灿烂的树花;而这树花的魂,是那以铁为墨、泼焰挥洒的艺人。
如今,这树花终是要枯萎了吗?老王呆坐了半天后,打了几通电话给隔壁村变戏法的小张、自己家耍猴的亲戚。一群手艺人聚在一起商量着:大家不如联合起来搞个“汇演”来赚赚人气……
这时老王的女儿回了家,望着忙得焦头烂额的父亲,弄清原委后调侃道:“我说爹啊,你们这些几百年的‘老僵尸’凑一块就想复活啦?要我说,最要紧的是从自己身上找找法子。”
老王眼睛一亮,感觉女儿的话仿佛拨开了他眼前的迷雾,他急切地催促女儿继续说下去。
“您这手艺我从小看了十几年,的确是门绝活。可如今跟放烟花比起来,太危险,花样也少了点。嘿嘿,也就是缺点技术创新。爹,我虽不能继承您的手艺,但您女儿我好歹也读了四年的电气工程,现在可是我发挥特长的时候了……”
女儿一席话说得老王眼睛直亮:对头啊!这么多年来,我都没顾得上找找自己的原因,一味认为徒弟不安生,生了个女儿传不了家业,现在想来倒是自己眼光狭窄了。
多年后,在文化中心后台,老王正指挥着一群小伙儿穿上特制的防护服,帅气而前卫;各种大机器被推上舞台。“孩儿们,准备出发!”老王大吼一声,披上羊皮坎肩便冲向舞台。女儿拦住他,“你咋还穿这个?”老王笑吟吟地说:“你不说过嘛,寻找自己,可不能忘本。”
台下,掌声阵阵;台上,火树银花。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9)班】
点评
该生巧妙借助传统艺术“打树花”来编织故事,探索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并焕发生机的问题。作文在刻画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时,把最能体现这个人物特点的动作、细节描写得尤为出彩。“呆呆地望着他的大铁勺”“攥紧了手中代代相传的羊皮坎肩”“垂下了那被亿万炽热的树花灼得赤红的脸”等句将他的失望、迷茫写得尤为真切;“眼睛直亮”“急切地催促女儿”“大吼一声,披上羊皮坎肩便冲向舞台”写出了老王对于老手艺得以焕发生机的喜悦之情。
(薛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