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传承”的解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其设计思路、整体布局、空间形态、和所需的工艺和原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该馆所展现出来的和谐美、古韵美、生态美和意境美等,指出了这座博物馆是对东方哲学艺术的最佳体现。
  【关键词】:和谐美;意境美;东方哲学艺术;现代环境设计
  也许人类的最高智慧就体现在能够开发与时间相抗衡的事物。建筑泰斗贝聿铭先生作为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其在设计方案中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这不能理解成当今那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新,而是从传统出发,将现代观念融入进来,是对历史的一种重新诠释。苏州博物馆所展现出来的生态美、和谐美、古韵美和意境美,都是对东方哲学艺术精髓的最佳体现,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质朴。
  1.苏州博物馆概况
  蘇州博物馆既有历史性的特征,也具有艺术性的特征,其位置在江苏苏州市东北街。新馆地址原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该馆占地超过8000平方米。这个新馆是贝聿铭大师在建筑生涯中的最后作品,其不单单是苏州的一个代表性公共建筑,更是把我国建筑领域由传统引向现代的一个风向标,这是国内建筑领域中一个最为典型的开创之举,也是将国内古典园林进行现代化处理的一次探索。
  2.探究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内涵
  2.1 源于自然、胜于自然的和谐之美
  从总体布局来看,新馆精巧地利用了水面,和其旁边的忠王府以及拙政园和谐一致,是对它们建筑格调的延展。新馆坐北朝南,由三个部分构成:中间是入口、大厅、主院落;东面是次展区以及管理处;西面是该馆的主展区。该馆在空间分布上遵从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方式,与其东边忠王府的空间布局互相协调,非常和谐。
  2.1.1山水和建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东方人的思想中,自然环境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候甚至会高于建筑物。从传统建筑来看,大多数的寺庙都位于山上,更加显得神圣;大多数苑囿都处在水体的旁边,显得更加灵动。就苏博新馆的山水园庭院而言,其充分体现了国内古典园林中理水的原则,不单单使空间变得更为开阔,同时也增添了意趣。
  2.1.2不高大不突出
  所谓“不高不大不突出”,这属于建筑上的中庸之道。贝聿铭先生对新馆的格调、体量进行了良好的处理,不和旁边的建筑争夺焦点,把建筑的地上高度设定为两层,并且把很多的功能空间在地下实现。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新馆沿用了苏州原有的格调,和周围的园林以及民舍交相辉映。即便是处于闹市之中,这也是一处让人身心俱佳、平静安和的风景,也可以说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韵味。
  2.2建筑美和自然美结合的古韵之美
  该馆的美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浓重的姑苏风采之上的。其以传统文化为落脚点,既体现了含蓄、不直接的地方特点,也对现代美学进行了体现,贝聿铭先生在从始至终的设计中,都注重将哲学艺术融入到建筑中。
  2.2.1使用简单几何形状
  從贝聿铭先生的所有作品来看,他一直热衷于简单的几何形状。该馆入口位置的影壁使用的是方中圆形式,在馆顶上,对各种几何元素进行了多次变幻,不仅仅形成了较好的光影效果,同时也将东方的神秘感赋给了空间。
  2.2.2利用传统构件符号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善于使用象征手法,充满感情同时有较为含蓄的东方人通常嗾使将自己的感情反映在事物之上,这也可以理解成的“睹物思人”。比如说苏博道路两侧的路灯,是对古时候风灯的抽象。在颜色方面,新馆沿用了江南以灰、白为主的色彩搭配,并且很多位置都用到了六边形的取景窗,打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空间层次。这也就是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沿用传统构件,能够让观赏者随时都沉浸在一种古典的气氛之中。
  2.3意境的蕴含之美
  本是苏州人的贝老指出:“开始设计的时候,大脑中显示的为平江图。”所以,设计者特意让建筑符合苏州的整体规划,维持周围古建筑的体量和格调,最终明确了“中而新,苏而新”的思想。
  2.3.1空间节奏的把握
  新馆旨在沿用国内古典园林的形制,而且在空间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在入口就能看见轴线穿过大厅,将观赏者带入景色宜人的山水园庭院,左右两侧是非对称的功能空间,将体现季节特点的小院落连接起来。贝律铭先生对园林规划中的代表性手法进行了灵活利用,将空间的节奏处理的十分到位,使人移步换景。
  2.3.2“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该馆是建立在各种古典园林元素之上的一个特色山水园,包含遍布鹅卵石的水池、八角凉亭、片石假山等众多部分,尽管和苏州传统园林有一定的差异,但始终没有离开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的基调。该馆北墙之外就是拙政园的补园,水景从北墙的西北角处开始,表面上来看是从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下面是非常有特色的假山。这样一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独具特色的景象,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剪影效果。尽管该馆和附近的拙政园是分开的,但是表面看就好像是连在了一起。
  2.4空灵纯粹的生态之美
  2.4.1自然光变效果——设计联系自然
  大多数的设计师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让光线来设计。以罗浮宫的金字塔为例,其入口位置有很多的光线进入没有生气的博物馆内,让历史也能够享受阳关的照耀。对于苏博新馆来说,设计师对光线的精心处理无处不在。镂空的窗户,加上遮光片,既让光线可以通过,也使它们有了改变,丰富了空间,像一种处在竹林中的感觉。新馆的窗户设计的非常精巧,东边展厅中存放着很多当代国内艺术大师的作品,其中一个窗户,正对着百年玉兰树,等到玉兰花开,一定会有香气涌入厅中,设计师特意留下了这棵玉兰,这体现了其对传统生命的尊敬。东边还设置有咖啡厅,窗户使用的椭圆形的冰裂图案窗,这代表着文人的清高。贝聿铭先生曾经说过:对于西方来讲,窗户就是窗户,被用来引入空气以及阳关;然而对我们而言,窗户是一个画框,窗外就是花园。
  2.4.2新材料的使用——设计联系科学
  正像贝老说的:苏州园林诞生于古代的鼎盛时期,当下不管怎么建设都没有能力超越,只能够有所创新。其提到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新建材的利用。新馆建设中使用了钢结构,这来源于现在的价值取向。然而国人对木材十分青睐,木材有着温、宽的特征,我们能够将哲学思想加载在其上。所以新馆尽管利用了金属建材,但是设计师也对此进行了仿古处理,以此来迎合观赏者的审美。例如,把漏在外面的黑色金属和墙体的黑色勾边联系在一起,加之粉白色高墙的映衬,展现出了浓重的江南风格。
  3.结语
  本文对苏博新馆的设计思路、空间处理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所体现出来的东方哲学艺术精髓,并且对该馆所展现出来的生态美、和谐美、古韵美和意境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当下,现代文化也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两者实现恰到好处的融合,进而能够探索出一条可以展现民族文化精髓的现代环境创作之路。现代环境设计急需地域人文精神,急需和谐美、意境美、古韵美和生态美,同时,笔者也相信,在众多环境设计者的努力之下,民族传统文化和谐的人文精神必定能够归来。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张道一.美术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罗琳·利普顿.超越文化的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4]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胡德君.学造园,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的艺术设计在改革开放后就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在对我国的艺术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还缺少自己的设计理念。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使我国的艺术设计可以发挥出我国独有的魅力。本文主要将会对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并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实例。  
期刊
【摘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现代纤维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装饰设计中。现代纤维艺术的诸多创作手段也在装饰设计中有了很多的应用,并且体现着独特的形式美感。通过对现代纤维艺术在装饰设计中的形式美的研究,使得设计师能熟练掌握形式美法则,实现纤维艺术和装饰设计的统一,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好的纤维艺术作品。  【关键词】:纤维艺术;形式美;装饰设计  现代
期刊
【摘要】:机械美学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备受推崇,被认为是标准化大生产的媒介,是建筑在道德标准上的功能性审美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美学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影视动画设计方面的应用,探讨机械美学对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机械美学;设计;应用  20世纪初是一个对机械充满信仰与崇尚的年代,勒·柯布西耶曾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指出:“在近50年中,钢铁与混凝土已经占统治地位,这说明结构
期刊
【摘要】:家族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这种文学现象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顶峰的达成不得不说是得力于东汉时期打下的牢靠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研究可谓是基础性的,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东汉风貌;文学家族;地域分布  一、东汉的社会风貌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家族血亲的民族,与此相呼应的是,文学家族的研究也一直受到
期刊
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无形态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高度体现。这些瑰宝有的传承至今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而有的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还有一些也在濒临消失的边界游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不可逃避的重要使命与责任。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其保护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如何继续传承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艺术表现的方法形式也越来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年轻的视觉障碍者的服装色彩进行研究与应用,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服装色彩来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让别人看到他们的自信和期望,通过服装色彩的应用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的存在。  【关键词】:视觉障碍者:服装色彩:功能性:橙色:蓝色  引言  本文主要是为年轻的视觉障碍者研究服装色彩,通过服装色彩来展示他们的青春活力,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关爱他们,去了解他们不为人
期刊
【摘要】:通过漆画材质以及表现技法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当代漆画突破传统的平整化样式的束缚,创作更多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漆画创作只有不断的对材料进行革新,技法的不断拓展,才能让当代漆画在世界艺术大格局中占据自己独特的位置。  【关键词】:漆画;材质;技法;多样性;创新  第一章 材质多元化对漆画发展的促进  与传统平整化样式的漆画相比较,当代漆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当代漆画材质语言的具体表现及审
期刊
【摘要】:一切由音乐而引起的我们思想上的共鸣以及出现一种画面的抽象、语言的会意等等都是我们所说的音乐思维。演奏者在弹琴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将钢琴的声音发出去,而是要把感受到了什么以及能给受众带来什么来进行音乐上的表现。这种音乐的表现是在钢琴乐音里,也在多乐音之外,同单纯的声音不是一个概念。音乐是作家对现实事物的抽象,它表达出了音乐作家的情感,是对作家某一时段一个特定情境的感悟。  【关键词】:钢琴演
期刊
【摘要】:出于对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文明和中国工艺美术的兴趣爱好,将这次设计方向定位在陶瓷工艺方面。通过对专业方面的学习和理解,陶瓷主要是以粘土为原料,其中含有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等工序制成的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其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陶瓷具有耐摔、抗撞击、耐刻刮、耐磨、易清洗、防火防潮、抗紫外线等优良特性。从历史发展角
期刊
【摘要】: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也在增加,火灾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由于现有灭火器的造型主要是各种功能的简单组合而成,单纯的只考虑产品的的功能性而忽略了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协调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便携性等之间的关系,这样单纯的以功能为主的设计
期刊