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拼音的学习是第一步。拼音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能力,因此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和成败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拼音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拼音本来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困难和枯燥乏味。特别是对于六七岁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幼儿向儿童过渡的时期,对于具体和形象的事物较容易记忆,而对于拼音这种抽象的符号,以及其中的一些规则,单靠死记硬背就难免感到困惑、乏味,因此研究拼音课堂教学的方法就特别重要。小学汉语拼音课堂教学,应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一、 小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如果把中文比作一棵大树,汉语拼音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只有根扎得越深,大树才会枝叶繁茂,越长越高。汉语拼音是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基础,从根本上讲,汉语拼音方案在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讲,汉语拼音就像是学习知识漫长路上的奠基石,只有铺好了基石,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拼音是小学生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学会了拼音,就能顺畅地读文识字,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和写作水平便会提升;随着知识量的增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便会提高,从而实现人生理想,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因此,学好汉语拼音,不仅关系着小学生的教育发展,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它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修身齐家,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小学生不仅要学好汉语拼音,更要掌握和运用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二、 提升小学汉语拼音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乐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呆板的教学,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激发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主要应从创设情境和培养动手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创设情境方面,应选择贴近生活、寓于情趣的图画,利用插图能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的记忆。例如,公鸡啼叫o 、o 、o ,鹅在水中e、 e、 e 等,不但读起来顺口,易于记忆,而且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形象的画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直观的实物来演示。例如,学习拼音“f”时,可以利用带钩的雨伞,伞柄向上,看作非常形象的“f”字母,而在学习字母“t”时,可以打开伞,伞柄朝下,看作形象的“t”字母。
  在培养动手能力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感受集体活动快乐的同时,也轻松地学到了知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主要注重教师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在新的课堂形式下,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思维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书本知识,也需要实践、个性感悟以及自身体验。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我,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创作和体验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促进学生主动而富于个性地学习。
  在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制作拼音卡片,并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学生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动手操作,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世纪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必然带动各行各业的改革和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在校园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因此,教学方法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上的滞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播放汉语拼音学习的幻灯片,利用其图文并茂和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使学生在认真观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这样,将知识与画面、色彩、声音等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合起来,使单调的课堂生动有趣,可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教师引导学生学说结合、说写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薄弱,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直接的视觉感官刺激下容易记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一些色彩鲜艳和富有童趣的图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尽可能完整和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活跃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并将拼音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在学习拼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放在首位。因此在小学阶段,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树立足够的信心。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小学英语新课标要求的任务,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趣味导课,诱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近几年的测验抽查中我发现,很多班级都有近一半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低分率几乎每个班都达到16.7%,这是个惊人的数字!作为一线的教师,转化学困生刻不容缓!  一、多种激励方式,调整学生心态  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自身,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点燃学困生内在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情感激励  
2008年5月,我区借鉴“洋思中学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开始了“导学——导疑——导练”的“三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并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了更好地与中学的教学方式衔接,2010年5月我校提出在全区小学四年级开展“课堂三导教学”课题研究。“课堂三导教学”模式也是通过“导学——导疑——导练”三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当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发掘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体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运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