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也许,我们可以把田卫戈的油画创作做一个并不绝对的时间区分,即2000年前后,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艺术方向和绘画语言的前后变化。2014年由画家编选的《田卫戈油画作品集》(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可以成为一个佐证。
画家田卫戈,1981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油画,毕业时正值“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最活跃时期,这无疑会对画家的早年绘画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田卫戈油画作品集》没有收入画家毕业最初几年的作品,但画家毕业数年之后创作的《雪地上的马》(1991年)和《小狗》(1992年)显现了印象派的影响。前者色调偏冷,后者色调偏暖,但都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探索了画家对物象光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小狗》这幅画,小狗和木桩的形象约略写实,而地面和老墙的画法,主要是画家内心对于光与色的强烈感受,是与现实几乎无关的“心相”。在这幅画中,物象的相对“消失”,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画家内心渴望的另一种现实。甚至,这幅画若除去小狗和木桩,仅仅留下地面和土墙,依旧可以是一幅颇有意味的“现实”画作。
画家在这一阶段创作的《老屋》(1991年)、《走过旧屋檐》(1992年),也许是写生后的再次创作。这两幅作品趋向于写实,但细读之下,则会觉出在这样的写实性绘画中,依旧隐约有画家对于光色的执着探索。尤其是《走过旧屋檐》,画家对土墙部分色调的处理,依旧隐含着印象派的影响。
與此同时,我们开始看到画家尝试着脱离自然物象的约束,而显现自己内心的绘画。这种探索不只是青春的好奇和冒险,而是画家感受到了某种更为强烈的内心感召,感受到带有诗性的更加强烈的精神需求。画家的《有旗幡的远方》(1991年)和《远方的山寨》(1993年),似乎也因此呈现出表现主义的意味。《有旗幡的远方》借助于近乎冷漠虚无的光线,呈现出异度空间一样的梦幻感。画面上有物象的沉郁部分,但这不多的沉郁,更多的是随着色块一样的光线和近乎于虚无的旗幡,显现出强烈的不真实感。而《远方的山寨》(1993年)可能是对画家更为重要的作品,这幅画里的建筑物,沉重得近乎悲剧性地压住了整个画面。这景象不只是借用黎明前由地面渐渐升向高天的光线,而似乎是画家藉助黎明一样的祈祷,“大地,要有光”那样的祈祷,诉说着画家的内心。组合在一起的山寨房屋是沉郁的,粘结在一起的山寨的石头和泥土,在画家的笔下不只是自然物质,更是与大地一起生死轮回的另一种生命。屋顶上的人,某种祈祷的符号一样,屋顶上竖立的旗幡,直线切割一般,则完全是能指的精神符号,无所指向而又似乎坚定地指向了什么。赭石的色调是陈旧的,岁月和磨难的旧,但是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其间沉潜。而在这样的沉静时光里,暗中有一些椽子穿插出来,像是记忆深处不能忘却的某种情绪。《远方的山寨》中的一切,似乎是无意间对意义的解构,但又是解构的复原,充满了解读的不确定性。画家将这幅画放在这本画册的首页,其意义不言而喻。
二
画册《田卫戈油画作品集》没有编入画家1994年到1999年的作品,其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我知道的是,画家那几年在美术理论上颇为用心,撰写了若干论文,甚至引起了美术评论界的注意,画家本人,在1997——1998年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与批评”研究班深造。这一阶段的理论积淀和思考,虽然会导致画家创作量的减少,但无疑的是,画家不会停下思索的画笔。
上世纪最后几年的相对沉寂之后,2000年之初,画家田卫戈的创作似乎有了一个忽然的变化。画家在《黄河远上》(2002年)里,省略了物象细部,采用了较大的运动着的色块去表现物象,这些物象甚至因为这些独立的色块,而呈现出一定抽象意味。远景中相对细碎的色块,巧妙地反衬了近景中的粗大色块组合。这幅画的画面浑然一气,具有一种简朴的力量。
《有佛在山系列》(2001—2004年)无疑是画家新世纪之初,足可留存下来的个人重要代表作品。《黄河远上》里运用的那种色块表现手段,在《有佛在山系列》里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变化。《有佛在山系列之四》(2001年),画面阴沉,郁闷,重滞,大量的近乎抽象的物象看似有序,实则是破碎而混乱。秋天的风景里,所有的色块干涩、坚硬、生冷,画面上的麦垛尖利地挺着,所有物象由画面四围向中心挤压。虚无的天空也似乎是“实”的,低而沉重地降临。画面中间的一点亮,亦是干涩无生命的。画家的《有佛在山系列之二》(2001年),地面部分似乎是旋转着的,默默涌动,向着上天的祈祷一般。丘陵一般的地面,那些绿色用灰色的调整压抑着,暗喻着生命的无意义和虚妄。画面更多的是想象性的色彩,非真实的心理色彩。寓意生命的田野亦被灰色不断掩盖。天空泛着不再新鲜的紫色,暗寓着肉体的紫色,寓意着时间的腐烂和终止。画面上驳杂的色块,相互冲突挤压,一切在这样无序的挤压对峙中,相互消解,终止而又彻底终止。与《有佛在山系列之四》相较,《有佛在山系列之二》画面上的那种尖利之痛似乎消解了,而代之以缓慢而无奈的深痛。而在《有佛在山系列之六》(2004年)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经过几年的沉淀,画家某种哀伤难解的情绪稍稍得以缓释,但画面的色调却更加阴沉,近乎无涯无际的黑暗。即便是土地和丘陵的颜色,也蕴涵着深陷了一切的黑暗在里面。画面是异样的柔和,阴郁沉重的柔和,但这柔和,难掩其间绵绵不绝的精神疼痛。
新世纪之初画家的这些创作,无疑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只是形式上的,而是经由画家的内心反刍,带有个人深度情感的痛苦“呕吐”。《有佛在山系列》的表象,是沉郁阴沉的气氛,是光影色块的艰涩寓意,背后的隐情是画家父亲的去世,但画家却因此个人际遇而上升到了对于世间万物的悲悯情怀。相较许多画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吸收,田卫戈的这种情感至深的投注其实才是关键。有理论认为,印象派关注于光色的表现,不足以反映更深层的人的精神世界,这其实是错误的。画法不决定一切,画家内心情感的投注深度、画家的情怀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对艺术家来说,欢愉也能产生创作冲动,但痛苦却常常更容易让创作者遭遇更深的精神命题。我不知道父亲的去世对画家那一阶段的绘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父亲的去世,使得画家的内心突然间打开了一个从前没有发现的世界,痛苦成为突变的因由。而那几幅画,也成为画家纪念亲人和释放情绪的一个出口。一个人因为痛苦而更加深入了广大的世界,因为某种人生的惨痛体验而在瞬间就进入了生命的更深一层。
三
2004年以后的几年,画家去欧洲亲睹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大师们在具象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方面探索的巨大成就,使画家对自己的绘画产生怀疑。也许正是这种自我怀疑,导致了画家再次亲近了写实。迥异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写实风格,也许给画家带来了若干慰藉。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十里八乡》《西递小巷》《小巷》《合作近郊之一》,都是较为成功的写实作品。
在画作《十里八乡》(2009年)里,画家以略显迅疾的笔触,在寒冷的雪景里呈现出隐约的张力,极好地表现出了雪地的沉寂。视角从下而上,寒冷的画面呈现出渐渐上升的肃穆,并随着雪意弥漫了整个画面。这样的作品,既保持了写实作品直面自然的新鲜感,亦有完整的绘画性。《西递小巷》(2010年)则笔致沉稳、敦厚而不失画面的明净惬意。《小巷》(2010年)省略了对细碎之处的描摹,干净迅疾的色块随着画家的笔触四处延展,近乎中国画的大写意。也许,画家只有在心境最好的时候,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真正达到了所谓神气完足。这亦是我极为喜欢的画家作品之一。
而《银滩》(2009年)、《草原初雪》(2009年)、《莫高雪》(2010年)、《草原白岩》(2010年)则似乎显现了另一种倾向。与画家的其他作品相比,这几幅尺幅很小的作品显得颇为精致(最大的只有30cm×24cm,而另外三幅只有24cm×18cm)。在这样小的画幅里,如何将画家的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与自然洒脱的风格结合起来,既需要画家的功力,更需要画家从容的心态。
在创作历程中,这一阶段对画家有着特别意义,且作为一条隐隐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山水谣》(2009—2010年)系列。据画家自己说,这几幅卡纸上的油画得之偶然。画家在卡纸上偶然落笔,卡纸上出现了在油画布上难以显现的效果。其实所有的偶然,亦都是必然,没有多年养成的艺术敏感,即便出现了这样的偶然效果,画家也不会感悟到,继而能“敷衍”成篇。而其间可能最为关键的是,画家近一些年来对于中国古典山水的“相看两不厌”,以及对书法的修习。这几幅画的“出现”,自然来源于画家所研究的诸多中国古典画作,那种绘画精神的浸染,导致这几幅画的忽然“出现”,并最终得以完成。《山水谣》满纸的氤氲气息呼之欲出,似山非山,似水非水,似云岚林木又非云岚林木。画面的这种抽象性,不仅来自于中国画的影响,可能还有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子。
四
画家近几年的绘画,更多是在写生与创作之间交叉进行,以写生不断带来新鲜的绘画体验,再以绘画创作对写生再度提升。而这期间,画家对中国古典绘画书法的感受和解读,导致他创作了俨然是中国古典山水画再造作品的《东方山水》(2011年)。画面的金碧色调,令人联想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家创作这幅画的因由,与画家对中国古典绘画的深深浸淫和由衷致意必然有关。这幅画的“色味”确实迥异于画家的其他作品,其中相对的“平面感”,使画面的三维纵深消失,同时带来了别样的意味。而这样的意味,在这幅画之后并未全然消失,画家一年后的作品《太行》(2012年),虽然整体画面近于画家的其他写生作品,但画面下部的几株柳树,却是中国古典柳树的近乎书法的画法。古意的柳树与现代的写生画面,略显陌生地组合在一起,让这幅画显现出另外的“视点”,也让这幅画产生了异样的新意。画家的另一幅《荷塘秋色》(2010年),无疑是画家对中国写意画静默以对之后,形成的“心迹”和“心印”。画家以油画的笔触率性涂抹秋之萧瑟荷叶,看似凌乱却有序,显现了植物的另一种生命之美。画家笔下淡淡的“墨色”、淡绿色、赭石,无疑是修习中国写意绘画所得,而同时,画家自然也吸收了近乎抽象的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而在画家的《林场之晨》(2012年)小树林中“一波三折”的几根枝干和枝条,显现了书法的意趣,又能将这种意趣与写生的画面结合得浑然无碍。
画家的《庙湾土院》(2012年)与之前的写生有所不同。画家试图扬弃所谓的美感,更多地进入琐碎的尘世生活。画家似乎是随意地选取,随手地记录一般,风格轻松而明快,显现了世相的寻常一面。相较于“端正”的写生,我更喜欢这样看似随意的作品,其中满是尘世的温和气息,让观者可以随意进去,跟里面的人说几句闲话,讨一碗热乎乎的粗茶。画家的写生作品《南溪双船》(2015年),亦是这种生命琐碎的写照。画面的主题是船,但画家似乎丝毫没有忘记,甚至还格外地关注了那些生命碎屑:船桅上的各样粗细绳缆,绳缆上栓挂的晾晒着的衣物,这碎屑的意义似乎比船还重要,还引人注视。这不是本末倒置的解读,因为这个画面对细碎事物的关注,真的让我们更深地深入了凡俗的日常生活。而画家这一年的《大鹏古城》(2015年),风格不仅轻灵,而且轻盈,甚至是“松散”的,上面的古城,几株树,一切都从容安详,素淡的色彩似在有无之间,叫人感觉到人世的时光也可以这样的自然朴素,欢喜悠长。
五
画家近几年因常驻敦煌,对于表现河西走廊地貌的绘画语言开始了探索。《沙鸣夕照》(2013年)《净土——东千佛洞的晨曦》(2013年)即是这样的作品。《沙鸣夕照》是写生的作品,对画家来说也是尝试性地用繪画语言表现另一种地貌。比较其他画家对沙漠的表现,画家对他笔下的沙漠,并非刻意于写实,甚至是刻意于沙漠本身,而是融入了较多的想象。《净土——东千佛洞的晨曦》(2013年)虽更多是写实的,但似乎有画家早年精神性探索的痕迹。带有神谕意味一般的连绵山丘,佛光普照,现世风景在画家笔下转换为难以企及的“净土”。浩瀚,肃穆,静宁,永恒,是我阅读这幅画的时候不断出现的词汇。这幅画不只是写实的,在色调上,尤其是天空的色调,画家有意识将其悄然处理成淡淡的灰绿色,而让这景象瞬间脱离了尘世一样,不知所在,没有人迹,只有神谕的慈祥笼罩着一切。
对河西走廊景物的绘画语言探索,尤其是戈壁沙漠,画家直到2015年畫出《沙海绿洲》以后,才真正有了心得。这幅画的画面上,是从下向上的无生命一般的粗粝的戈壁沙漠。这自然的“天地不仁”的力量,发自地底深处和时间深处,几乎可以吞没一切。戈壁沙漠挤压了画面的十之七八,生命绿洲只是窄窄一线。这不只是大自然与生命的对峙,而是生命与生命(戈壁沙漠也是一种生命)比较谁比谁更强大。这种颇具张力的绘画语言,其力量在画家的笔下是抑制着的,而真正的张力就来自于这种抑制和抑制的反抗。在这种抑制中,画面里的沙漠和绿洲的对峙不是一瞬一时的,而是万物之间永恒而不可变更的轮回命运。
近年来,画家同样在延续着《山水谣》那样的绘画语言探索。画家的几幅《无题》(2015—2016年)即是这样的试验。稀释了的颜料在画布上涂抹、流淌,留下了在控制和不可控制之间的痕迹。其中一幅《无题》,淡淡的冷色调,色阶一样自由地排列,成为不可言说之“物”。随意的色阶一样的排列,甚至给予我们“琴键”一般的音乐感。画家以隐去的方式呈现,以抽象的方式呈现更多的“景物”。画家另外的两幅《山高水长》近乎水墨山水,画家以浅淡的色调任意涂抹出约略的山势,完成了写生和写意的浑然结合。而这两幅画的色彩之淡,之“留白”,甚至叫人觉出它的未完成性。而恰恰是这种未完成性,予人更宽阔渺远的想象。所谓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所谓自然的“大相”,都在这两幅画里有着微妙的显现。
六
一个成熟的画家,经由多年的绘画实践,在绘画语言上已经进行了多向性的探索,且有了不俗的收获。当下,画家人晋中年,借用新诗界的一句话,已进入“中年写作”。数十年的积累,专业的训练,画家对西方古典大师原作的深入体察,对于自然物象的写生吸收,对中国古典绘画书法的浸润,加上近年对敦煌艺术精神的面壁,都将对画家下一步新的绘画探索形成有形无形的推动力。对画家的作品,我尤其喜欢的是他早年所画的《远方的山寨》(1993年),写实风格在虚实之间显现,而其精神性的追求,令观者哑然、沉思。
对油画中国化的持续探索,应该是画家需要深思和进一步探索的。但是,以我也许不够成熟的想法,我还是期待画家集中较长一段时间的精力,在某一个方向殚精竭虑地全力推进。这种相对的单一性推进,绝不是狭隘的,比如莫兰迪,经由数十年的努力,看似单调的瓶子在画家的笔下,仅就物象组合和色调的相对变化,就呈现出彻底征服世界的出神入化的视觉效果。我亦期望画家有更多的一些“闭门造车”,尽最大可能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更多地在画作里注入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如何成就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体味、反刍,成就一个画家的独特面目,成就深思之后的随性之美,是已晋中年的画家下一步要艰难完成的。
对画家,我有期待,亦知道这期待终将完成。对画家来说,一切只是时间。
也许,我们可以把田卫戈的油画创作做一个并不绝对的时间区分,即2000年前后,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艺术方向和绘画语言的前后变化。2014年由画家编选的《田卫戈油画作品集》(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可以成为一个佐证。
画家田卫戈,1981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油画,毕业时正值“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最活跃时期,这无疑会对画家的早年绘画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田卫戈油画作品集》没有收入画家毕业最初几年的作品,但画家毕业数年之后创作的《雪地上的马》(1991年)和《小狗》(1992年)显现了印象派的影响。前者色调偏冷,后者色调偏暖,但都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探索了画家对物象光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小狗》这幅画,小狗和木桩的形象约略写实,而地面和老墙的画法,主要是画家内心对于光与色的强烈感受,是与现实几乎无关的“心相”。在这幅画中,物象的相对“消失”,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画家内心渴望的另一种现实。甚至,这幅画若除去小狗和木桩,仅仅留下地面和土墙,依旧可以是一幅颇有意味的“现实”画作。
画家在这一阶段创作的《老屋》(1991年)、《走过旧屋檐》(1992年),也许是写生后的再次创作。这两幅作品趋向于写实,但细读之下,则会觉出在这样的写实性绘画中,依旧隐约有画家对于光色的执着探索。尤其是《走过旧屋檐》,画家对土墙部分色调的处理,依旧隐含着印象派的影响。
與此同时,我们开始看到画家尝试着脱离自然物象的约束,而显现自己内心的绘画。这种探索不只是青春的好奇和冒险,而是画家感受到了某种更为强烈的内心感召,感受到带有诗性的更加强烈的精神需求。画家的《有旗幡的远方》(1991年)和《远方的山寨》(1993年),似乎也因此呈现出表现主义的意味。《有旗幡的远方》借助于近乎冷漠虚无的光线,呈现出异度空间一样的梦幻感。画面上有物象的沉郁部分,但这不多的沉郁,更多的是随着色块一样的光线和近乎于虚无的旗幡,显现出强烈的不真实感。而《远方的山寨》(1993年)可能是对画家更为重要的作品,这幅画里的建筑物,沉重得近乎悲剧性地压住了整个画面。这景象不只是借用黎明前由地面渐渐升向高天的光线,而似乎是画家藉助黎明一样的祈祷,“大地,要有光”那样的祈祷,诉说着画家的内心。组合在一起的山寨房屋是沉郁的,粘结在一起的山寨的石头和泥土,在画家的笔下不只是自然物质,更是与大地一起生死轮回的另一种生命。屋顶上的人,某种祈祷的符号一样,屋顶上竖立的旗幡,直线切割一般,则完全是能指的精神符号,无所指向而又似乎坚定地指向了什么。赭石的色调是陈旧的,岁月和磨难的旧,但是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其间沉潜。而在这样的沉静时光里,暗中有一些椽子穿插出来,像是记忆深处不能忘却的某种情绪。《远方的山寨》中的一切,似乎是无意间对意义的解构,但又是解构的复原,充满了解读的不确定性。画家将这幅画放在这本画册的首页,其意义不言而喻。
二
画册《田卫戈油画作品集》没有编入画家1994年到1999年的作品,其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我知道的是,画家那几年在美术理论上颇为用心,撰写了若干论文,甚至引起了美术评论界的注意,画家本人,在1997——1998年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与批评”研究班深造。这一阶段的理论积淀和思考,虽然会导致画家创作量的减少,但无疑的是,画家不会停下思索的画笔。
上世纪最后几年的相对沉寂之后,2000年之初,画家田卫戈的创作似乎有了一个忽然的变化。画家在《黄河远上》(2002年)里,省略了物象细部,采用了较大的运动着的色块去表现物象,这些物象甚至因为这些独立的色块,而呈现出一定抽象意味。远景中相对细碎的色块,巧妙地反衬了近景中的粗大色块组合。这幅画的画面浑然一气,具有一种简朴的力量。
《有佛在山系列》(2001—2004年)无疑是画家新世纪之初,足可留存下来的个人重要代表作品。《黄河远上》里运用的那种色块表现手段,在《有佛在山系列》里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变化。《有佛在山系列之四》(2001年),画面阴沉,郁闷,重滞,大量的近乎抽象的物象看似有序,实则是破碎而混乱。秋天的风景里,所有的色块干涩、坚硬、生冷,画面上的麦垛尖利地挺着,所有物象由画面四围向中心挤压。虚无的天空也似乎是“实”的,低而沉重地降临。画面中间的一点亮,亦是干涩无生命的。画家的《有佛在山系列之二》(2001年),地面部分似乎是旋转着的,默默涌动,向着上天的祈祷一般。丘陵一般的地面,那些绿色用灰色的调整压抑着,暗喻着生命的无意义和虚妄。画面更多的是想象性的色彩,非真实的心理色彩。寓意生命的田野亦被灰色不断掩盖。天空泛着不再新鲜的紫色,暗寓着肉体的紫色,寓意着时间的腐烂和终止。画面上驳杂的色块,相互冲突挤压,一切在这样无序的挤压对峙中,相互消解,终止而又彻底终止。与《有佛在山系列之四》相较,《有佛在山系列之二》画面上的那种尖利之痛似乎消解了,而代之以缓慢而无奈的深痛。而在《有佛在山系列之六》(2004年)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经过几年的沉淀,画家某种哀伤难解的情绪稍稍得以缓释,但画面的色调却更加阴沉,近乎无涯无际的黑暗。即便是土地和丘陵的颜色,也蕴涵着深陷了一切的黑暗在里面。画面是异样的柔和,阴郁沉重的柔和,但这柔和,难掩其间绵绵不绝的精神疼痛。
新世纪之初画家的这些创作,无疑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只是形式上的,而是经由画家的内心反刍,带有个人深度情感的痛苦“呕吐”。《有佛在山系列》的表象,是沉郁阴沉的气氛,是光影色块的艰涩寓意,背后的隐情是画家父亲的去世,但画家却因此个人际遇而上升到了对于世间万物的悲悯情怀。相较许多画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吸收,田卫戈的这种情感至深的投注其实才是关键。有理论认为,印象派关注于光色的表现,不足以反映更深层的人的精神世界,这其实是错误的。画法不决定一切,画家内心情感的投注深度、画家的情怀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对艺术家来说,欢愉也能产生创作冲动,但痛苦却常常更容易让创作者遭遇更深的精神命题。我不知道父亲的去世对画家那一阶段的绘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父亲的去世,使得画家的内心突然间打开了一个从前没有发现的世界,痛苦成为突变的因由。而那几幅画,也成为画家纪念亲人和释放情绪的一个出口。一个人因为痛苦而更加深入了广大的世界,因为某种人生的惨痛体验而在瞬间就进入了生命的更深一层。
三
2004年以后的几年,画家去欧洲亲睹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大师们在具象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方面探索的巨大成就,使画家对自己的绘画产生怀疑。也许正是这种自我怀疑,导致了画家再次亲近了写实。迥异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写实风格,也许给画家带来了若干慰藉。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十里八乡》《西递小巷》《小巷》《合作近郊之一》,都是较为成功的写实作品。
在画作《十里八乡》(2009年)里,画家以略显迅疾的笔触,在寒冷的雪景里呈现出隐约的张力,极好地表现出了雪地的沉寂。视角从下而上,寒冷的画面呈现出渐渐上升的肃穆,并随着雪意弥漫了整个画面。这样的作品,既保持了写实作品直面自然的新鲜感,亦有完整的绘画性。《西递小巷》(2010年)则笔致沉稳、敦厚而不失画面的明净惬意。《小巷》(2010年)省略了对细碎之处的描摹,干净迅疾的色块随着画家的笔触四处延展,近乎中国画的大写意。也许,画家只有在心境最好的时候,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真正达到了所谓神气完足。这亦是我极为喜欢的画家作品之一。
而《银滩》(2009年)、《草原初雪》(2009年)、《莫高雪》(2010年)、《草原白岩》(2010年)则似乎显现了另一种倾向。与画家的其他作品相比,这几幅尺幅很小的作品显得颇为精致(最大的只有30cm×24cm,而另外三幅只有24cm×18cm)。在这样小的画幅里,如何将画家的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与自然洒脱的风格结合起来,既需要画家的功力,更需要画家从容的心态。
在创作历程中,这一阶段对画家有着特别意义,且作为一条隐隐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山水谣》(2009—2010年)系列。据画家自己说,这几幅卡纸上的油画得之偶然。画家在卡纸上偶然落笔,卡纸上出现了在油画布上难以显现的效果。其实所有的偶然,亦都是必然,没有多年养成的艺术敏感,即便出现了这样的偶然效果,画家也不会感悟到,继而能“敷衍”成篇。而其间可能最为关键的是,画家近一些年来对于中国古典山水的“相看两不厌”,以及对书法的修习。这几幅画的“出现”,自然来源于画家所研究的诸多中国古典画作,那种绘画精神的浸染,导致这几幅画的忽然“出现”,并最终得以完成。《山水谣》满纸的氤氲气息呼之欲出,似山非山,似水非水,似云岚林木又非云岚林木。画面的这种抽象性,不仅来自于中国画的影响,可能还有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子。
四
画家近几年的绘画,更多是在写生与创作之间交叉进行,以写生不断带来新鲜的绘画体验,再以绘画创作对写生再度提升。而这期间,画家对中国古典绘画书法的感受和解读,导致他创作了俨然是中国古典山水画再造作品的《东方山水》(2011年)。画面的金碧色调,令人联想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家创作这幅画的因由,与画家对中国古典绘画的深深浸淫和由衷致意必然有关。这幅画的“色味”确实迥异于画家的其他作品,其中相对的“平面感”,使画面的三维纵深消失,同时带来了别样的意味。而这样的意味,在这幅画之后并未全然消失,画家一年后的作品《太行》(2012年),虽然整体画面近于画家的其他写生作品,但画面下部的几株柳树,却是中国古典柳树的近乎书法的画法。古意的柳树与现代的写生画面,略显陌生地组合在一起,让这幅画显现出另外的“视点”,也让这幅画产生了异样的新意。画家的另一幅《荷塘秋色》(2010年),无疑是画家对中国写意画静默以对之后,形成的“心迹”和“心印”。画家以油画的笔触率性涂抹秋之萧瑟荷叶,看似凌乱却有序,显现了植物的另一种生命之美。画家笔下淡淡的“墨色”、淡绿色、赭石,无疑是修习中国写意绘画所得,而同时,画家自然也吸收了近乎抽象的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而在画家的《林场之晨》(2012年)小树林中“一波三折”的几根枝干和枝条,显现了书法的意趣,又能将这种意趣与写生的画面结合得浑然无碍。
画家的《庙湾土院》(2012年)与之前的写生有所不同。画家试图扬弃所谓的美感,更多地进入琐碎的尘世生活。画家似乎是随意地选取,随手地记录一般,风格轻松而明快,显现了世相的寻常一面。相较于“端正”的写生,我更喜欢这样看似随意的作品,其中满是尘世的温和气息,让观者可以随意进去,跟里面的人说几句闲话,讨一碗热乎乎的粗茶。画家的写生作品《南溪双船》(2015年),亦是这种生命琐碎的写照。画面的主题是船,但画家似乎丝毫没有忘记,甚至还格外地关注了那些生命碎屑:船桅上的各样粗细绳缆,绳缆上栓挂的晾晒着的衣物,这碎屑的意义似乎比船还重要,还引人注视。这不是本末倒置的解读,因为这个画面对细碎事物的关注,真的让我们更深地深入了凡俗的日常生活。而画家这一年的《大鹏古城》(2015年),风格不仅轻灵,而且轻盈,甚至是“松散”的,上面的古城,几株树,一切都从容安详,素淡的色彩似在有无之间,叫人感觉到人世的时光也可以这样的自然朴素,欢喜悠长。
五
画家近几年因常驻敦煌,对于表现河西走廊地貌的绘画语言开始了探索。《沙鸣夕照》(2013年)《净土——东千佛洞的晨曦》(2013年)即是这样的作品。《沙鸣夕照》是写生的作品,对画家来说也是尝试性地用繪画语言表现另一种地貌。比较其他画家对沙漠的表现,画家对他笔下的沙漠,并非刻意于写实,甚至是刻意于沙漠本身,而是融入了较多的想象。《净土——东千佛洞的晨曦》(2013年)虽更多是写实的,但似乎有画家早年精神性探索的痕迹。带有神谕意味一般的连绵山丘,佛光普照,现世风景在画家笔下转换为难以企及的“净土”。浩瀚,肃穆,静宁,永恒,是我阅读这幅画的时候不断出现的词汇。这幅画不只是写实的,在色调上,尤其是天空的色调,画家有意识将其悄然处理成淡淡的灰绿色,而让这景象瞬间脱离了尘世一样,不知所在,没有人迹,只有神谕的慈祥笼罩着一切。
对河西走廊景物的绘画语言探索,尤其是戈壁沙漠,画家直到2015年畫出《沙海绿洲》以后,才真正有了心得。这幅画的画面上,是从下向上的无生命一般的粗粝的戈壁沙漠。这自然的“天地不仁”的力量,发自地底深处和时间深处,几乎可以吞没一切。戈壁沙漠挤压了画面的十之七八,生命绿洲只是窄窄一线。这不只是大自然与生命的对峙,而是生命与生命(戈壁沙漠也是一种生命)比较谁比谁更强大。这种颇具张力的绘画语言,其力量在画家的笔下是抑制着的,而真正的张力就来自于这种抑制和抑制的反抗。在这种抑制中,画面里的沙漠和绿洲的对峙不是一瞬一时的,而是万物之间永恒而不可变更的轮回命运。
近年来,画家同样在延续着《山水谣》那样的绘画语言探索。画家的几幅《无题》(2015—2016年)即是这样的试验。稀释了的颜料在画布上涂抹、流淌,留下了在控制和不可控制之间的痕迹。其中一幅《无题》,淡淡的冷色调,色阶一样自由地排列,成为不可言说之“物”。随意的色阶一样的排列,甚至给予我们“琴键”一般的音乐感。画家以隐去的方式呈现,以抽象的方式呈现更多的“景物”。画家另外的两幅《山高水长》近乎水墨山水,画家以浅淡的色调任意涂抹出约略的山势,完成了写生和写意的浑然结合。而这两幅画的色彩之淡,之“留白”,甚至叫人觉出它的未完成性。而恰恰是这种未完成性,予人更宽阔渺远的想象。所谓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所谓自然的“大相”,都在这两幅画里有着微妙的显现。
六
一个成熟的画家,经由多年的绘画实践,在绘画语言上已经进行了多向性的探索,且有了不俗的收获。当下,画家人晋中年,借用新诗界的一句话,已进入“中年写作”。数十年的积累,专业的训练,画家对西方古典大师原作的深入体察,对于自然物象的写生吸收,对中国古典绘画书法的浸润,加上近年对敦煌艺术精神的面壁,都将对画家下一步新的绘画探索形成有形无形的推动力。对画家的作品,我尤其喜欢的是他早年所画的《远方的山寨》(1993年),写实风格在虚实之间显现,而其精神性的追求,令观者哑然、沉思。
对油画中国化的持续探索,应该是画家需要深思和进一步探索的。但是,以我也许不够成熟的想法,我还是期待画家集中较长一段时间的精力,在某一个方向殚精竭虑地全力推进。这种相对的单一性推进,绝不是狭隘的,比如莫兰迪,经由数十年的努力,看似单调的瓶子在画家的笔下,仅就物象组合和色调的相对变化,就呈现出彻底征服世界的出神入化的视觉效果。我亦期望画家有更多的一些“闭门造车”,尽最大可能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更多地在画作里注入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如何成就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体味、反刍,成就一个画家的独特面目,成就深思之后的随性之美,是已晋中年的画家下一步要艰难完成的。
对画家,我有期待,亦知道这期待终将完成。对画家来说,一切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